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_第1页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_第2页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_第3页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_第4页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一、本文概述《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一文旨在对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景观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成都平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景观。本文将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其形成机制、特征表现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文章首先将对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农业资源等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随后,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分析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其景观特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研究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功能与价值,包括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并探讨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文章将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景观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促进该地区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农业景观理论体系,同时也为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二、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分类和特点成都平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内的一个大型农业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稻田景观:作为成都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稻田占据了平原的相当一部分面积。在春季,嫩绿的稻苗铺满田野,夏季则是一片金黄,秋季则是稻谷丰收的季节。稻田景观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给平原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果园景观:成都平原的果园以柑橘、桃、李等水果为主。每到春季,果园里繁花似锦,秋季则是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果园景观不仅为平原增添了色彩,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蔬菜种植景观:成都平原的蔬菜种植业也非常发达,尤其以冬季蔬菜为主。在平原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蔬菜大棚和露天菜地,这些菜地里的蔬菜种类繁多,为平原的农业景观增添了多样性。养殖业景观:在成都平原,养殖业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上有许多规模化的养殖场和散养的农户,这些养殖场和农户的存在,使得平原的农业景观更加完整和丰富。季节性变化明显:由于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嫩绿、夏季金黄、秋季丰收、冬季静谧,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观。多样性丰富: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涵盖了稻田、果园、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等多个方面,使得平原的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成都平原,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农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平原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不仅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季节性变化等特点,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特点使得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自然景观。三、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演变过程与驱动因素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多种多样,既有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古代的成都平原,农业景观主要表现为传统农耕模式,水稻种植是当时的主导产业。这一时期的农业景观演变主要受到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驱动。成都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原上的一部分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农业用地的面积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农耕模式逐渐被现代农业所取代,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人口增长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变。经济发展则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政策导向也对农业景观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政府对于城市化的推动和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支持都直接影响了农业景观的变化。科技进步也是推动成都平原农业景观演变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业管理模式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改变了农业景观的面貌。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驱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还将继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农业景观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农业生产功能,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的农业景观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气候调节、土壤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源涵养等。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对气候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大面积的农田和植被覆盖能够影响地表反射率和大气环流,从而影响局部气候。例如,稻田和林地等景观类型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分,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环境。农业景观对土壤保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有机肥使用等,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通过这些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农田边缘的林地、湿地等景观类型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同时,农业景观中的作物种植和农业活动也为一些特有种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农业景观对水源涵养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平原地区的水系发达,农田和林地等景观类型通过拦截雨水、减少径流、增加地下水补给等方式,对水源进行了有效的涵养和保护。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区域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也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在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多重效应。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生态功能,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应继续注重生态友好的农业管理措施,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五、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具有深厚的美学和文化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景观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美学价值上,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四季变换的美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春季,田野上绿意盎然,稻苗翠绿如玉,油菜花开满地金黄;夏季,稻田波光粼粼,麦浪滚滚,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秋季,稻谷成熟,金黄一片,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角落;冬季,虽然农事活动减缓,但平原上的冬水田、冬小麦等依然绿意盎然,给人以生机和希望。这种随着季节变换而展现出的不同风貌,使得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文化价值方面,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成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包括独特的农耕技术、传统的农业节庆、民间习俗等。这些文化元素与农业景观相互融合,构成了成都平原独特的文化景观。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理念在农业景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合理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使得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在保持生产力的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和文化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上,更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上。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保护和利用,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片美丽土地的魅力,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六、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成都平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其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护和优化这一地区的农业景观,我们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策略:强化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和景观规划中,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确保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这包括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以及实施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如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平原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如都江堰灌溉系统、传统农耕文化等。应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农业景观的文化多样性和历史延续性。推进农业景观的多功能性开发: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外,还应挖掘农业景观的生态、休闲、教育等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景观的综合效益。完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农业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上述策略,我们可以推动成都平原农业景观向更加绿色、高效、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七、结论与展望成都平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其农业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的地理文化特色,使得对其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在空间分布、类型组成、土地利用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本研究也揭示了农业景观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农业景观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加强农业景观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二是探索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挖掘农业景观的文化价值,促进农业景观与乡村旅游、生态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也期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为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支持。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推进,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将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资料:成都平原,这个位于中国西南的富饶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史前农业考古的新进展,我们对成都平原史前农业的理解有了新的提升。本文将探讨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的新发现及其启示。在成都平原的史前农业考古中,新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区域早期农业的丰富多样性。据介绍,金沙遗址宝墩文化三期地层中,考古工作者通过浮选法从土壤中浮选出的农作物种子是以粟(俗称小米)为主,另有少量的稻米。然而,到了金沙遗址十二桥阶段的文化堆积中,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浮选出的农作物种类明显是以稻米为主,而粟则只占很小比例。这些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成都平原史前农业发展状况的机会。成都平原史前农业以粟、稻两种作物并存的现象表明,这个区域的农业活动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这其中既有文化传播的因素,如粟的传播可能主要依赖岷江和长江水道,而水稻作物的引入也可能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关联。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也是成都平原形成多种作物并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因素如降雨量、温度等可能对适合种植的作物产生影响,导致作物种类和分布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成都平原史前农业可能经历过一个从粟为主到稻作为主的演变过程。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理解这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成都平原史前农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气候变化、环境变迁以及文化传播对农业活动影响的新方法。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成都平原史前农业的发展状况,也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这里的乡村景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本文将深入探究成都平原乡村景观的特点、价值与保护措施。成都平原山水相依,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泊、蜿蜒曲折的小溪、茂密的竹林和连绵起伏的丘陵,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成都平原的传统村落大多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青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这些村落依水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稻田、菜地、果园、鱼塘等交相辉映。这里的农田四季轮作,农作物种类繁多,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成都平原的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川剧、竹编、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为乡村景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都平原的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成都平原的乡村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农业景观和乡土文化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艺术创作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都平原的乡村景观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里盛产各种农产品,如稻米、蔬菜、水果等,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乡村景观的丰富多样性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都平原的乡村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里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制定和完善有关乡村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责任和义务,为乡村景观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乡村景观的行为。在乡村建设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科学规划乡村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保持其原有风貌和历史底蕴。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景观保护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同时鼓励村民参与保护,提高其保护意识和参与度。成都平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本文将探讨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成都平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平原地区河流密布,主要有岷江、青衣江等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特色鲜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的水稻种植、花卉、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产业在此地蓬勃发展。由于成都平原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渔业和桑蚕业也在该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农业景观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繁荣的农业经济为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使得人们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农业景观也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田园风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农业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许多与农业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成为了成都平原独特的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农业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成都平原以其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胜地。许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应运而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景观也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对象,为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片土地的自然与人文价值,为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也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目标作出贡献。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更加深入地探讨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历史演变、生态保护和未来发展等问题,以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成都平原(ChengduPlain),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话称之为“川西坝子”,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总面积88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下。成都平原四周有群山环抱,基底由白垩纪和下第三纪碎屑岩(红层)组成,平原主体物质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平原内四季分明,日照少、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其水系格局特殊,呈纺锤形,河流出山口后分成许多支流奔向平原,分枝交错,河渠纵横。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平原在构造位置上,处于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南缘,围陷于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和龙泉山、雾中山褶断带之间,北部受绵阳、和兴场旋卷构造制约,具有断陷盆地的特征。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属华夏系构造体系。是一个褶皱、断裂活动强烈,多期复合、规模巨大的构造带。由一系列北东向隆起,坳陷、单式和复式褶皱,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其中就包括龙门山断裂带。组成地层为元古界一三叠系,并有多期岩浆岩分布,该构造带以安县一灌县断裂带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相邻。龙泉山褶皱带与雾中山褶断带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皱带,位于龙泉山以西,向北东插入龙门山,南西过峨眉山,走向北北东,分为两支,东支将龙泉山褶断带,西支名雾中山褶断带,其间为成都断陷。龙泉山褶皱带:紧邻成都平原东侧,由一系列北东20-30°展布的褶曲断裂组成。组成地层为侏罗一白垩系,且以龙泉山断裂与成都平原东缘接界。雾中山褶断带:紧邻成都断陷以西,亦由一系列北东向展布之褶曲、断裂、飞来峰组成。组成地层为三叠系一第三系地层。合兴场旋卷构造位于成都平原北东,德阳、罗江、中江、金堂之间。由东、西帚状构造与被改造了的华夏系构造组成。组成地层为白至系以前的老地层。绵阳环状构造,位于平原北部边缘,占绵阳、盐亭、射洪、中江之间地域。组成地层为上侏罗系至白垩系地层。成都平原受新华夏系、雾中山褶断带、龙泉山褶皱带夹持,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陷落成为接纳巨厚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其范围北起安县秀水,南到名山、新津,西起大邑、都江堰、东止成都龙泉驿、金堂。其长轴呈北30-40°东方向延伸,为西陡东缓的不对称凹陷盆地。这一断陷盆地内,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延伸的凹陷、隆起,且发育北东向、南北向延伸的隐伏断裂。断陷边缘由系列北东一北北东向褶曲、断裂构成。因此断陷又分为三部分:西部边缘构造;东部边缘构造;中央凹陷。①西部边缘构造,由一系列北北东走向的不连续梳状褶皱以及北东向、南北向隐伏断裂组成。褶曲东翼陡,西翼缓,东翼20-90°,一般西翼10-25°,构造面大都倾向北西。自东向西为邛崃一大邑一彭县断裂,悦来金马场背斜,聚源一关口断裂等。邛崃一大邑一彭县断裂,为西部边缘构造与中央凹陷的分界,该断层地表未见出露。断裂由一组北东向断裂和南北向次级断裂组成。断裂在侏罗系沙溪庙统以上的地层内,倾北西,总体走向北东,属压扭性,断距200-400米。②东部边缘构造:由一系列箱状短轴背斜及其间宽缓向斜组成,轴向北东30°,呈雁形排列。这些褶曲西陡,倾角15-80°,甚至直立倒转,常伴生逆掩断层,东翼缓,倾角10-40°,有挠曲现象。自西至东是:苏码头背斜、盐井沟背斜、牧马山一普兴向斜、总岗山熊坡背斜、蒲江一新津断裂、双流一成都隐伏断裂、磨盘山断裂、新都一广汉隐伏断裂、绵远河隐伏断裂。蒲江一新津断裂,与成都、磨盘山、新都、双流、广汉断裂,是断陷东部边缘构造与中央凹陷的分界。蒲江一新津断裂西南段出露地表,长30千米左右,倾向南东,倾角45-55°,北东段在被第四系所覆。该断层北过新津,总长超过8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25-35°。在蒲江境内最大垂直断距达3300米,水平断距4000-5000米,到双流王家山后即不明显。断裂向北东延伸,过成都西可能与磨盘山断层相接,隐伏延伸至广汉以西。③中央凹陷:形成于邛崃一大邑一彭县断裂与蒲江一新津断裂及其隐伏延伸断裂之间,系一向斜型的凹陷,延伸方向受两断裂控制。凹陷内主要存在两组隐伏构造:北东向断裂,如灌县青龙一唐县一彭县、怀远一什郁高骄断裂、大邑新场一郫县红光断裂、邛崃桑园一崇庆集贤断裂;南北向次级断裂:邛崃西河断裂、灌县上元场一崇庆道明场断裂等。受构造控制,凹陷内发育更深的凹陷和相对隆起,主要有彭县竹瓦凹陷,崇庆一大邑凹陷,这些凹陷,西翼陡而东翼缓,沉降中心均偏西侧。相对的隆起有高山镇隆起,聚源崇义铺隆起等。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龙门山山脉(邛崃山)斜列于西,龙门山横拦于东,南连名邓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县秀水一带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南北对峙,东西夹持,从平原中心向周边阶梯状抬升的、封闭的菱形盆地景观。平原内部地形平坦,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地面高程730-460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面比降3-11‰。从地形上可将平原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前者位平原主体,称为平坝区;后者围绕平原周边断续分布。冲洪积扇群主要分布在平原西测山前地带,自北向南主要由干河子一绵远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扇。各扇地势,均自北西向南东倾斜,联缀成群。扇前缘,犬牙交错的叠置于晚更新统之上,与河流漫滩,阶地呈渐变关系,扇间位低洼地带。其中崛江扇规模最大,其范围可由都江堰至郸县犀甫、永定一带。冰水堆积扇由晚更新统冰水一河流堆积组成。广泛分布在平原东、南、南东部,以2-3‰的比降向东及南东微倾。表面形态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沿河分布时,为河流的二级阶地,比高4-17米,但有时与一级阶地之间不具明显的陡坎,呈条梗状或覆舟状,构成河间地块。近平原边缘部位,表现为基座。阶地分布高程440-700米。河漫滩、心滩呈舌形、条形、新月形分布于河心与岸畔,高出水面0-2米,往往不具明显陡坎,滩面倾向河心,组成物为灰白砂砾石层。一级阶地,分布在平原南东侧河流中、下游地段,及名邓高地河道内。呈条带状顺河断续展布,嵌叠于冰水扇状平原上,比高2-4米。阶面平整,微向河床或下游倾斜。各河以崛江阶地最发育,阶面宽可达数公里,长度数十千米。为全新统砂卵砾石层所组成。名邓高地或部分山麓河流,因再造二冰期堆积或红层母岩风化物混入,色调偏黄棕。冰碛—冰水台地由中、下更新统冰债和冰水堆积组成,断裂环绕于平原周边形成台地,台面由西向东呈缓坡倾斜。名邓台地平均比降‰,平原内显示三个台坎,比高因地而异。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少、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平原西北龙门山山前一带,气温较低,降水充沛,蒸发量略低,向东及东南有雨量略减、气温略高的趋势。成都平原区气温变化小。多年平均气温为1℃,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8月份。从多年资料看,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因此冰冻极为少见,无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降雨充沛是成都平原气候特色之一。龙门山横亘于平原西侧,对大气降雨影响甚为显著,东来水汽受龙门山屏障阻挡,形成地形雨,致使雅安一都江堰一安县出现多雨地带,年平均降雨量达1200-1600毫米,向东南方向雨量递减,温江、郸县、新繁、广汉一带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致金堂、成都、新津、龙泉山麓为900毫米左右。降雨在季节上分配不均。6-9月受热带海洋暖湿气团的控制产生大量降水,四个月的降雨总量为7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冬季,在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下,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成都平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94毫米,最高1151毫米,最低960毫米。夏、秋季降水大大超过蒸发量,冬、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地域上存在西部山区向龙泉山麓递增的趋势。成都平原西侧为地表水系进口,发育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岷江和沱江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在平原东侧龙泉山山麓收束,于金堂、苏码头、新津三处流出平原。平原内河流众多,平均每隔5千米即有一条河流。岷江水系:岷江于都江堰山口进入平原,且由水利工程分为内外而江。内江分为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江安河。外江分为金马河、羊马河、沙黑总河。尚有龙门山山前地带发育的文锦河、斜江、南江、蒲江河等均纳入金马河正流,于新津流出区外。沱江水系:主要由绵远河、石亭江、渝江组成,三大河流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并接纳山前发育的马尾河、射水河等于金堂流出区外。渠系密集是成都平原水系分布的重要特点。区内主要干渠多自然河道略加改善而成。在干渠的基础上,支、斗、农、毛渠密如蛛网,从而构成了平原区水网化的态势。成都平原的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紫色土为主,形成的土壤既有地带性黄壤、黄棕壤,也有非地带性潮土和水稻土,以及石灰土、紫色土等岩性土。平原内耕地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成都平原是在中生代前陆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四纪断陷盆地,但范围明显缩小在龙门山中南段的山前地带,而且盆地的沉降中心也发生迁移,三叠纪时沉降中心在江油一带,侏罗纪时沉降中心迁往大邑、灌县地区,第四纪沉降中心已迁往郸县竹瓦铺一带。早更新世时,龙门山山前推覆构造带中南段首先活动,沿绵竹一彭县一大邑一线发生逆冲运动,导致南东侧相对沉降,形成向北西倾斜的单侧断陷。该种现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竹瓦铺断陷最早,其二是同时断陷但竹瓦铺断陷最深。中更新世时,山前推覆构造带继续活动,东侧的蒲江一新津一成都一德阳断裂复活,开始了向北西的逆冲运动,此时成都平原内部的深断陷开始形成。中更新世沉积厚度基本一致的事实表明此时深断陷东西两侧的沉降幅度大体相同。中更新世后期,龙门山前山推覆构造带中南段开始活动,向南东逆冲抬升,断陷扩大,成都平原的西边界移至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晚更新世时,龙泉山西坡断裂复活并向北西逆冲,使之成为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界。虽然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沉积覆盖了成都平原,但自西向东厚度减小,粒径变细以及沉积物年龄逐渐变新的现象表明,晚更新世以后四川盆地的沉降作用仍然是由北西向南东推进的,再度表现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成都平原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控制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分布的断裂活动时代表明有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新的基本规律,成都平原的形成过程则是平原中心断陷向两侧扩大的过程。成都平原形成、演化的历史反映了成都平原断裂的活动史,这些断裂的近代活动水平不但影响成都平原的地文特征。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8亿立方米,其中,当地降水入渗补给12亿立方米;灌溉入渗补给量76亿立方米;河道入渗补给量72亿立方米;渠系入渗补给量40亿立方米。成都平原多年平均(1980~2000年)年降水量4毫米,可换算为9亿立方米/年。成都平原共有土地资源1331800公顷,人均地资源占有量约1044公顷/人。2010年,成都平原耕地资源总量为478069公顷,占平原幅员面积的90%,占该区域农用地总面积的36%,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约为0375公顷。成都平原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成都市志·地理志》统计,成都平原共有脊椎动物578种,兽类112种,鸟类384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估计昆虫总数在一万种以上;各种植物三千多种,其中裸子植物53种,占中国裸子植物总数的5%,占全川裸子植物总数的2%;被子植物2699种,占四川的三分之一。成都平原河网密集,易爆发洪灾,平原的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汇流的滞后时间短,暴雨过程尚未结束,各处洪流即已纷纷向平原内地势最低的两处汇口集中,等待排出,而两处出口均有泄洪能力不足的缺点,于是先期到达的洪流尚未排完,后面又来了新的洪流,以致在汇口冲刷扇范围内形成涝灾。公元前256年望、丛两帝兴建都江堰工程,经过历代劳动人民不断维修和改建,都江堰工程起到了“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渠首工程设在灌县崛江上,因此分洪作用也主要针对来自眠江上游的洪水,对于来白平原西北暴雨中心的洪水(分别为邓妹南河及沱江源头的十余条支流汇流区)造成的洪涝灾害的消减作用就不明显,故成都平原局部洪涝灾害几乎年年不断,全流域洪涝灾害依然时有发生。1947年6月30日至7月6日,成都平原出现一次历时长、范围广、雨量大的降雨过程。特大洪水使成都城区、府河沿岸、岷沱两江严重受灾。成都市80多条街道被淹,市区尽成泽国,安顺桥被冲毁。1981年7月中旬,成都平原部分地区爆发特大洪水,被称为“7”特大洪水,望江楼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现期为70年。“7”暴雨主雨时段出现在7月12~14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暴雨笼罩面积大;二是前期降雨频繁;三是暴雨时间集中,时程分布恶劣;四是暴雨区走向与江河流向一致,形成雨洪同步,洪峰叠加。基本上雨峰伴着洪峰前进,雨洪同步,洪峰叠加,形成三条江的特大洪水。成都市是“7”洪水的重灾区,全市绝大部分县(区)被灾,68个场(镇)、243个乡(公社)被淹,其中:金堂县赵镇、双流县黄龙溪、新都县石板滩3个镇被洪水围困,成为孤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以上。成都平原是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已经形成,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因此是一个稳定的地体。故成都平原具有完整和稳定的基底,不具备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成都平原边缘和中部仍然存在断裂,但其规模小、连贯性差、活动性弱,无法和龙门山断裂带相比。并且这些断裂大都在几公里深度下消失在沉积岩层中,后者强度差,不会积累强的地应力而酿成大型地震。成都平原自身不会发生大的地震,但会受到其它地方地震波的影响,处于地震波影响带。如有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来自龙门山、秦岭、松潘、甘孜等地的地震。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盆地特殊静小风气象特征导致大气环境容量极为有限,远小于扩散条件好的沿海城市。在相同排放条件下,成都平原会比扩散条件好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污染。成都平原风速小、云雾多、湿度大、中性及稳定性天气多、逆温出现频繁且强度高等气象特征是形成该地区空气流动不畅、阻碍大气污染物扩散、迁移的不利气象条件。成都平原区域内的成都市高污染燃料占比较重,2012年,成都市全社会煤炭消费量为19万吨标煤,燃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例仍高达25%以上。燃煤贡献了大气中约90%的二氧化硫、约40%的氮氧化物。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川南、川北、川东地区工业企业众多,各类废气排放量大。加之四川省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燃煤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超过50%。当废气扩散条件不利时,大气污染随之加重。成都平原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由于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规模,人口密度及自然条件不尽相同,排入河水的污染类型、数量和河流的自净能力也有差别,因而河流的水质污染各有其特点,主要分为成都区、青白江区、温江区等3大污染区。成都市区的河水以COD、BOD5等有机污染为主,石油含量及细菌数量也较大;整体上,成都市河水以有机污染为主,重金属污染影响不大。青白江区是工厂集中分布的地方,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水质以氨氮、COD污染为主。温江地区河水中污染物含量较小,水质较好。成都平原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和粮食主产区、工业集中区,工业中的点源污染和农业上的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直接造成了平原大量粮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中以镉、铅污染相对较大,其中以镉的生物有效性最高,镉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有德阳、广汉、新都、成都周边等地。先秦时期的成都平原文明自成一体,被后代称为“古蜀文明”,并与中原文明齐驾并驱,一同形成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古蜀文明源自于崛江上游的河谷地区,历经蚕丛王、柏灌王的带领逐步迁移到成都平原,并且形成了宝墩文明。此后继任者鱼凫王则初步统一了成都平原,建立了以三星堆古城为中心的古蜀王国,这标志着三星堆文明的来临,这也代表了成都平原地区由酋邦到国家的转变过程。随之杜宇王取代了鱼凫王建立杜宇王朝,进入了十二桥文化时期。杜宇王时期的古蜀王国,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并且逐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强国。公元前600年左右,开明因治水有功,取代杜宇王成为新的统治者,古蜀王国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开明王朝的繁荣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直到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灭蜀,古蜀王国覆灭,其文明就此终结。秦惠王九年,按照秦国的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汉代承秦制,仍设蜀郡,但从成都平原东北分出广汉郡,汉代在全国设置13刺史部,蜀地置益州刺史部,治成都。益州之名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元代终止。自秦朝置蜀郡以后,蜀郡之名一直沿用到唐代,唐置成都府,成都府的行政区划,一直延续到民国。从秦国置蜀郡始,成都平原行政区域内各个县的边界二千多年基本保持稳定。自秦设置蜀郡以后,成都平原就成为国家的主要粮食供给地之一,汉朝建立起来战国至西汉之前,人们将关中渭水平原称之为“天府之国”,但在东汉初,班固在《两汉赋》中则说“郊野之富,号曰近蜀。”由此可知成都平原的富庶己超过了关中地区,“天府之国”的美誉此时转移到了成都平原,以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为始。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分益州和梁州,其下置24郡,其中有16郡在四川境内,而16郡中大部分是在成都平原。两晋时期,因为战乱,成都平原迎来了第一次移民高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由于为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隋朝不断调整四川的政区建置,对旧有的郡、县进行大量的省并,四川(包括重庆地区)共设24郡,174县,成都仍为蜀郡治。唐朝建立以后,对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形成了道、州(府)、县制三级制,并将全国分为巧道,四川地区分属剑南、山南、江南三道。因“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于成都,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时,成都一度成为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南京”。唐朝,成都平原的经济发达,卢求就在《成都记》中将扬州和益州(即成都)作了比较,明确阐释成都在各方面己经超过了扬州,“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肢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件其半。”五代时期,成都先后成为割据政权前蜀和后蜀的都城,并在军事基地设“军”,在灌州(今都江堰市)置“永康军”。两宋基本沿用唐朝的地方建制,只是代改唐代的“道”为“路”,并成为一级行政权力机构,形成地方路—(州、军、监)—县三级行政区划,四川地区设四路,其中益州路治成都。两宋时期,成都平原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迅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成都平原地区产生了交换的纸币“交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实行行省制,巴蜀合一为四川省,治成都。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四川境内建立大夏政权,复置了元朝废黔的州、县,并且对地方政区进行了调整,即“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元初,成都平原因受战乱的影响,经济一度受到波及,但在元代中后期,经济在逐渐恢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威尼斯商人马克·波罗曾经描述成都平原河流上货物来往的繁华景象“商人运载货物往来上下游”。明清时期一直沿用元朝的中书行省制,清朝只是在省之下增设了道。明朝时期的成都平原经济较为平稳地渐进式发展,但在明末清初,成都平原地区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乱,人口骤降,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与商品经济高速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江浙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到了清朝,政府通过劝耕免税等措施促进生产,以及凭借成都平原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逐渐走向了复苏,个别手工业部门中,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已经非常明显。清朝末期时期,国家败落,成都平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但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的粮食产量一直相对稳定。民国时期,撤道设行政区(专区),成都平原的范围涵盖多个行政督察区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通过对灌溉系统的修复,荒地的改造,成都平原的耕地面积大幅度逐步增加,成都平原的经济得到了长远稳步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进程迅速,经济快速发展,成都市居于整个平原的中心首要地位甚至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尤其是联同重庆成为中国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影响广泛。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省的中心地带,经济发达,是中国西南部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人口分布高度密集的区域之一。成都平原以成都市为核心,产业产品特色明显,包括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德阳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绵阳的电子信息产业、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乐山的电子元器件、医药化工、建材产业等。成都平原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成都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强,是四川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园区的集中之地,也是外资、港澳台资投资四川的主要区域。另外,成都平原区内以旅游为龙头,交通、商业、餐饮、金融、通讯、文化、娱乐、租赁、房地产及相关服务业优势突出,区内还广泛分布着各类现代农业基地,各县区还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成都平原以成都为枢纽,公路、铁路呈放射性分布,公路四通八达,构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国道、省道、县道为辅助的密集运输网络,主要包括成渝高速、成绵高速、成南高速、成灌高速、成彭高速、成乐高速、成雅高速、国道GGGGGG321等;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达成铁路四条铁路主干线,连通全国;民航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依托,连接中国国内各大城市以及国外主要城市。四川话是以由中原移民带来的北方官话为主体,并接受巴蜀古语影响的地方方言。它作为汉族西南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使用范围包括四川全省、陕西南部的8个县、湖北西部的2个县和甘肃南部的1个镇,大致相当于西南官话分片中的成渝和灌赤两个片,使用人口达1亿多,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支方言之一。四川话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史时期,它发源于上古时期的巴语和蜀语,并不断地接受中原地区北方官话的影响,形成了梁益方言;最后以由明清时期植入四川的湖广移民所使用的西南官话为主体,吸收当地的梁益方言,涵化形成。成都话在地域上虽处于川西,但受古蜀语的影响较少,而更接近中原官话,是四川话中无古音的方言支系之一。成都方言发音婉转,具有吟唱风味和阴柔之美。所以在北方官话语系中,成都方言最易被北方人听懂。故说成都方言是一种标准化的四川官话。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四川,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的总称。因古代川西平原属蜀国,所以被称为蜀绣。蜀绣早在晋代就已出现。据《华阳国志》记载,晋代的蜀绣与蜀锦齐名。盛唐时期,蜀绣一直是民间艺术,没有大规模生产。清道光年间,蜀绣渐渐形成规模,成为一种行业。蜀绣的原料以软缎、彩丝为主,题材多是山水、人物以及花鸟鱼虫等。针法有套针、旋流针、晕针、斜滚针、编织针等一百多种。蜀绣织品多是日常用品,如被面、枕套、衣服、鞋面等,除此以外还有工艺品,如台屏、挂屏等。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和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都是蜀绣中的代表作。川菜历史悠久,最早较为系统地记述川I菜的烹饪原料、烹饪技巧和川菜筵席的,是西汉辞赋家扬雄的《蜀都赋》。据《古文苑》载,此赋对川菜烹饪有“调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药之羹…五肉七菜,朦厌腥臊,可以练神养血”等描述。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对四川的物产、风俗、饮食习俗的描写更为详尽。如描写宴请宾客有“若其旧俗,终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的句子,所谓“金莹中坐,肴桶四陈,觞以清醺,鲜以紫鳞”则说的是以什么酒菜待客。宴席期间还有歌舞助兴。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四川的饮食习俗是“尚滋味”、“好辛香”,说明川菜的特色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四川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