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一)_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一)_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一)_第3页
2023年高考生物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一)_第4页
2023年高考生物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6小题,每题6分,共计36分,)

1.医生常给患严重腹泻而脱水的病人注射0.9%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储水中会吸水过多而胀破;在

浓盐水中细胞会失水过多而皱缩,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

A水分容易出入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出入细胞

C.红细胞具有这些特征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2.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沙棘耐旱、抗风沙,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沙棘的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是()

A.蛋白质B水C核酸D.糖类

3.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合成方向5'-3'

B.□□園合酶只能把核昔酸连接在已有的多核甘酸链上,而不能从头开始把核甘酸链连接起来

C.如果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的口口□慰阻止疾病的发生,其实质就是阻止了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D.增加诱导物使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合成的乳糖代谢酶增多,诱导物的作用发生在蛋白质高级结构形成过

4.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浓度髙,蔗糖分子不能透

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变化是()

1

A.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原

C.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5.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B.细菌细胞中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细胞核

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D.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

6.X基因可以编码含125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片段插入了3对核甘酸,使表达出的肽链含126个氨

基酸。以下关于X基因突变前后叙述错误的是()

A.编码的两条肽链,可能有1或2个氨基酸不同

B.基因中所含嚨吟碱基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

C.转录的两条mRNA所含核甘酸数发生改变

D.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均需要64种tRNA参与

卷H(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6小题,共计54分,)

7.盐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其鞭毛是由微管蛋白聚合而成的。为研究泛素和蛋白酶体是否参与盐藻

鞭毛的解聚过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盐藻鞭毛上存在泛素,它是由76个组成的多肽,可与微管蛋白

形成泛素化蛋白。

(2)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下盐藻鞭毛中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其电泳结果如图1。(对照组:正常生长

状态的盐藻细胞;组装组:鞭毛组装状态的盐藻细胞;解聚组:鞭毛解聚状态的盐藻细胞)

2

对照组组装组

96H

50索

37rnl

rl

26

据图1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时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一,由此推测,泛素参与了

________过程。

(3)进一步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的活性,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

的活性对照组。

(4)综合图]和图2说明.

(5)图3为泛素(Ub)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3

据图3分析,在多种酶的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微管蛋白的断裂,导致鞭毛解聚。

(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请你再举一例:.

8.某科研小组研究了铺对油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口叶绿素◎勺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通箱细埃

施俄条

20mlml•L」SeCI押液it蟀

处现的时片叶片

图1图2

(1)实验表明高浓度的勰对_______的减少量更大,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光。

(2)为验证上述结论,可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并与正常叶片所提取的色素条带进行比较。

①提取色素时,需加入一以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用一法分离色素。

3

②如图2所示的正常叶片结果中,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色素I的颜色是一

③请在下面图中画出20口口匚]皿1□□驛液处理后的叶片中预期的叶绿素[3口叶绿素堂色素带。

9.某研究者用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性腺为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实验,绘制了以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细胞中有个染色体DNA分子。

(2)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能观察到图中的(填序号)。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皿仅因为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

的DD型配子。等位基因D、d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属于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2号染色体可能在图乙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一定在图丙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一定在图乙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可能在图丙时未分离

(4)若该动物的精巢中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口口皿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中,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可能是(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

①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一条X染色体

②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

③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

④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5)若第(4)小题中的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最终形成的精

子的基因组成是

10.某植物的株高由AP、B~b和Gr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且效果可以累加,

即显性基因越多植株就越高,但不清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4

(1)基因型为AaBBc啲植株自交,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则说明等位基因Aw的遗传遵循分

离定律。

(2)请设计两组不同的杂交实验,这两组实验都能验证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最

高植株M、最矮植株N、植株M和N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P以及其他各种高度的植株。(注:每组实

验只要写出一种结果及其对应的结论,并且两组实验的结论不能相同)

实验一:植株Px植株P。

实验结果:9

实验结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二:植株Pxo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队同源染色体上)。

11.某生物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过程从土壤中筛选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是。为了筛选目的菌,步骤③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为,这种培养

基属于________(填签别'域选择”)培养基。

(2)一般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原因是。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为了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

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选取鉴定出的具有较大透明圈的菌种可接种到

培养基上临时保藏。

12.人体内的t卍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但是心梗患者

注射大剂量的t~PA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证实,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

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H>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

5

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l的

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偽识制摩列和切割位点t-PA改良基因

CCGG.一一「

BgtlAGATCT

CTAG

(1)以上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A蛋白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工程。已知t_PA基因序列已测出,且第

84位的半胱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因此要获得改

造后的目的基因最好釆用法获得。若t干A基因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cDNA文库中的基因

(填皆有"或不含”)内含子序列。

(2)若用PCR技术扩增改良后的t-PA基因,需要在PCR扩增仪中加入种引物,其作用是

。在t_PA改良基因与质粒pCLYl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

(3)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原因是

这时需选择呈____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LPA蛋白的

工程菌株。

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年高考强基计划疯狂特训(全国甲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解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口囹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口国+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解答】

由题意知,红细胞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态不会改变,在蒸储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

因为失水而皱缩,这说明一定浓度的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和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ABOI误,

D正确。

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7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D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的复制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囹制:

过程:(1)解旋;(2)子链合成;(3)子代□□舜子的形成两条母链分别与各自决定的子链组成两个完

全相同的□□囹子。

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条件:模板(亲代口□窗子的两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甘酸)、能量(口□口繭(解旋酶、□□□

聚合酶)。

【解答】

□□□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复制的时候只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

确;

□□□圜合酶只能把核昔酸连接在已有的多核昔酸链上,只能延伸□□图链,口正确;

□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的□口口霊]阻止疾病的发生,说明转录过程正常完成,所以实质是阻止基因表达的

翻译过程,匚正确;

口增加诱导物使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合成的乳糖代谢晦增多,诱导物的作用发生在转录过程,口错误。

4.

【答案】

B

【考点】

8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解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

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

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

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解答】

解:由于蔗糖是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通过细胞膜,同时其溶液渗透压很大,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失活,

所以细胞不能再表现复原现象甚至是死亡了;而甘油是有机脂,细胞膜富含磷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甘油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中,刚开始时,由于甘油浓度大,渗透压大,导致细胞失水而表现为质

壁分离,同时有一部分水和甘油不断进入细胞中,慢慢的,由于甘油的增多,细胞浓度逐渐增大,当超

过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可表现为复原.

故选:口

5.

【答案】

C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线动植物细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粒胞细胞的动力车间”

9

叶植物叶肉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细胞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动植物细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军

质胞间”

高动植物细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

尔胞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

基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动植物细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糖胞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溶动植物细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悄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

酶胞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

体菌。

液成熟植物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

泡细胞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保持坚挺

色素和蛋白质等)

中动物或某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心些低等植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体物细胞

解:A.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A错误;

B.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含细胞核,B错误;

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正确;

D.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需要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然后才能转移至细胞膜,D错误。

故选:Co

6.

»

D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若插入3对核甘酸,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A正确;

B.由于插入的是3对核甘酸,因而该基因所含嗯吟碱基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

B.X基因可编码含125个氨基酸的肽链,插入3对核甘酸后使该基因编码的肽链含126个氨基酸,因而转

录出的两条mRNA所含核甘酸数发生改变,C正确;

D.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D错误。

故选:Do

解答题

7.

【答案】

(1)氨基酸

(2)增加,鞭毛解聚

(3)高于

(4)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

(5)催化,肽键

(6)溶酶体途径

【考点】

科学实验常用方法及技术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11

1、2、3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据图1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时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增加;

据图2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高于对照组;据图3分析,在蛋白酶体的催化作用下,微管蛋

白的肽键断裂,导致鞭毛解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

【解答】

解:(1)组成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2)分析图1可知,解聚组细胞内的泛素化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可见,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组

细胞内的泛素化蛋白含量增加,说明泛素参与了鞭毛解聚过程。

(3)图2曲线反映的是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活性的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鞭毛解聚组

曲线的峰值高于对照组,说明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高于对照组。

(4)综上分析,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

(5)据图3分析可知,微管蛋白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肽键断裂,导致鞭毛解聚。

(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如溶酶体途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催化分解衰

老的细胞器和细胞内吞的病原体。

8.

【答案】

叶绿素,红光和蓝紫

20mmol-IJSrCl渾液

碳酸钙,纸层析,II黄色,处理的叶片<

【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解析】

实验原理:

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12

【解答】

从图中信息可知,对照组中叶绿素含量大约是1.2口口西1口口叶绿素宝量大约是0.34口口皿力□口

在□□蹿液浓度为10口口口[]1国和20口口匚|11皿时,叶绿素匚的含量分别大约是0.98□匚皿甲1口0

0.82□□皿口□□而叶绿素承含量分别大约是0.27口口血口□□0.25□匚田皿1□口因此实验表明高浓

度的锯对叶绿素□的减少量更大,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

①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时,需加入碳酸钙以防止研磨时色素(尤其是叶绿素)被破坏;分离色素的方法

是纸层析法。

②分离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

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据此分析图示可知:

I展黄绿色的叶绿素口I侵蓝绿色的叶绿素口I侵黄色的叶黄素,II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可见,色素II在层

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③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20口匚|匚|口面□□摩液处理后的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匚的含量较对照

组少,且叶绿素匚的减少量更大,因此在画出20口□匚I□画□□理诙处理后的叶片中预期的叶绿素矛叶

绿素□的色素带时,只需画出叶绿素叶绿素主两条色素带,注意与正常叶片中相比IIIII两条色素带都

变窄,II变窄更明显。

9.

【答案】

【考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1)

(2)子代中有七种表现型,比例为im21113nI4HI3I鹿株IN,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山(或有四种

13

111121113011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睑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解答】

解:(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其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

比为ini2im

(2)实验一:植株px植株p,若子代中有七种表现型,比例为im21n31n4n13川猊阴三对等位基因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二:植株px植株N,若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inii(或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iin2ni3im说

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