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关系社交礼仪教学课程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奥秘和最丰富的学问,也是公共关系中最生动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组织与内、外部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了解社交的基本原理,认识公共关系社交的特点,掌握和应用公共关系社交礼仪,有助于社会组织不断赢得赞许、支持、合作和友谊,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共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社交的基本原理社会交往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也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离不开某一群体,离不开与公众相处,同样,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如果与公众脱离,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社会组织与内外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社会交往,公共关系社交是公共关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交的概念社交通常是指社会交际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者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联系和相互作用。1.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触的必然伴侣。人们从交往中获得生存、工作、学习、自我教育等所需要的信息;通过交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人们从交往中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认可,满足其社交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劳动和工作越来越复杂,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既有严密的科学分工,又有严密的整体配合,人们比以往更多地渴望对话,更多地渴望合作,更多地渴望文化生活和精神交往。因而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2.需要的满足是社交成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是否有交往关系,交往状态是否良好,取决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精神上或物质上是否有所收益,以及双方的收益是否“公平”。个体在交往中如果能够满足交往对象的某种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就会给交往对象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个体和交往对象形成紧密的交际联系和亲近的交际关系;反之,个体在交往中如果不能够满足交往对象的某种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就会使交往对象产生消极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为了避免再受消极不愉快情绪体验的干扰,交往对象会抑制进一步的行为交往,甚至中断交往。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彼此从对方得到满足或不满足的程度高低不同,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也不同,相应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不喜欢、亲近或疏远的程度不同,由此构成了人际交往的层次和系统。在公共关系事业中,存在着个体交往和组织交往两类交往关系,同样需要的满足是强化个体或组织的接触、交流、沟通与联络的重要基础。二、社交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交往方式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分类,简述如下:1.交往双方的紧密程度根据社会交往双方的紧密程度分,有直接的社会交往与间接的社会交往两种不同的形式。所谓直接的社会交往是指运用人类交际手段,如生动的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所谓间接的社会交往是指借助书面语言、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所形成的“交往”。直接交往具有迅速而又清楚的反馈联系系统,间接交往反馈联系就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延缓。一般来说,直接交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交往的双方中的一方想发出某种信息,另一方也想接受这种信息;二是交往双方都期望获得一定的效果;三是交往双方都有意或无意地支配着对方的反应,力争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总之,交往的双方各自交替地扮演着客体和主体的角色,我们应尽可能地利用这种直接交往方式进行社会交往。2.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根据社会交往中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组织的交往、组织之间的交往等三种。3.人际关系特征根据交往双方不同的人际关系特征可分为:血缘关系的交往、地缘关系的交往、业缘关系的交往;组织关系的交往与私人关系的交往;利害关系的交往与非利害关系的交往;可置换关系的交往与不可置换关系的交往;4.交往的方向根据交往的方向可把交往分为上行交往、平行交往和下行交往三类。上行交往指交往一方对领导、家长、老师及其他长辈尊者的交往;平行交往指交往一方与同龄人、同辈人、同学、同事之间的交往,下行交往指交往一方与下级、年龄较小的同事、亲属等的交往。此外,一些研究者们还根据人们交往的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根据交往时间分为长期交往、间断交往、偶然交往,根据交往时使用的符号分为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等等。总之,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交往划分出的种类相当多。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类型交叉、融合、共同发生作用,而不是简单割裂的。三、社交的艺术1.人际吸引的艺术人际吸引是个体对他人给予积极和正面的认知和评价的倾向。要增强自己或组织的吸引力就要掌握人际吸引的艺术。(1)尊重吸引。尊重交往的对象,赞扬交往对象的优点,肯定交往对象的成绩和对自己的帮助,让交往对象感觉他对你或者你的组织是重要的,从而产生吸引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尊敬那些同样尊敬自己的人,而不喜欢那些不尊敬或者讨厌、歧视、疏远自己的人。由此启示我们,责怪、谴责和报怨等只能使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反敬你;廉价的恭维、赞誉或夸夸其谈并不能引起别人的好感;充分的了解、发自内心的兴趣、诚挚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2)光环吸引。光环吸引是指一个人由于在能力、特长、成就、性格和品质等方面十分突出,从而泛化到这个人的其它方面,产生晕轮效应,从而感到他的一切均极富魅力,导致他人乐意与之交往的现象。由此启示我们,公关人员出众的能力或特长,是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喜爱,导致吸引的重要因素。同时热情的待人态度,忠诚信任的交友原则,宽容大度的胸襟等也会增强人际吸引。(3)互补吸引。互补吸引是指,当交往双方在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方面正好呈互补状态时,彼此就可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交往双方在气质、性格等方面取长补短,互相满足了自我完善的需要。我们常常看到,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随和的人会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会成为好朋友等。互补关系可以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私人朋友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公关人员可以利用互补吸引,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如,在人员组合时,注重气质、性格、能力、需要、思想观念的协调搭配,优化组织的结构,以增强内部团结,提高工作效率。(4)接近吸引。接近吸引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和交往对象在年龄、学历、民族、职业、兴趣、态度或价值观上有某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即存在着“接近点”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和相互吸引。人们往往把自己与有某种接近之处的其他人视为同类,于是对被视为同类的其他人也都抱有强烈的好感。公关人员可以灵活应用以下主要接近因素产生接近吸引:一是利用邻居、同乡、同事、战友、同学等密切接近形成良好的关系;二是利用类似的职业、家庭、经历和背景上的接近寻找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心理体验。三是利用和交往对象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思想观念或价值取向形成志同道合的良好关系。此外,还有异性吸引、熟悉吸引、诱发吸引等,公关人员应掌握并利用这些艺术,以促进良好关系的形成,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2.交往时间的艺术时间是每个人终身相随的伴侣,它是用任何高价都买不到的一种永远流逝、无法失而复得、人人皆有的天然资源。一切社会交往活动都离不开时间,从表面上看,时间无形无声,但确能表明人们相互之间的态度和关系,其潜在的影响和作用,有时却决定着社会交往的成败,因此公关人员应掌握交往时间的艺术。(1)学会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鲁迅先生曾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因此,我们在处理社交时间上应该树立正确的时间观。一是准时赴约,讲究时间的道德准则。如参加各种活动应按请柬上标明的时间或预先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失约就是失礼行为;二是合理安排,讲究时间效益。交往前应对时间精打细算,交往中应对时间合理利用,注意提高办事效率,注重时间效益,尽量使交往对象节省时间,从而使交往对象感到你对他的尊重。三是注重机遇,讲究时间紧迫观。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一个人都应有敏锐的时代感和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克服办事拖沓,乱占有别人时间的坏毛病。(2)学会尊重他人的私有时间。任何人都有私有的时间占有范围,人们在自己的私有时间范围内,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他不希望别人在这一时间范围内打扰,如不愿接受他人的约会或邀请。如果有人占用和花费他的私有时间,就会引起他的不满甚至愤怒,从而导致双方交往关系的不和或恶化。因此,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私有时间,在他人的私有时间内不要打扰他。如果在此期间,确有必要而不得已要烦劳别人,应首先真诚地向他道歉,以取得他的谅解,缓解他心中的不快。(3)学会在特殊的时间内适时交往。同欢乐共患难这是朋友间交往的一个基本准则,特殊的时间,为交往各方提供了良好的交往机遇。一是注意在交往对象遇到喜事时主动交往。如交往对象事业上取得成功,遇有婚嫁、添子、生日、乔迁之喜时,这是较好的交往时间,应适时地给对方以祝贺、赞扬和鼓励,共同分享欢乐;二是注意在交往对象遇到不幸时主动交往。如当交往对象事业不如意,遇有困难、挫折、灾祸打击时,这也是较好的交往时间,应尽快给交往对象以理解、关心和帮助。促进交往对象尽快地克服困难、摆脱痛苦、战胜挫折、鼓起勇气。若能抓住各种特殊时机,真诚交往则能增加交往对象对你的感激和友情,取得事半功倍的交往效果。(4)学会把握适当的交往频率与时间。一般情况下,交往频率越密,越容易建立交往关系,彼此相悦的程度越高;但是,交往频率和时间与相互间的关系深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在亲密关系中,制造暂时分离或有意缩短交往时间也有利于增加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适当的交往时间与频率。3.交往空间的艺术社交的空间是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如何让它为交往服务,发挥无形的作用,这正是人们需要掌握的交往空间的艺术。(1)学会空间大小的应用。一般情况下,空间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成正比。即认为谁占有的空间越大、越好,就表明谁的地位越高,“份量”越重,越是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许多单位都会在空间较大的场所举行重要的活动,让参加活动的人员对活动的举办组织产生一种敬畏感和信任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在特定的大厅里接见外国来宾。这些高大宽敞、装饰豪华的大厅,一则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二则也使来宾尊重主人。(2)学会空间远近的利用。近则亲、远则疏,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惯常的现象。如,在一个单位里,哪一个部门办公室离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办公室越近,表明这一部门在领导人心目中越是重要,因为离得近,便于联系。由此可知,交往距离的远近,不单单与关系的密切与否有关,还与是否受到重视有关。因此,如果你是单位的负责人,你不妨经常到离你较远的办公室(或部门)去走走,以密切与下属的关系;如果你与人交往,要注意空间距离,为了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可以主动靠近些,但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超过一定界限可能会引起误会。空间方位意义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曾在他出版的成名作《无声的空间》中,对人际交往时双方的一般方位和距离作过大致的划分(见表10-1交往距离与交往情况)。这也说明,空间并不真的是“无声”的,交往距离的远近影响着人们的交往。空间类别距离(cm)语言声音交往情况亲密0无声家庭成员、恋人15-46低声个人46-76亲切相当亲近的人员76-122温和社交122-213温和一般一般的同事、朋友社交、公务、谈判213-610较高客气公共610-响亮演讲者与听众、观众、表10-1交往距离与交往情况(3)学会空间内外的运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是“内外有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空间”或“个人空间”,一般情况下只有交际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才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内部空间”或“个人空间”。如果你邀请别人谈话,地点是选择“外部空间”如办公室或是咖啡厅,还是选择“外部空间”如自己家里,其意义大不相同。在办公室或是咖啡厅谈是正式的,带有公务性质;在家谈是非正式的,属私人的交往,气氛较为融洽。如果你去看望某人,他在办公室外,或家门口与你谈话,而不邀请你进去,这说明一个问题,“你不是自己人”不允许你进入他的“内部空间”或“个人空间”。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尊重“个人空间”,可利用空间的内外灵活地处理交际关系。(4)学会半固定空间的利用。所谓半固定空间,是指在一个固定空间内的设施的不固定设置或可移动设置。如房间内的家具陈设、墙壁装饰、会场的布置等,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和具体情境来改变它们。人们常常利用半固定空间来影响同交往人员的交往和沟通。例如心理咨询医生,在心理治疗中,为了不让病人在主诉病情时紧张,在咨询室内不放置门诊桌,医生和病人平等地坐在一起。如根据会议的不同需要,会场中座位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如表10-2座位安排方式与交往关系一览表,显示了不同的座位安排方式,表达了不同的交往意义和作用。听众型主席型谈判型平等型图形发言人主席作用报告、演讲、教学、信息发布。领导安排检查工作、下级汇报工作。谈判座谈会、茶话会。特点听众多,单向交流为主,缺少与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树立领导权威,不利与会人员相互交流。有利双方交流,但是缺少友好气氛相互地位平等、有利与会人员信息交流、感情融洽表10-2座位安排方式与交往关系一览表(5)了解社交空间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因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对交往的空间范围具有不同的习惯。华特生在对世界上几个主要民族的交往行为作了比较研究后,写下了《人类空间行为——交叉文化研究》一书,他按各民族交往距离的远近把世界上主要民族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所谓“接触文化”民族,如阿拉伯人,拉丁美洲人,南欧人等;另一类是所谓“非接触文化”民族,如亚洲人、印度人、北欧和北美人等。“接触文化”民族的人,在人际交往时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和社交空间的距离较小;“非接触文化”民族的人在交往中不习惯于身体上的接触,个人空间和社交距离较大。其次是性别差异。男女之间除了生理上的明显差异外,在心理上也有所不同,并且由此而产生了异性间社交空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最反感陌生人坐在自已旁边,往往靠在她喜欢的人旁边,而男性则选择在他喜欢的人对面坐着,最不喜欢陌生人占据自己对面的位置。此外,与异性进行交往,作为一种心理需要,是随着人的性心理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表现形式的。如13岁前的男女儿童,两小无猜,其交往空间分寸感差;13岁后的少年青春期,随着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性机能的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剧变,男女双方对交往的空间变得敏感起来。心理学上称这个时期为性反感期。进入青春中期以后,随着性意识的发展,男女青年对待异性的态度又产生了一个急转弯,从彼此反感转为彼此吸引,从彼此回避转为彼此亲近了。除了上述两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外,人们的社会地位、年龄、性格、气质、情绪和交往场所的差异,也会对社交空间产生作用。例如,地位尊贵的人物,较之地位比较低的人需要更大的社交空间;年龄差异较大的人之间,交往距离的分寸感稍差;人在心情愉快舒畅时,个体空间就会缩小;在拥挤的社交场合或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因无法考虑满足自己的个体空间的需要,而较容易容忍别人靠得很近。总之,公关人员应该学会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既能适合对方,又能适合场景、适合自己的社交空间的三维标准。第二节公共关系社交一、公关社交的特征公共社交除了具有一般社交的特征外,还有以下几个独有的特征:1.关注公众需求,树立组织形象一般人类的社交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接触社会、获得知识、结成友谊、认识自我。公关社交除了具有一般人类的社交活动目的外,还离不开公共关系的总体目标,即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使组织与内外公众处于协调、融洽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公关社交一方面要使组织在公众中享有美好的形象和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又要有充分的关注和满足组织内、外公众的需求和利益。2.强化角色意识,明确交往对象“角色”是社会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根据相交往的对象不同,在不断变换着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多种社会角色的集合体。如个人在单位是职工,面对上级是下级,面对下级又是上级;在家庭是家庭成员,面对子女是家长,面对父母又是子女。组织同样也有多种社会角色,面对上级组织是下级组织,面对下属单位又是上级组织,面对同行是兄弟单位、是朋友、是竞争对手,面对社区管理部门是社区内的单位之一。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不同的角色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规范,不可模糊,更不能混淆。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在具体的社会角色的相互作用之中,也是一种“角色关系”。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对内部公众还是外部公众,无论是对上级还是下级,也都有特定的角色规范,作为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强化角色意识,掌握各种社交技能,尽量避免角色冲突。由于组织面临着纵横交错的关系,在强化角色意识的同时,公共关系工作人员需要理顺公关社交的各种对象,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不同社会阶级组成的整体等交往对象,既要着眼于广大公众,又要考虑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区别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社交方法。3.立足长远利益,坚持互惠互利公共关系注重的是双向沟通,追求的是组织的长远利益,要使双方关系得到协调和沟通,坚持社交中的互惠互利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互惠互利,不仅指物质上的“惠”和“利”,而且指精神上的“惠”和“利”。前者是无形的,后者是有形的。从公关社交的角度看,两者应该并重,在某种情况下,精神的比物质的显得更重要。当组织与公众之间发生了矛盾,组织应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明辨是非的同时,多给公众以尊重、了解和关心。如果理在公众,那么公关人员应为维护公众的正当利益仗义执言;如果理在组织,公关人员也应该向公众耐心解释,谅解公众。4。精心组织活动,周密安排实施公关社交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对重要的社交活动,如组织庆祝会、记者招待会、宴会、茶话会等等,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一是要有活动计划,如活动的目的、形式、范围、时间、地点等。二是要有明确的公关对象,对参加的人员要认真进行组织,对被邀请参加的人员,如男女比例、文化修养、职位高低、关系状况和席位安排等因素要全面考虑。三是要提前发出邀请信息,及时掌握重要人员反馈的信息,搞好参加活动人员迎送工作。四是要按时举行,不要随便更改。二、公关社交的作用公关社交活动是公共关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形象作用良好的社会形象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公共关系的最终目标。组织社会形象包括组织的产品形象、理想形象、职工形象和整体形象等许多方面,公关社交的塑造形象作用主要是通过个人形象的塑造促进组织形象的塑造。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具有个体化与非个体化的双重性,交往过程既带有个体性,又具有组织性。个体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礼貌、态度、知识修养等,往往直接影响对方用他所代表的组织的印象。因此,在社交场合组织的各个成员,特别是组织的公关人员,不仅要打扮得体、举止大方、稳重,而且要充满自信心,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朋友,从而树立个人和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2.桥梁作用公关社交中的人际交往的双重性特征,往往不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有时是先由组织交往关系开始,逐渐产生融洽的个体交往关系,进而使交往顺利发展;有时却是由于个体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导致组织交往的产生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长久的交往,往往包含着彼此深厚的信任,它能增加双方对对方所代表的那个组织的信任,从而促进组织的有关交往。3.协调作用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就和人际关系一样。如果彼此尊重、互让互谅,就能够和睦相处,携手并进;如果偏见固执、不能坦诚相见,就会激化矛盾,不欢而散。这就需要公关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协调和沟通。(1)上下协调。—方面,要经常向领导者反映下级员工的情绪、意见和要求,并提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动下级员工积极性的建议;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员工介绍、宣讲上级的目标和管理方针政策,消除可能产生的误会。(2)内外沟通。积极传播信息,做好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协调沟通工作,不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感情,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融洽合作关系。(3)化解矛盾。任何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必然会产生各种摩擦,公关社交活动不仅表现在“预先调节”,以防止某些矛盾纠纷的发生上,而且也表现在当摩擦或纠纷发生后,能及时地防止矛盾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或纠纷给组织带来的危害。4.凝聚作用公关社交是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主要体现在通过公关社交活动的安排和实施,强化组织全体成员的公关意识,从而使得组织内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一般来说,凝聚力有益于组织目标的完成,但并不是任何凝聚力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研究,只有在员工凝聚力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社会组织。否则,两个目标背道而驰,则员工之间的强凝聚力反而会有碍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这方面公关社交的重点是如何使员工凝聚力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三、公关社交的要求公关社交的特征和作用表明,它与一般的社会交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搞好公关社交工作,必须在“德”、“能”“情”、“行”等四个方面下功夫:1.“德”“德”是指在公关社交活动中,公关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认真地做到:(1)尊重他人。注意尊重他人正当权利,满足他人的合理要求。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志趣爱好,多发现别人优点,正面表扬激励,少抓别人的缺点不放,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敬老爱幼,女士优先,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美德。社交场所,上下楼梯、进出电梯、出门进门、上下车辆等,要有次序的进行。要主动谦让并帮助同行的老人、女士、儿童。同时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做到入乡随俗。(2)关心他人。要有社会责任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3)谦虚待人。不自吹自擂、不贬低他人、不抬高自己,要与人为善、谦虚待人。(4)理解别人。要宽容大度,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过失,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不在背后议论别人。2.“能”公共关系人员是组织代言人,经常在许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如同外交家,要代表组织与外界交往,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良好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社交意识是公共关系人员“能”的体现。(1)良好健康的精神风貌既是公关社交成功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人员能否胜任公关交往工作的重要条件。良好健康的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强烈,充满交往成功的信心。二是性格乐观开朗,能够主动热情的与人交往。三是精力充沛和思维敏捷,能使交往气氛浓厚和活跃。(2)社交能力的提高是公共关系人员不可缺少的素质,公共关系人员要不断提高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把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作为获得信息、协调关系、广交朋友、取信公众的渠道和机会,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交活动。3.“情”“情”是指公关社交要充满感情。社会交往过程不仅是认识上的相互沟通,行为上的相互影响,而且是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因而,公关社交的过程,是联络感情的过程,公关人员应该倾注感情。(1)对内关心职工要用“情”。如看望慰问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为战斗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的医务人员过生日,有关领导送鲜花和生日蛋糕等。(2)对外加强联系不忘“情”。对需要加强联系的有关公众,在逢年过节之时要不忘“情”,如寄送贺卡、慰问信或去看望、慰问、拜望等,在条件许可又确有必要的情况下,亦可邀请有关公众到组织来参观、座谈,力求使有关公众感觉到你对他有“情”。4.“行”“行”是指公关人员在社交场合体现出的得体、良好的言谈、仪表、举止。(1)言谈。在社交场合言谈,必须认真做到言必有礼、讲话文明,言必有的、因人施语,言必有益、话题健康,言必有情、通情达理,言必有物、客观实际,言必有度、谦恭得体,言必有信、量力而语。总之,言谈要以礼相待、开诚相见、谦虚为怀、团结为重。不要高谈阔论、言之无物、道听途说、强词夺理、一言堂、而言无信。(2)仪表。在社交场合中,穿着打扮要合体、合适、合度,要注意时节、地点、场合。(3)举止。公关人员在社交场合的举止要文雅、有风度、稳重、大方。第三节公共关系礼仪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风俗、习惯,逐渐形成了一些惯用的交往规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礼节。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礼仪是礼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表现礼节的一种仪式形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公共关系礼仪是指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在与有关公众的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礼仪有不同表现形式和要求,懂得各种礼仪并且能够恰当地应用,是公关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之一。一、见面时的礼仪1.称呼与人见面,需要热情、友好、得体的称呼别人。我国一惯通用的称呼是“同志”前面冠以姓氏或名字。后来,又渐渐通用“师傅”一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称呼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一般来说,对已婚女子或年纪稍大的妇女,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称“小姐”或“女士”。对男子称“先生”。这些称呼的前面,可以冠以姓名或职务,如“王先生”、“陈小姐”,“路校长”、“林书记”、“赵主任”、“鲁教授”等。对军人一般多称职务,如“张军长”、“于连长”等。对长辈、领导、老师,称呼时要用“您”而不用“你”,以示谦虚。除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同学、爱人、战友之间外,一般不要直呼其名。应当注意的是不要随便称别人外号(或绰号)尤其不可称呼别人弱点或生理缺陷的外号。但外号若能显示别人的优点、而且文雅,适当称呼反而会显得友好。如称某位书法爱好者为“我们的书法家”,他听了也不会反对。2.打招呼打招呼,又叫见面致意,是指与相识的人见面时,表示问候,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1)打招呼的方式。一是根据见面时的时间问候。“早上好”、“晚安”。“这么早就上班呀?”“这么晚了还去加班呀?”被问者应予礼貌简单的回答。二是根据见面时的时间间隔长短问候。相隔一段时间后见面的,问候“您(你)好!”,“近来一切还好吧?”,以示关心。三是根据见面时的地点问候。如在异地见面,问候“您(你)好!”,“真高兴我们在这里见面!”四是根据见面时的场所问候。如在公共场所,问候“您(你)好!”或者举手(右手)、点头示意。五是根据见面时的状态问候。如自己骑车,一般要下车问候,如有事在身或距离较远,可用手打一下招呼,或说声“有××事就不下车了”,以示歉意。六是根据见面的对象问候。遇到长辈、领导、老师,应该有礼貌的点头致意,问候“您好!”“欢迎!”等。(2)打招呼的要求。一是顺序要求,一般情况是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者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先向上级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但相互致意时,可以不拘泥于这个规范。二是表情要求,表情要尽量显得和蔼可亲,彼此交换目光。但是女性在一般场合,微笑点头示意即可。三是距离要求,不要在相距很远(如20米以外)就与对方打招呼,不要大大咧咧,毫无礼貌地高声叫喊。四是时间要求,见面致意过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马路天使”般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六是还礼要求,认识的人和你打招呼一般都应该还礼,同路人(无论男女)的熟人向你致意时,即使你并不认识对方,也当还礼。如你不想与什么人打招呼,不能在人家跟前故意地扭身转向一边,而应在相距尚远就走到一旁去。如果迎面走来一位熟人,据你看来,他不愿意让你看见或认出他,那你就尽量不去看他,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假装没有认出他。3.握手握手是在社交场合中,相互见面和离别时以及在相互介绍时表示热情、礼貌、致意的常见礼节。(1)握手的方式。一是手心向下,实验研究发现,地位显赫的人习惯使用,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应避免使用。二、手心向上,实验研究发现,谦虚的人习惯使用,如伸出双手相握,更加显得必恭必敬。三是手心向左,平等相握。(2)握手的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职位高者和女子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职位低者和男子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伸手相握。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过后再伸手。主人要主动、热情、适时地握手以增加亲切感。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3)握手的姿态。伸出右手,手心与身体处于垂直状态,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切不可慢不经心或东张西望。(4)握手的力度。握手时,不能有气无力地伸出手去,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过分用力。但是若是久别重逢的朋友相遇,握手力度可大一些。男子与女子握手时,只需要微微握一下女子的手指部分即可,也不可过分用力。(5)握手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太长,5秒左右即可,也不可匆匆一握,敷衍了事。(6)握手的禁忌。一忌戴着手套与别人握手。二忌脏手相握。如果客人来了,主动向你伸手,而恰巧你在干活把手弄脏了,你可一面点头致意,一面摊开双手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三忌交错握手。四忌争强握手。4.介绍(1)介绍他人。在正式场合,首先应介绍地位较高的人和女同志,表示尊重;当面介绍时,首先把年轻者、男子、未婚的女子、资历较浅的一方介绍给年长者、女子、已婚女子以及资历较深者,之后,再向另一方介绍。介绍的内容要实事求是。介绍姓名,应该口齿要清楚,语言要规范,必要时作出说明,如“陈书记”的陈是“耳东”陈。有时,还可以主动提一下各方的工作特点、业余爱好等,为双方提供交谈的机会。介绍别人相识后,不能马上走开,特别是被介绍者是陌生的男女或不善交际者,要引导双方交谈。(2)自我介绍。在交际场合,如果你想结识某人,一个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是自我介绍。一般的情形下,你面带微笑,先说一声“您好!”以提醒对方注意,然后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并简单表明结识对方的愿望或缘由,不能自吹自擂,态度要谦虚,语言要得体。可以使用名片进行自我介绍,名片上应该印有姓名、职务、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传递名片时,有名字的一面朝上,双手拿好,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再递交对方;收取一方也应双手接过,并轻声道谢,接过名片后可当面读出,对不清楚的地方当面请教,然后郑重地收好。一般情况下,在接受别人名片后,应回赠本人名片。如手头没有,可以向对方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并主动介绍自己。一般不要伸手向别人要名片,必须要时,应以请求的口气说:“如您方便的话,请给我一张名片,以便日后联系”,或含蓄地问对方贵姓,这样如果人家有名片就会送给你的。(3)他人介绍。在交际场合想结识某人,还可以通过他人介绍。当别人为你作介绍时,要主动以礼貌的语言向对方问候或微笑点头致意。待介绍完毕后,通常应先握一握手并说声“您好!”、“幸会!”、“久仰”,还可以重复一下对方的姓名。在未被介绍给对方时,不宜插嘴对方的谈话,也不宜用手指着对方。介绍时,除女性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或会议桌上,可不必起立,只需微笑点头即可。(4)随意介绍。如果是非正式场合,对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可随便做介绍,不必考虑介绍秩序。如果与友人在路上同行又遇见另一位朋友,一般没有特殊原因可不作介绍,两个相识者打个招呼就过去了。如果要停下交谈较长时间的话,可以先简单地把两人介绍一下。二、拜会时的礼仪拜会又称拜访或者拜见。在一般情况下,拜会是指前往他人的工作地点、私人居所或者其他商定的地点,探望、会晤对方,或是与对方进行其他方面的接触。不论是在因公交往还是在因私交往中,拜会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交往方式。作为交往方式之一,拜会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向应酬活动。在拜会中,访问、作客的一方为客,称作来宾;作东、待客的一方为主,称作主人。任何一次正式拜会的成功,都离不开宾主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对宾主双方而言,在拜会的整个进行过程中都必须恪守本分、善待对方,依照相应的礼仪规范认真行事。从总体上讲,充当客人拜访他人时,一定要讲究客随主便;充当主人款待他人时,则一定要讲究主随客便。1.作客作客是拜会基本组成部分。访友作客,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以下八个方面的礼节。(1)要事先预约,不当不速之客;(2)要按时到达,不迟到也不能太提前到达;(3)要叩门进入,不能不请自入;(4)要问候施礼,不能不请擅坐;(5)要礼物妥当,不要留行贿之嫌;(6)要注意仪表,不能衣冠不整;(7)要稳重文明,不要乱看乱动;(8)要适时告别,不能该走不走。2.待客在拜会期间,待客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待客是拜访对象对拜访者所进行的接待。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礼节。(1)要适当准备,不能马虎大意。如知道有客人要来访,要搞好环境卫生、了解客人习惯、爱好、忌讳等情况、准备好待客之物、安排膳食住宿、准备交通工具等。(2)要热情欢迎,不要拒之门外。客人到来,要欢迎进入。如果客人是第一次来访,应给家人一一介绍,使相互之间尽快熟悉起来。如果家里己有客人,又有新客人来访,应将客人相互介绍,一同接待。如果来客不是自己的客人,而是家里其他成员的朋友、同事或同学,也要热情接待。(3)要适当陪同,不要冷淡客人。如果客人来时,自己正忙于做事,应立即把要做的事放下来,接待客人。手头的事一时实在放不下的,应向客人说明情况,请家人作陪,不要让客人坐冷板凳。如果客人来时,有要事外出,非走不可,要向客人解释清楚,请客人原谅,并约请客人改日再来。(4)要客气挽留,不要有逐客之意。客人提出告辞,主人应客气挽留。客人执意要走,也要等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再站起来相送。(5)要慎对馈礼,不留受贿之嫌。客人临走时,馈赠了礼品,要当面查看,如果礼品适当,情理之间,主人要表示感谢,并请客人以后不要再破费,同时应回赠一些合适的礼物让客人带走;如果礼品不当,价高过度,应该谢绝接受。不能对客人的礼物无动于衷。(6)要热情送客,不能不管不问。一般送客送到门口,但是远道而来又是年老体弱的客人,最好送到码头或车站。分别时应邀客人有空再来。客人正式离去时,主人要目送客人远去,主动向其挥手致意,只有客人真正离开以后,主人方可转头回家。三、通讯时的礼仪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对于公共关系人员而言,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命。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必须对通讯礼仪认真加以遵守。通讯,一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的电讯设备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通讯礼仪,通常指的就是人们在使用各种通讯工具时,所应当自觉遵守的礼仪规范。1.电话交往(1)拨打电话。使用电话时,如果主动把电话打给别人,则称作拨打电话。应该注意的礼仪有:首先,把握通话时间。第一要选好通话时机。除非有要事相告,一般不宜在他人休息或用餐的时间内给对方打电话。给海外人士打电话时,还须了解此地与彼地之间的时差,免得昼夜难分。第二是要注意通话时间长度。每一次拨打电话的具体时间长度,基本的要求是以短为佳,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在通话期间,最忌讳没话找话,浪费时间。其次,准备通话内容。一是要事先准备。拨打电话前,尤其是拨打重要电话前,拨打电话者应当尽量提前做好准备,若有可能,最好是事先动笔开列出一份通话提纲。二是要直言主题。拨打电话,一定要做到务实不务虚,长话短说,开宗明义,直入正题、适可而止。第三,注重通话行为。在通话过程里,一是要语言文明。在语言上注意文明礼貌,不得滥用“脏”字。通常电话接通后的第一句话是:“您好”或者“你好”而不是“喂”,第二句话是自我介绍:“我是某某单位的某某某”,最后结束道上一声“再见!”。二是要有良好的态度。需要总机接转电话时,勿忘首先向总机的话务员问好。假如自己所找的人不在现场,而需要别人代为寻找、代为转告时,除了“请”、“劳驾”、“拜托”、“谢谢”等礼貌用语必不可少外,在电话上还要不失态度上的谦和。要是自己拨错了电话号码,一定要当即向接听者说明原因,并且表示歉意。不论接听者是何种身份,既不能疾言厉色,也不能阿谀奉承。在通话过程里,假如电话突然中断,应主动负责再次拨打,并向对方说明原因。三是要举止文明。在拨打电话时,任何人对自己的举止动作都不应当自由放任。通话中,嗓门不宜过高,免得让接听电话者承受不住。标准的做法是:用自然语言,声音适当,大约使口部与话筒之间保持3cm左右的距离,终止通话时,应以双手将话筒慢慢地、轻轻地放下。千万不要用力一摔,使接听电话者震耳欲聋,甚至产生误解。通话结束后,要轻轻地把电话机放回原处。(2)接听电话。接听电话者在本人受话时和代接电话时,在礼仪规范上的要求各有不同。本人受话礼仪。本人受话,是指由接听电话者本人亲自接听别人打给自己的电话。一是接听及时。电话铃响三声之前,应立刻停止自己所做的事情,尽快赶去接听。接听电话时,通常不宜请别人代劳。因特殊原因必须这么做,或是在电话铃声响过许久才迟迟去接电话,则勿忘在通话之初向拨打电话者作出解释,并致以歉意。二是应对谦和。在拿起话筒之后,接听电话者首先应当向拨打电话者问好,并且随之自报家门。如“您好,这里是某单位,我是某某某”。在通话过程中,应聚精会神接听,不要三心二意。对于对方所谈论的问题,要积极参与,不允许一言不发,有意冷落对方。三是主次分明。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一般不要再做其他事情,专心接听。万一在处理重要事情或接待重要客人期间有人打进来电话,而此刻不宜与对方深谈的话,可在接听电话时向其讲明原因、表示歉意,并且约上一个具体时间,届时由自己主动打电话过去。正在接听一个电话时,适逢另外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切忌对后者不予搭理。可以先对正在通话的对象略作说明,请其不要挂上电话而小候片刻,然后立刻去接另外一个电话。待接通之后,可请对方稍候,或者过上一会儿再来电话,或者等一会儿由自己把电话再打过去,随后继续接听头一个电话。不管自己多么繁忙,都不应当拔断电话线。代接电话礼仪。在替别人代接、代转电话时,一是要热情帮助对方,及时代找代传,不要对其予以回绝。当拨打电话者所找之人就在附近,而由自己代接电话时,切勿当即大喊大叫,闹得四邻不宁,人人皆知。当别人接打电话时,应主动避开。不要有意旁听,更不宜随便插嘴打岔。二是要尊重隐私。替人代接、代转电话时,一定要守口如瓶,而切勿辜负对方的信任,随意进行扩散。三是要记录准确。如果拨打电话者要找的人不在,在代接电话时,可在向对方说明之后,询问一下是否需要自己代为转达。若是对方有此请求的话,即应鼎力相助。第四是要传达及时。要是拨打电话者要找的人就在附近,应当立即去找,而不宜拖延。如果答应拨打电话者为其向别人传话,则应尽快予以落实,不要置之脑后、一忘了之。2.手机交往当前,以手机为典型代表的移动通讯工具正在国内迅速普及。在使用手机时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1)正确使用。正确使用是指手机使用者,一定要认真讲究社会公德,切记不可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妨碍到其他人士。首先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驾驶车辆、乘坐飞机、探访病人和加油站前及其他一切标有文字或图示禁止使用手机的地方,都应当自觉地遵守规定。其次从公共秩序的角度考虑不能在公共场所里滥用手机。在公共场所应自觉地关闭自己的手机或者使之处于震动、静音状态。切不可任其随时随地地大呼小叫,有碍于人。(2)保证畅通。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使用者与外界联络的畅通无阻。首先是将手机号码相告于人时应力求准确。否则,既有可能误事,又有蓄意骗人之嫌。将其书面告之于人时,必须书写清楚。如系口头相告的,则应当重复一至两遍,以便让对方有机会进行一下核对验证。其次是手机号码变动之后应主动通报于人。由于某种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而变更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之后,应当尽早地向自己重要的交往对象进行通报,以防使双方的联系出现中断。第三是手机暂不使用时应加以说明。万一因故暂时不使用自己的手机应提前在寻呼台、语音信箱上留言,或者口头告之重要交往对象。第四是要在接到他人的手机电话后,一般均应当即与对方进行联络。(3)重视私密。通讯自由,在我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通讯自由之中,私密性,即通讯属于公民的个人私事和个人秘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是不要轻易向他人索要手机号码。其次是不要随意向他人借用对方的手机。3.收发传真传真,又称传真电报。它是利用光电效应,通过安装在普通电话网络上的传真机,对外发送或者接收书信、文件、资料、图表以及照片真迹的一种现代化的通讯联络方式。在利用传真对外进行联络时,应当注意以下礼仪问题。(1)依法安装,及时交费。我国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使用自备的传真设备时,均须严格按照电信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必要的使用手续。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私自安装、使用传真设备。一定要经过电信部门的许可,并且按照其规定办理一切手续,如按照国家规定,配备电信部门正式颁发的批文和入网许可证。如果想要安装、使用自国外直接带人的传真设备,则必须首先前往国家专门指定的部门进行登记和检测,然后才可以在电信部门办理具体的安装、使用手续。同时必须按照规定每个月前往电信部门交纳使用费用。(2)规范操作,专人保管。首先是掌握传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具体发送传真时,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提高其清晰度为第一要旨。与此同时,还应当力求使传真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以便降低费用,提高效率。其次是传真机号码应该尽早告之重要公众,凡是重要公众的传真号码,平时应当认真记录。为了保证准确,在发送传真之前,可以先打电话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这种做法既可以提醒对方注意,又不至于将传真发错了对象。无人在场,而又有必要之时,应当使本人或本单位所使用的传真机处于自动接收状态,而不宜经常将其关闭。单位所使用的传真设备,通常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3)注意礼节,合理使用。首先是要问候与致谢。发送传真时,一般不可以缺少必要的问候语与致谢语。与对方初次打交道或者有劳于对方时,尤须谨记这一点。其次是公私分明。由于发送传真的费用较高,因此不能随意私用公家的传真设备,迫不得已需要借用时,无论如何都应当主动向传真设备的所有者支付必要的费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要求他人向自己发送传真,要求别人将私人之间的传真发送到本单位或者其他人私用的传真机上去,往往都是不够自觉的。第三是注意时间。向别人发送传真,一般均应主动避开夜半三更、午休时刻、节假日等。第四是及时反馈。收到他人发送过来的传真后,理当即刻采用有效的方式通知对方,以免对方牵挂。需要转交、转送、转达别人发来的传真时,应当一切从速、越快越好。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叫作电子信函或者电子函件。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所组成的互联网络,向交往对象所发出的一种无纸化电子信件。使用电子邮件同外界进行联络,不仅安全保密、节省时间、防止丢失、清晰度极高,不受篇幅限制,而且还可以使通讯费用相对而言大大地降低。使用电子邮件,应遵守的四个方面礼仪规范。(1)撰写。向他人发出的电子邮件,一定要尊重收件人,邮件内容要认真构思,精心撰写。应该注意的地方有:首先是主题要明确。每一封电子邮件,大都应当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由发件人在它的前面加以注明。发件人若是将其归纳得当,则收件人便可以一目了然了。其次是语言要流畅。为了便于阅读,撰写时,尽量不要使用生僻字、异体字或者收件人不懂的语种。第三是内容要简短。网上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因此发件人在撰写电子邮件时,一定要注意删繁就简,抓住要点,去掉一切无用之语。(2)慎用。在信息社会里,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无比珍贵。为了节约时间,不要滥发电子邮件。首先是没有特殊原因,不要以电子邮件联络别人,不要利用电子邮件来来往往地跟别人聊天。其次是不要在网上乱交网友,即使是跟值得信赖的网友保持联络,也不一定非要多发电子邮件。(3)有礼。在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要讲究礼仪。首先是要自爱。发出电子信件时,轻易不要匿名。一般而言,在每一封电子邮件的末尾不仅应当署名,而且还应当署以真名实姓。在网上交友或征友时,切忌男扮女、女充男。在与他人进行电子邮件的往来时,不论双方是否相识,都不要口出轻狂、污秽、放肆之言,不允许不尊重异性。其次是有“网德”。要讲究“网德”,不充当“黑客”,随意侵入别人的网站,擅自盗取别人的资料,偷窥别人的私人电子邮件。第三是要及时回复。要养成定期检查本人电子信箱的习惯。一经发现需要回复的电子邮件,通常均应尽快回复。万一无法立即回复的话,也要及时有所表示。例如,可告知对方,将在某个时间之前详细作答。第四是要适时留言。假如出差在外,应启动自动回答功能,在电子信箱里留言相告电子邮件发出者。四、男女交往的礼议平等友好,尊重妇女和女士优先是男女交往基本的礼仪,一般情况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候施礼在需要问候其他人时,一定要首先问候在场的女士。如:“女士们!先生们!”。向多人见面、道别需要施礼时,一定要首先向在场的女士先施礼。2.就座交谈就座时,男士应请女士先就座。男士与女士交谈,应该语言文明。3.外出进入外出行路时,男士应走远离建筑物的外侧,让女士走靠近建筑物的内侧,以防各种车辆溅起的浮尘和泥浆。男女一起初到某地,男士应该先行带路,让女士走在后面;一般情况下,男士应该让女士走在后面。进门时,如门开着,男士应该让女子先走;如门关着,男子应把门推开先进去,然后用手拉住门让女子进来。4.上车下车上车时,男士应为女子打开车门;下车时,男士先下,为女子拉开车门。男子随时给予女子以必要的帮助。5.消费付款一般场合,尤其是偶遇,不一定非男方出钱,要尊重女士的意愿;如果女方是在男方的邀请下同往某地,男方应该支付所有的费用。6.时间频率男女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又不宜过分随便,要尊重对方,应当把握适宜的交往时间和频率,任何一方只要有了恋人,就应适当减少往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五、庆贺礼仪庆贺是公共关系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礼仪,是组织公共关系部门经常主办或者参加的日常活动之一。1.庆贺活动的类型按照举办庆贺活动的主体不同,庆贺活动有三种类型:(1)个人之间庆贺活动。遇上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的寿辰纪念日、新婚之喜、工作上获得重大成就等喜事时,亲朋好友一般要前往看望并表示由衷的祝贺。(2)组织的庆贺活动。组织成立、更名以及各行各业进行横向联合的周年纪念活动等。(3)民间节日庆贺活动。首先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庆活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的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又称过年。春节可以互相寄赠贺年片,互相走访拜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或“灯节”。民间风俗扎彩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吃元宵,放风筝等;清明节。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上坟、祭祖、扫墓的日子;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逝世的日子;女儿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又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之风,吃月饼、饮桂花酒,以示祝福,喜庆团圆;七是重阳节日。农历九月初九;八是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每到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都吃别具风味的“腊八粥”;九是除夕。农历腊月三十,俗称大年三十,辞旧迎新的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其次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活动。藏族:新年称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1月1日开始过年,藏历年节均3至5天。传统节日如6月14日前后举行赛马、牛和骑射的“达玛节”。8月1日举行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苗族: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古语叫“冷酿廖”,是苗族新年。四月初八是苗族青年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的日子,也是布依族的节日之一;蒙族:一般一年一次的“那达慕”大会,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唱、舞蹈等;回族:开斋节,又叫过小年,每年9月(伊斯兰教历)戒斋,10月初开斋。新疆各族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尔代节。每年从“开斋节”那天起,后推70天即为“古尔邦”节,回族又称过大年。维吾尔和哈萨克族把“古尔邦”节作为他们的新年。这个节日,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哈、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撤拉、东乡、保安10个民族的宗教节日;傣族:泼水节是在清明节后的4月13至15日,此时傣历为6月,是傣族新年,盛大活动就是泼水,所以叫泼水节;白族。三月街也叫“观音市”,在每年3月15至20日,是云南邻县各族人民大的集市和节日,汇集大理,交流物资,举行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哈尼族。新年有两个:一为6月,一为10月。6月的新年也叫秋房或祭田节;水族:过端,水族话叫“借端”,意为过年。农历八月下旬十月上旬,水历以农历九月为岁首,每逢“亥”日,按习惯互相庆贺。第三是我国现代庆祝活动。元旦(1月1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月1日)。此外还有建交纪念日、友好条约签订日、著名人士诞辰日等。2.庆贺活动的形式庆贺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举行招待会、联欢会、座谈会、团拜会和文娱晚会,邀请有关公众参加。特别重大的活动可互派代表或代表团。若是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界的庆祝活动还可以通过贺电贺函祝贺。3.庆贺活动的主持主持各种庆贺活动应有的礼仪规范:(1)不冷淡每一位客人。对客人都要以礼相待、迎接送别、热情服务、安排席位等待。(2)重要宾客特殊关照。如政府要人、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外宾、合作伙伴等重要宾客要给予特殊关照。一是特别邀请,除发出请柬外,还应在活动前通过拜访或电话再次邀请,并商定专车接送的时间。二是重点安排,如安排贵宾在休息室休息,安排讲话,安排颁奖,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尊重,又可以为庆祝活动增辉。三是慰问感谢,活动后,要通过信函或电话表示感谢,并慰问是否劳累。(3)程序规范精心主持。公共关系人员要认真安排活动的各项程序,在活动中注意个人卫生以及衣着举止,始终保持喜庆愉快的表情和精力充沛的神态。4.庆贺活动的参加无论是以主人身份主持庆祝活动,还是以宾客身份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对于公关人员来说都是开展公关活动的良机,公关人员参加庆祝活动,要认真做到:(1)认真参加。不迟到、不早退,尽量参加完活动的全过程,以表示对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尊重。(2)积极发言。争取机会发表贺词,这样既可以加深和主办单位的感情,又可以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3)广交朋友。参加庆贺活动的同时,要把握机遇,联络感情,多交朋友。(4)虚心学习。参加庆贺活动,要注意学习举办单位的组织经验、管理经验,多说赞扬的话,不说有损于主办单位形象的话,不在庆祝活动中拒绝主人的各项要求,实在做不到时要讲明实情。(5)尊重他人。对主办单位的人士要彬彬有礼、热情问候,对活动中的其他客人要尊重。(6)摆正位置。要明确自己是参加庆贺的客人,要客随主便,服从安排,不乱提建议,不喧宾夺主。六、探望病人的礼仪挚友、家人、同学、同事、职工、干部、领导等生病时,以个人名义或者组织的名义去医院看望他们,乃是人之常情,也是公共关系交往中的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对生病人员探望关心,增进感情,加深友谊,使病人和其家属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探望病人要注意以下礼仪:1.了解病人的信息通过一定的信息系统,掌握有关公众生病住院的情况,是谁生病住院了,需要谁以什么名义去探望,从而好做安排。2.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病住院的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病痛外,还常常有一种孤独感、寂寞感和愁闷感。因此,探望病人前,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心态,以便关怀、安慰病人。看到病床周围的医疗器械或病人的面容,不要大惊小怪,以免给病人增加压力。要挨床坐下,不要站在床前、愁眉苦脸,给病人造成不适。3.以病人为中心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讲话,要认真思考,不要直接打听病人的病情,若病人能够讲话,不要直接问“你怎么了?”而要委婉地问“你今天感觉好些了吧!”,交谈中应该始终让病人处于主导地位,让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多谈,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要乐观、有分寸地鼓励、宽慰病人,安慰病人家属,不可提及使病人不愉快或伤害病人自信心的话题。4.选择适宜的礼物应该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特别是生病的类型选择适宜病人需要的礼物。探望病人时,可携带鲜花、水果、饮料和滋补食品作为礼物。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除了鲜花、食品外,还可带些供消遣的书籍、画册等。5.探望病人的时间(1)探望病人的时间选择。应该在医院规定的探视时间里探望,除医院规定上午不得探视外,一般都应该选择在上午探望病人为宜,具体选择可以选择在上午10:30左右,因为此时医院查房一般已经结束。(2)探望病人的时间长短。探望病人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会影响病人的休息;时间太短,不能表达对被探望病人及其家属的诚意,甚至会引起病人及其家属对你的探望是否诚心诚意的怀疑。如果是探望挚友,时间可稍长些。如果探望同时又有其他探望者前来探望同一病人,病房拥挤,探望病人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6.尽力帮助病人探望病人时,因为各种情况不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可能存在许多困难,也可能会提出一些要求,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合理的要求要尽力帮助病人解决。六、吊唁礼仪吊唁是对亲友或组织的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不幸去世给予真诚的关怀和慰问,主要的礼仪有:送花圈和挽联,参加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仪式,以示祭奠、哀悼之情。在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仪式期间,表情要严肃,服装颜色以黑色或深颜色为宜,不要化浓妆,打扮要素雅、庄重,也不要佩戴饰物。不能亲自前往吊唁的,如因距离较远时,可以写唁信或致唁电哀悼。唁丧或参加追悼会,还应视关系的亲疏,对死者家庭予以安慰,劝他们节哀、保重。如果是至亲好友,应帮助处理一些具体事情,逢年过节还应前去探望死者家属。七、舞会礼仪舞会,一般是指以参加者自愿相邀共同跳舞为基本内容的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社交聚会,基本的礼仪有以下几个方面。1.舞会的类型舞会的类型有组织为庆贺重要活动举办的大型舞会、营业舞厅举办的一般社交舞会和在家中亲戚朋友一起举行的家庭舞会等三种形式。2.组织舞会举办正规的舞会时,必须认真的遵守礼仪规范,在时间、场地、曲目、来宾、接待等方面,都必须搞好安排和准备。(1)举办舞会的时间。一是要“师出有名”,同庆贺活动结合。二是要选择周末、节日、假日。三是晚上举行。四是正规舞会时间长度,通常认为2小时左右。(2)来宾邀请。一是应提前向客人发出邀请,并说明起止时间,以方便客人安排时间。对已婚者,一般要请夫妇二人。二是人员限量。根据场地大小、接待能力和交往需要,限制邀请人员的数量。三是性别比例。男女客人的人数要大致相等。(3)接待工作。一是确定舞会的主持人,搞好舞会的主持工作。二是组织招待人员,搞好迎送、服务、陪同和邀舞等工作。三是准备好招待茶点。四是注意安全防范。3.参加舞会参加舞会时需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自己的临场表现,重视舞会的礼仪规范。(1)仪容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不要穿短裤、背心、拖鞋跳舞。注意卫生,最好不吃蒜、葱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物,也不宜喝酒。当患病、身体不适或感到疲倦时,最好不要勉强参加舞会,否则,因此引起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对舞伴都是不礼貌的。(2)邀人共舞,主动热情。一是只宜邀请异性,忌讳邀请同性。二是参加舞会的男女都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共舞。但一般是男方向女方主动发出邀请。男邀女共舞时,可到对方面前点头示意并伸出右手请舞或说声:“我可以请您跳舞吗?”女邀男共舞时,可大方地走到男士的面前说声:“请你带带我跳舞,可以吗?”。一旦接受邀请,就应同对方跳至一曲终了,不要半途单方退场。(3)拒绝邀舞,态度友好。一般情况下不要拒绝邀请者的要求,无故拒绝是不礼貌的,但是如确实太累或别的原因不想跳,要态度友好,委婉简要地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拒绝一个人的邀请后,通常不应当马上又接受其他人的邀请,尤其不能当着前者的面堂而皇之地那么做,否则,会被理解成有意侮辱对方,引起矛盾和纠纷。(4)舞姿标准,表现文明。一是标准的作为,跳舞时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和正确的舞姿,整个身体要始终保持平、正、直、稳。二是举止得体,保持间距。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双方距离两拳。进退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不要让身体左右摇晃,胳膊不要大幅度上下摆动。脸部朝正前方保持微笑,神态自若,声音轻细,给人以美感。三是尊重舞伴,一曲舞完毕,要向对方致谢,并把舞伴送到原来的位子上。四是行为文明,不生事端。中间休息时,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宜高声谈笑,随意喧哗,不要随意穿越舞场,更不要同别人争抢舞伴,要始终做到礼貌谦和,有礼有节。(5)以舞会友,广泛交际。要正确理解举办和参加舞会的目的,正规的舞会,跳舞不是目的,跳舞只是交际的手段,因此,要珍惜参加晚会的时机,以舞会友,广交朋友。八、涉外礼仪涉外礼仪,又称涉外交际礼仪。其基本内容就是和外国人交往时应当遵守的礼仪。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国礼俗,五花八门。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公关人员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不卑不亢、热情有度、入乡随俗和女士优先交际原则,认真搞好涉外交往。1.迎送(1)迎宾礼仪。根据来宾的来访目的、身份及双方或两国关系情况,决定接待规格,派对口的人员前往迎候。如身份相应的主人因故不能前往,被委托的代表应礼貌地作出解释。根据来宾抵达时间,应提前15分钟前往迎候。陪车时,应请客人坐在主人右侧,译员坐在司机旁边。下榻之后,主人应将日程安排向客人交待清楚,并简要介绍有关情况,预定再次见面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联系办法;迎送人员不宜久留,应尽早让客人休息。(2)送客礼仪。主动协助办理出境手续,购买回程票,提前办理托运,安排代表将客人送到机场或者码头。2.称呼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或统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前面可以加上姓名、职称、官衔等。对医生、教授、法官及律师等,可单独称之。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官员称阁下。与我国一样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均可称同志,在前面不加职衔、姓名或职务等。3.赴宴(1)接到邀请后,应尽快答复出席与否。如出席则应守信,并要核实时间、地点和是否带配偶等事项。(2)出席宴会应打扮整齐,容光焕发;按时出席,不能过早或过晚;在赴宴、乘车与行走时,右为上,左为下;三人同行,中为尊;前后行,前为尊;如乘轿车,客人或被尊重者从后右方上车为上,左后方上车为下;三人并坐,中间为大,右次之,左更次之。(3)抵达后先向主人问候,再向其他客人问好。按主人的安排入座,并主动协助邻座的年长者或女性入座。(4)用餐时,将大餐巾折起,折口向外平铺腿上,可用其内侧拭嘴,小餐巾打开直接放在腿上;中途离座要将餐巾放在座椅上。一般用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用叉将食物送入口内,用刀切食物时,不要发出撞击盘子的声音。取菜一次不宜过多,吃完再取;对不合口味的菜,不要拒绝或面露难色,可取少许放入盘内;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汤、菜太热不可用嘴吹;骨、刺等物应以餐巾纸掩口,取出放入菜盘内。(5)正式敬酒是在上香槟酒时,不喝酒应事先声明,不应将酒杯倒置。在餐桌上可自由交谈,但不可嘴含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设备技术合同范文
- 202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抵押担保借款合同
- 2024施工图设计委托合同参考范文
- 2024工程机械租赁的合同书
- 沈阳理工大学《MATAB技术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建筑钢材供应合同样本
- 2024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劳动合同
- 深圳大学《中国社会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大学《药学文献检索与利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协议书(2篇)
- 佛七精进念佛容易着魔请看祖师开示及个人感悟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感官》
- Yes-or-No-questions-一般疑问课件
-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腹壁的解剖课件
- 儿科常用药物与急救药物-换算方法课件
- 压花制作(观赏植物学)课件
- 《夏商周考古》第5章西周文化(4-6节)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