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_第1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_第2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_第3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_第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技术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列第一节职业教育研究概述第二节职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发展第三节职业教育研究方法123本章介绍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除我国外,还介绍了在国际职业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国家的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情况。职业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涉及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经济学、职业科学等领域的问题。职业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领域相关性”特点,有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设计,如行动导向的专家访谈和典型实验等。内容简介第一节职业教育研究概述职业教育研究是对职业和与职业有关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描述、分析、解释、说明、批判或设计,职业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在不同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下获得职业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当前,职业教育研究内容涉及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中观层面的教育培训机构和课程、微观层面的职业学习过程。职业教育研究的起源国际最早的有组织的职业教育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瑞典的“教育工艺”改革,该成果从1876年至1904年连续五届在世界博览会上进行了成功展示,并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可追溯到成立于1908年的德国技术学校委员会(DATSCH)和随后成立的德国技术工作培训研究所(DINTA)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在20世纪初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创立了国际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和凯兴斯泰纳(G.Kerschensteiner)都参与了这些工作。我国在19世纪中叶诞生了具有职业学校性质的实业学堂,职业教育理论建构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一些代表人物如黄炎培等的主张,但由于受到战乱及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直到上世纪年70代,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一直未形成规模和体系。职业教育研究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它为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和公众提供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解释,研究热点问题常常与政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客户”是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参与者(如行业组织)、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和机构多种多样,除了“正宗”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外,还有许多来自其他学科的科研人员、研究和咨询机构以及学术团体,如管理学、经济学和各具体的工程科学等(通常只是临时性的)。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就业的密切关系,其“边缘性”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如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各专业领域的“专业教学论”等。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揭示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被认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研究主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以及课程模式与教学改革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进程,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些阶段性的思潮和研究热点,如农科教结合、职业教育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教集团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构建这一框架的核心是教育学学科体系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由于职业教育涉及产业发展和工作世界变化,这超出了传统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完全采用教育学现有体系有可能束缚职业教育研究的思路。近年来有学者从知识类型和人类活动领域类型等角度提出,职业教育不应置于普通教育学学科下,而是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平等的、独立的“一级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举例(政府组织举办)我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如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国际上有影响的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法国职业教育与训练中心(Céreq),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高校)1857年,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即现在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最早设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专业并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在我国第一个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后又有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如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ITB)的研究方向有:工作导向的教育过程研究,工作过程与职业教育研究,过渡教育、教育进程及其多样性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创新和工业文化研究,学习、教学与教学模式研究等。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建有职业教育学科,通常隶属于劳动力开发与教育系。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外部关系;(2)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内部关系);(3)职业教育问题;(4)职业教育的规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课程与教学研究阶段性的研究热点与论争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高校开展的职业教育研究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系、研究所)或职教教师培养机构普遍开展职业教育研究,这些研究多在职教教师培养、职业教育学、职业学科和职业教学论领域进行。在国家层面建立“联邦及各州教育规划和研究委员会”(BLK),通过职业教育综合项目为职业教育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并引导职业学校和企业培训的创新发展。由德国劳动科学学会(GfA)组织、德国高校职业教育学院轮流坐庄承办的职业教育科学大会,对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校外的职业教育研究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建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其常规性研究工作包括:参与法规条例的制定和修改;参与《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撰写;职业教育统计;促进典型实验的开展,包括科学伴随研究;参与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促进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发展,支持其规划、设立和运行;维护和公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清单;促进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位于纽伦堡的联邦劳动与职业研究所(IAB)开展职业发展和就业促进方面的研究。第二节

职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发展在我国,职业教育学是以职业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包括职业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和方向。职业教育原理要讨论职业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国内外典型职业教育的体系特征等。以下介绍职业教育研究的若干重要领域。关于职业教学论教学论由德国教育家W.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Komenský)最早提出。德国和瑞士等中北欧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学论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德国的典型实验。早期研究多针对专业学科教学,称为“专业教学论”或“技术教学论”。后来认识到职业教育针对“职业”而不是学科专业进行,强调“职业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学论”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NESCO-UNEVOC)于2004年制定的“国际职业教育师资硕士课程框架”采纳了“职业教学论”的概念。职业教学论是研究“如何传授一个职业”的教与学的理论。它面向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职业教学论的起点不是“专业”,而是“职业”,不强调分科的专业课程形式或由专业科学导出的基础性内容,也不强调专业学科系统和专业学科结构的学习。欧洲很多综合大学设立了职业教学论的研究机构或教席,特别是德语国家职业教学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由于语言限制,这些成果的世界性影响还很有限。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模式,二是课程开发与设计,涉及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等内容。关于比较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是比较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两个学科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比较职业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领域。我国比较职业教育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教育家已经开始关注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他们一方面宣传西方的教育实践和制度,另一方面又勾勒出中国实业教育制度的蓝图。到民国时期,随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向国外学习的脚步加快,黄炎培、陶行知、邹恩润等对西方职业教育理论进行了广泛传播,有效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国别研究范围扩大,微观研究逐步增加,中外对比研究逐渐深入;比较职业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许多学术刊物上辟有比较职业教育研究专栏,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专业方向;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获得政府、社会的关注,科研项目立项和投资增加;研究成果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部分研究成果还直接转化为了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四种类型根据研究者的需要,集中围绕几个比较对象国进行分析研究。国别研究包括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动态研究和对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研究,需全面收集、描述各国职教发展改革情况,是对各国职教发展情况研究的集合。国际研究以研究者关注的某一问题为核心,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举措寻求本国解决方案,研究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各国的异同。问题研究主要研究职业教育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关注职业教育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振兴中的作用。发展研究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基于经济学原理,对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探索,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为资源配置和财政拨款等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上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勒(F.W.Taylor)最先对劳动定额和差别计件工资制进行微观研究,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具有重要的影响。上世纪中期,有关于职业体系与经济关系的分析研究逐渐兴起,即研究经济增长与职业体系发展变化的关系。后来,经济学对职业的研究扩展到职业分类的变化与未来职业体系的预测,以及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教育体制的评估。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年),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研究型大学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涉及: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通常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直接统计投放在此类教育的总体资源或相对资源,可以对职业教育财政决策提供基础。职业教育成本测量教育投资的回报率(ratesofreturn)始终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这里的收益是指毕业生一生中能够得到的增加了的工资收入,即为社会和个人创造的额外财富。职业教育效益研究第三节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的目标认知性目标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知,如元理论层面的教育学自我认知和反思、与职业有关的人类学反思、职业教育的社会情境分析、现代社会中职业人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规律等。开发性和设计性目标涉及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课程与学习方案、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等的分析、设计与完善,具有开发性和设计性目标。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工作世界研究涉及的人员包括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教育管理者、专业研究人员和社会伙伴。与该工作世界相关的职业学习过程相关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确定、管理、发展和完善不同学科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01人类学领域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人格发展规律02社会学领域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有关体制机制的建设和组织发展的问题03特定专业(职业)科学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是工作的学习过程。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研究需要采用人类学、社会科学以及特定领域(如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方法、设计和开发法。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举例设计和开发方法职业教育的任务是赋予学习者以工作能力,职业教育研究必须考虑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学习者的发展要求。这些需求之间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平衡不同需求的方式没有“客观规律”,而是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利益协商方式有关。因此,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无法进行预测,而需要相关主体进行选择和设计,对此有多种设计方法,例如:剧情(Scenario)推演,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推演未来剧情发展情况预测在不同条件下被预测对象的发展。参与式开发:是一种组织学习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在研究者和实践者在交互过程中的学习,二是实践者之间的学习,三是研究者之间的学习,其基础是研究者和实践者间的良好协作,通过合作产生新的认知。行动导向的专家访谈:如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资格要求,即发现实践工作的知识与技能特征。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举例典型实验(Modellversuch)是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行动研究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德政府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中被引入我国,并在得到推广应用。典型实验是指在理论引发或指导下实施一个新的方案,以获得某一社会领域的知识,或通过变化过程本身获得相应的认知。典型实验的基本假设是:科学不能自动促进社会产生创新,但是通过科学研究,人们能够对存在于实践中的知识进行普适化的处理。基本流程是:识别和确定创新需求——评估已有理论和经验,开发创新方案——测试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试验,形成正式方案并评估结果——应用和推广创新方案——对方案产生的影响的总结性评价和分析。典型实验常在“科学伴随”的指导或参与下进行,即一个组织或个人(科学伴随者)针对其引发的变化过程或者典型实验,按照科学的标准,提供咨询和促进其反省。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举例典型实验案例“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大量借鉴德国经验,改革传统职教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典型实验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并指导职业院校开展改革实践。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包括国家级、省级职教研究所和德国专家。在项目起始环节,研究者提出基本假设和研究设计,提供有理论依据和实证基础的研究计划,包括双元制原型和实施参照模型。在项目实施环节,研究者与实践者进行专业交流,通过共同反思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设计:通过文献、考察和合作研讨从教育体制与教学过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中德双边比较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经验;在综合比较的同时对具体专题进行比较。研究阶段:(1)双元制职教模式原型学习:通过德国考察学习双元制的内涵和可借鉴经验,为开展典型实验奠定基础;(2)管理和教学过程比较:对双元制与我国现行职教管理体制和教学过程进行比较,寻找职业教育普遍规律;(3)典型实验:指导试点院校和企业进行改革实验,探索德国经验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及相关条件。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举例典型实验案例“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该项目是我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学习外国经验,对职教体系进行全面反思和改革的行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开始即挣脱儒家传统束缚,对职业教育较低的社会地位进行反思,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教育,这为以后教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项目对政府和职业院校改革提供了大量意见和建议,如《职业教育法》的制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立等。从此,我国引进国际先进职教模式遇到的困难多是技术实施层面的,而少有理念和思想准备方面的。该项目在我国第一次引进“科学伴随”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对我国职教研究和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研究结果深度不足的原因,主要与当时职业教育及其科研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概念术语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CentreforVocationalEducationResearch,NCVER)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参与式开发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undesinstitutfürBerufsbildung,BIBB)典型实验(Modellversuch)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

Herbart)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剧情推演(Scenario)科学伴随(wissenschaftlicheBegleitung)领域相关性原则美国职业教育研究会(AmericanVocationalEducationResearchAssociation,AVERA)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设计和开发方法泰勒(WinfredRalphTyler)行动导向的专家访谈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职业教育研究职业科学(Berufswissenschaften)职业学科(Vocationaldiscipline)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复习思考题举例说明各国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发展有什么联系?职业教育研究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职业教育研究的“领域特殊性原则”?案例分析:分析你所了解到的某一个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或创新实践项目的特点。举例说明职业教育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或发展特点。职业技术教育学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列第一节职业教育的内涵第二节职业教育的功能第三节工作与职业生涯发展123

本章解释职业教育的内涵。通过学习“职业”及其相关概念,从而理解“职业”与“教育”的关系,理解有关职业教育功能的争论,如历史上的“普杜之争”和我国的“职普分流”问题。

“工作”是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理解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内容的基础。职业指导与生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创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内容简介第一节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的概念职业既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也是社会赋予个体的责任,对其从业人员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职业具有经济属性,劳动者与经济资源通过职业得以结合,由此创造社会财富。职业还有社会属性,是一套可以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可以促进社会结构的发展。对职业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职业分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我国的职业分为8大类,79中类,449小类,1636个细类(职业),并有2967个工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职业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改。《职业分类大典》为了解社会职业领域总体状况提供帮助,为制定职业标准,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提供了框架和指南。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是针对“以职业形式存在的工作活动”的教育,是人类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活动。职业教育是一个含有主观价值判断的规范性(nomative)概念,我们无法对其作出唯一正确的定义,对职业的理解需要在具体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按照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条的规定,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功能是指职业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发挥的功效和职能,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职业教育功能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凯兴斯泰纳认为,职业能够唤醒青少年的兴趣,是教育的起点,因此,职业教育是通往教育的“大门”(Pforte)。斯普朗格(E.Spranger)强调职业教育是教育的关键阶段,认为“职业是文化和教育的媒介”,因此“职业是通往更高一级普通教育的唯一路径”,这为职业教育奠定了重要的价值论基础。杜威指出,职业教育可有效处理人的发展过程的一系列关系,包括“思维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个人有意思的发展与共同生活的关系,理论修养与有确切结果的实践行为的关系,谋生与有意义地享用闲暇的关系”。在当代社会,职业已失去了其固定人的专业界限和社会阶层的社会功能,但是职业教育通过弥补学习者某种(学术)才能的不足,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始终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职业教育通过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实现着学习者个体的个性化、社会化与职业化,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适应和社会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稳定性特征。职业教育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指人出生后通过习得社会规范、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去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过程,是通过反思和行动达成社会、文化和物质实现的持续的发展过程。职业院校和工作场所都是实现职业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资本形式。从生产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培养的具有职业素质和行动能力的技能人才,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参与生产活动,职业院校通过技术推广、岗位培训、产教融合和乡村振兴等项目和活动,也直接促成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区域或行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优秀院校的教学研服务基地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职业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于优化(或固化)社会阶层所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两方面的。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起着协调作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了不同群体的发展,保证了具有非学术智能特征的庞大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公平发展,也承担着改变低收入家庭生存状况、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稳定的使命。职业教育的体系如果是封闭的,没有足够的通融和流动性,也可能阻碍社会流动的实现,特别是促进个体向上流动的社会功能会十分有限。第三节工作与职业生涯发展工作的含义工作是“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是做有意识、有目的的事,它可以让个体有尊严地生活,并实现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工作有两方面的涵义:客观方面:工作是可以计算的生产要素,通过脑力或体力劳动可预见和(或)可测量的结果呈现出来(如产品、服务或研究成果),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主观方面:工作与人有直接联系,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进行工作,并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工作。生涯发展生涯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主要包括:是否能够按照社会准则和企业要求理解职业角色,对个体取得社会成就极为重要;生涯发展是否顺利,取决于个体能否将自己的动机与职业资格要求进行良好结合,融入到社会化的工作过程中。职业角色:单调和限制性的工作会阻碍人的个性发展、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成功的工作和社会认可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有助于实现职业生涯的自我发展。学习心理与行动:当学习、家庭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可形成稳定的内化行为规则。它不仅有助于个体自我调整以适应工作要求,还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认识。职业习性: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模式,并通过与组织成员的互动而加强。良好的社会互动会促进生涯积极和稳定的发展。职业工作与个人互动: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是教育机构开展的情境性教育活动,它协助个人获得有关自我发展和工作的知识,应用选择、规划、准备工作或生活形态等技巧,使工作在其生命中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在学校期间进行的生涯教育分以下阶段:生涯觉知期生涯探索期生涯准备期生涯同化期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认识职业发展与自身需要间的关系,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普通中学阶段,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与工作有关的独特能力和需要,发现与职业有关的生涯兴趣。职业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专门课程,涉及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习和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准备,包括家政、通用技术教育等职业预备教育阶段学习的知识技能。涵盖从学校毕业到独立的成人生活,主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和促进生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了解自已、了解社会,激励自我发展的愿望。分析发展条件:确定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近期或中期达到的具体、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信念。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针对近期目标,指导学生确定具体、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应有可检验的结果。制定发展措施:结合学生实际和所学专业情况,指导学生建立美好愿景,确定既能激励奋发向上、又实事求是的长远发展目标。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包含以下环节:创业教育职业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机构,其实施的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办企业和岗位创业的能力,常与其它性质的教育培训活动融合性一起进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01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课程和教学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动力;02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