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14-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_第1页
GB T 514-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_第2页
GB T 514-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_第3页
GB T 514-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_第4页
GB T 514-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T514—1983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forliquid-in-glassthermometersfor2005-05-23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I本标准代替GB/T514—1983《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与GB/T514—1983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对GB/T514—1983中10支温度计的技术规格进行了修改,增加了39支温度计的技术规格和相应的图示及温度计检定点的规定;——对各支温度计的技术规格采用列表形式为主、图表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附录B和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华辰医用仪表有限公司。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514—1965、GB514-1975、GB/T514-1983。1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试验方法中测量温度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规格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JJG50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内标式温度计enclosed-scalethermometer局浸温度计partial-immersionthermometer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液柱的规定部分浸没在被测温度介质内,才可正确显示温度读数的玻璃液体全浸温度计total-immersionthermometer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所有液柱部分浸没在被测温度介质内,且浸入的液柱顶部与被测温度介质液感温泡bulb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它是位于温度计位于主标尺之下或在主标尺和辅助标尺之间的毛细孔扩张部分。可容纳上升到温度计下限刻线时2安全泡expansionchamber位于毛细管顶端的毛细孔扩张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因温度过高(气压过大)而使液体膨胀冲破温度计,还可用于接上中断的液柱。本标准中规定的玻璃液体温度计按结构分为棒式温度计和内标式温度计,见图1。感温液体为汞(水银)、乙醇或汞基合金。以温度计编号排列的各支温度计列于表1,以温度范围和分度值划分的各支温度计列于表2。图1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示意图3表1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编号表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温度范围℃浸没深度mm分度值℃应用方法标准号闭口闪点1号(内标式)1闭口闪点2号(内标式)1开口闪点1号(内标式)1开口闪点1号1开口闪点2号2恩氏黏度1号(内标式)恩氏黏度2号(内标式)沥青恩氏黏度运动黏度1号(内标式全浸01运动黏度2号(丙标式)全浸运动黏度3号(内标式)全浸运动黏度4号(内标式)38~42全浸运动黏度5号(内标式)全漫运动黏度6号《内标式)全浸运动黏度月(内标式)全浸5运动黏度8号(内标式)全浸5运动黏度9号(内标式)全浸5运动黏度10号(内标式)全浸5运动黏度另(内标式)-62~—58全浸沥青黏度1导全浸沥青黏度2全浸布氏黏度1全浸布氏黏度2号全浸布氏黏度3号全浸布氏黏度4号全漫0滴点1号(内标式)全浸1滴点2号(内标式)全浸1滴点3号1滴点4号1凝点(内标式)1结晶点、凝点1号(内标式)1结晶点、凝点2号(内标式)14表1(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温度范围℃浸没深度mm分度值℃应用方法标准号石蜡冻凝点20~100全浸熔点38~82石蜡滴、熔点32~127浊点、倾点1号-80~201浊点、倾点2号1冰点—80~20全浸冷却液冰点1号-37~2冷却液冰点2号-54~—15苯结晶点全浸软化点30~180全浸GB/T4507、SH/T0639脆裂点—38~30蒸馏1号(内标式)0~360全浸1蒸馏2号0~360全浸1蒸馏3号—2~300全浸1蒸馏4号全浸1润滑油泡沫-20~102全浸冷却液泡沫—20~1501液化气挥发性—50~5蒸发损失1号95~155全浸蒸发损失2号全浸防锈油蒸发量全浸蒸气压1号34~42全浸蒸气压2号40~70全浸破乳化-1~105全浸氧化特性1号80~100氧化特性2号72~126氧化安定性1号98~152氧化安定性2号95~103全浸5表1(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温度范围℃浸没深度mm分度值℃应用方法标准号热安定性1号全浸热安定性2号全浸热安定性3号全浸老化特性密度1号—5~25全浸密度2号20~45全浸密度3号40~65全浸密度4号-1~38全浸液化气密度—15~45全浸石蜡含油量—37~21石蜡针人度25~55全浸油罐温度计1号-34~52全浸油罐温度计2号-16~82全浸油罐温度计3号50~240全浸1苯胺点1号-38~42苯胺点2号25~105苯胺点3号90~170注:1.石油产品标准试验方法中所使用的温度计一览表参见附录A。2.本标准中规定的温度计与相应国外石油产品试验用温度计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B。表2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温度范围表温度范围/℃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温度计编号分度值0.02℃-15~—5全浸4~6全浸-5~25全浸分度值0.05℃—2~2全浸58.6~61.4全浸-1~38全浸133.6~136.4全浸全浸分度值0.1℃-62~—58全浸20~45全浸—52~—48全浸25~55全浸—45~—35全浸34~42全浸-42~—38全浸38~42全浸-35~—25全浸38~82-32~—28全浸40~65全浸-25~—15全浸40~70全浸-22~—18全浸48~52全浸6表2(续)温度范围/℃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温度计编号78~82全浸50~11080~100全浸95~103全浸全浸98~102全浸全浸全浸分度值0.2℃全浸—54~—15分度值1℃—50~5二80~20—38~42—37~2—20~102全段-15~45全浸25~105—30~17032~12790~1705~40095~155全浸—2~300全浸98~152—2~400全浸分度值0.5℃全浸—80~20全浸-38~30—37~21全浸—34~52全浸全浸-16~82全段全浸-1~105全溴全浸0~6020~100全浸分度值2℃30~180全浸5温标本标准规定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以1990年国际温标(ITS-90)为依据,按摄氏度分度。6技术规格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技术规格详见表3和表4(图2~图18)。6.1内标式温度计:技术规格详见表3(图2~图10)。6.2棒式温度计:技术规格详见表4(图11~图18)。表3内标式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规格N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闭口闪点1号闭口闪点2号开口闪点1号恩氏黏度1号恩氏黏度2号运动粘度1号运动粘度2号对应图号图2图2图3图4图4温度范围/℃—30~170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51515151511示值允差/℃刻度间最短距离/mm总长度/mm上部外套管外径/mm感温泡长度/mm感温泡外径/mm9士19土8.5土0.55.5主0.58.5土2.59土1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距离/mm刻度范围长度/mm感温泡底部至下部外套管收缩处的距离/mm感温泡底部至金属套管的距离/mm安全泡顶端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标尺板顶部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6士2注释有金属套管有金属套管,有中间泡有金属套管有金属套管表3(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运动黏度3号运动黏度4号运动黏度5号运动黏度6号运动黏度7号运动粘度8号运动粘度9号运动粘度10号对应图号图10图10图10图10图10图10温度范围/℃48~5238~42-2~2-22~—18—32~—28—42~—38-52~—48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11111111示值允差/℃刻度间最短距离/mm总长度/mm上部外套管外径/mm感温泡长度/mm感温泡外径/mm220±109±19士1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刻度范围长度/mm50士1450士14感温泡底部至下部外套管收缩处的距离/mm感温泡底部至金属套管的距离/mm安全泡顶端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标尺板顶部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60土560土5表3(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运动黏度11号滴点1号滴点2号凝点结晶点、凝点1号结晶点、凝点2号对应图号图10图5图5图6图7图8图9温度范围/℃—62~—58—80~600~360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11515151515551示值允差/℃-80~-51.3.0总长度/mm外套管外径/mm下部外套管外径/mm220±109±13.5±0.54±0.53.5+0.5250±103.5±0.5350土10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距离/mm感温泡底部至下部外套管收缩处的距离/mm感温泡底部至金属套管的距离/mm安全泡顶端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标尺板顶部至温度计顶部距离/mm60士5160士5注释有金属套管有金属套管感温液为乙醇感温液为汞铊合金GBGB/T514-2005台表4棒式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规格温度计编号GB-4GB-5GB-8GB-20GB-21GB-22GB-23温度计名称开口闪点1号开口闪点2号沥青恩氏黏度沥青黏度1号沥青黏度2号布氏黏度布氏黏度对应图号图11图11图11图14图14图12图12温度范围/℃0~360—6~40058.6~61.4133.6~136.4—45~—35-35~—25A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10.050.和0.50.050.1和0.5111示值允差/℃200,2.0300,3.0≤260,2.0>260,4.00.15最大刻线宽度/mm0.150.150.150.100.100.150.15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400330±10310王5275±5305±5305±5300±5300±56.75±0.756.0±0.56.75±1.256.75±1.258±28.5±1.550±550±535±535±55.5±0.55.25±0.75≤棒外径棒外径≤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G刻度范围长度/mm45+10235+1545+10225±1558.6℃65±2565±25-45℃-35℃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0.3<0.382±5-0.3~0.682±5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L长度/mm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圆环状纽扣状纽扣状平滑加工平滑加工表4(续)已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布氏黏度布氏黏度石蜡冻凝点熔点石蜡滴熔点对应图号图12图12图11图11图12图15图15温度范围/℃—25~—15—15~—5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0S1C5515112示值允差/℃最大刻线宽度/mm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415王511士≤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顶部加工形状平滑加工平滑加工纽扣状纽扣状圆环状纽扣状纽扣状注释感温泡形状见图18后表4(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浊点、倾点1号浊点、倾点2号冰点冷却液冰点1号冷却液冰点2号苯结晶点软化点对应图号图11图11图12图11图11图14图12温度范围/℃—80~20-38~50—80~20—37~2—54~—154~630~180A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值允差/℃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300±5C棒外径/mmD感温泡长度/mmE感温泡外径/mm≥5且≤棒外径≥5.5且≤棒外径≤棒外径≥6且≤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G刻度范围长度/mm139士2360士15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平滑加工纽扣状注释感温液为乙醇GBGB/T514-2005表4(续)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脆裂点蒸馏2号蒸馏3号蒸馏4号润滑油泡沫冷却液泡沫液化气挥发性对应图号图13图12图12图12图12图11图11温度范围/℃-38~300~360-2~300—2~400—20~102-20~150—50~5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5151515121512示值允差/℃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6.5士0.5D感温泡长度/mmE感温泡外径/mm≥6且≤棒外径5.5士0.3≥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GBGB/T514-2005一表4(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蒸发损失1号蒸发损失2号防锈油蒸发量蒸气压1号蒸气压2号破乳化氧化特性1号对应图号图14图17图17图14图12图15温度范围/℃95~15534~42-1~10580~100A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21511515示值允差/℃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B总长度/mmC棒外径/mm6.25±0.757±0.55.25士(.7530±5E感温泡外径/mm棒外径≥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L长度/mm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表4(续)云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氧化特性2号氧化安定性1号氧化安定性2号热安定性1号热安定性2号热安定性3号对应图号图15图16图14图14温度范围/℃72~12698~15295~103A浸没深度/mm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S51515121示值允差/℃允许加热最高温度/℃棒外径≤棒外径7土1≥5且长棒外径170士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G刻度范围长度/mm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1~1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项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项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圆环状圆环状,内径2~3mm圆环状,内径2~3mm圆环状,内径2~3mm分表4(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老化特性密度1号密度2号密度3号密度4号液化气密度石蜡含油量石蜡针入度对应图号图12图14图14图12图12图11图14温度范围/℃-5~2540~65—15~45-37~2125~55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1111112151示值允差/℃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220士20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一0.5~0.5一0.5~0.5一0.5~0.5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表4(续)云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油罐温度计1号油罐温度计2号油罐温度计3号苯胺点1号苯胺点2号苯胺点3号对应图号图12图17图11图11图15温度范围/℃全浸全浸全浸刻度标尺:分度值/℃长刻线间隔/℃数字标刻间隔/℃151515121212示值允差/℃安全泡:允许加热最高温度/℃7士1≥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5且≤棒外径刻线位置:感温泡底部至刻线G刻度范围长度/mm112.5士12.5冰点刻度:范围/℃H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中间泡:I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J顶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棒扩张部分:L长度/mmM底部至感温泡底部距离/mm顶部加工形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纽扣状7其他要求7.1玻璃7.1.1制造温度计用的玻璃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的要求。7.1.2玻璃的应力应使因受热或机械震动而造成破损的可能降至最低。7.1.3感温泡的玻璃应进行适当的热稳定性处理以满足精度要求。7.1.4温度计刻线的清晰度不应由于玻璃闷光或浑浊而受到影响。7.1.5不应由于玻璃的缺陷或玻璃中的杂质造成温度计内液体弯月面发生扭曲现象。7.2感温液体7.2.1温度计中的感温液体汞(水银)或汞基合金必须纯净干燥,不含有气泡和其他杂质;感温液体为汞时,汞应符合GB913中一号汞的要求。7.2.2乙醇或其它有机液体作感温液体时必须纯净,不含有机杂质、纤维和其他目测看得见的夹杂物,也不能有气泡析出;应使用不沾玻稼、不易褪色和不沉淀的染色剂着色,染色必须稳定明显,不得在毛细管内壁留有痕迹。7.3填充气体温度计毛细管中滋基上面的空间必须充满足够压力的干燥纯净的惰性气体。7.4毛细管7.4.1温度计的毛细管应平直,不得有目测察觉到的不均匀和弯曲现象。毛细孔截面应为圆形或椭圆形(椭圆形长轴应与观察面成直角),内径应均匀一致,在读数范围内不得有目测看得见的收缩或扩张现象。7.4.2毛细管内、外表南不应粗糙或有污垢,在刻度范围内不应有影响读数的气泡。7.4.3温度计的毛细管上限刻线之上,必须具有缓冲空间(安全泡或延长的毛细孔),其容积应大于上限温度20℃所膨胀的体积。对低温温度计应能承受60℃环境温度的液体膨胀量。7.4.4毛细孔中的液柱在移动时必须均匀,无跳动现象并不得在管壁留下痕迹,也不得分裂成段。7.4.5棒式温度计在玻璃体内沿毛细管熔入宽度不小于棒的外周长四分之一的乳白色(或彩色)釉带。上限温度在300℃以上的温度计,允许无釉带。7.4.6内标式温度计的内志毛细管应通过标尺的中心,与标尺板的标线垂直。内芯毛细管的两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刻线的长度范明。内芯毛细管与标尺板的距离不得大于1mm/内芯毛细管和标尺板的纵向相对位移不得大于最小分度值的二分之一。7.4.7内标式温度计应用直径0.2mm~0.3mm的铜丝把内芯毛细管系扎在标尺板上,系扎点不多于两处,铜丝应具有防腐性。7.5外套管7.5.1内标式温度计的外套管应为圆柱形,在刻度板底端处应逐渐收缩,外套管厚应不小于0.6mm。7.5.2内标式温度计外套管的内、外表面不应有擦伤和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温度计外套管的正面不应粗糙、不应有气泡、结疖或其他瑕疵,以免减低清晰程度,造成读数困难。7.6毛细管间隙尺寸7.6.1刻度线与感温泡之间以及刻度线与中间泡或安全泡之间的毛细管的最小长度应符合下述规定:7.6.1.1如果最低刻度线的刻度值不大于100℃,感温泡与最低刻度线之间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为13mm;如果最低刻度线的刻度值大于100℃,感温泡与最低刻度线之间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为7.6.1.2中间泡与其下的刻度线之间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为5mm。7.6.1.3如果刻度线的刻度值不大于100℃,中间泡与其上的刻度线之间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为10mm;如果刻度线的刻度值大于100℃,中间泡与其上的刻度线之间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为7.6.1.4如果在温度计顶部有安全泡,在最高刻度线之上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应为10mm;如果在温度计顶部无安全泡,在最高刻度线之上的正常毛细管的最小长度应为30mm。安全泡的容积应不小于20mm正常毛细管所相当的体积。7.6.2中间泡应为长窄形,其位置应低于浸没深度线至少10mm。7.7标尺及刻线7.7.1棒式温度计的字、线应刻印在釉带的对面外壁面上,刻线应垂直于毛细管轴线,单、双边刻印线均可。刻印的线应平直,不应有影响读数准确性的粗细不均和中断现象。最大刻线宽度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7.7.2棒式温度计最长刻印线的长度应不大于釉带宽度,其他刻印线的长度应不小于表5中规定的比例。正面观察时全部刻线的投影必须在釉带丙。7.7.3棒式温度计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度数允许按一边排列,此时数字应顺毛细管方向且横跨该分度线的两侧排列。7.7.4内标式温度计的分度应刻在乳白色的长条形标尺板土。标尺板上木应有湾暗色彩;在散光下不应从刻度板正面显示出反面工的标记。板厚度(4mm~mm,长和宽根据温度计外套管内部尺寸确定。7.7.5内标式温度计各刻线长度应不小于表5中规定的比例。7.7.6内标式温度计十位度数字的标记按毛细管的两侧排列,在左边排十位数字,右边排零;个位度数两侧排列。7.7.7内标式温度讯应用焊封的方法固定标尺板,把标尺板顶端焊在外套管封口处。7.7.8在标尺上限和下限处,应展刻分度,它的度数应不少于在该温度间隔所规定的允许误差值。7.7.9数字、刻线和标记应用醒目不易褪色和不易脱落的颜料涂印土。表5刻线长度与标尺宽度比例最小分度℃各分度的刻线长度和标尺宽度之比例,不小于0.1℃单数度双数度 3 ———— 7.8浸没深度线对局浸温度计,应在温度计的正面与感温泡相距表1所规定的浸没深度土0.5mm处标注永久性浸没深度线。7.9顶部加工棒式温度计的顶部可为平滑加工、圆环式或纽扣式加工(见图1所示),圆环或纽扣的外径不应大于棒外径。内标式温度计顶部应平滑呈球形。7.10金属套管恩氏黏度1号和2号温度计、闭口闪点1号和2号温度计以及滴点1号和2号温度计均应具有可以在仪器上固定的金属套管。对恩氏黏度和闭口闪点测定用温度计的准确性检查是在带有金属套管时8校正和检定8.1校正全浸温度计或局浸温度计应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若全浸温度计或局浸温度计未在规定的浸没深度条件下使用或局浸温度计使用时露出液柱温度与规定的露出液柱平均温度不符时,温度计露出液柱温度的参考校正方法参见附录C。8.2检定8.2.1温度计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0和国家计量检定部门的其他有关规定和标准方法,并按表6所列的各点进行检定。8.2.2温度计的检定周期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0的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最长不得超过1年)。8.2.3温度计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8.2.4所有温度计都应严格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附有检定证书。表6温度计的检定点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检定点/℃闭口闪点1号-20、0、50、100、150闭口闪点2号开口闪点1号开口闪点1号开口闪点2号恩氏黏度1号恩氏黏度2号沥青恩氏黏度运动黏度1号运动黏度2号运动黏度3号运动黏度4号运动黏度5号运动黏度6号0运动黏度7号运动黏度8号运动黏度9号运动黏度10号运动黏度11号沥青黏度1号沥青黏度2号布氏黏度1号表6(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检定点/℃布氏黏度2号布氏黏度3号布氏黏度4号0、50、100、1500、50、100、150、200、250、3000、100、200、300、400凝点-20、0、50结晶点、凝点1号结晶点、凝点2号石蜡冻凝点25、50、75、100熔点40、50、60、70、80石蜡滴熔点40、60、80、100、120浊点、倾点1号浊点、倾点2号—35、0、50冰点冷却液冰点1号冷却液冰点2号苯结晶点软化点脆裂点—30、0、30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0、100、200、300、370润滑油泡沫冷却液泡沫-20、0、50、100、150液化气挥发性蒸发损失1号0、100、110、130、150蒸发损失2号防锈油蒸发量表6(续)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检定点/℃蒸气压1号蒸气压2号破乳化氧化特性1号氧化特性2号氧化安定性1号氧化安定性2号热安定性1号热安定性2号热安定性3号老化特性密度4号液化气密度—15、0、15、30、45石油蜡含量石油蜡针入度油罐温度计1号—30、0、25、45油罐温度计2号油罐温度计3号苯胺点3号9包装和标志9.1标志棒式温度计在刻度面上、内标式温度计在标尺板正面刻印有℃(或C)的标志,且棒式温度计在釉带背面、内标式温度计在标尺板背面刻印下列标志:9.1.1温度计编号(内标式温度计编号刻在标尺板正面);9.1.2制造厂商标;9.1.3CMC计量标志;9.1.4制造年月;文xx0文xx09.1.5温度计的名称。9.2包装和贮存每支温度计应装在合适的盒子中,盒上应标注温度计编号以及温度范围。包装后的温度计应贮存在-30℃~40℃、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单位为毫米编号0重0d00o重2号有储液泡02号1号a合图2闭口闪点1、2号温度计6c005色ooo5o59898650图3开口闪点1号温度计图4恩氏黏度1、2号温度计mm2006镀镍套管黄铜c09.5+0.209.5+0.2-0.13lnmlnmmlnnlu…2玻璃皿8中6.5±0.5图6凝点温度计图7结晶点、凝点1号温度计9.5±1.5C0C68辈0og06+0.5内标式:汽油和溶剂油蒸馏用温度计1mhtdnrt作1号1号C止点温度子起点温度温度计号温度范围/℃分度值℃起点止点1号2号3号4号5号6号27号8号9号10号11号运动黏度温度计注: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详见表4。注: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详见表4。图12注: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详见表4。图13注: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详见表4。图14注: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详见表4。图15GB/T514—2005图16(-J-—F-06.5±0.5图18石蜡冻凝点温度计感温泡示意图(资料性附录)石油产品标准试验方法中所使用温度计一览表表A.1石油产品标准试验方法中所使用温度计一览表方法标准号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分度值/℃1全浸1全浸1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全浸42~全浸—52~全浸全浸111全浸全浸全浸全浸1表A.1(续)方法标准号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分度值/℃1-38~5012—37~21全浸-38~30-5~300125~55全浸全浸1全浸1全浸34~42全浸40~70全浸1-38~501全浸全浸全浸全浸-5~4001全浸全浸1全浸-45~—35全浸全浸全浸-15~—5全浸全浸-20~102全浸72~126表A.1(续)方法标准号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分度值/℃-5~25全浸20~45全浸40~65全浸-80~201—38~501全浸0~360195~103全浸-20~1501—20~102全浸—5~3001-37~2-54~-1532~1270~1501全浸1全浸72~12620~100全浸—80~601-60~601全浸-15~45全浸-80~201—38~50195~103全浸-2~3001全浸—5~300158.6~61.4全浸133.6~136.4全浸全浸全浸全浸0~3601表A.1(续)方法标准号温度计编号温度范围/℃分度值/℃浸没深度/mm80~10072~12695~103全浸-38~501—37~2130~180全浸1-5~4001全浸95~103全浸98~152卧GB/T514—2005(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规定的温度计与相应国外温度计的对应关系本标准温度计编号温度计编号IP标准温度计编号温度计编号表B.1(续)本标准温度计编号温度计编号IP标准温度计编号温度计编号注:*表示此支温度计与本标准规定的温度计技术规格稍有差异。GB/T514—2005(资料性附录)温度计露出液柱温度的参考校正方法C.1当全浸温度计局浸使用时,可按式(C.1)进行露出液柱温度校正:c₁=kN(t₁-t)………………(C.1)式中:k——感温液体在温度计毛细管玻璃中的视膨胀系数;一般对汞(水银)和汞铊合金k为0.00016,乙醇为0.00104,甲苯为0.00103,戊烷为0.00145(见表C.1);N——与露出液柱高度相当的温度度数,即温度计的指示温度与相应于规定浸没深度的实际温度或外推温度值之差值;t—-露出液柱的平均温度(使用辅助温度计,置于露出液柱的下部1/4位置上测量得到),℃;t₁——温度计感温泡的温度,℃。C.2当局浸温度计全浸使用时,可按式(C.2)进行液柱温度校正:c₂=kN(t₅-t₁)……(C.2)k、N——同式(C.1);t₃——规定露出液柱的平均温度(参见表C.2),℃;t₁——温度计感温泡的温度,℃。C.3当在规定的浸入深度下使用局浸温度计时,若露出液柱温度与规定的露出液柱平均温度不同时,可按式(C.3)进行露出液柱温度校正:c₃=kN(t,-tt)…………………(C.3)式中:k、N——同式(C.1);t₁——规定的露出液柱平均温度(参见表C.2),℃;ty——试验或校正时露出液柱的平均温度(使用辅助温度计,置于露出液柱的下部1/4位置上测量得到),℃。表C.1几种感温液体在玻璃中的视膨胀系数平均温度/℃视膨胀系数k/(10-*/℃)硼硅玻璃其他玻璃汞汞戊烷甲苯乙醇990表C.1(续)平均温度/℃视膨胀系数k/(10-*/℃)硼硅玻璃其他玻璃汞汞戊烷甲苯乙醇表C.2部分温度计的规定露出液柱平均温度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检定点(C)及露出液柱平均温度(E)/℃开口闪点2男C0100、200、300、370EC0、50100、150200、250、300EC0、100、200、300,400E熔点C40、50、60、70、80E25(全范围)若蜡滴熔点C40、60、80、100、120E25(全范围)蚀点、倾点1号E21(全范围)趣点、倾点2号CE21(全范围)冷却液冰点1号CE冷却液冰点2号E脆裂点CE15(全范围)冷却液泡沫C—20、0、50、100、150E液化气挥发性CE—23(全范围)氧化特性1号CE30(全范围)氧化特性2号CE30(全范围)温度计编号温度计名称检定点(C)及露出液柱平均温度(E)/℃氧化安定性1号CE老化特性CE40(全范围)石油蜡含量CE21(全范围)CE5、15、20、25、30CE苯胺点3号CE卧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261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262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266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T509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GB/T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2430喷气燃料冰点测定法GB/T2539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测定法GB/T3145苯结晶点测定法GB/T3498润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