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宁阳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单元。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3.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A.中朝决断国事B.外朝负责执行C.君主集权加强D.丞相能力平庸4.明孝宗时期,监察御史陈敬宗上奏指出:“国家政务,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公同商榷,取自圣裁。”这反映了()A.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B.真正拥有“相职”的是内阁辅臣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D.皇权受到阁权与宦权的共同限制5.“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6.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A.平民权力至上 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C.实行轮番而治 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7.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B.执政官的数量不同C.古代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D.古代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8.13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是()A.封建等级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等级君主制9.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若没有法律手续,国王不得逮捕和拘留臣民。以上规定()A.废除国王残留的某些名义权力B.意味着英国已正式成为民主国家C.促使议会与国王分享国家权力D.有利于确立议会至高无上的原则10.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A.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 B.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C.政治体制出现根本转变 D.内阁有权决定国家大事11.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A.有利于强化王权 B.具有最高立法权 C.代表人民的利益 D.加强了中央集权12.美国1787年宪法将数字引入政治: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这些“数字”的规定()A.减少了选举带来的人力物力消耗B.平衡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利益C.避免了议员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D.调和了南方和北方间的矛盾13.有学者指出:“国民党在改组以前,基本上是一个以知识精英为主的政治集团,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孙中山本人周旋于南北各派军阀之间,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这表明()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 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 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14.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将“凡十六岁以上工农兵劳苦民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权利,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等列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要点,还将土地法、劳动法等交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A.力图纠正“左”倾错误路线B.开始关注农民和农村革命C.维护苏区各个阶级民主权利D.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15.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16.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中说:“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邓小平的话体现了他主张()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C.加强党的建设D.进一步健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8.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19.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2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21.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22.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A.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D.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23.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24.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B.英国政府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25.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A.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B.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C.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D.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26.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在任用官员方面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资历制时期、“政党分赃”制时期、功绩制时期。以下现象属于第三个时期的是()A.每次选举后联邦政府都会出现一次大的人事变动B.公职人员的录用不受政治、种族、宗教、性别等影响C.上层集团把联邦政府官员看成是自身权力的派生物D.选拔那些作出贡献的有威望的上层阶级组成联邦政府27.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A.容易滋生官僚习气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C.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D.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28.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29.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A.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 B.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 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30.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A.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 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C.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其中31题16分,32题8分,33题6分,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3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简表朝代时间主要制度西周到春秋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476世官制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举荐、军功授爵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察举制魏晋南北朝220——581九品中正制隋——清581——1912科举制——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表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简要说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6分)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代在官学制度上沿袭前朝,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国子监在设施、制度与管理上较为完备,府州县学在各地的分布更为广泛,布局亦更为合理。清代官学集尊孔、科举、礼仪、养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鸦片战争以后,作为清代官学核心的国子监也不得不改办新式教育,先是在原有知识框架内增设科学、算学、机器等学科,随后完全按照新式学堂规制来办学。由完全讲求中国传统之学的中央官学转而努力成为新式教育中的正式一员,但在新教育中已不具有其在传统教育中的尊崇地位。科举制度废除后,国子监并归学部,除原有礼仪职能仍予保留外,教育职能则完全归于新式学校。——霍红伟《清代官学在近代教育转型中的改制与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子监发生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4分)3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0分)3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4分)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可知,体现的是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故答案为A项。B项,先秦时期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思想由多元走向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排除。2.【答案】D。【解析】“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均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没有强调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独立性较强,周王室无法有效控制全国人口,故C项错误;“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成为后世封建社会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3.【答案】C。【解析】材料“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朝制度,故A、B两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丞相能力平庸,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公同商權,取自圣裁”可知,国家事务当由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议,最后由皇上裁决,反映了司礼监及内阁相互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内阁辅臣具有“相职”权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行政效率提高,排除C项;题干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而非限制皇权,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材料“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故A项正确。6.【答案】D。【解析】[由“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可知,伯里克利的“当选”和被“罢免”全部是由雅典民众决定的,这说明雅典采用直接民主的方式,D项正确;A项的“平民权力至上”说法错误,排除;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但这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轮番而治,排除C项。]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与罗马的政治。据所学,古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古罗马实行贵族共和制,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统治的运行方式不同,故A项正确。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等级君主制是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由此可知,材料信息体现的体制是等级君主制,故D项正确;封建等级制是指封建主之间按经济、政治、地位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制度,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政体,排除B项;君主专制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政体,排除C项。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若没有法律手续,国王不得逮捕和拘留臣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大大加强了议会的权力,有利于确立议会至高无上的原则,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国王残留的某些名义权力”,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意思是强调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排除B项;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一些规定是为了实现议会的权力而非促使议会与国王分享国家权力,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根据“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可知,内阁对立法工作的控制加强,内阁不仅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也是国家最高的立法动议机构,说明英国内阁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即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英国仍然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没有出现根本转变,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议会和内阁的关系,无法体现内阁有权决定国家大事,排除D。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王权与教会的斗争中,民众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支持王权,而不是说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相关知识。A.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无法体现减少选举带来的消耗,故A错误;B.依据材料可知,参议员每州两名,这样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众议员是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的,这样人口较多的大州利益得到维护,整体上平衡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利益,故B正确;C.材料中参议员和众议员都是有任期的,说明具有流动性,故C错误;D.材料没有涉及南方和北方的矛盾,故D错误。故选:B。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早期国民党组织的缺陷。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党的群众基础有限,孙中山也没有致力于发动人民群众,而是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反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存在明显脱离人民群众的缺陷,故选D项;国民党致力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重视民主而不是忽视民主,排除A项;同盟会以资产阶级为阶级基础,而非海外华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国民党的缺陷是脱离人民群众,而非组织涣散,排除C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在当时对于农村根据地给予广泛关注,维护农民的各项合法权利,故选择D选项;“左”倾错误路线是指政治思想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而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中共纠正“左”倾错误,故排除A选项;结合所学,1927年中共党人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后,就开始对农村给予广泛关注,故排除B选项;材料只体现出维护苏区农民阶级的民主权利,故排除C选项。15.【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实行不同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也不同,即两国的具体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因此B选项正确。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两国阶级革命的结果不同及经济基础不同皆为两国国情不同的具体阐述,因此B选项可以概括A、C、D三个选项,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16.【答案】C。【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B项表述有误,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D项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材料中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17.【答案】B。【解析】由“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可以分析出邓小平主张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题干不光是提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党的建设;D项与材料无关。18.【答案】A。【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可知,王安石在赈灾上,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这种赈灾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既可以通过招募灾民做工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同时,还修建了农田水利设施,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故C项正确。20.【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中共八大的内容考查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A项错在“开始”,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排除。B项错在“组建新政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排除B项。1956年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题干中刘少奇所说的法制建设是这一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故C项正确。我国依法治国全面展开是在改革开放后,这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答案】A。【解析】[“所征之人不拘一格”等信息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A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是君主专制,体现不出民主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C、D两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录取人数大量增加会导致封建官僚数量庞大,造成冗官、冗费的状况,从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危机,故答案为B项。录取人数增加不代表会促进参与考试人数的增加,排除A项;录取人数增加与科举制度的完善没有关联,排除C项;录取人数的增加与官员素质的降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能,弱化了谏诤职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A项正确;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诤,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项。24.【答案】C。【解析】[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时间上来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是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才导致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故选C项;传统选官制度弊端、英国政府的推动都是原因,但不是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排除A、B两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确实受到过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但只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25.【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规定避免了由于执政党的变动而影响政府正常工作的情况,故A项正确;文官制度的改革没有改变两党轮流执政的定制,故B项错误;从“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可知,在此之前已经确立了文官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官员权力的变化,故D项错误。]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文官制度。功绩制时期是指通过文官考试获取文官资格,按照功绩晋升的时期,所以项正确;美国实行两党制,选举后的人事变动属于“政党分赃”,项属于第二个时期,排除;作出贡献的上层集团,因威望获职,同时把联邦政府官员看成是自身权力的派生物,、项属于第一个时期,排除。2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的文官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故B项符合题意;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局限性,故A、C项不符合题意;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与英国的文官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28.【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干中既有“留学生”,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施的,B项错误。中国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C错误。29.【答案】B。【解析】《考试法》规定本国公私立大学毕业生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的毕业生均可参加文官考试,并不能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排除A项;参加高级文官考试有具体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B项正确;《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此时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2005年我国尚未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项;用专门立法来规范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说明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故选C项;材料与市场经济体制无关,排除D项。31.(16分)【答案】(1)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8—10分),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6—8分)水平一: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文件响应的详细步骤
- 农村五保供养合同
- 哺乳期保暖内衣采购供应合同
- 股份公司董事服务合同范例
- 煤矿安全避险自救与逃生技巧
- 英文飞机采购合同条款
- 广告公司战略合作合同
- 纺织品进口采购协议
- 保密协议合同的争议解决
- 小额借款合同模板样式
- 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矛盾纠纷排查记录表
- 定向钻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新能源发电技术概述课件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期中阶段检测英语试卷(原卷版)
- 逻辑思维训练第三章命题
- 加油站设备及工艺管线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
- 2023北京通州区初二上期末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西式面点实训》课程标准
- 《旅游职业礼仪与交往》课程标准
- 咖啡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