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重点学校九年级(下)期
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下图为龙山文化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平面示意图。该古代文明()
A.还没有产生贫富分化B.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C.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D.君主专制已经建立
2.据下图可知,春秋时期()
U篝
M
把
囹
⅛
g
k
≡周
世卿贵族势力的强度
O20406080im120140
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
A.分封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
C.诸侯争霸让位于国内斗争D.贵族势力发展加速政治转型
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禅让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
分封制与郡县制
4.史籍中记载了很多南朝地方官吏劝课农桑、督促农事的事迹(如下表)。这表明当时()
朝
官员事迹
代
孔灵“徙无资之家于余姚、邺、那三县界,垦起湖田”,为时不久,三县被围垦的湖
宋
符田“并成良业”
陈庆
梁“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鹿充实”
之
陈姚察“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姚)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
A.阶级矛盾逐渐缓和B.人地矛盾日益尖锐C.士族势力逐步发展
D.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5.下面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隋唐大运河元朝大运河
A.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6.唐代画家尉迟乙僧原是于闽(今新疆和田一带)贵族,贞观初来长安,任宿卫官,擅长
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凡画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像,非中华之威仪”。这反
映出贞观时期()
A.佛教和道教相互融合B.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C.经济尚处于恢复时期D.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
7.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
从下列诗句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杨万里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
曹勋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B.文学创作水平高于唐代
C.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8.下表为郑和下西洋促成的中外交流情况表。据此可知,明朝()
出使国家输出带回
暹罗种植小麦、开垦梯田、使用海盐暹米、紫檀木等
爪哇及旧港建屋技术、耕种技术胡椒、苏木、槟榔、金银香、沉香、黄蜡等
锡兰和印度种茶技术、纺织技术等佛教艺术、音乐等
A.农耕经济发达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民间贸易繁荣D.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9.清代,在以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人口压力和边疆地区的人口引力的作
用下,迅速增加的人口被强大的冲击波从中心地区甩向四面八方,辐射到边疆山区、海岛。
这一移民过程客观上()
A.解决了中心地区的人地矛盾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要求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有史书描述道:“有挂英国旗之商船名亚罗者,清廷官吏登船搜索,捕清人十二名以去。
香港知事巴笃斯怒,诉于两广总督,不得要领。会法国教士亦于广西为清民所杀,其翌年英
法两国,乃合军陷广东,更北上,入白河,逼天津。”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
11.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
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
A.结束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12.下表毛泽东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根据表格内容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
是()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国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D.北伐战争由开始到走向胜利
13.下表为1927-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占比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表示百分比,“一”
表示无数据)。这些变化说明()
年份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中小商人地卜:其他
192718.753.819.1——8.4
1933761311—一—
19384814161012一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解体B.农村阶级矛盾有所缓解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悄然变化D.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14.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如表是1953年调整后的全国高
校专业种类数量。由此可知,这一调整()
表(单位:种)
师范工业农林医学财经政法艺术
1949年1249182211718
1953年3310729296411
A.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满足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
C.推动高校各专业均衡发展D.促进文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5.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正式
起步。1956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起步的元年。新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国际背景
是()
A.世界殖民体系确立B.两次世界大战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D.
美苏两极对峙
16.如图是1993〜2014年中国国家元首出访地区及次数分布示意图。由此可见,中国()
•撤哈拉沙漠地区•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西欧-东欧和中亚•亚洲
A.实行“一边倒”方针B.重在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C.推行全方位新型外交D.主导国际间的外交关系
17.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
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A.最早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B.首先在澳门地区成功实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D.实现了台湾问题顺利解决
18.世界古代史有两部著名的法典,一部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另一部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它们诞生的区域位于图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9.公元前6-前4世纪,雅典城邦除了公元前406年审判处死指挥作战的8位将军算得上明
显的决策失误外,西西里远征的灾难性失败更多的是军事将领的战术失误,在两个世纪内并
没有其他的重大决策失误。雅典城邦决策上的成功得益于()
A.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事务B.社会等级差别彻底消失
C.伯里克利实行独裁统治D.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
20.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
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
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人文主义者倡导节俭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1.拿破仑在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占据莱茵河左岸及许多小邦国后,在那里赶跑了封建王
公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封建贡赋及什一税,宣布公民平等和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
盟,由16个邦加入,普遍实行资产阶级的改革。此材料可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破坏了其他民族国家的领土完整B.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势力D.使各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2.“工业革命”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第二,它
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第三,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
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属于第二层含义表现的是()
A.实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欧美各国社会立法日益完善
C.工厂制度及垄断组织的出现D.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23.1914年-1918年,英国政府机构女性就业人数从2000人增加到223000人;市政交通业
女性就业人数从18200人上升至99000人。这反映了()
A.战争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B.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女性就业动力
C.工人运动增加女性就业机会D,重工业的发展促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24.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面粉、米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供应也逐渐取
消配给制。1937年与1932年相比,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明
显,如砂糖增长1.92倍,灌肠和熏制食品增长3.9倍,靴子1.18倍,自行车3.2倍,手表7.2
倍。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
A.农轻重比例结构已趋于合理B.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的改善
C.运用市场规律推动经济发展D.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25.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
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A.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B.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
C.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26.公元前年,秦国灭齐,完成了统一大业;公元年,西晋灭吴,统一了
全国。
27.贾思勰撰写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宋应星编写的《》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1894年,致远舰管带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
将军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
29.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30.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骤骑将军击破匈奴
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
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
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后同得进洪业,
而有三代之风……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是以好儒愈于文、景,而德业
后之。
一一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为经营西域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两者对武帝尊儒的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从史实角度你认为谁
的观点更可信并说明原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
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
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仅民国元年宣告成立的实业团体就达40余个,截至1915年12月,
遍布全国各省区的此类实业团体达107个。这些实业团体的行业以及旨趣虽然各有不同,但
振兴实业、强国富民却是共同的目标。仅仅在1912年和1913年,中国新成立的工厂数就分
别达到2001家和1249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41.3家,至1916年全国
的工厂数达16957家,1918年,全国工厂资本数达1.5亿元以上。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
已达200万人。
一一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一一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
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多万人。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但是他们居住很
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
右。
——摘编自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概括民族工业发展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
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
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
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国内生产总值/亿万美元
25
20-
15-
国中国
10-豳美国
5-□日本
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一一《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
儿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
这样的跨度,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优越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新华网《中国跨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78年“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
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70年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
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
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
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
材料二:……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英国革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本国
范围之内,它对全欧洲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一一吴于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上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从社会性质、政治制度、
国王权力来源三个方面分析“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2)概括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整个世界的要求”是什么?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下半叶的主要国际组织(部分)
阶段时间国际组织
1945.10联合国在纽约成立
1945.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一
1945.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1948.4世界卫生组织成立
1960.9中东产油国和南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
二1961.9不结盟运动在南斯拉夫成立
1967.8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
1993.11欧洲共同体国家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成立
三1994.1《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1995.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材料二: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市场随
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
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
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
一一摘编自王香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逻辑》
(1)阅读材料一,以上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哪些重大时代议题?
(2)依据材料二,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I.【答案】B
【解析】根据“宫城、仓储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是一个大型聚落遗址,早期面
积就达160万平方米。除拥有宫城和贵族居住区的城址外,还有王族墓地、独立仓储区、普通居
民区等,在王墓中出土了标志王者身份的蟠龙纹陶盘和大量的玉石饰品及彩绘陶器、漆木器等,
这说明陶寺遗址的王权空前发展、国家形态更加凸显、文明进一步发展等,故B正确;当时已经
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也日益明显,排除A;传统农耕社会指的是小农社会,即封建社会,陶
寺遗址距今4300到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陶寺遗址距今4300到4000年,当时没
有建立君主专制,排除D。
故选:B0
本题考查陶寺遗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陶寺遗址,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说明陶寺遗址国家形态初步
显现。
2.【答案】D
【解析】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崩溃,排除A项。
B.秦朝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排除B项。
C.诸侯争霸并没有让位于国内斗争,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诸侯争霸,排除C项。
D.根据图表内容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势力越强的国家,一般国君非正常死亡率就高,尤其是晋国
和齐国贵族势力发展并强大,冲击了原有的宗法体制,加速了礼崩乐坏,因而加速了春秋战国之
交的政治转型,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组织
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A.皇权专制不属于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中的分邦建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
B.材料中没有体现选贤与能的禅让制,排除Bo
C.根据题干“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和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包含了皇帝制度与世袭制,故C正确。
D.材料中没有体现地方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
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
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经济得到发展,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排除A项;题
干无法体现人地矛盾尖锐,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士族势力逐步发展,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等
知识。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
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元朝大运河贯通南北,加强南北交流,保障了
都城的物资供应,A项正确;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表述不准确,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
都北达北京(涿郡、大都),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候己经完成,元朝时期经济中心
已经在南方了,排除C项;大运河的开通,没有减轻南方人民赋税负担,排除D项。
故选:A0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重点掌握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异
同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积极吸收外来风格,反映了唐朝文
化风气开放和包容的史实,材料反映贞观时期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故B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文
化风气开放和包容的史实,体现不出佛教和道教相互融合,排除A;材料反映贞观时期开放包容
的社会风气,没有涉及经济,排除C;宋朝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出贞
观时期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知,体现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两宋时期,耕作技术提高,对土
地资源的利用得到提升,A是正确的选项;材料是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体现不出文学创作水平
高于唐代,排除B;材料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没有涉及农业生产工具革新,排除C;
材料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体现不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宋代农业的发展。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宋代农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8.【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表格,郑和下西洋输出的主要是中国的农产品以及农耕技术等,带回的主要是
外国的物产、奢侈品、艺术等,这说明中国农耕经济发达,故A正确;题干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
排除B;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主持下的朝贡贸易,而非民间贸易,排除C;郑和下西洋致力于宣
扬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而非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排除D。
故选:A0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表格内容说明明朝农耕经济
发达。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代中国人口从中心地区向边疆山区,海岛辐射,在这一移民过程
中,边疆地区得到某种程度的开发,边防、海防得到一定加强,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故B正确;虽然移民有利于缓和中心地区的人地矛盾,但“解决了”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材料的移民由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向边疆、海岛辐射,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可
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与材料无关,
排除Do
故选:B0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有利于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史书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
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分别以“亚
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炮轰广
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
台,逼近天津,与材料信息“挂英国旗之商船名亚罗者”“英法两国”“合军陷广东”“逼天津”
相符,B项正确;鸦片战争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且侵略者只有英国,与材料信息“英法两
国”不符,排除A;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反抗八国联军侵略,与材料信息“英法
两国”不符,排除C;八国联军包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与材料信息“英法
两国”不符,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二
次鸦片战争。
IL【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可知,材料的描述指的是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北伐战争基
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材料中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
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中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
的独立,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2.【答案】A
【解析】据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可知,毛泽东先后参与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工农革命运动,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逐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A正确;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由幼稚走向成熟,与“1924-1930年”不符,排除B;
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
《新民主主义理论》等文章,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
“1924-1930年”不符,排除C;北伐战争无法概括表格中毛泽东的全部活动,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八七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
知识。
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八七会议,考查学生的理解
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为1927〜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占比的变化情况”可知,1927〜1938年,
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出现了中小商人和地主,这是因为随着日本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
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出现转移,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解
体不符合史实,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农村阶级矛盾,
排故选除:BC项o;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排除D项。
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A.从表格数据分析可知,1953年调整后的全国高校专业种类数量明显是工业方面占据绝
对优势,因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主要以重工业为主,排除。
B.根据材料数据分析可知,1953调整后的全国高校专业种类以理工科为主,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
人才需求,正确。
C从材料可知,高校专业发展不均衡,理工科占主导,排除。
D.材料中以理工科为主,因此对文教事业的作用不明显,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解答的关键是对表格数据的准确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考查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以后,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由合作变成对抗,国际
上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我国为了应对国际局势,不断的发展航天事业,加强国防建设,
维护国防安全,故D正确;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
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航天事业还没有
开始,排除B;17、18世纪,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航天事业还
没有开始,排除C。
故选:D0
本题考查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我国的航天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我国的航天成就,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新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国际背景是美苏两极对峙。
16.【答案】C
【解析】A.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
B.题干中的国家并不都是邻国,排除。
C.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访的国家遍布全球以及次数多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
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正确。
D.我国主导国际间的外交关系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解答的关键是识图。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
17.【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
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从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实事求
是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开创了一种史无前
例的国家治理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C项正确;“一国两制”最早
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排除A项;“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地区成功实施,排除B项;由于
历史问题,台湾至今还没能完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
伦王国,位于图中的②处;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的是《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450年左右,罗
马颁布的成文法,它的诞生区域位于图中的④处,故D项符合题意。①雅典和③埃及都不是两部
法典的诞生地,排除含①③的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
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9.【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雅典城邦决策上并未出现重大的失误,主要在于决策机制保证了
城邦的公民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避免专断带来的决策风险,A项正确。
B.社会等级差别彻底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C.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伯里克利实行独裁统治叙述错误,排除C项。
D.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B.科学革命此时尚未发生,排除B项。
C.题干不能反映出倡导节俭,排除C项。
D.依据材料“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
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
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可知意大利人有意使服装适合人体,追求穿着的美感,
这一服饰风格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注意掌握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那里赶跑了封建王公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封建贡赋及什一税,宣布
公民平等和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促进了欧洲的
近代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材料不是主要反
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破坏了其他民族国家的领土完整,排除A项;材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势力,不是强调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说明拿破仑
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势力,体现不出使各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影响的两面
性。
22.【答案】C
【解析】实现机械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生产工具的变化,这与材料中的“首
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信息(即第一层含义)相吻合,排除A项;
题干和欧美各国社会立法日益完善无关,排除B项;
根据材料“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可知,第二层含义本质上指向
的是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劳动组织形式发生变革,C项正确;
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这个结论也是从社会整体变革”的角度得出的,属于第三层中的含
义,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等知识。
23.【答案】A
【解析】A.根据“1914年一1918年,英国政府机构女性就业人数从2000人增加到223000人……”
可知,从1914年到1918年,英国政府机构、市政交通业女性就业人数不断上升,此时处于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导致男性劳动力大量死亡,造成了劳动力的短缺,大量女性成为新的劳动
力,体现战争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A项正确。
B.材料反映一战期间女性就业人数激增,不能说明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女性就业动力,排除B项。
C.1914年—1918年是在一战期间,材料体现不出工人运动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排除C项。
D.材料并没有反映重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故选:A0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需要结合一战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先后取消了食物、工业品的配给制,食品和
日用品的供应明显增多,反映出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的改善,B项正确;工业化时期,苏联强调
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结构并不合理,排除A项;“运用市场规律推动经济发展”与苏联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符,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积极性的空前
提高”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的改善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联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
的改善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解析】A.材料说明人工智能技术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减少工伤事故,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
障安全,材料没有涉及工人收入,排除A项。
B.材料没有涉及新兴产业的产生,排除B。
C.根据材料“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
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可知,说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
工作中的安全性,C项正确。
D.材料说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体现不出人工
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人工智能(Al)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
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
26.【答案】221,280
【解析】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灭
齐,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成阳。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
全国。
故答案为:
221;280o
本题考查秦朝和西晋完成统一的时间。秦朝和西晋完成统一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230和280年。
掌握秦朝和西晋完成统一的时间和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训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南研学课程设计公司
- 机械类课程设计周志
- 化妆品采购课程设计
- 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全步骤
- 礼仪 发音教学课程设计
- 2024租房合同范本简版
- 甲醛浓度检测课程设计cad
- 联通数字化新型室分解决方案
-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体会
- 个人理财理论与实务李杰辉课后参考答案
- 比亚迪F0说明书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建筑变形分析st1165使用手册
- 无机化学(上)(华东理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将本土美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 论文
- 直击本质: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
- 火灾与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 榴莲课件完整版
- 人事部岗位sop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