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了解法西斯主义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和特点。3.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联合国的建立,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知识点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1)形成的标志国家标志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含义: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3)影响: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2.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欧洲背景①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②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③制定了侵略目标,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①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②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③纳粹党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得到广泛支持过程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②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①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影响①形成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疯狂侵略扩张②英法等国家为保存自己利益,采取绥靖政策,默认德国吞并奥地利,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阶段主要事件局部战争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②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国抗战成为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全面爆发①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②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全球阶段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②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大战结束①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②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③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知识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内容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⑦成立联合国。(3)评价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②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4)作用: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3.二战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4)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1.阅读教材P100“希特勒和纳粹党成员在街上巡逻”图及文字说明,思考:从该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提示:希特勒和纳粹党成员在慕尼黑街上巡逻以显示力量,反映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啤酒馆暴动”失败,说明当时纳粹党的力量还很薄弱。2.阅读教材P101“史料阅读”:根据史料概括何为法西斯主义?提示:法西斯主义是以民主主义为基本特征,主要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3.阅读教材P102“思考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存在严重问题,激起了战败国德国的极端不满和意大利、日本等战胜国的不满,引发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土壤。经济大危机对法西斯上台起了催化剂作用。法西斯主义者通过鼓吹战争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赢得了支持。4.阅读教材P102“史料阅读”:史料反映了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实质是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5.阅读教材P100-101: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看法。提示:根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竞争和帝国主义列强争霸,直接祸根便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上台,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成二战爆发的重要因素。6.阅读教材P103“历史纵横”:阐述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历史地位。提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7.阅读教材P10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太战场示意图”:从中得到什么信息?提示: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战火席卷东南亚,进逼大洋洲,将美国及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卷入战争。这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批注:8.阅读教材P104“学思之窗”: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提示:《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安理会投票程序,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是战时盟国为维护战后和平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机制,是联合国安全体制的基石,使集体安全有了比较切实可行的保证。也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政治力量的对比,体现了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在保护大国利益的同时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批注:9.阅读教材P105“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图:从中得到什么信息?提示:英、美、苏三大国在雅尔塔召开的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批注:10.阅读教材P105“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从中得到什么信息?提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批注:[思维导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一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战争宣传材料二在日本的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其中的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因此,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英国)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要)齐心协力打击敌人……毁灭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丘吉尔的广播演说材料四(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出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提示:问题: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影响: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方式和影响。提示: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式建立。影响: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材料三中丘吉尔说的“俄国的危难”指的是什么?“齐心协力”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提示:危难:德国侵略苏联。体现: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口猛增,美国工业发达;西欧出口下降,工业状况较美国相差很多。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在战争中大发战争横财,而西欧遭受到了巨大的战争破坏。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比较(1)不同点类别德国日本过程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侵略战争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建立法西斯专政核心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军部势力方式欺骗性的宣传,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通过政变等手段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2)相同点①历史原因: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国的海外利益都受到制约。②时机:两国法西斯利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③本质: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C[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用排除法把相同的排除,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C项为德国所特有,故正确。]2.“随着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世界上只剩下美苏两大强国。”上述言论主要阐释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B.一度处于世界中心地位的欧洲失去昔日的辉煌C.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美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战败而结束,但战胜国也遭到重大损失,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从欧洲中心的世界格局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A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一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的希望。——哈乔·霍尔本(1951年)材料二百分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斯大林和丘吉尔在东南欧划分两国势力范围的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材料三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例如讨论波兰的重建问题、对于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就此而论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共同之处。——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材料四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展开了国际政治中不断增长的民主化趋势。……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展示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走向更加民主化的前景。——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雅尔塔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提示: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提示: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两个体系的相同点。提示:都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都是大国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4)根据材料四,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具有哪些进步性?提示:雅尔塔体系包含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贯彻民主与和平原则;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前景更加民主化。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1.相同点(1)背景相似: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2)产生方式相似: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相互妥协的产物。2.不同点(1)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2)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3)反映的矛盾不同:前者反映了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反映了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4)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资入股美甲店合同范本
- 办公用品合同范本
- 债券非交易过户合同范本
- 公司住宿协议合同范本
- 兼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台州海泊荟供应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制作安装门窗合同范本
- 中英文加工合同范本
- 企业果菜订购合同范例
- 人力劳务合作合同范本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第二章
- 精密陶瓷劈刀项目规划方案
- 周志华-机器学习-Chap01绪论-课件
- 共享厨房项目计划书
-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标准规范管理部分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高中雷雨完整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例及文献复习
- GB/T 43635-202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社区康复》课件-第五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年01月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所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