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语言特色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解析)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
作文
语言特色
一、使用词语靓丽
1.精心遣用词语
要尽可能地选用那些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具有形象性、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述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选用动词,追求动态美;选用形容词,追求画面美;选用叠音词,追求声韵美;选用色彩词,追求色彩美……
如2019年全国Ⅲ卷优秀作文《转身回望爱》片段:
时钟自顾自地、滴答滴答地走着,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最后的沉寂。我无须抬头,便知道是您来了。您与往常一样,先轻声慢步地绕着课桌之间的过道走了一遍,看看每个同学都在低头写些什么,然后站在陪伴了我们三年的讲台上,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轻微”和“轻声慢步”,既写出了教室里的安静,也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师不忍打扰“我们”的情状。
2.注重新奇组装
写作时,我们可以大词小用,贬词褒用,旧词新用,反语正说,直音曲传,错位搭配等,从而引发读者悟言外意、弦外音。
如高考优秀作文《延川城》片段:
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3.善用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瑰宝,典雅凝练,表意丰
富。如果在写作时多用些成语,不仅能显示自己的语言积累功底,更能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优秀作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片段:
大会影像中的青年属于1919年的风流人物,而我等亦是慷慨激昂的风流人物。瞻仰着前辈们披荆斩棘所成就的丰功伟绩,意气风发的我们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还看今朝!
二、使用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述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1.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
一般来说,长句字数较多,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一般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它往往富有深沉的力度,结构较复杂,层次也较多,宜于表述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使思想严密精确。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可以使文章显出音乐美。
如2021年北京卷优秀作文《论生逢其时》片段:
生逢其时,生者,运也;逢者,适也;时者,时代也。所谓生逢其时,即生于合适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逢其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绽放光彩,只要将自己融入时代,与时代同行。
2.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
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整句适用于以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带你走近江南水乡》片段:
烟花三月是剪不断的愁,梦里江南有数不完的柳。嘘,朋友们,轻点声,放缓脚步,莫惊碎了这片梦:河码头,榆柳下,曾经有游子在这里远下扬州,一路的浩浩荡荡,一路的流水无眠;在这“杨柳问暖燕子飞”的乌篷船上,你可以听见怨妇望断乾坤呢喃着“远方的燕子你快快回”;顺着流水远望,你能看见江南才子们的身影在波涛中起伏,那林荫大道上钦差正八百里加急唱着“江南才俊,高中及第”的“奉天承运”喜报。曾经的浪子,今朝的风流人物,总在不经意间为水乡盖一块神秘的盖头。
3.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变式句是相对于常式句的句子形式。常式句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而变式句则是为了突出表述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表述效果。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的倒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如高考优秀作文《北京的符号》片段:
北平城内,傅将军手捂一杯热水,因为此时的北平,唱主角的是漫天的风雪。他的心既飘忽不定又寒冷无比,一如这场风雪。三十五军,昔日抗日战场上所向披靡,如今却士气低落,屡遭败绩,落得个退守北平的结果。如此巨大的心理反差,也许只有傅将军才能肩扛得起。但此时的他心里也承载着一项历史性的抉择——是战还是和。若战,其所辖的二十余万国民党军马上就会淹没于历史潮流中,尽其努力也只不过多扑腾几下,而北平城的建筑,却可能因此毁于一旦。而他,作为主将,将会受到后代人民的唾骂。若和,岂不是要背上不义之名,加之自己一家老小已落入蒋介石手中,恐有不测。艰难思索中,已不觉彳亍至城墙上,望着前方阵地华北军已严阵以待,他心里不免泛起一丝凉意。“司令,您的女儿来了。”警卫员附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此时,傅冬菊已步上城头。看着多年不见的女儿,傅作义将军心中有些惆怅。父女经过一夜的长谈,傅将军心中主意已定:他选择和,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
4.交错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来表示。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较重,否定句语气较轻,双重否定语气更重。肯定句和否定句交错运用,能取得特定的表述效果。
如高考优秀作文《亮剑》片段:
面对滔天巨浪,成熟的船长从不会害怕,而是沉着面对,因为他要亮剑;面对残酷的侵略战争,士兵们绝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因为他们要亮剑;面对艰难的比赛,运动员们即使倒下了,也会迅速站起来,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要亮剑。亮剑,亮出的是一种气质,亮出的是一种性格,亮出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决心。
三、善用修辞
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是使考场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好方法。修辞是考场作文的神水,如能将这些神水恰当地洒在考场作文上,就可点石成金,使文章生动形象,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要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1.妙用排比,增加语言气势
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议论,则条分缕析,阐述透彻;用于叙事,则层次清楚,语意畅达;用于描写,则深刻细腻,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淋漓尽致,一泻无余。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结尾段:
中华五千年屹立寰宇,我愿以炙热赤子心护我中华。担边关将士之责,勇冠三军,护我江山多娇;立南大学子之志,潜心攻学,不为金钱折腰;继已故老人衣钵,禾下乘凉,传播世间稻香。
在文章结尾使用排比,富有哲理,富有激情,富有力量,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2.善用比喻,使语言鲜明、生动、形象
比喻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手段。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也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比喻还能突出动态美。运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准确,就是要贴切地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一是喻体新,二是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新。
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修身矫思再立义,脚踏实地赴理想》片段:
以矫思为矢,定理想之路径。矫思是一面风帆,指引我们前进;矫思是一盏明灯,带领迷途之人找到正确的路;矫思是一场博弈,定论正误思想的周旋。学习亦是如此。
开头先把“矫思”喻为“矢”,然后连用三个喻体“风帆”“明灯”“博弈”,强调了“矫思”的现实意义,语言生动形象,启迪性强。
3.旁征博引,让语言富有底蕴
引用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是指在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或典故、名言、诗文、俗语、格言等。巧妙地引用,能增添文采,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的阅读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引用,凸显语言功底
引用,即将名人名言或原诗文的全部或部分不作任何改动引用到文章中来,并用双引号或独立段落章节标识出来。更巧妙的引用是将古诗文或名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语言中,即“化用”,通过裁剪、修改原诗文中的语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在考场作文中善引妙摘名言名诗句,必定令人刮目,很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达到抢占语言艺术制高点的目的,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轻轻松松搭上提升文化品位的“直通车”。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传承强者精神》片段:
青年要想拥有强者精神,就要有远大抱负,并为之不懈奋斗。正所谓“人生有定力,风雨不迷航”。李白在风华正茂之时,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立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只有满怀抱负,青年人才会具有坚韧与勇气,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懈奋斗,才能拥有一种强者精神。
(2)仿用,增强语言亮点
仿用,就是按照有关名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对语言的模仿,古人一直在做,并把它作为写作的基本技能来训练。通过仿用,可以激发语言创新的灵感,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仿用别人几个好句子,或改写几个好句子,移花接木般运用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往往就成了自己文章的“亮点”。
如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片段: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4.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让语言美不胜收
排比、比喻、拟人、引用等单个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语言增添色彩,如果能把这些修辞手法综合在一起使用,会让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如2019年全国Ⅲ卷优秀作文《和风细雨彰显教育魅力》片段:
和风吹拂柔弱的小草,细雨滋润干涸的大地,有爱浸润枯槁的心田。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暴风骤雨,也许可以摧枯拉朽、荡涤宇内、惊天动地;而和风细雨,方可润物细无声,渗到物之根部,浸入人之灵魂。可见,和风细雨般的有爱教育,会如天使般抚慰战栗的心灵。从此,天地变得静穆,世界因此宁静。“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难道不是和风细雨般的有爱教育那无坚不摧的力量所促成的吗?
文章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引用、反问等一系列修辞手法,生动地礼赞了老师的恩情、教育的魅力。
1.(2022秋·浙江杭州·高三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0秋·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国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呼唤英雄成为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了“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冬奥冠军等现身说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年轻的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我们应自豪而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在”!
“我在”是“我在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积极参与,让时代打上我们的烙印;“我在”也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坚定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我在”还是“我还在”,是面对艰难险阻时,对真理与正义、良知的坚守……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面对这个奋斗的时代,你对“我在”有哪些思考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2022秋·浙江·高三温州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认为书法临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就是将字帖摆在眼前,照着帖上的运笔和结构写,追求形似;背临意谓脱离碑帖而临,是靠记忆来书写,力求与原作形神兼似;而意临指在继承古人用笔与精神上能有所取舍,自发创造,加之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特点。“临书画固贵逼真,尤贵能避其熟。”临摹书画的过程中做到对临,追求逼真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在背临的基础上走向意临,在学习古人法度的过程中不被习惯和法度束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2022秋·浙江嘉兴·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多少有识之士年少立志,终成大业,报效家国。
青年钱学森矢志治学报国,负笈远游,学有所成,在祖国召唤的时候,突破重重障碍回国,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查济民从浙大走出,立志实业救国,在纺织印染行业里苦心经营,成为业界名家后,创立桑麻基金、求是科技基金,在香港回归和家乡建设上做出巨大的贡献,荣获大紫荆勋章。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从小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外语的志向,笔耕有年,诗译英法,搭建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荣获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2年7月25日B站发布了up主@衣戈猜想的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里平凡而坚韧的跛脚“二舅”,在网络上掀起了刷屏热潮。
材料二:
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疲惫。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习惯拖延与空想,自我怀疑与否定,纠结过去忧虑未来……都属于精神内耗。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高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9.(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止美国公司7年内与中兴开展任何业务,包括软件、技术、芯片等。在5G领域里,中兴作为无线通信基站的供应商,其应用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都从美国采购;而在手机业务上,中兴高端智能手机的处理器芯片也来自美国高通。芯片断供之后,中兴库存芯片数量只能维持2个月的订单量;之后,中兴的业务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材料二:俞敏洪的新东方曾经风生水起,但思维模式囿于教培,并且严重依赖线下教育。2021年下半年,教培行业全面萎缩,线下培训更是走到山穷水尽的边缘。新东方营收减少80%,股价暴跌90%,6万员工被辞退,随后俞敏洪宣告“教培时代结束”。2022年6月俞敏洪和他的“东方甄选”爆红网络,粉丝激增,股价暴涨。
对此,有人认为,人或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这个局限,很多时候是死穴。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为某些局限苦恼,有局限才能无限。你怎么看待局限这个问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10.(2022·浙江·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
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你有何启发?学校团委准备以“美好生活”为话题开展一次征文活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写一篇征文。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
作文
语言特色
一、使用词语靓丽
1.精心遣用词语
要尽可能地选用那些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具有形象性、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述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选用动词,追求动态美;选用形容词,追求画面美;选用叠音词,追求声韵美;选用色彩词,追求色彩美……
如2019年全国Ⅲ卷优秀作文《转身回望爱》片段:
时钟自顾自地、滴答滴答地走着,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最后的沉寂。我无须抬头,便知道是您来了。您与往常一样,先轻声慢步地绕着课桌之间的过道走了一遍,看看每个同学都在低头写些什么,然后站在陪伴了我们三年的讲台上,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轻微”和“轻声慢步”,既写出了教室里的安静,也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师不忍打扰“我们”的情状。
2.注重新奇组装
写作时,我们可以大词小用,贬词褒用,旧词新用,反语正说,直音曲传,错位搭配等,从而引发读者悟言外意、弦外音。
如高考优秀作文《延川城》片段:
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3.善用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瑰宝,典雅凝练,表意丰
富。如果在写作时多用些成语,不仅能显示自己的语言积累功底,更能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优秀作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片段:
大会影像中的青年属于1919年的风流人物,而我等亦是慷慨激昂的风流人物。瞻仰着前辈们披荆斩棘所成就的丰功伟绩,意气风发的我们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还看今朝!
二、使用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述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1.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
一般来说,长句字数较多,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一般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它往往富有深沉的力度,结构较复杂,层次也较多,宜于表述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使思想严密精确。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可以使文章显出音乐美。
如2021年北京卷优秀作文《论生逢其时》片段:
生逢其时,生者,运也;逢者,适也;时者,时代也。所谓生逢其时,即生于合适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逢其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绽放光彩,只要将自己融入时代,与时代同行。
2.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
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整句适用于以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带你走近江南水乡》片段:
烟花三月是剪不断的愁,梦里江南有数不完的柳。嘘,朋友们,轻点声,放缓脚步,莫惊碎了这片梦:河码头,榆柳下,曾经有游子在这里远下扬州,一路的浩浩荡荡,一路的流水无眠;在这“杨柳问暖燕子飞”的乌篷船上,你可以听见怨妇望断乾坤呢喃着“远方的燕子你快快回”;顺着流水远望,你能看见江南才子们的身影在波涛中起伏,那林荫大道上钦差正八百里加急唱着“江南才俊,高中及第”的“奉天承运”喜报。曾经的浪子,今朝的风流人物,总在不经意间为水乡盖一块神秘的盖头。
3.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变式句是相对于常式句的句子形式。常式句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而变式句则是为了突出表述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表述效果。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的倒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如高考优秀作文《北京的符号》片段:
北平城内,傅将军手捂一杯热水,因为此时的北平,唱主角的是漫天的风雪。他的心既飘忽不定又寒冷无比,一如这场风雪。三十五军,昔日抗日战场上所向披靡,如今却士气低落,屡遭败绩,落得个退守北平的结果。如此巨大的心理反差,也许只有傅将军才能肩扛得起。但此时的他心里也承载着一项历史性的抉择——是战还是和。若战,其所辖的二十余万国民党军马上就会淹没于历史潮流中,尽其努力也只不过多扑腾几下,而北平城的建筑,却可能因此毁于一旦。而他,作为主将,将会受到后代人民的唾骂。若和,岂不是要背上不义之名,加之自己一家老小已落入蒋介石手中,恐有不测。艰难思索中,已不觉彳亍至城墙上,望着前方阵地华北军已严阵以待,他心里不免泛起一丝凉意。“司令,您的女儿来了。”警卫员附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此时,傅冬菊已步上城头。看着多年不见的女儿,傅作义将军心中有些惆怅。父女经过一夜的长谈,傅将军心中主意已定:他选择和,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
4.交错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来表示。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较重,否定句语气较轻,双重否定语气更重。肯定句和否定句交错运用,能取得特定的表述效果。
如高考优秀作文《亮剑》片段:
面对滔天巨浪,成熟的船长从不会害怕,而是沉着面对,因为他要亮剑;面对残酷的侵略战争,士兵们绝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因为他们要亮剑;面对艰难的比赛,运动员们即使倒下了,也会迅速站起来,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要亮剑。亮剑,亮出的是一种气质,亮出的是一种性格,亮出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决心。
三、善用修辞
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是使考场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好方法。修辞是考场作文的神水,如能将这些神水恰当地洒在考场作文上,就可点石成金,使文章生动形象,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要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1.妙用排比,增加语言气势
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议论,则条分缕析,阐述透彻;用于叙事,则层次清楚,语意畅达;用于描写,则深刻细腻,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淋漓尽致,一泻无余。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结尾段:
中华五千年屹立寰宇,我愿以炙热赤子心护我中华。担边关将士之责,勇冠三军,护我江山多娇;立南大学子之志,潜心攻学,不为金钱折腰;继已故老人衣钵,禾下乘凉,传播世间稻香。
在文章结尾使用排比,富有哲理,富有激情,富有力量,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2.善用比喻,使语言鲜明、生动、形象
比喻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手段。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也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比喻还能突出动态美。运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准确,就是要贴切地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一是喻体新,二是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新。
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修身矫思再立义,脚踏实地赴理想》片段:
以矫思为矢,定理想之路径。矫思是一面风帆,指引我们前进;矫思是一盏明灯,带领迷途之人找到正确的路;矫思是一场博弈,定论正误思想的周旋。学习亦是如此。
开头先把“矫思”喻为“矢”,然后连用三个喻体“风帆”“明灯”“博弈”,强调了“矫思”的现实意义,语言生动形象,启迪性强。
3.旁征博引,让语言富有底蕴
引用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是指在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或典故、名言、诗文、俗语、格言等。巧妙地引用,能增添文采,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的阅读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引用,凸显语言功底
引用,即将名人名言或原诗文的全部或部分不作任何改动引用到文章中来,并用双引号或独立段落章节标识出来。更巧妙的引用是将古诗文或名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语言中,即“化用”,通过裁剪、修改原诗文中的语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在考场作文中善引妙摘名言名诗句,必定令人刮目,很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达到抢占语言艺术制高点的目的,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轻轻松松搭上提升文化品位的“直通车”。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传承强者精神》片段:
青年要想拥有强者精神,就要有远大抱负,并为之不懈奋斗。正所谓“人生有定力,风雨不迷航”。李白在风华正茂之时,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立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只有满怀抱负,青年人才会具有坚韧与勇气,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懈奋斗,才能拥有一种强者精神。
(2)仿用,增强语言亮点
仿用,就是按照有关名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对语言的模仿,古人一直在做,并把它作为写作的基本技能来训练。通过仿用,可以激发语言创新的灵感,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仿用别人几个好句子,或改写几个好句子,移花接木般运用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往往就成了自己文章的“亮点”。
如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片段: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4.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让语言美不胜收
排比、比喻、拟人、引用等单个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语言增添色彩,如果能把这些修辞手法综合在一起使用,会让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如2019年全国Ⅲ卷优秀作文《和风细雨彰显教育魅力》片段:
和风吹拂柔弱的小草,细雨滋润干涸的大地,有爱浸润枯槁的心田。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暴风骤雨,也许可以摧枯拉朽、荡涤宇内、惊天动地;而和风细雨,方可润物细无声,渗到物之根部,浸入人之灵魂。可见,和风细雨般的有爱教育,会如天使般抚慰战栗的心灵。从此,天地变得静穆,世界因此宁静。“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难道不是和风细雨般的有爱教育那无坚不摧的力量所促成的吗?
文章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引用、反问等一系列修辞手法,生动地礼赞了老师的恩情、教育的魅力。
1.(2022秋·浙江杭州·高三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自由与收敛
当下成长中的青年人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在”和“收敛”的话题尤为重要。只有自身收敛,严守规则,才能享有人生的自由和自在。
收敛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才是收敛和自由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联系。
“自由”是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自由,却仍有一个“不逾矩”的限制。所以,庄子眼中的“自由”意味着不依赖于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条件、不受一切内在或外在因素的限制;而孔子的这种自由却是有“限制”、有“束缚”的,他眼中的“自由”是一种秩序伦理下的自由,即只有收敛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约束才是真正符合内心要求的,才是真正自由的。
可是,很多人提起自由就喜不自胜,提起规则想到收敛、束缚便觉苦不堪言。其实不然,事实上,收敛即自由。
自律,是我们个人意志上对规则的“成人”。比如早睡早起就是自律的一个方面,一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自然也就在精力上达到了和谐。学习与工作也会更加富有激情,也有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心流”状态,这也是自律的充分体现,意思是在学习时,达到了百分之百的专注,从而心无杂念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下,你仿佛找到了与知识的一个连接点,带着内心对知识的向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从而能够享受精神方面的自由。
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终于收敛。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收敛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而这,也让我们每一个公民由一个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了“山重水疑无路”的痛苦,才会有“还来就菊花”的欢喜。人生的美丽风景并不是那些快乐玩耍的时光,而是那些富有意义的瞬间。而遵守规则,收敛言行,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消沉与自我怀疑的阴影、种下一丛丛美丽的花草,蓦然回首,那段时光,自己才感受到了真正从心的自由。
每个人生来便是一颗自由的灵魂。束缚我们的,从来不是规则,而是自己那不应起的欲念。尼采曾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当你真正做到言行上的收敛,遵守社会规则,甚至能因此形成无意识的自律时,你就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自由,在这层境界中,你几乎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什么,真正控制自己,与内心那份纯粹走向统一,做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最大的自由,你也就得到了人生真正的大自在。
材料中提到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经历,这个过程是他从“自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也是他逐渐摆脱兽性,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练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而从材料中对孙悟空经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自在”与“成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让孙悟空失去了自由。而脱离了个人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他却最终得以立地成佛。
由此看来,针对“自在”和“收敛”这个话题,青年人的成长如果追求一味的安逸自在,自由闲适,每个人都不上学,不工作,不为理想辛苦打拼,那么我们始终是无知的顽童,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崩溃。而正是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收敛”自己,服从社会必要的约束,生命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向阳的决心和毅力,整个社会才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适时收敛自己,遵守规则,才能获得自由,得人生的自在,二者是相反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所以,写作过程中,要针对自在和收敛分析根源,上升到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规则行为收敛进行思辨性论证,同时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来进行。开篇可提出观点,在遵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基础上才可有享有充分的自由。然后可以明确提出,我们身为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行为收敛的重要性,对此还可以紧跟时事,结合如今疫情封锁,出行不便时,人们如何遵守网络社交的规则收敛行为这一时代话题进行思考。然后可运用对比论证结构,适当引用相关事例论述不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对我们个人成长的不良影响。接着也可辩证分析论我们在遵守必要的规则秩序的基础上,也不能因规则而束缚头脑,丧失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的勇气。最后重申论点,回归话题,强调个人的“自在”和“收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青年的成长要注意在严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基础上才能尽享人生的自在。
立意:1.积极的规则适时的收敛需要我们遵守。2.要勇于打破消极的规则。3.收敛与创新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4.坚守规则懂得收敛才能享有自在。
2.(2020秋·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国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呼唤英雄成为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先锋,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诚然,英雄的美好品质是盏盏青灯,长明不灭。它是光、是电、是火,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是烛照前行的灯塔。英雄敢于为国为民担当责任,敢于竭尽全力,敢于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个前进的时代所需要、所崇尚的可贵品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走过乱世时代,越过雄关漫道,在大山深处坚守40年,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被人誉为“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的谭清泉;中印边境冲突中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5名指战员;为保护战友自己却失去双手双眼的排雷英雄杜富国……这些身着戎装的当代英雄,传承的是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火种,是中共一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无论是攻关核心技术还是脱贫攻坚,无论是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仍需要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需要用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汇聚起磅礴力量。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不仅有英雄,更有英雄精神。在国家的和平发展变革时期,英雄正是那些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正是无数英雄丹心报国、以身许国,将中国发展之路铺平。如为苦心钻研水稻品种奉献一生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的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他们是新时代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这是儿女对母亲的诉说,这是青春书写的誓言,这是热血铺就的长路,这是生命熔铸的丰碑。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爱国信仰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号角。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谈论的是对“英雄”的看法,英雄是杜甫笔下渴望建功立业、心忧天下的有志之士;英雄是辛弃疾心目中勇于抗衡强劲对手,富有进取精神的有雄心、气节的人;也是陆游笔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有赤子之心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英雄标准,或是为国为民,或是英勇不屈,或是无私奉献……崇尚英难是时代风尚,古今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讲,英雄也是全民偶像。
在此基础上,审读材料时注意列举的两类人的看法。有人说当今时代“英雄辈出”,这是符合事实的,无数时代楷模、科技精英,还有英勇的戍边战士,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闪耀在新时代的星空。有人说当今时代“没有英雄只有偶像”,这一说法一是过于偏激,二是混淆了“英雄”与“偶像”两个概念,有的英雄也是全民偶像,有的偶像也是全民英雄。
引导语“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毫无疑问,出题人的意图是让考生做出正面的回答:“有”。这也是正确的价值观之所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勇于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扑灭重庆山火的消防官兵、志愿者等英雄……他们不正是当今时代的英雄吗?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意在引导考生思考新时代的“英雄观”和“偶像观”,以及“英雄”与“偶像”之间的关系。作文要体现出立意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新时代的心胸和视野。
可以表述这样的观点,新时代的英雄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偶像应该是新时代的英雄,再结合新时代“伪娘风”的盛行,对无节操、无底线的娱乐明星予以批判,形成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作文论证的力度。
立意:1.新时代的英雄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偶像应该是新时代的英雄。2.我们的时代从不缺乏英雄,凡人亦英雄。3.新时代的英雄应以复兴中华为己任。4.崇尚英雄,壮我中华气魄。5.向英雄学习,重铸新时代青年偶像观。
3.(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了“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冬奥冠军等现身说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年轻的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我们应自豪而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在”!
“我在”是“我在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积极参与,让时代打上我们的烙印;“我在”也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坚定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我在”还是“我还在”,是面对艰难险阻时,对真理与正义、良知的坚守……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面对这个奋斗的时代,你对“我在”有哪些思考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提到《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冬奥冠军等现身说法讲述感人的故事,体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这一观念。
材料中特别提出关键词“我在”,可以理解为“我在场”,体现奋斗者融入时代洪流,积极参与,奉献进取;可以理解为“有我在”,体现奋斗者的责任与担当,求真务实,秉持正义;可以理解为“我还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逃避,坚守良知,勇敢追梦。
任务方面,“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面对这个奋斗的时代,你对‘我在’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要求结合时代思考“我在”的内涵。“我在”蕴含了特殊的新时代含义,体现新时代主人翁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同时新时代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好的机遇。因此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时代大潮的融合尤为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
在行文思路上,首先鲜明地提出观点“逐梦向未来,强国有我在”,然后采用并列式结构,设置具体的分论点,可以写时代的奋斗者,应该与时俱进,将个人理想与时代大潮相融合,可以写奋斗者勇担时代重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也可以写奋斗者无畏艰难,一往无前,砥砺前行的时代风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个人与时代、责任、家国的联系,强调时代召唤我们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担负起民族重任,锐意进取,勇当先锋。最后重申论点,号召风华正茂的时代青年在新的追梦之路上谱写更新更美的奋斗华章,才能不负韶华不负家国。要勇于创新开拓,争做坚强的孤勇者、时代的逐梦者。
立意:1.责任担当成就梦想。2.逐梦向未来,强国有我在。3.奋斗在人生舞台,逐梦新时代。4.青春逐梦正当时。
4.(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成熟:唯奋斗与意志炼就
时间长河川流不息,生命长河亦不停歇,转眼间,我们已到了奋斗和拼搏的年纪。我们时常感慨自己已不是小孩,时常感叹自己已经长大成熟。但,到底什么是成熟呢,怎样才算真正成熟?
有人说,懂得是非,学会礼尚往来就是成熟;有人说,为他人着想就是成熟。但,在我看来,成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唯有在意志中坚持,在奋斗中前行,方可达到成熟之端。
意志是前进路上的灯塔。身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交通已经实现了便捷,生活进入了5G时代。可是,你是否知道大山中的孩子的现状?偶然的一天,我看新闻报道:一个年仅八岁的留守孩子,待在外公外婆身边。外公外婆年迈体弱,腿脚不便,是他撑起了整个家,早上公鸡打鸣时就上山去采草药,拿来熬给多病的外婆吃,下午上山砍柴,回家还洗衣做饭照顾外公外婆。他或许也知道命运的不公,可是他那颗坚强意志的心,让他在磨难中成长。那一刻,我只感觉,他有着这个年纪所不该有的成熟。
奋斗是扬帆起航的船,砥砺前行,不惧风霜。想一想,你还记得那个刚出生就失聪,仅靠学唇语,摸着父亲喉结学说话,但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江梦南吗?我们都在羡慕她考上了清华,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生起跑线,将来或许可以拿数百万的工资。但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她听不到那外面世界的美好声音呢?她是靠她的奋斗换来的。或许在她幼时,她就明白了自己出生的平凡与命运的不平凡,于是从小就变得成熟。
山河与云雾同在,唯有奋斗可摘星光;云雾与烟霞共存,非有奋斗可破迷雾;奋斗与成熟共行,唯有奋斗可抵远方。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成熟在我们眼中或许是个微乎其微的词语。我们总有着贪玩的天性,总觉得我们要在青春这个美好的年纪留下最美好的印记,总觉得成熟与奋斗应该是大人的事,却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无奋斗不青春”,希望年轻时的我们不要拘泥于此。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蓝瘦香菇”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都离不开成熟。
去实现我们心里的那份成熟吧!让生活不只苟且于时。志之所趋,心之所向,奋斗从此启程,纵然黑云压城,我自岿然不动,因为,我已成熟。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高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让自己逐步摆脱幼稚、单纯,走向理智、成熟的努力过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对什么叫成熟还是懵懂的,他们以为自己早就摆脱了单纯、幼稚,思想变得深刻、复杂,也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已经成熟了;而实际却是冲动、任性、莽撞,或自以为是,常常与同学、父母、老师闹矛盾。所以,正确认识成熟及其标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想要正确认识成熟,首先应当对成熟概念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一是情绪上的成熟,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能反省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错误,并能主动承认,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一是社会性的成熟,有对社会和世界的清醒认识,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独立处理各种事务;不偏激、不盲目,有主见,懂进退。而对于材料中给出的三类说法,也就是分别以是否懂得人情世故、是否懂得忍耐坚持、是否懂得舍己为人作为是否懂得成熟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肯定其中的合理性,但也应该认识到一个人成熟与否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可以相对地进行判断。成熟不以年龄为标准,而是以他的言行举止来判断。有时,所谓的虚伪、世故,也许就是懂得礼仪和公序良俗,懂得将心比心、体贴别人,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能否客观地看清这个复杂的社会,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面对他人的自私、冷酷或欺骗、伤害行为时,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能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也就可以说这个年轻人走向了成熟。
试题要求写出自己对于成熟的思考,对此,可以从反向突破,首先对不成熟的现象进行反思。对此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反思自己曾经的幼稚、单纯,糊涂、任性,莽撞、不通情理、无视别人感受等行为;也可联想古今中外一些不成熟的人和事,谈不成熟的影响、危害。然后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何为成熟(包括身体、思想心灵、社会关系等),是否成熟可以怎样去辨别。最后,还可适当探讨实现成熟的途径。就对自我修身而言,吾日三省吾身,而对遇到的困难、不幸,不怨天尤人,不软弱退缩,勇敢坚强,有道德,有理想;就对处理与他人、社会的矛盾而言,不鲁莽冲动,不自私自利,有底线,有信念,懂得包容、勇于担责,懂得谦让、主动吃亏。
立意:1.搏击人生,造就成熟人格。2.认识自我,走向成熟。3.学会与世界讲和也是成熟。
5.(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有进有退,方能通达
我们知道,每辆汽车都有若干个前进档,同时也都会有一个倒档。为什么要有倒档?原因很简单,只往前走,不一定能够顺利到达终点,有时候退一下,反倒能走得更快。其实我们的人生之路也是一样,有进有退,方能通达。
有进有退,是人生的智慧。即使是忠义无双的关羽,面对曹军的重重围困,最终也选择了退,放下武器投降。兄长生死未卜,身负保护兄长家眷重任,暂时保全大家的性命,是为明智。韩信面对屠夫的挑衅,忍受胯下之辱是一种退,自己志在平定天下,不被一时之怒挡住人生前进的脚步,是为理智。《水浒传》中的杨志,面对泼皮牛二的耍赖不退反进,一刀斩之,让自己身陷囹圄,这不是勇敢,是糊涂。
有进有退,是成功的法宝。在各种谈判中,对于核心利益、原则问题坚决不让步,这是一种进。而适当地退让,放弃一些不重要的、非原则性的条款,才能达成最后的协议。如果丝毫不退,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很可能会谈判破裂,一拍两散,白费功夫。在战争中,更要放眼长远,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当年,面对胡宗南军队的进攻,毛泽东毅然决定主动撤离,放弃延安。两年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宜将剩勇追穷寇”,直过长江,实现了“今天放弃延安,明天换来全中国”的伟大构想,也把“进”“退”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进有退,是彻悟后的通透。布袋和尚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头同样可以看到天上,后退原来正是前行。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可能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有时候我们走得太远,可能忘记了本来想走的路。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发现前进已非正途,尝试着后退,说不定能豁然开朗。
我们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也要有进有退。作为学生,把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用来读书做题当然是一种进,但当你感到头昏脑胀、精力不济时,去操场上转转,回床上躺会儿,看似浪费了时间,实则积蓄了力量。当你文理分科时遇到像《无问西东》中吴岭澜一样的难题,不以别人的方向为进退,放弃从众的心态,遵从自己心底的真实,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呢?解析是,以目标为导向。当进影响了你的最终目标,就不要再进,当退能够帮你达成目标,就大胆地退。不管进退,都是为了目标服务。一味地高歌猛进那是莽汉,一味地退让无度那是懦夫。只有目标明确,进退有据,方能活得通透,过得潇洒,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将“进”“退”“达”三字和具体生活实践相联系。
“进”是一个昂扬抗争的姿势,是一种凡事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敢于奋斗、不怕失败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敢闯敢拼、不留退路的顽强与执着。善于“进”的人,充盈着活力与勇气,随时整装待发,永远在路上搏击风雨,永远朝着心中的理想艰难前行。
“退”是一个柔和理智的动作,是一种能够委曲求全、懂得忍让、及时止损、善于转身的人生智慧,是一种不疾不徐、掌握节奏的处世风格。善于“退”的人,看得清乱局,会以暂时的隐忍、冷静的避让来缓冲矛盾、免于冲突。
人生路上一味求“进”或者“退”都太过极端,前者未免激进,后者未免懦弱,只有进退得当,进退相济,才能豁达洒脱,进入“达”的境界。考生可以赞同“进”或“退”的人生态度,但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分析。行文时可以先提出论点“有进有退才是通达人生”,然后分别论证何时、何境当进或当退,恰当引用论据,联系现实生活,说明现代青年学子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应如何进退,最后总结全文。
立意:1.积极上进,不畏困难。2.善于退让,海阔天空。3.进退有致,通达人生。
6.(2022秋·浙江·高三温州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认为书法临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就是将字帖摆在眼前,照着帖上的运笔和结构写,追求形似;背临意谓脱离碑帖而临,是靠记忆来书写,力求与原作形神兼似;而意临指在继承古人用笔与精神上能有所取舍,自发创造,加之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特点。“临书画固贵逼真,尤贵能避其熟。”临摹书画的过程中做到对临,追求逼真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在背临的基础上走向意临,在学习古人法度的过程中不被习惯和法度束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循临书三境,得大美人生
龙飞凤舞点划撇折,银钩虿尾笔墨纸砚,怒猊渴骥起承转合。书法堪称国粹,临书亦需境界。对临求形似,一点一横长;背临需神似,撇折心中藏;意临臻化境,挥洒任飞扬。这临书三境,于求知,于做事,于人生,皆同源同理。循临书三境,得大美人生。
“对临”需踏实勤谨,道阻且长,笃实志而前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临”时要眼界,临的是帖,也就是选定人生的方向,选定后为这方向矢志不渝。遥望历史之河,百年前的红船上,革命先辈选定了为国为民的征途,才有了伟大的共产党。诞生了一个希望,树立了一种理想,激发了一种壮志,中国大地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回顾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临”中,是先辈们的锚定方向,是矢志不渝的努力。我辈青年亦需承先辈之志,选定对临的人生之帖,不负芳华。
“背临”需融通圆熟,履践致远,奋舟楫而笃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背临之时需勤奋,需驰而不息的奋斗,需锐意进取的努力。唯有奋斗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只有努力才能收获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中,不断闪烁的也便是“奋斗”这一条路。因为勤奋,杨倩一举夺冠,“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背临”中的奋斗是夏三伏冬九寒的艰苦付出;因为努力,袁老杂交水稻试验成功,“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背临”中的努力是日日夜夜的反复实验以及成功背后的一次次失败。我辈青年自当以奋斗为舟,以拼搏为桨,不负青春,逐梦远方。
“意临”需臻于化境,锐意创新,瞩未来而前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临之时需独创,看时代风云变幻,于时代前进浪潮中求新求变求强。樊锦诗以白发换青丝,辉煌敦煌;单霁翔让故宫走下神坛,亲近百姓;王佩瑜用青灯烛艺术,燃京剧之火,他们是“意临”时以化境写人生,以初心为基,于兹展望未来创造辉煌。前人之路可循,我辈之路创新。法古书法才有基础,不法古书法才能独步。书法如此,凡事皆然。只有在前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不断探索,才能有新的发现,达到目无全牛、出神入化的境界。我辈青年,不断求索,圆梦理想。
“对临”是于眼界与鸿鹄之志中寻觅出处,“背临”是于奋斗中踏上征途,“意临”是于不忘初心中创新创造,此诚为临书三境。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当循临书三境,得大美人生。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书法临贴的三个阶段,第二句话对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解释,第三句话引用了古人临帖的心得,第四句话,对第三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形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形神兼似,最高的境界是学习古人之法,但又不拘于古人之法。
可见,书法临贴的三个阶段是材料的关键词,它们关系密切,逻辑严密,对临是基础和前提,背临是提升和成熟,意临是创造和至境。三者循序渐进,日臻完美,虽是书法临帖的三个阶段,却内涵丰富,极具哲理性,可以延续到学习、生活和世界中来。学习上,我们首先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夯实基础;然后能够熟练的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既能够学以致用,又不墨守成规,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改善现状,探索未知,创造世界。生活上,我们首先要融入生活,了解生活;然后能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够灵活地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最后形成自己生活的智慧,既能进退自如,又不循规蹈矩,创造属于自己的别样的美丽人生。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是议论文。考生可以由书法临贴的三个阶段切入,引出其在学习或生活上的深刻寓意和哲理,然后循序渐进地谈每一个阶段的目的和作用或必备的条件,最后联系现实,呼吁同辈人学会灵活地将这三个阶段融入学习和生活。
立意:1.在“对临”、“背临”中成长,于“意临”中守正创新。2.循临书三境,得大美人生。3.“对临”学知识,“背临”熟技能,“意临”创世界。4.化三境之智慧,创大同的世界。
7.(2022秋·浙江嘉兴·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多少有识之士年少立志,终成大业,报效家国。
青年钱学森矢志治学报国,负笈远游,学有所成,在祖国召唤的时候,突破重重障碍回国,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查济民从浙大走出,立志实业救国,在纺织印染行业里苦心经营,成为业界名家后,创立桑麻基金、求是科技基金,在香港回归和家乡建设上做出巨大的贡献,荣获大紫荆勋章。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从小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外语的志向,笔耕有年,诗译英法,搭建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荣获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反映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抱负,最终毛泽东带领苦难中的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的钱学森、荣获大紫荆勋章的查济民、著名翻译家许渊冲都从年轻时就怀有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立下远大的目标,并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逐、实现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立志要趁早,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人生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立下志向,还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梦想照亮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给社会带来价值;钱学森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查济民立志实业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立下了学好外语的志向,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实现了梦想,可见,志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志向符合自己的特点,对社会有益就好。
写作指导:文章的开头简短引入中心论点,如“青年应该有报国志”;正文部分可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论述报国志向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接着论述青年人立志的必要性,阐述志向是青年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最后论述新时代青年人应该树立怎样的志向。正文段可列举江梦南、邓亚萍等立志于追寻自己梦想并不断努力等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1.青年应有报国志。2.青年人应早立志。3.立下志向,苦苦追寻。4.梦想照亮现实。
8.(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2年7月25日B站发布了up主@衣戈猜想的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里平凡而坚韧的跛脚“二舅”,在网络上掀起了刷屏热潮。
材料二:
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疲惫。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习惯拖延与空想,自我怀疑与否定,纠结过去忧虑未来……都属于精神内耗。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高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摆脱“内耗”恐惧,跳出“内耗”深坑
近日,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一度排在视频网站热播榜第一。这部短片中,创“衣戈猜想”用寥寥数语平淡地讲述着“二舅的一生”,展示出了一个鲜活的、饱受挫折,却又始终不屈的农民的一生。我认为,正如标题所言,二舅的人设特别治愈,尤其能缓解当代年轻人愤愤不平、焦虑等精神内耗。在这个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时代,“精神内耗”困扰着大部分人。那么,精神内耗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在走向高考的路途中应如何面对“内耗”和“反内耗”呢?
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内耗的状态。其表现有:特别在意他人看法、自我怀疑与否定、纠结过去、忧虑未来、习惯拖延与空想等。例如,寒假期间,同学们面对悄然流逝的大把时间、空白的作业和越来越近的开学日期,便容易陷入对过去自我的否定,并担忧未来的补作业和开学考,甚至因为内耗而持续拖延,形成恶性循环。可见,过度内耗会让我们在赶考之路上原地徘徊,止步不前,其危害不容小觑,所以我们要探寻“反内耗”之路。
首先,我们要勇于接受处于内耗状态中的自己。似乎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的体质。刚毕业的孟羽童在综艺节目中,不管是面对被否决的主题还是测试垫底的结果,都能冷静处理,快速恢复平静,这也成为她被定为“格力接班人”的重要原因。但俗话说:人无完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完美无缺到天生拥有“反内耗”体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可能在面对“内耗”时就缺少了一些理性和冷静。但一时的感性并不会妨碍我们的高考,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去勇敢地直面不足,沉着应战高考,摆脱对“内耗”的恐惧感。
其次,我们要挣脱负面情绪的枷锁,及时调整心态付出实际行动。一个强者不应该被情绪所支配,活在内耗的枷锁之下,而应把握情绪的支配权。黑云笼罩的近代时期,深知学医不能救国的医学生鲁迅,没有自我轻视而陷入内耗,而是果断弃医从文,成为执笔的战士;个子矮小的邓亚萍不被教练看好,但她没有自我否定而陷入内耗,而是正视自身弱点,积极投身练习,成为一代“乒乓女王”;花样滑冰赛场上跳空了一个动作的羽生结弦,没有自我怀疑而陷入内耗,而是乐观备战,最终跳出被国际滑联认证的超难度动作“4A”。陷入到内耗中并不可怕,及时调整心态,将消极情绪转化为行动力,满血回归到高考的征程上才能打败“内耗”,跳出“内耗”深坑。
最后,我们不必要绝对反内耗,“内耗”的存在即证明了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修炼成一丝“内耗”情绪都没有的绝对反内耗体质,就连冬奥会明星选手谷爱凌都曾说过“害怕,让我一直向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性面对内耗,果断做出行动,努力备战高考,做好自己心理和身体的主人,努力冲出“内耗”这座精神监狱,占领高考的制高点。
朋友,不必为“精神内耗”恐惧,勇于接受内耗,从中获得动力,积极走出内耗,高考路上的我们会更加坚定地大步向前,心仪的大学会伸出橄榄枝,世界的美好也会奔我们而来。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指出,网络上关于跛脚“二舅”的视频,掀起了刷屏热潮,引起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材料二指出了精神内耗出现的时间和后果,并列举了一系列精神内耗的表现。
两则材料的关键词是:精神内耗。从材料二来看,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去直面自己的问题、困境或缺陷,并达到自我约束(克制懒惰懈怠、消极颓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不能源源不断地为自我控制提供足够的坚韧、顽强、乐观、果断、自信等,人就会陷入精神内耗(自己跟自己的斗争,把精力都花在“对付自己”上),久而久之就会疲惫不堪,甚至自暴自弃,佛系躺平。那么如何才能减少精神内耗呢?材料一中提及的短视频给了我们启示:“二舅”身残志坚,面对生活给予的重创,不抱怨,不放弃,以从容的姿态勇敢面对生活的重压,用超强的韧劲默默淌过生活的湍流,不纠结过去,不忧虑未来,不自我怀疑,不谄媚他人,将混乱的音符组合成了一曲生命之歌。可见材料的主旨便是如何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人生,而这正好与任务中征文活动的主题相符合。材料对精神内耗精准定位,“二舅”的事例又给面对高考的学生树立了一个减少精神内耗、直面高考的范例,考生既可感同身受,又有切身体会。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写人叙事要紧紧围绕“如何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高考”展开,运用细节刻画、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的坚强和勇敢。若写议论文,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结合自己的学习,谈如何“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高考”,这样做的价值和意义,并向青年学生发出呼吁。
立意:1.拒绝精神内耗,直面坎坷。2.不以精神内耗消解生活激情。3.走出精神内耗,走入人生繁华。4.懦弱者内耗精神,坚强者直面高考。
9.(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止美国公司7年内与中兴开展任何业务,包括软件、技术、芯片等。在5G领域里,中兴作为无线通信基站的供应商,其应用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都从美国采购;而在手机业务上,中兴高端智能手机的处理器芯片也来自美国高通。芯片断供之后,中兴库存芯片数量只能维持2个月的订单量;之后,中兴的业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间贷款合同范本模板
- 牛饲料购销合同模板
- 个人借款协议书模板
- 桥梁工程脚手架分包协议分析
- 奶粉代理合同范本
- 电力线路工程分包协议
- 角钢制品购销合同
- 分期付款购房合同的解除条件与程序
- 工业生产设备购买协议
- 房屋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A)(含答案解析)
- 少儿机器人培训课件
- 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
- 蒙牛数字化 营养世界
- 中药封包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 水泥砼试模自校随机表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 20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
- 如家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 部队春节文艺汇演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