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诗经》二首(含答案)第12课《诗经》二首

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一、基础闯关(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雎鸠(jū)窈窕(yáo)未晞(xī)

B.参差(cēn)荇菜(xíng)蒹葭(jiā)

C.琴瑟(sè)溯徊(huí)好逑(hǎo)

D.寤寐(mèi)萋萋(qī)水中坻(chí)

2.解释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左右流之(流:流动,流淌)

B.白露未晞(晞:晒干)

C.道阴且跻(跻:路高而陡)

D.蒹葭采采(茂盛的样子)

3.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3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

5.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中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课内精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3分)

8.请写出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2分)

9.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内容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10.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12.“苍苍““萋萋”“采采"属于叠词,诗中使用这些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3.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4分)

1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3分)

三、类文阅读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0分)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蔶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5.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

16.请赏析本诗中“宜"字的妙处。(3分)

17.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5分)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继续通音信。②挑兮达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18.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19.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4分)

四、综合实践

20.学了《二首》后,班级拟组织“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6分)

【活动一:诗词节日我来猜】

(1)猜猜甲、乙两首诗各写的是什么节日。(4分)

【甲】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乙】竟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节日名称:【甲】【乙】

【活动二:诗词浪漫我来举】

2022年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

开幕客松迎,闭幕垂柳送。北京2022冬奥会在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中落下帷幕,“惜别怀远",“折柳寄情”,中国人的浪漫流传千年。“柳“与“留"谐音,在中国古代,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亲朋。折柳也成了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这样定义“浪漫”:①富有诗意,充满幻想;②行为放荡,不拘小节。

(2)古诗词中有许多句子可以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请试着列举两句。(2分)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闯关

1.D(A窈窕(yǎo)B荇菜(xìng)C溯洄)

2.A(流:捞取)

3.C(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C项没有用到比兴)

4.B(“优哉游哉”,意为思念绵绵不断,形容小伙子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的心情)

5.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不是“赋”,而是“兴")

6.D(《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兼有杂言)

二、课内精练

(一)7.引出下文,起兴作用。

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9.可以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0.《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闯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即所谓“哀而不伤"。

(二)11.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2.这三个词都描写了芦苇茂盛的样子,有规律的安排在每节的开始,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不仅使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优美。

13.“宛“是“好像”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心情。

14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感情忠贞,矢志不渝的青年。

三、类文阅读

(一)15.重章叠唱

16.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和谐欢乐的气氛。

17.以“桃之天天”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子、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二)18.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