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苏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除主人公不计外,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又吾国之文学,以挟乐天的精神故,故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离其罚,此亦吾国戏剧小说之特质也。《红楼梦》则不然。赵姨、凤姊之死,非鬼神之罚彼良心,自己之苦痛也。悲剧之中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摘编自王国维《<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材料二:汤显祖说:“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他认为在礼法禁锢的现实中,情感没有自由实现的天地;可是,梦想是不受礼法束缚的,故有“梦中之情,何必非真”之说,主张“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剧创作观。《牡丹亭》写的就是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梦中之情”,抗衡现实中“有法之天下”。曹雪芹的文学思想直接受到汤显祖影响。《红楼梦》中,以宝玉为中心、众女儿们为群体,大观园构成了一个“有情之天下”。在情感与礼法的对立中,大观园与贾府之间,构成了真与假、有与无、是与非相互颠倒和转换的关系。第5回,太虚幻境入口处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宝玉在大观园中所追求的情感理想,是与贾府的礼法原则相对立的。34回,宝玉挨打后,黛玉看望,哭着对他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回答:“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的“死不悔改”正是对礼法家教的坚决抵触。这样的颠倒和转换,不仅揭示了理想境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而且深刻展现了人生内在冲突的悲剧性。“太虚”一词出自《庄子》,曹雪芹以“太虚幻境”作大观园的理念原型,其深刻寓意是:这个以情为内核的青春世界是人心中最本真的理想,是人与生俱来而自然而然的企盼。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关于贾宝玉,脂砚斋有“情不情”之说:“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所谓“痴情”,就是指宝玉情系万物的自然率真和广博无限。宝玉对大观园中的丫鬟们,无论远近亲疏,甚至无论认识与否,只要遇见她们痛苦、为难,总是给予关照和维护。宝玉无私地关爱大观园中这些弱势女儿们,无缘无故而用心深细,是凭常人之眼不可测度的。第28回,宝玉收拾一怀落花来寻黛玉,在远处听到她吟唱《葬花词》。当听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宝玉巨大的悲痛袭上心头,恸倒在山坡上。黛玉“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预感,触发了宝玉对个体生命消亡的终极悲痛。他想到林黛玉等女儿们和自己“都将到无可寻觅之时”,继而想到:“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宝玉为个体生命必然消亡而哀痛,他并不企求解脱,也不因此绝望。写“葬花”一节,曹雪芹用两句诗作结束:“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这两句诗将无可排解的生命消亡之终极预感,化解到天地自然的生气运行中。太虚幻境还有一副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这当是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一曲唱腔《皂罗袍》化出,写出在春天美好与家庭束缚对立中,杜丽娘感春、惊春和伤春的心情,表达少女向往自然和自由的理想。曹雪芹的化写,将汤显祖抒发的女儿之情,提升到对人生根本困境的体认和表达。“幽微灵秀地”,直指“太虚幻景”(大观园),实指人心深处,生命根本而美好的境界。“无可奈何天”,就是人与生俱来不可摆脱的束缚和困厄。在现实中,生而为人,都会有许许多多无奈,而且还有根本性的无奈——死亡。同时,人之为人,在一切桎梏之下,还有一番来自生命本身、与天地同生长的、无限的美和力量。说不尽、无人解是大悲剧,在不可解悟与不能解脱的悲剧中,生命精神又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意蕴。人生的无奈和烂漫,都是生活着的不可解悟,令我们为之歌哭。(摘编自肖鹰《<红楼梦>的美学意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彻头彻尾的悲剧性。主人公贾宝玉,是亲历感悟这一悲凉况味的典型形象。B.汤显祖、曹雪芹在文学创作上,都追求以“情”为主的理想,表达对所处时代的礼法禁锢的叩问与思索。C.宝玉的“痴情”,不仅表现为对黛玉的真挚感情,更多还反映在他情系万物、关怀一切美好生命的真情。D.“花落人亡两不知”触发了宝玉生命易逝的感伤,因为《葬花词》主要传递出大观园“杳无所知”的结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戏曲和小说作品大多是大团圆式结尾,反映了中国古人乐天知命、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B.大观园是曹雪芹构建的以情为内核的青春世界,体现生命的本真和美好,可以消解摆脱现实的各种困境。C.《皂罗袍》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抒发了杜丽娘在家庭束缚下的惊春伤春之情。D.材料二借助《红楼梦》的对联,揭示小说真幻关系颠倒的悲剧性,与材料一“通常之境遇”观点相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5回曲:“气昂昂头戴簪缨注,光灿灿胸悬金印注;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B.《红楼梦》第5回秦可卿房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C.《红楼梦》第3回词:“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D.《红楼梦》第1回贾雨村对月寄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4.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对悲剧审美内涵的理解。5.王国维认为,关汉卿《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试比较和材料一中所说的“《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的异同。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茅草地艾

芜当我在南国天野里漂泊的时候,没饭吃,便做工;得了流汗换来的工钱,就又向一个充满新鲜情调的陌生地方走去。这,看起来倒是一件有味的容易事,然而,实际经验着,才并不全符脑里所起的美好幻象。到大商埠八莫,又没钱吃饭了,仍旧使用随身带着的法宝——做工。然而,谁要我呢?至于做什么,在我倒全不成问题,文的方面如写字,武的方面如挖土,都来过。同我一块儿住的一位苦力,把从我脸上眼里发现的苦楚,向店里的人尽力宣传了。一位汉子听了他的宣传,热心地替我找事做。这夜我回去的时候,他带着一种安慰病人的声音,说道:“看来你还是读过书的,你得到那家店里去教几个小孩子。能吃苦,更好,他们开店的,要你早晚招呼客人,这,轻便呵,并不是叫你跑路抬人!”他随即把店主的姓名告诉了我;那地方叫茅草地,恰在两天不见人烟的山路中。带我到深山客店里去上工的,是那位把我形容得过分可怜的苦力,恰好要抬客经过那店子,就自告奋勇,做我的引荐。于是我愉快地起身,一路不时吹着得意的口哨。到时,我象客人一样先到那店里住下。不久,引荐我的苦力找着我,不平地挥着拳头,原来那店主根本就不请一个教他孩子的人。怎么办呢?只得仍象一般客人似的睡去,然而,哪里睡得着。八莫那里的息店钱,既欠着,这儿又新增了一笔!第二天早上,引荐我的苦力和着他的伙伴,把夜来留宿的客人,全抬到群山里去了。我,没奈何,老着面皮住下去。这一天的午饭和晚饭,一直是老着面孔去吃的。象这样需要老着面孔去过的生活,倒不如饿饭好。店主人要向我发作的话,终于说出口了,可是话却出乎意料之外的和善。他说:“我没钱,哪能请一个教书的呢?从前只是向人说说罢了,并不是一定要的。”他打量了我的小包袱和枕边一本破书,脸上做出微笑说:“来了没法,也莫怪他了。距这儿不远的深山里,有座洋学堂,听说要请个教汉文老师,你去包成功的。”“对呀,那里请多久也没找着人哩!”老板娘也来打总成。后面尾来两个孩子,一个是十二三岁的男孩,惊奇地看我,又望我的书;一个是八九岁的女孩,拉着她妈的手,短发覆额的小面孔有点羞,大概这就是我在八莫做梦做先生时的学生了。次日早上,踏着坡上的萦迁小径,穿入雾的山林,向陌生地方去了。衣袋里塞着钢笔墨水瓶杂记簿这一类的小朋友,它们曾随我在许多荒凉的山野里作过东西南北的漂泊,曾同我在小客店的油灯下度过不少寂寞的晚间。走倦了,坐在山坡林下,把脑里飘忽而来飘忽而去的情绪,在膝上随意抒写。正午,在一座山岭上发现炊烟缕缕的山村人家。似觉梦想的丰收,已收获一半。徐徐走进这山村,却给我一个有味的惊奇。人家自然全是茅屋,但前后的房檐,都拖到地面。门前悬挂水牛头颅的骨骼一二块,黑而弯曲的角仍然留在上面。间或屋外树下有赤脚的女人席地坐着,把一条条的棉花用手搓成线,帮助她的工具,没有纺车,只一根尺来长末端带铁饼的细竹条。遇着一个男子,问他学校所在的地方,谁知他全不懂。他短衣着裤,嘴唇红得可怕,头上包的黑帕。然而,他会意地把我引到一座木建楼房的门前,正是我要找寻的学堂。我走进去,简单地说明来意。一个白衣修女,从头到脚端详我,及到听完,答道:“是的,要一个教员,但要懂得克钦①话哩。”所用的精力都等于零了。下山的路上,茫然望着远山的落日。这儿没有成群归巢的暮鸦,没有喧声噪林的画眉,只有苍茫的黄昏景色,悄悄地潜来,渐渐把周遭卷入无涯的深蓝。我记起这时从小窗里透出灯火的故乡的家,灯下共语的每一个熟悉的容颜。次晨,早起的店主把我从梦里拍醒。他说:“肯帮我做活吗?今天就动手。”“什么?……做活!”我简直呼吸停止了。于是依照他的命令,把每一间屋里地上点缀的口痰,鼻涕,瓜子壳,香烟屑,扫除干净。夜来客人盖的被窝收去折好。侍候客人洗脸吃饭,叫一声,应一声,殷勤奔跑。客去后,打扫马屎马尿和溅污了的稻草,扫成一堆一堆,然后用竹篓挑到远处去抛掉。等我把膝以下全弄污的脚秆洗净了,女主人便吩咐快到不远的江边,挑每天缸里这时应添的水,马上两个油桶改做的装水家伙,就在我一前一后摇荡,一路溅着水珠。流汗的工作稳定了,第四天午后,檐下土阶上摆了一张矮小方桌,两个小孩之外,又添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围着坐,每人面前放着书。店主及其妻都堆着一脸欢笑,用甜蜜腔调敦请我去做半下午的先生。这边两张笑脸向我讨好,那边六只小眼睛向我祈求。从此把职兼下去了。他们在我上工的那天,都从我的姓下加大哥两字呼叫,到这时大家用另一种口吻称为先生。可是以后每次当客人投宿时,店主就拿出老板气概,仍遵旧章喊“汤大哥,打洗脸水来,快点哪。”就这样,由春末兼职到秋深,才又漂泊到另一个繁华的都市去了。1932年(有删改)[注]①克钦,云南人称为山头。解放前的地图,称为野人山地。现在中国的克钦族,叫做景颇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体观察体验生活,既真实,便于抒情,又扣住“我”的行踪,直接展现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B.小说两次写“有味”,都是主人公内在感受的真实表达,既前后照应,又写出新奇独特的感受之后心理上的巨大落差。C.苦力没弄清情况就介绍工作并置“我”一人于客店,店主人看似和善却有预谋很狡猾,都表达对人物复杂心理行为的讽刺。D.“我”看到店主人两个孩子便想起曾经的梦、上山时带着钢笔等细节,都点出读书的影响,为最后同意店主人要求作准备。7.关于文中的环境描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山中环境的描写,随情节发展自然展开,不事雕琢,但体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情。B.山村的房屋构造、布置用具,烘托生活条件落后,暗示我与此地格格不入,此行会无果。C.“远山的落日”“苍茫的黄昏”山间自然景物描写,既写实,又是“我”心情的真实写照。D.小说环境描写有实有虚,眼前与过去穿插,丰富了内容,带读者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8.在茅草地,“我”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9.艾芜说“河是喜欢走着不平的道路的。人也得像河一样,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句话内涵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孝武皇帝时,大行王恢数言击匈奴之便。孝武皇帝召群臣而问曰:“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币帛文锦,赂之甚厚。今单于逆命加慢,侵盗无已,边境数惊,朕甚闵之。今欲举兵以攻匈奴,如何?”大行臣恢再拜稽首曰:“善。臣闻全代之时,北未尝不有强胡之故内连中国之兵也然尚得养老长幼树种以时仓廪常实守御之备具匈奴不敢轻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家,

天子同任,遣子弟乘边守塞,转粟挽输,以为之备,而匈奴侵盗不休者,无他,不痛之患也。

臣以为击之便。”御史大夫臣韩安国曰:“不然。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匈奴至而投鞍,高于城者数所。平城之厄,七日不食,天下叹之。及解围反位,无忿怨之色。虽得天下而不报平城之怨者,非以力不能也。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之私怒,伤天下之公义。故遣刘敬结为和亲,至今为五世利。”大行曰:“高帝被坚执锐,以除天下之害,蒙矢石,沾风雨,行几十年,伏尸满泽,死者什七,行者垂泣而倪于兵。夫以天下末力厌事之民,而蒙匈奴饱逸,其势不便。故结和亲之约者,所以休天下之民。盖五帝不相同乐,三王不相袭礼者,非故相反也,各因世之宜也。教与时变,备与敌化。今匈奴纵意日久矣,系虏人民,戍卒死伤,此仁人之所哀也。”御史大夫曰:“臣闻之,利不什不易业,功不百不变常。自三代之盛,远方夷狄,不与正朔、服色,非威不能制,非强不能服也,以为远方绝域,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且匈奴者,轻疾悍前之兵也,畜牧为业,弧弓射猎,居处无常,难得而制也。今使边鄙久废耕织之业,以支匈奴常事,其势不权。”孝武皇帝自将师,伏兵于马邑,诱致单于。单于既入塞,道觉之,奔走而去。其后交兵接刃,结怨连祸,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道殣相望,天下摇动。御史大夫桑弘羊请佃轮台,诏却曰:“当今之务,务在禁苛暴,止擅赋。今乃远西佃,非能以慰民也。”遂不复言兵事。国家以宁,继嗣以定,从韩安国之本谋也。(节选自《新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北未尝不有强胡之故/内连中国之兵也/然尚得养老长幼/树种以时/仓廪常实/守御之备具/匈奴不敢轻侵也/B.北未尝不有强胡之/故内连中国之兵也/然尚得养老/长幼树种以时/仓廪常实/守御之备具/匈奴不敢轻侵也/C.北未尝不有强胡之故/内连中国之兵也/然尚得养老/长幼树种以时/仓廪常实/守御之备具/匈奴不敢轻侵也/D.北未尝不有强胡之/故内连中国之兵也/然尚得养老长幼/树种以时仓廪/常实守御之备/具匈奴不敢轻侵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拜,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鸿门宴》张良留谢项羽云“再拜献大王足下”。文中是臣子向君主行礼。B.什七,十分之七,古时户籍十家、军队十人为“什”。文中“利不什不易业”指利益少,不满十分之一。C.正朔,正月初一,“正”,一年的第一天,“朔”,一月的第一天。改“正朔”“服色”常和朝代更替有关。D.殣,饿死的人,“道殣相望”写出了战争的灾难。与“殣”意思相近的还有“殍”,如成语“饿殍遍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恢多次进言主张攻打匈奴,他认为匈奴之所以敢经常侵扰汉朝边境,就是因为没有受到过沉重的打击。B.韩安国援引高皇帝刘邦被围困平城之事,反对攻打匈奴,他认为和亲是有利于汉朝国势稳定的方针策略。C.关于高皇帝刘邦结和亲之约的原因,王恢与韩安国观点相同,都认为是迫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以天下为重。D.汉朝伏兵引诱单于失败,后来双方交兵不断,孝武皇帝刘彻反对去边境开垦耕作,他是考虑到百姓的实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单于逆命加慢,侵盗无已,边境数惊,朕甚闵之。(2)国家以宁,继嗣以定,从韩安国之本谋也。14.从韩安国的劝谏语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人臣之能?请简要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滇池泛舟见新雁杨

慎①忽见行行雁,来应自故乡。天涯多少路,云际几番霜。滇水饶葭菼,禺山足稻粱。金河②尔休恋,无限虏弦张。【注】①杨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三十年。②金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指北方边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滇池忽见一行行初来的大雁,既惊奇又亲切,推测大雁应该是来自故乡,触发感慨。B.颔联取法于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另出新意,造词精巧传神。C.颈联“饶”“足”写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葭菼、稻粱很充裕,与尾联金河“无限虏弦张”形成对比。D.尾联“尔休恋”是诗人对自己被贬的劝勉,告诉自己不要留恋过去生活,暗含不能为国效力的无奈。16.“雁”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以“雁”寄情遣怀,写雁实则写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之志体现儒家礼乐理想,成语“沂水春风”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2)岳阳楼“怀甫亭”挂着一副缅怀杜甫的对联,其中“世上疮痍空有泪”一句,直接体现《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感受。(3)意象常能寓示季节、时间,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由意象得知此词写于秋日傍晚。六、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放眼全球,欧洲的极端干旱、美国的极端高温和暴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加速融化……诸多现象表明,气候危机正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面对全球性挑战,我们应

、携手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生态危机。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费物质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

。地缘冲突、经济放缓、粮食危机……无不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

的地球村,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只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搜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的责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C.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摇入青天。D.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五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

,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

,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

,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他们对后代社会和艺术的密切关系和影响,比前者远为巨大。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盛唐”;(2)以张旭、颜真卿为代表的“盛唐”B.(1)以李白、张旭为代表的“盛唐”;(2)以杜甫、颜真卿为代表的“盛唐”C.(1)李白与杜甫的作品;

(2)张旭和颜真卿的作品D.(1)李白与杜甫;

(2)张旭和颜真卿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七、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人认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作品不存在唯一解释,文学研究也不是为了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也有人认为,作品解读应遵循作家的创作意图,知人论世,形成正解,不该歪曲作品背后的历史或现实,形成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歪解或误读。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D2.C

3.A

4.(1)由普通人物、普通境遇逼迫造成的悲剧产生的审美力量胜于由恶人和命运拨弄所造成的悲剧。(2)虽有人生内在冲突的悲剧性,不可解悟与不能解脱,生命精神又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意蕴,令我们为之歌哭。

5.相同:这两种悲剧都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学价值。不同:①《窦娥冤》的悲剧有张驴儿威逼迫害等,“恶人交构其间”,而《红楼梦》“第三种悲剧”由“普通之人物”造成;②《窦娥冤》中窦娥宁死不私休、斥天地不分清白、三桩誓愿诉冤情等,体现了窦娥主观意志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悲剧之美。而《红楼梦》“第三种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但却共同造成了悲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因为”的内容错误,《葬花词》主要表达林黛玉自我人生的感悟;大观园未来不知如何,是宝玉“继而想到”。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乐天知命、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错,根据材料一“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可知,大团圆式的结尾是为了满足“阅者之心”,即满足阅读者的心理需求;B.“可以消解摆脱现实人生的各种困境”错,根据材料二“这个以情为内核的青春世界是人心中最本真的理想,是人与生俱来而自然而然的企盼”可知,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最本真的理想和企盼,说“可以消解”各种困境太绝对;D.“观点相反”错,根据材料一“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和材料三“‘无可奈何天’,就是人与生俱来不可摆脱的束缚和困厄。在现实中,生而为人,都会有许许多多无奈,而且还有根本性的无奈——死亡”,可以看出两者观点是一致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晚韶华》曲,揭示李纨悲剧命运,符合材料一的观点。B.

写洞悉世事、通晓人情,与悲剧无关。C.

林黛玉出场描写,突出外貌特征,与悲剧无关。D.

写贾雨村对功名的渴望,与悲剧无关。6.C7.B

8.(1)惬意转向不安。以为找到合适的活维持生计,但店主不招教师。(2)店主推荐“我”去深山洋学堂应聘教书,又升希望。(3)带着教书梦想上山却又希望落空,感到茫然。(4)店主请我做活,重燃希望;明白其真实意图后,仍坦然面对。

9.(1)“我”在南国一直面临生存困境,有身体挨饿、做工疲劳、无业彷徨的苦闷无助,体现了人生的变化不平。(2)“我”经历种种磨难仍积极乐观,底层苦力、乡野村民各有不易但都坚韧生活、愿意帮助他人,传递了勇于前行、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3)小说观照了苦涩的现实,又不失幽默风趣。灰色生活的自嘲中蕴含着积极的浪漫主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讽刺”错,根据原文“同我一块儿住的一位苦力,把从我脸上眼里发现的苦楚,向店里的人尽力宣传了”,这里苦力把“我”的情况说出去,是看“我”有“苦楚”,并非“讽刺”。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B.“暗示我与此地格格不入,此行会无果”错,根据原文“人家自然全是茅屋,但前后的房檐,都拖到地面……”,此段环境描写,写出了当地的环境之落后、贫苦,对“我”找工作不成功并无“暗示”作用。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当“我”听苦力说店老板要找老师,在赶去时,“于是我愉快地起身,一路不时吹着得意的口哨”,可见,“我”当时的心情是惬意的;但当“我”听到老板说“我没钱,哪能请一个教书的呢”时,“我”的心情转向不安。当“我”听到店老板说“距这儿不远的深山里,有座洋学堂,听说要请个教汉文老师,你去包成功的”和老板娘的话“对呀,那里请多久也没找着人哩!”后,内心是充满希望的。当“我”到达洋学堂,听修女说“是的,要一个教员,但要懂得克钦话哩”时,“我”“所用的精力都等于零了”,希望落空,内心感到很失落。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干中“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人生路,在原文中的体现有“当我在南国天野里漂泊的时候,没饭吃,便做工;得了流汗换来的工钱,就又向一个充满新鲜情调的陌生地方走去”“到大商埠八莫,又没钱吃饭了,仍旧使用随身带着的法宝——做工”,可见“我”在南国生活困苦,不得不做体力工,体现了人生的“不平”;“实际经验着,才并不全符脑里所起的美好幻象”“于是我愉快地起身,一路不时吹着得意的口哨”,“我”虽然生活困苦,困难重重,但依然有“美好的幻象”“愉快”地“吹着得意的口哨”,可见“我”非常乐观;在困难生活中,“苦力”替“我”“宣传”,帮“我”出谋划策,寻找合适于“我”的工作;“我”“遇着一个男子,问他学校所在的地方,谁知他全不懂”“然而,他会意地把我引到一座木建楼房的门前,正是我要找寻的学堂”,还有店主让“我”开始做工、教孩子,体现了当时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我”“走倦了,坐在山坡林下,把脑里飘忽而来飘忽而去的情绪,在膝上随意抒写”体现了“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体现了“我”及人们的乐观;“这,看起来倒是一件有味的容易事,然而,实际经验着,才并不全符脑里所起的美好幻象”“仍旧使用随身带着的法宝——做工”“于是我愉快地起身,一路不时吹着得意的口哨”,小说语言幽默风趣,体现了苦涩生活中的积极浪漫。10.A11.B

12.C

13.(1)但是现在单于违背我的命令且态度傲慢,侵掠没有停止过,边郡的百姓多次受到骚扰,我真的非常怜悯他们。(2)国家因此安宁,皇位继承平稳,这是采用了韩安国原本的谋略。

14.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忠于国事,为国君分忧;谨慎持重;体恤百姓。【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北方未尝没有强胡的威胁,中原各国又战乱不已。然而各国还是能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根据时节来耕种,国家的府库常能充实,守卫防御的设备完整,匈奴不敢轻易侵犯。“强胡之故”中“强胡”是“故”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养老长幼”结构一致,中间不能断开,“树种以时”状语后置句,“以时”是“树种”的状语,独立成句,排除C。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B.“不满十分之一”错误,原文第二段“利不什不易业”句意是如果没有十倍的利益,绝不轻易换掉原来的职业。文中“利不什不易业”指利益高。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都认为是迫于敌强我弱的形势”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御史大夫臣韩安国的话“不然。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匈奴至而投鞍,高于城者数所。平城之厄,七日不食,天下叹之。及解围反位,无忿怨之色。虽得天下而不报平城之怨者,非以力不能也。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之私怒,伤天下之公义。故遣刘敬结为和亲,至今为五世利。”可知,韩安国认为高皇帝刘邦结和亲之约的原因是圣人有包容天下的度量,而不应该以个人的私仇和怨恨,去损害天下的公义。王恢认为结和亲之约的原因是迫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以天下为重。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逆命”,违背命令;“慢”,态度傲慢;“已”,停止;“数惊”,多次受到骚扰;“闵”,同“悯”,怜悯。(2)“继嗣”,皇位继承;“从”,采用;“本谋”,原本的谋略;“从韩安国之本谋也”,判断句。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第二段御史大夫韩安国的话“不然。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匈奴至而投鞍,高于城者数所。平城之厄,七日不食,天下叹之。及解围反位,无忿怨之色。虽得天下而不报平城之怨者,非以力不能也”可知,韩安国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形势,能够做出正确判断;根据“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之私怒,伤天下之公义。故遣刘敬结为和亲,至今为五世利”可知,韩安国忠于国事,为国君分忧;根据“臣闻之,利不什不易业,功不百不变常。自三代之盛,远方夷狄,不与正朔、服色,非威不能制,非强不能服也,以为远方绝域,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可知,韩安国谨慎持重;根据“且匈奴者,轻疾悍前之兵也,畜牧为业,弧弓射猎,居处无常,难得而制也。今使边鄙久废耕织之业,以支匈奴常事,其势不权”

可知,韩安国体恤百姓。参考译文:孝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大行王恢多次言说进攻匈奴的好处。孝武皇帝召见群臣并询问他们说:“朕打扮好自己的女儿把她许配给单于,并给单于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赏赐他的东西非常丰厚。但是现在单于违背朕的命令且态度傲慢,侵掠也没有停止过,边郡的百姓多次受到骚扰,朕真的非常怜悯他们。现在朕打算发兵攻打匈奴,你们以为如何?”大行王恢行两次叩头的跪拜大礼说:“好。臣听说代国还没有被赵国灭亡的时候,北方未尝没有强胡的威胁,中原各国又战乱不已。然而各国还是能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根据时节来耕种,国家的府库常能充实,守卫防御的设备完整,匈奴不敢轻易侵犯。如今凭着陛下您的威严,天下统一的形势,大家共同事奉汉朝,又派遣士兵乘守边塞,运输粮食和军用物资,来防备匈奴的侵扰,但是匈奴还是经常侵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沉重打击他们的缘故。臣个人认为进攻是有利的。”御史大夫韩安国说:“不是这样的。臣听说高皇帝曾经被围困在平城,匈奴人马多得解下马鞍扔成堆,有好几处都比平城的城墙还要高。平城这场危难,高皇帝断粮七天,天下人都为之叹息。等到围困解除返回京城,高皇帝并没有忿恨埋怨的表情。虽然得到了天下却没有报平城被围困的仇恨,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圣人应该有包容天下的度量,而不应该以个人的私仇和怨恨,去损害天下的公义。所以高皇帝派遣刘敬去达成和亲的协议,到现在历经五代皇帝都从中得到好处。”大行说:“高皇帝披坚甲执锐器,来扫除天下的祸害,冒着羽箭飞石,顶着风吹雨打,经过了将近十年,尸体填满湖泽,死亡的有十分之七,逃难的行人低头哭泣而不愿正眼去看兵器。以天下剩余的这弱小的力量和厌恨战事的百姓,去承受饱壮安逸的匈奴,这样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高皇帝才订立和亲的条约,目的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五帝的音乐各不相同,三王的礼仪也互不因袭,并不是故意要不同,只是各与时世相适宜罢了。教化百姓要随着形势而改变,防备敌人要随着敌人而变化。如今匈奴恣意横行已久,掳虐当地百姓,守卫边疆的士兵也死伤无数,这样的形势使仁人感到哀痛。”御史大夫说:“臣听说,如果没有十倍的利益,绝不轻易换掉原来的职业,如果没有百倍的功效绝不改变常规。即使是三代那样的强盛,远方的少数民族,也没有采用中原国家的历法和车马服饰的颜色,并不是中原国家的威严不能制服他们,也并不是中原国家的强大不能征服他们,而是因为那些是偏远的边疆地区和无人到达的蛮荒之地,住着的都是不可教化的民族,不值得烦劳中原国家去做。况且匈奴这个民族,有着轻捷彪悍的兵马,他们以畜牧为生,使用弓箭打猎,没有固定的住所,很难制服他们。现在让边境的人民长期放弃耕田织布的劳作,来抵御习惯战争的匈奴,这样的形势是不利的。”孝武皇帝亲自率领将士,在马邑埋伏军队,引诱单于到来。单于入塞以后,半路发觉了汉朝的计谋,就赶紧往回撤兵。从此以后匈奴和汉朝不断交战,结下仇怨,祸灾不断,互相攻击了十多年,兵力衰弱,人民劳苦不堪,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天下政权开始动摇。御史大夫桑弘羊上奏请皇上派人去轮台开垦耕作,皇上下诏驳回说:“现在最重要事,是禁止横征暴敛,不许随便收税。远到西域屯垦,是不能抚慰百姓的。”于是不再谈论攻战之事。国家因此安宁,皇位继承平稳,这是采用了韩安国原本的谋略啊。15.D16.以雁来自故乡委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雁不远万里、穿云经霜喻诗人自己历经周折艰难谪戍南荒;以滇水多葭菼、禺山多粮食谷物,适于雁居,喻指自己寄寓高峣的自适;以北地多杀身之祸反衬自己在南方暂得安宁。【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D.“‘尔休恋’是诗人对自己被贬的劝勉,告诉自己不要留恋过去生活,暗含不能为国效力的无奈”理解有误,“尔休恋”的“尔”是你(们);“虏弦张”,敌人拉弓射箭,指边地不宁。此联不是诗人对自己的劝勉,没有告诉自己不要留恋过去生活,暗含不能为国效力的无奈的情感。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首联“忽见行行雁,来应自故乡”可知,诗人在云南看到大雁,想到大雁应是来自北方的故乡,以雁来自故乡委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颔联“天涯多少路,云际几番霜”,诗人想到大雁不远万里、穿云经霜来到南方,根据注解“杨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三十年”可知,诗人由大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