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作业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作业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作业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作业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作业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2019·吉林省吉林高一期末)下图为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图回答1~2题。1.上图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2.关于上图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发展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选B。第2题,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演变。我国的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广泛地从事农业活动,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出稳定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选C。答案:1.B2.C(2019·吉林长春课堂练习)2018年7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沈阳市重新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知》。在高污染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高污染燃料主要是指煤焦油、石油焦及各种可燃废物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该通告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A.大气污染问题 B.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C.臭氧层破坏问题 D.海平面上升问题4.该通告实施后,为解决市区高污染燃料产生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②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③大型锅炉按规定安装除尘设施④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第3题,市区高污染燃料燃烧会排放大量的废气,故该通告实施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缓解大气污染问题。A项正确。第4题,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措施可以从减少排放量和增加吸收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增加污染物吸收量;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型锅炉按规定安装除尘设施、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故选C项。答案:3.A4.C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正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完成5~6题。5.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臭氧层破坏 B.酸雨C.冰川运动 D.全球变暖6.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①植树造林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图中显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推广节能技术,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答案:5.D6.B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8.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9.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第7题,根据图例,①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地区、西亚和中亚,可判断其为荒漠化;②主要分布在西欧、北欧、我国南方部分(工业发达)地区,可能为酸雨危害;③在我国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有大面积分布,结合选项可知③可能为原始森林破坏;④主要分布在南亚以及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等部分地区,应该为农田土壤侵蚀。第8题,②为酸雨危害,与D(扬尘)无关,与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第9题,①为荒漠化,其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答案:7.B8.D9.B[2019·福建福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的剩菜剩饭还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外观图,据此回答10~11题。10.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人类崇拜自然 B.地理环境决定论C.人类主宰自然 D.人地协调思想解析:第10题,根据题意,整个建筑无限减少污染物排放,其设计体现了持续性原则。B项正确。第11题,“零碳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尊重自然,并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反映了人地协调思想。D项正确。答案:10.B11.D二、综合题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三江平原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被称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此这里又被称为“北大仓”。鉴于生态环境恶化,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停止湿地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材料二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1)试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三江平原人烟稀少的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荒,开发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试分析黑龙江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并进行生态退耕的原因。(4)试分析三江平原发展农业复合生态模式的意义。解析:第(1)题,人烟稀少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第(2)题,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开荒与三江平原本身的区位优势有关,加上国家的重视和开发能力的提高。第(3)题,从面临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建设的意义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生态农业的意义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三个方面分析。答案:(1)纬度高,气候寒冷,森林、湿地广布,开发难度大;生产力水平低下。(2)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广阔,土壤肥力高,雨热同期,适宜开发;政府的大力支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开发能力增强。(3)长期的开垦导致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化减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4)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13.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10微克/米3。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微克/米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公路”“热电厂”“煤化工”等信息可归纳答案。第(2)题,从气温、风速、降水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角度去分析。第(3)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从气温、降水、能见度等方面去分析。第(4)题,采取的措施主要应从降低排放量和吸收污染物两个角度去分析。答案:(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