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对
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是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
经发生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
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
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
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
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
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
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
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耍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
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
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显然,运用中国古
典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与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之间,应当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
以便共同服务于“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摘编自王一川《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三重维度》)
材料二:
按传统分类,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认知、道德和审美三种。认知思维追求真,发展着人的智力;
道德实践追求善,发展着人的德性;审美体验追求美,发展着人的情感。艺术则是种审美地掌握世界的
方式,它和认知思维、道德实践一起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且还能为人的其他各种能力的发
展提供积极的助力。因此,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来理解艺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
意义:它把艺术置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语境之中,为艺术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偏于感性的创造性的掌握方式,在艺术中,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感性能力
和素养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这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并非专注于对象的性质,而是关注对象对于主体的意义,
蕴含着很多关于宇宙、人生的感悟。正因为艺术更多地显示了“意义”,因此与揭示事物性质和规律的科
学认知不同,它可以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影响。
艺术的实践并非主要建构现实的对象,而是偏于创造非现实的心灵时空。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也有
物质性的一面,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工匠的劳动成果并无区别。但实际上,艺术家创造的那个“物”是一种
意象的替代品,其审美和人文价值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这个物所能体现的意象。例如,一件雕塑品,在
非艺术眼光里,等于一件普通物品:它有物的重量、体积等。但在艺术眼光里,这件雕塑品是一个活生生
的意象。当人用艺术的眼光看这件作品时,雕塑的物的属性褪去了,而在观赏者的意识中产生了一个超越
现实的意象。法国雕塑家罗丹这样描述他对古希腊雕塑品《断臂的维纳斯》的感受,他说:“这是真的肌
肉”,“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一块被雕琢过的石头,在这位雕塑家眼里完全是有
血有肉、有生命意义的。当我们谈论一件艺术品时,“艺术品”有多重存在样态:作为物理存在的一个物
品,作为可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作为可在市场上交易的一件商品等,而这些其实都不是具有艺
术特性的存在。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虚拟时空,创作者或欣赏者可从中体
验自然和生活的诗意,领悟生命的意义。此刻,艺术品是超越了“物性”“现实性”的创造性意识的对象,
此刻的艺术品是富于“灵性”的。艺术的“灵性”状态是对人的生存的现实状态的重要补充。它通过想象
创造的虚拟时空,使人的生存时空大大拓展了。这种生存的丰富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含义之1
(摘编自杜卫《关于经典艺术人文价值的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有可能会释放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
B.对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三重维度的论断,只是源于对其历史境遇的考虑,而忽视了对其逻辑或理论的
判断。
C.认知、道德和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主要方式,相关活动分别在追求真、善、美上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D.古希腊雕塑作品《断臂的维纳斯》是雕塑家的劳动成果,而在观赏者眼中却成为一个超越现实的意
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有利于实现“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这一目标。
B.艺术可以让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能力和素养得到发挥,并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
产生深刻影响。
C.由于观察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同一件雕塑品显现出的特性和价值也就不同,但是雕塑品本身的属性
并未发生变化。
D.艺术品是富于“灵性”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虚拟时空,让每个人都能从中体验到自然和生
活的诗意。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刘海粟认为:“一方面发挥艺术创造之天才,他方面以审美深入吾人生活之中,使吾人浸淫于美的
环境。”
B.鲁迅认为:“‘国粹'多的公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
长,挣得地位。”
C.引进《阿凡达》等影片,推动国内电影企业先后制作了《英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电影。
0.《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随后又独自聆听梨香院内传来的《牡丹
亭》唱段。
4.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请结合材料二对此看法进行简要分析。
(4分)
5.如何发挥艺术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清明①
废名
松树脚下都是陈死人,最新的也快二十年了,绿草与石碑,宛如出于一个画家的手,彼此互相生长。
怕也要拿••幅古画来相比才合适。这是就看官所得的印象说话,若论实物的浓淡,虽同样不能与时间无关
系,一则要经剥蚀,一则过一个春天惟有加-春之色——沧海桑田权且不管。
清明上坟,照例有这样的秩序:男的,挑了“香担”,尽一日之长,凡属一族的死人所占的一块土都
走到;女的就其最亲者,与最近之处。这一天小林起得很早,看天,是一个阴天,但似不至有雨落。吃了
早饭,他独自沿史家庄的坝走,已望见东边山上,四方树林,冒烟。一片青山,不大分得出坟,这里那里
的人看得见,因了穿的衣服。走到松树脚下,琴子细竹坐在坟前,等候三哑点火。已经烧了好几阵火过去
了。
他小的时候也跟他的族人一路遍走二十里路的远近,有几位好事者把那奠死人的庵肉,或者鲤鱼,就
香火烧吃。他当然要尝一商。那几位现在都是死人了,有一个,与小林是兄弟辈,流落外方。
阴天,更为松树脚下生色,树深草浅,但是一个绿。绿是一面镜子,不知挂在什么地方,当中两位美
人,比肩----
小林首先洞见额下的眼睛,额上发
叫他站住了,仿佛要时间面对了Eternity②。浅草也格外意深,帮他沉默。
细竹对他点一点头。这个招呼,应该是忙人行的,她不过两手拄了草地闲坐。琴子微露笑貌,但眉毛,
不是人生有一个哀字,没有那样的好看。(哀怨、哀婉之美)
莫明其所以的境地,逝去的时光又来帮忙一他在这里牵过牛儿!劈口问三唾道:“三哑叔,我的牛
儿还活在世上没有?”
牛儿就在他的记忆里吃草。
三哑正在点炮放。细竹接着响起来了——
“哪里还是牛儿呢?耕耕了几十石!一你不信我就替你们放过牛。”
琴子暗地里笑,又记起《红楼梦》上的一个“你们”。
三哑站起身,拂一拂眼睹,答小林----
“哥儿应该得不少的租钱了。明天有工夫我引你到王家演去看。前回细竹姑娘看见了,说是一匹好黄
牛,牵到坝上吃草。”
站了一会,看他们三个坐地,又道:“放了炮应该作揖了。”
小林笑:“我是来玩的。”
细竹也对了三哑笑:“你作揖,我们就这样算了。”
小林慢慢的看些什么?所见者小。眼睛没有逃出圈子以外,而圈子内就只有那点淡淡的东西,一琴
子的眉毛。所以,不着颜料之眉,实是使尽了这一个树林。古今的山色且凑在一起哩!——真的,那一个
不相干的黛字。那样的眉毛是否好看,他还不晓得,那些眼睛,因为是诗人写的,却一时都挤进他的眼睛
了,就在那里作壁上观,但不敢喝彩。
“拿什么画得这样呢?”
这句话就是脱口而出,琴子也决不会猜到自己头上去,——或者猜画松树。
“你们这个地方我很喜欢。”
这是四顾而说。
细竹答道:“黄梅时节,河里发了山洪,坐在这里,哗喇哗喇的,真是‘如听万壑松'③。”
"你真是异想天开。”
“什么异想天开?我们实地听过。五年以前我还骑松树马哩,一骑在马上,绿林外是洪水。”
小林笑。又看一看琴子道:“你怎么一言不……”
树上的黄莺儿叫把他叫住了。望着声音所自来的枝子,是一
“画眉。”
“这哪里是画眉呢?黄莺儿也不认识!”细竹也抬头望了树枝说。
琴子开口道:“回去罢。”
此时三哑已经先他们回去了。但琴子依然不像起身的样子,坐得很踏实。
小林又看坟。
“谁能平白的砌出这样的花台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不但如此,地面没有坟,我儿时的生活
简直要成了一大块空白,我记得我非常喜欢上到坟头上玩。我没有登过几多的高山,坟对于我确同山一样
是大地的景致。”
“你到那边路上去看,那里就有一个景致。”琴子说。
小林凛然了。他刚才经过那一座坟而来,一个中年妇人,当是新孀,蓬头垢面坟前哭,坟是一堆土。
“坟放在路旁,颇有嘲弄的意味。”
“你这又是自相矛盾。”细竹笑他。
琴子道:“这倒是古已有之:'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④”
“我想年轻死了是长春,我们对了青草,永远是一个青年。”
“不要这样乱说。”细竹说。
他们真是见地不同。
“要下雨。”
细竹又望了天说,天上的云渐渐布得厚了。
“这也是从古以来的一个诗材料,清明时节。”小林也望天说。
“下雨我们就在这里看雨景,看雨往麦田上落。”
细竹一眼望到坂当中的麦田。
琴子道:“那你恐怕首先跑了。”
一面心里喜欢----
“想象的雨不湿人。”
[注]①选自废名长篇小说《桥》它分为上'下两篇,共52章(上篇43章,下篇9章),各章之间虽
有所勾连,但每章皆可独立存在。整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美丽而聪慧的少男少女的故事,上篇写的是程
小林和童年伙伴史琴子的青梅竹马之情,下篇写的是10年之后程小林、史琴子和细竹(史琴子的表妹)三
人之间的日常生活片段。②Eternity:无穷无尽的时间;永恒。③如听万壑松:出自李白《听蜀僧灵弹琴》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④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出自陶渊明《拟古九首》。
(有删改)
文本二:
“一•幅自然风景”像亚弥儿所说的“就是一种心境”。他渲染了自然风景,同时也就烘托出人物的心
境,到写人物对于风景的反应时,他只略一点染,用不着过于铺张的分析。自然,《桥》里也还有人物动
作,不过它的人物动作大半静到成为自然风景中的片段,这种动作不是戏台上的而是画框中的。因为这个
缘故,《桥》里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离开前后所写境界而独立。
(选自朱光潜《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叙述了小林和伙伴清明节到松树脚下坟地上玩耍的见闻感受,“香担”“点火”“放炮”“作
揖”等词反映了当地冥事风俗。
B.文中画横线语句,从小林的视角来勾勒琴子的面貌;在小林的眼中,眉如树林、山色,如“黛”,
传达出他的好奇、喜欢的心理。
C.小林、琴子、细竹三人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新孀在坟前痛哭,他们虽然各有所思,但都对
她的悲苦遭遇深表同情。
D.“坟对于我确同山一样是大地的景致”与“那里就有一个景致”这两句中的“景致”所指不同,前
者指风景,后者指坟墓。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儿童的视角来描绘清明扫墓图景,“我是来玩的”“你作揖,我们就这样算了“这些话语可
以窥见孩子有别世俗的纯真童心«
B.“绿是一面镜子……比肩”这一句将深树浅草的“绿''比作镜子,琴子、细竹宛若镜中美人,为下
文“瞬间的永恒”的顿悟做铺垫。
C.本文重描写情景而不重叙述故事,重生活情趣而不重性格命运,重风景民俗而不重社会背景,具有
散文化的结构、诗的内蕴。
D.本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白相间,典雅古朴,同时又明白如话,行文中巧妙嵌入古诗名句,具有意在言
外、以简驭繁、耐人寻味的效果。
8.“坟”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试从诗境、画境、禅趣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谈谈你对《清明》一文艺术特色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文种曰:“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
悉心尽意,以说国人。"越王曰:“听孤说国人之辞: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
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
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非孤饭不食,非夫人事不衣。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今国之父
兄日请于孤日:'昔夫弟辱吾君工于诸侯.长为天下所耻。今越国富饶.君王节俭,请可报耻。'孤辞之
日:'昔者我辱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如寡人者.何敢劳一国之人,以塞目之宿仇?'父兄又复请日诚四
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孤悦而许之。”种日:“未
可往也。吴王虽无伐我之心,亦虽动之以怒,不如诠其间,以知其意。”越王曰:“孤不欲有征伐之心,
国人请战者三年矣,吾不得不从民人之欲。今闻大夫种谏难。”越父兄又谏曰:“吴可伐。”于是乃大会
群臣而令之曰:“有敢谏伐吴者,罪不赦。”盆种相谓曰:“吾谏已不合矣,然犹听君王之令。"越王复
召范蠡谓曰:“吴已杀子胥,道谀者众。吾国之民,又劝孤伐吴。其可伐乎?”范蠡日:“须明年之春,
然后可耳。“其夏六月丙子,勾践复问,范蠡曰:“可伐矣。”以乙酉与吴战,丙戌遂虏杀太子,丁亥入
吴,焚姑胥台。吴告急于夫差,夫差方会诸侯于黄池,恐天下闻之,即密不令泄。已盟黄池,乃使人请成
于越。勾践自度未能灭,乃与吴平。
(节选自《吴越春秋•卷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兄又复请日/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
之宿仇/
B.父兄又复请日/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
之宿仇/
C.父兄又复请日/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
之宿仇/
D.父兄乂复请日/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
之宿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气,意为天命、气数,文中指上天安排的运数或征兆,预示越国可以讨伐吴国。
B.“寡人诚更其术”与《六国论》中“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相同。
C.“吊有忧”中的“吊”指凭吊哀悼,与《陈情表》中“形影相吊"的'‘吊"意思不同。
D.乙酉,文中是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与后文“丙戌”“丁亥”是前后相连的三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勾践谋划讨伐吴国,向大夫文种询问伐吴是否占据天时人和,文种认为伍子胥因忠谏而死就是有利
的天时因素,并提出尽力说服国人的建议。
B.勾践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承认自己的过错;改变治国策略,对内关心民众疾苦,消除他们面临的危
害,对外自居卑位,去侍奉吴王夫差。
C.文种反对勾践攻打吴国,主张选择恰当的时机,趁吴国疏忽大意时摸清其想法,不能主动去激怒吴
国,但是勾践从民心角度表达了不同看法。
D.在伐吴问题上,范蠡虽然与勾践观点不同,但还是决定服从国君的命令;勾践两次就伐吴一事向范
蠡征求意见,第二次时范蠡顺势予以认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夫差辱吾君王于诸侯,长为天下所耻。
(2)如寡人者,何敢劳吾国之人,以塞吾之宿仇?
14.勾践为什么三次提到越国百姓向其请求伐吴?(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①
戎昱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③。
务退④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天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注】①此诗作于戎昱被贬辰州(治所辰阳,今湖南怀化)任上。②此句指藩镇割据,战乱四起。③
禽:通“擒”。④务退:处理完公务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描写所居之地偏僻荒远,又适逢连绵瘴雨,透露出诗人孤寂伤感的心境。
B.诗人此时虽然远离京城,但仍表示为报答皇恩甘愿倾洒热血,誓死不移忠贞之心。
C.诗人用被擒的隼鸟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于自己被贬远地的愤怒、怨恨和无奈。
D.诗歌的最后四句从日常生活场景入笔,用语平易朴实,忧国忧民之情显豁浓烈。
16.后人多认为,戎昱在诗歌创作上追摹杜甫。请以本诗“海上”两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戎马
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当朋友因痛悔过去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两句劝解.
(2)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鸵传》中,人们问郭费驼树种得好的原因,他说树木长寿茂盛不是他的功劳,
而是因为":"=
(3)猿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作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的一生堪称传奇,许多方面都值得后辈深入研究'总结和学习。
主政华中理工大学期间,杨叔子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
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他对自己的博士生还有更严格的要求一博士论文答辩前必须先背《老子》后来又
加上了《论语》前七篇。这一“另类”要求曾给他带来不少争议,其中不乏“沽名钓誉标新立异”等
指摘。但是,杨叔子先生①_。加强人文教育,看似是额外给学生增加负担,实则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进行的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通才教育。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理念②一。
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教育投入③,大学毛入学率连年提升.但在名家、大师的产出上还不尽如
人意。当前,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杨叔/第教育家觊看重.专业能力培养好.乂育调文理
兼修.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杨叔子先生既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首倡者,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人之一,还是一个产出颇丰的
诗人。“•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二±围家X二企民族31:
人文精姓j就会异化2丕扛自埼"”那个“爱写诗的院士”留给后人的箴言,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共
鸣。斯人已去,然其留下的人文思考却无穷无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
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
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缸?”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
们也得开些心胸。”贾母道:"③____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
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
方送去,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可来说:“瞧了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得好些了,也
不甚大关系。”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因就将方才贾赦的笑话,说
与王夫人、尤氏等听。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
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是。”
21.下列句子中的“解释”和文中加点处的“解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解释旨义日传,其订证事实曰考。
B.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不翻身。
C.激发壮气,解释忧愤,使布衣寒士乐而忘其穷。
D.是冬大赦,乃得解释。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其基本手法中的“雕”与“塑”是两个恰好相反的过程。“雕”是做减法,通
过剔除材料中的某些部分来实现造型;“塑”是做加法,通过把材料叠加在一起来完成作品。有人说,每
块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只要减掉它多余的部分;也有人说,每块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只要给它加
上合适的部分。雕塑是这样,做人做事也是这样。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新高考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B(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
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可知,"只是源于""忽
视了”表述错误)
2.D("让每个人都能从中体验到自然和生活的诗意”错误。根据文意,不是"每个人",而只
是“创作者或欣赏者")
3.C(根据材料一,当前历史境遇中存在的三种中外文化元素,有可能为当前公共艺术教育
打开相互联系的三重维度,形成一种三方互动的新格局)
4.①自然风景成为心灵世界,可见自然风景在观赏者的意识中产生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意象,
这是观赏者以主观审美的方式掌握客观外物的结果。②自然风景成为心灵世界之后,可以
使观赏者体验其中的诗意,进而拓展了观赏者的生存时空,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4分,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涵养人的品德和修养。②充分利用本国艺术资源,借鉴外来优
秀艺术资源,为人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③培养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培育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④挖掘经典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丰富人的生存方式和状态。(4分,
每点1分。如有其他合乎文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6.C"但都对她的悲苦遭遇深表同情"这一理解不正确。从原文语境来看,并未写到三人对
她的同情;另外,从"他们真是见地不同"可以看出,文中主要强调三人对路旁之"坟"的联想、
感悟各自不同。
7.D"文白相间、典雅古朴,同时又明白如话"这一赏析不正确。选文语言风格应是简洁幽
深,平实朴讷,充满跳跃与机趣,留下大量能使人尽情展开联想的空白。
8.①是提供人物活动的舞台:三哑的清明祭扫,与小林、琴子、细竹的交谈、看风景,都
是在松树脚下的坟地展开的。
②是组织故事情节的枢纽:三哑扫墓,小林看风景,看美人,忆放牛,看坟,与琴子、细
竹谈坟等情节,都围绕着坟及其周围风景来组织。
③是关联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的载体:主人公小林对于时间、生死的思考,都由其
清明时节所看到的坟地及周边风景而触发。
④是彰显作家独特审美认知与深厚佛学修养的媒介:"坟”是大地的景致,具有超逸的诗意,
内含佛教循环的时间观。(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示例:(I)诗境:①小说侧重描写自然景致、民俗风情和人物情绪体验,抒情性居于
主导地位,而情节性淡化了,弥漫着一股孩童般单纯天真的气息,犹如散文
诗。(3分)②小说语言呈现鲜明的诗化特点,简洁幽深,多用省略、跳跃、暗示等曲折
的表现手法,以及想象、联想、引用等修辞手法,产生"语不接而意接”的审美效果。(3分)
(2)画境:①小说描绘了清明时节,松树脚下绿草如茵的坟地风景,犹如高明画家绘制的
一帧古画。(3分)②阴天里,坟头深树浅草中的两位女子琴子、细竹,宛如镜中比肩的
美人,眉山如黛,是可以细品的入画美景。(3分)
(3)禅趣:①《清明》是以意象、意境为主体的诗体小说,散发着浓厚的禅趣。松树脚下
的坟地风景,清幽、静寂、生机勃勃,出离了死亡之痛苦,传达出禅宗的彻悟与达观。(2
分)②小说中的人物如小林、琴子,细竹等安然,纯真、自然,适意的状态,呈现出禅宗
式的任意随缘的人生态度。(2分)③小林与琴子、细竹等的对话,具有较多的省略、跳
跃、转折、空白,平实朴讷,而充满机趣,体现了禅家所追求的素朴与"明心见性"。(2分)
10.D(正确标点:父兄又复请曰:"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
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
11.B(前句中的"诚"意思是"诚恳地",后句中的"诚"意思是"的确、确实")
12.A("是否占据天时人和"错误,勾践向文种询问时,认为自己已经占据了人和的优势,
只是询问是否有天时的条件)
13.(1)从前夫差在诸侯面前侮辱我们的国君,使我们长久以来被天下人耻笑。("辱""长""耻"
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敢劳烦我国的百姓,来报我的旧仇呢?("何敢""劳""宿"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14.①表明伐吴是民心所向,自己必须听从民意;②百姓反复请战,已为伐吴做好充分准
备;③士气高昂,伐吴一定会取得胜利。(共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勾践十五年,谋划攻打吴国。勾践对大夫文种说:"我确实已经向国内的百姓解释过这件事
了,百姓们都很高兴。但你从前说过,等有了上天的征兆就会立刻来告诉我,现在是否有应
验了呢?"文种说:"吴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伍子胥。现在伍子胥因忠诚劝谏吴王而死,
这是上天安排的运数,是吴国要灭亡的征兆啊。请您尽心竭力地去说服百姓。"越王说:"你
先听一下我劝说国民的话: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用来向大国报仇,致使百姓战死而尸骨
暴露在原野中。这是我的罪过啊。我一定诚恳地改变自己的策略。于是我就埋葬战死的人,
慰问受伤的人,哀悼有丧事的人,祝贺有喜事的人,欢送前往外国的人,迎接来到越国的人,
消除他们面临的危害。然后我谦卑地去服侍吴王夫差,一起和我到吴国去做奴仆的人有三百
个。不是用我自己种的粮食做的饭,我就不吃,不是用我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纲
- 2.2加强宪法监督(分层作业)-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 2024年贵州凉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全市公开考调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06 写作 表达要得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24-25年雷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 主题四 任务一 认识操作系统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分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三单元 创建交互动画 第12课 制作留言板 添加输入文本区和动态文本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第8课 数据计算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中国古代快递的产生与发展
- 高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备考黄金30题 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20题)
-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节事活动概论
- 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GBZ/T(卫生)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