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生物和生物圈专题通关AB卷A卷·考点细化训练,清练考点,高效过关B卷·专题综合通关,先分后总,轻松过关考点01认识生物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B.弹钢琴的机器人C.展翅飞翔的雄鹰 D.千姿百态的珊瑚【答案】C【详解】ABD.钟乳石、机器人和珊瑚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ABD错误。C.展翅飞翔的雄鹰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遗传变异、繁殖等,属于生物,C正确。故选C。2.(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详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错误。B.苔藓植物和草都是绿色植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B错误。C.荷花是植物,蜻蜓是动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C错误。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没有提到生物,与生命现象无关,D正确。故选D。3.(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B.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答案】C【详解】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C。4.(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答案】A【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观察法,A符合题意。B.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C.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被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应用比较法,C不符合题意。D.调查法是生物学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为了解初中生的近视情况,露露同学在本校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 B.比较 C.推测 D.抽样调查【答案】D【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不符合题意。B.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B不符合题意。C.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所以对于科学推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可以凭空想像,C不符合题意。D.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属于抽样调查,D符合题意。故选D。6.(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同学们计划去调查一个身边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动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B.需要制订调查计划和准备调查工具C.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比较容易操作D.做好调查记录是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答案】C【详解】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活动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正确。B.调查时,要准备充足的调查工具,还要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正确。C.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不容易操作,费时费力,错误。D.调查时要认真观察,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正确。故选C。7.(2023·辽宁沈阳·校联考二模)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鲤鱼、水草、虾归为一类,而将月季、苍蝇、柳树、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 B.按照生物的数量C.按照生物的用途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详解】由题中的叙述可知,鲤鱼、水草、虾都生活在水中,而月季、苍蝇、柳树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8.(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2022年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雪容融以竹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顶部的如意、和平鸽、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小杰将熊猫、和平鸽归为一类;竹归为另一类。小杰分类的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详解】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由题意可知,熊猫、和平鸽都属于动物,归为一类,而竹都属于植物,归为一类,可见,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的分类,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9.(2023·陕西·模拟预测)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A.玉米、蝗虫、猫头鹰、鲫鱼属于陆生动物 B.鸡、鸭、鹅、猪属于家禽C.鲫鱼、鸡、鹅、海蜇属于水生生物 D.小麦、高粱、玉米、水稻等属于粮食作物【答案】D【详解】A.根据生活环境,玉米、蝗虫、猫头鹰,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鲫鱼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故A错误。B.根据用途,鸡、鸭、鹅属于家禽,猪属于家畜,故B错误。C.根据生活环境,鲫鱼和海蜇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鸡、鹅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故C错误。D.根据用途,小麦、高粱、玉米、水稻等属于粮食作物,故D正确。故选D。考点0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答案】A【详解】夏至种豆,重阳种麦指的是夏至是种豆的好时节,重阳是种麦的好时节,主要原因是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不一样。故选A。1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答案】B【详解】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正确。B.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B错误。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C正确。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阳光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故选B。1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它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鼠妇环境温度土壤湿度纸盒左侧20只明亮30℃干燥纸盒右侧20只阴暗30℃潮湿A.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两侧都应是阴暗环境C.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 D.两侧的土壤都要是潮湿的【答案】D【详解】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当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唯一变量是光。所以,选项中“两侧鼠妇的数量”应该相同且适宜、“两侧应是阴暗、明亮的环境”、“两侧的温度”应该相同且适宜、“两侧的土壤都要是潮湿的”。故D修改正确,ABC错误。故选D。13.(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仅捕食 B.仅竞争C.合作和捕食 D.竞争和捕食【答案】D【详解】诗句中的鼠与雀都要吃粮仓中的粮食,因此两者构成了竞争关系,兔要吃草,狐要吃兔,狐与兔之间构成了捕食关系。故选D。1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左氏春秋》记载了稻田杂草——稗草,它与水稻外形相似,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则水稻与稗草的关系是()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捕食关系【答案】A【详解】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七星瓢虫不是蚜虫、猎豹不是羚羊。②竞争关系:争夺空间、阳光、食物、配偶等。如: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③合作关系:同种生物之间互助。如蜜蜂、蚂蚁群体内的分工与合作。④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如:人和人小肠内的蛔虫。⑤共生关系: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由题意可知,水稻和稗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属于竞争关系。故选A。1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答案】B【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A错误。BD.甘蓝种到北京时,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6.5千克,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而不是环境适应生物,B正确,D错误。C.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C错误。故选B。16.(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凡适应环境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答案】A【详解】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有些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了,如天旱水库干了,水库的鱼类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A错误。B.蚂蚁将堤坝毁坏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B正确。C.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C正确。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庞大是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正确。故选A。1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某班学生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各组学生设计了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鼠妇若干只,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同学们观察发现,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2)实验设置了明暗两种环境,控制的变量是。除该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写出一个因素即可)(3)计算全班各组平均值的目的是。【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光/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3)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详解】(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所以,作出假设可以是: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实验设置了明暗两种环境。可见,控制的变量是光(或光照)。除光照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写1条,合理即可)(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计算全班各组平均值的目的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考点0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8.(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列各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 B.一条河中所有的鱼C.一棵树木 D.一片森林【答案】D【详解】A.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A不符合题意。B.一条河中所有的鱼,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B不符合题意。C.一棵树木,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C不符合题意。D.一片森林,有生物部分,也有非生物部分,D符合题意。故选D。19.(2023·四川德阳·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D.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答案】D【详解】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有生物因素,没有非生物因素,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不符合题意。B.一块农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只包括了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和小草及空气,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一片草地上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既包括了生物因素,又包括了非生物因素,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20.(2023·广西柳州·统考三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春泥”中的无机物,在这过程起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答案】C【详解】A.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可以生产有机物,而且也能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A不符合题意。B.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B不符合题意。C.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如题干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C符合题意。D.非生物部分包括水、阳光、空气、温度等,落花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春泥”中的无机物,在这过程起作用的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不是非生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在生态系统中,下列选项属于消费者的是()A.土壤 B.空气 C.动物 D.植物【答案】C【详解】A.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空气属于非生物部分,B错误。C.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C正确。D.植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故选C。22.(2023·江苏宿迁·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要想使小鱼存活较长时间,需要放入()

A.细菌 B.河蚌 C.青蛙 D.水藻【答案】D【详解】A.河泥中带有细菌等微生物,没必要单独放入细菌,A错误。BC.河蚌和青蛙都属于动物,其生活需要消耗食物和氧气,放入后会使小鱼存活时间变短,BC错误。D.金鱼的存活需要食物和氧气;水藻属于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丙释放氧气,供小鱼利用。因此,要想使小鱼存活较长时间,需要放入水藻,D正确。故选D。考点04食物链和食物网23.(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狼 B.虫→鸟→鹰C.光→草→兔子→狼→细菌 D.草→虫→鸟→细菌【答案】A【详解】A.“草→兔子→狼”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A正确。B.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而“虫→鸟→鹰”起点是动物,不是食物链,B错误。C.“光→草→兔子→狼→细菌”中,光是非生物、细菌是分解者,都不能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错误。D.“草→虫→鸟→细菌”中,细菌是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的组成,D错误。故选A。2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谚语中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谚语中描述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C.若水体遭到污染,有毒物质在虾米体内积累最多D.谚语中的大鱼和小鱼是竞争关系【答案】A【详解】A.谚语中的生物大鱼、小鱼、虾米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B.本题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生植物→虾米→小鱼→大鱼,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若水体遭到污染,有毒物质在大鱼体内积累最多,C错误。D.谚语中的大鱼和小鱼是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A。25.(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草、虫、鸟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鸟和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实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D.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答案】A【详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该草原存在的食物链有:草→虫→鸟、草→鸟共计两条食物链,A错误。B.鸟和虫都以草为食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鸟又以虫为食因此也存在捕食的关系,B正确。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因此,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C正确。D.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D正确。故选A。26.(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含有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含有的能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甲、丙、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丙→乙→丁。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能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食物链“甲→丙→乙→丁”中丁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7.(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黄石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态修复,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磁湖湿地公园。公园里有莲、水草等植物;有鱼、水鸟等动物;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是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叫做生态系统。根据该定义判断,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兼二氧化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请结合下图分析,甲是,乙是,丙是。

(3)分析文中划线部分内容,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______。A.阳光→水草→鱼 B.水草→鱼→水鸟 C.鱼→水鸟→水草 D.鱼→水鸟→细菌(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答案】(1)环境统一整体(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B(4)能量积累/不断积累【详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所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由图可知,甲吸收二氧化碳,甲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乙释放二氧化碳,且以甲为食,是消费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且丙能产生水、无机盐等无机物,所以丙是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的分解者。(3)A.阳光→水草→鱼,阳光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部分,不是食物链,A错误。B.水草→鱼→水鸟,水草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属于食物链,B正确。C.鱼→水鸟→水草,鱼是消费者,箭头反了,不是食物链,C错误。D.鱼→水鸟→细菌,缺少生产者,细菌是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不是食物链,D错误。故选B。(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己。2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在这一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土壤、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下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有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其中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3)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答案】(1)3/三草→兔→鹰(2)分解者捕食和竞争/竞争和捕食(3)草(4)太阳能【详解】(1)图一中的食物链,①草→兔→鹰,②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鹰,③草→食草昆虫→食草虫→鹰,共3条,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兔→鹰。(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食虫鸟以蜘蛛为食,属于捕食关系,食虫鸟和蜘蛛都以食草昆虫为食,属于竞争关系。(3)观图可知,体内毒素丁>甲>丙>乙,则食物是乙→丙→甲→丁,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考点0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9.(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一片森林 B.一片草原 C.一条河流 D.生物圈【答案】D【详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条河流都属于生态系统,生物群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ABC错误,D正确。故选D。30.(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地球表层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A.城市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答案】D【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31.(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描述的生物共同所在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答案】C【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森林生态系统,B错误。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C正确。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数量极其庞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C。3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答案】D【详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故选D。3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类似于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B.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其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有机物 D.有无限的自我(动)调节能力【答案】D【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由题干可知,“海洋牧场”属于海洋生态系统,A正确。BC.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BC正确。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故选D。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答案】C【详解】A.水稻的茎中空,便于根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与水稻水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可见,水稻的茎中空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可见,水稻季末落叶,体现了植物能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C.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草盛稻苗稀”描述的是稻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有应激性”,C错误。D.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芽分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可见,腋芽来年再生,体现了植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C。2.(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答案】C【详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因此,科学实验挑战“用筷子喝茶”,中国航天员手握一双用绳子连接在一起的筷子,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实施计划。故选C。3.(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同种树在同一地区单独生长和成群生长时形态呈现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D.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答案】A【详解】A.甲、乙树属于同种树,树冠的差异可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A错误。B.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竞争阳光,水分等,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C正确。D.生物适应环境,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各自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D正确。故选A。4.(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以土壤湿度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即潮湿与干燥两种环境B.实验鼠妇用10只而不是1只,是为了避免偶然性C.实验结果: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从而证明环境对生物存在影响D.为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应重复多次进行并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实验结果【答案】D【详解】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必需以土壤湿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要设计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A正确。B.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B正确。C.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本探究实验的最后结果是潮湿土壤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干燥土壤中的数量,由此可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从而证明环境(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存在影响,C正确。D.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D错误。故选D。5.(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稻虾共作”是我省广泛实施的富民工程,这项工程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是“稻虾共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稻虾田是一个生态系统B.该稻虾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C.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不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D.若该稻虾田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答案】C【详解】A.稻虾田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和人的遗体、粪便等分解为无机物返还到无极环境中供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D正确。故选C。6.(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草C.食物链越多,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都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答案】D【详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A错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能储存在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故B错误。C.食物链越多,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故C错误。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草→昆虫→青蛙→蛇→鹰,草→昆虫→鸟→蛇→鹰,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绿色植物草开始的,故D正确。故选D。7.(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某草地生态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生物及相关指标后绘制了部分图示,据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共有五条食物链,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B.图2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D代表图1中的草C.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2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能量流动会沿着图3中丁→丙→甲→乙进行并逐级递减【答案】D【详解】A.图1中共有2条食物链;草→虫→鸟,草→虫→青蛙→蛇,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A错误。B.图2中D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B、C代表消费者,B错误。C.图2中D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B、C代表消费者,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2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D.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毒素含量越多,因此根据图3可知甲乙丙丁的食物关系为:丁→丙→甲→乙,而随食物链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正确。故选D。8.(2023·广东佛山·大沥中学校考二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答案】A【详解】A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错误。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错误。故选A。9.(2023·辽宁朝阳·校联考二模)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B.一个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和稳定,各种生物的数量应该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互依存的D.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C【详解】A.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稳定性差,A错误。B.一个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和稳定,各种生物的数量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B错误。C.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互依存的,C正确。D.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经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再经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可见,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错误。故选C。10.(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图一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A、B、C表示生物成分;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饼状图表示甲、乙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包含的生物成分有。(2)该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生态系统的较弱。(3)图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用字母、甲、乙和箭头表示),其中甲对应图一中的。(4)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铕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铕的含量。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你认为选择来治理水稻害虫叶蝉最合理。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铕含量(微克)锥腹肖蛸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10.4420.173.21【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2)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3)A→甲→乙昆虫(4)拟水狼蛛【详解】(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图一所示的食物网包含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稻田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3)分析图二可知:A能够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C能将“A、甲、乙”的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是分解者;又由题干“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饼状图表示甲、乙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可知乙以甲为食,因此图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A→甲→乙;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包含的食物链有“水稻→昆虫→蜘蛛→鸟;水稻→昆虫→鸟;水稻→昆虫→青蛙”,其中具有三个营养级且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昆虫,即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昆虫。(4)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物质能够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分析表格中提供的实验结果可知,拟水狼蛛体内铕的含量最多,说明其捕食叶蝉的能力最强,因此用拟水狼蛛来治理水稻害虫叶蝉最合理。11.(2023·陕西咸阳·统考二模)某学习小组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1)下表是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分析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选填“①干燥”“②湿润”“③明亮”“④黑暗”)。发现地点水泥路上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底下草地中鼠妇数量(只)025192(2)该学习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实验装置(图甲)的中央放10只大小和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步骤2:重复步骤1的方法4次,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结合(1),该小组同学作出的科学假设是。②该实验的变量是。③分析可知,阴暗环境中鼠妇的数目比明亮环境中鼠妇的数目,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④该实验重复进行5次的目的是。(3)该学习小组如果想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对图甲装置做相应调整,策略有①将一块玻璃板和一块黑纸板换成一整块黑纸板、②。【答案】(1)②湿润、④黑暗(只填序号也给分,写不全不得分)(2)鼠妇的生活受光照条件的影响(或“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意思相近即可)光照多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或“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意思相近即可)避免偶然性,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意思相近即可)(3)将细湿土换成一半细湿土和一半细干土【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石花盆底下发现的鼠妇较多,所以熟读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②湿润、④黑暗(只填序号也给分,写不全不得分)。(2)①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为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图甲实验装置中设置了一半黑纸板一半玻璃板,则该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作出的假设是鼠妇的生活受光照条件的影响(或“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意思相近即可)。②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该实验除黑纸板和玻璃板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则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③分析乙图实验数据可知,阴暗环境中鼠妇的数目比明亮环境中鼠妇的数目多,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或“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意思相近即可)。④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意思相近即可)。(3)该学习小组如果想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需要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为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是黑暗湿润的,所以应对图甲装置做相应调整,策略有①将一块玻璃板和一块黑纸板换成一整块黑纸板、②将细湿土换成一半细湿土和一半细干土。12.(2023·湖南株洲·统考模拟预测)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某地千亩湖的“生态浮岛”上(如图为“生态浮岛”原理示意图),种植了水生植物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