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马说》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食”“槽枥”等文言词语。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背诵全文。【教学难点】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拟订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朱庆余的诗《近试上张水部》托物寓意的写法导入新课。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二、知人论世“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巨匠——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被辞。后两次依附节度使,仕途坎坷。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寓意深刻的《马说》。三、解题“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马说”即谈马、论马。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四、正音,朗读课文1.正音: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xiàn)2.朗读课文:(1)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语调、重音等;(2)学生散读;(3)指名读;(4)齐读。五、学生自学释疑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2)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相互交流,试着翻译课文。(4)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关注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六、学习第一段1.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2.内容概括:第
1
段,点明主旨。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没有真正识马的人。3.朗读,背诵第1段。七、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2.思考课后练习一。板书设计:马
说韩
愈“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巨匠——韩愈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第
1
段,点明主旨。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没有真正识马的人。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二、学习第二段1.参考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内容概括:第
2
段,具体论说千里马境遇的悲惨。3.朗读,背诵第2段。三、学习第三段1.参考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内容概括:第
3
段,写作者的慨叹。3.朗读,背诵第3段。四、探究文章主旨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五、背诵全文六、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问题。(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二)古之君人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①君人:君主。②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③捐:舍弃。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请求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一)中,作者认为埋没千里马的人是“食马者”,“食马者”的“不知马”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段中原话回答)4.文段(二)中,国君先是“三年不能得”一匹千里马,后来,竟“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关键在于“君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涓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相同,一样(2)请允许我(做某事)2.(1)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天下的人一定都认为大王善于买马,现在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3.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渴求贤才,不惜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学校合同范本
- 包车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乡村园林出售合同范本
- 别墅大门购买合同范本
- 医疗旅行合同范本
- 仓库分租协议合同范例
- 分包非标工程合同范本
- 劳动配送合同范本
- 上牌购车合同范本
- 公寓栏杆维修合同范本
- 2024 河北公务员考试(笔试、省直、A类、C类)4套真题及答案
- 厦门2025年福建厦门市公安文职人员服务中心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DB50 577-2015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生态安全课件
- 消防风道风管施工方案
- 大学英语(西安欧亚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欧亚学院
- 人教版高中英语挖掘文本深度学习-选修四-UNIT-2-(答案版)
- 八下冀教版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