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361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王羲之羲之逸闻入木三分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书成换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知人论世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知人论世
《晋书•王羲之传》:“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王羲之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贴》等。行楷《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文体知识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
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文体知识
序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书序: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宽容>序》、《<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赠序: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宴集序: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腾王阁序》等等。写作由来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谢万、之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来到兰亭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
他们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
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兰亭集》,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其书法为“天下第一行书”。写作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司马氏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如“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不满当朝统治,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学常识①纪年法
岁在癸丑(干支纪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并用)②暮春(孟春、仲春、季春)③修禊(古代一种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详,选在三月三日)字词正音癸丑()
会稽()修禊事()
激湍()流觞()
骋怀()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嗟悼()
彭殇()ɡuǐkuàijītuān
xìshānɡchěnɡháiqǔjiēdàoshānɡ文本赏析第一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癸丑:指永和九年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会:集会修禊:临水嬉戏,祈福消灾。贤:形作名,贤士毕:全,都咸:全,都翻译: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状语后置句第一段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修竹:高高的竹子映带:映衬环绕;带,名作动,环绕左右:古今,四周以为:来作为崇山:高山流觞:流,使动用法,使……流;觞,酒杯其次:曲水旁边。其,代词;次,旁边之:的觞:名作动,饮酒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翻译: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流觞曲水图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第二段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是:这惠风:和风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借以……骋:开畅,舒展极:穷尽信:实在翻译: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鉴赏一、二段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文段中相应的语句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活动:天气:与会人感受:“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又有……”“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鉴赏一、二段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那在《兰亭集序》中也是这样的吗?作者说“信可乐也”,他因何而乐呢?乐良辰:暮春之初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四美俱矣
可堪虚负
信可乐也第三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相与:互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或:有的人诸:兼词,之于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悟:同“晤”,面对怀抱:古今,心怀放浪形骸:放纵,不受拘束因:凭借翻译: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第三段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趣:同“取”万殊:各不相同欣于所遇:对所接触的感到欢喜之:求得暂得于己:一时感到自得及:等到之:主谓之间,取独系之:系,连接;之:代词,这种变化翻译: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第三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况:何况期:注定化:自然兴:发生,引起以:因犹:尚且亦:是大:形作名,大事翻译: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大的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悲痛之感。第三段作者由宴会之乐生发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感慨?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生活方式
不同快乐感受
一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感叹死生”“人生之乐”“宴会之乐”鉴赏第三段“魏晋风度”魏晋风度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魏晋士人不满现状,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这一生活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和诗酒风流。痛人生苦短之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世事无常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往事不再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生死难测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鉴赏第三段“岂不痛哉!”因何而痛?
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鉴赏第三段魏晋士人的生死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汉末)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汉魏)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魏)阮籍《咏怀》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与山巨源绝交书》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东晋)陶渊明《闲情赋》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道家思想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第四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览:看到契:意动用法,像符契一样临:面对兴感:发生感慨一:把……看做一样固:乃喻:明白嗟悼:叹息,哀叹为:是齐: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妄作:妄造翻译: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第四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列叙:一一记叙所以:……的原因致:意态,情趣斯文:这篇文章翻译: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揭示本文的写作意图鉴赏第四段第四段提到的“一生死”、“齐彭殇”是什么意思?作者怎么看待这种观念?表达他怎样的人生观?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生和死是两件大事,表明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学。表达了对“生”的眷恋、执著与追求。悲悲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今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鉴赏第四段为何而悲?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2024-2030年中国贝壳粉涂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照明灯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调频食用油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专用车刀刃磨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救生艇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超声穴位治疗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国烫金设备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 农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GB/T 13915-2013冲压件角度公差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瑜伽师地论(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