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独特性。1.了解民国时期共和制的初建、波折和失败过程,理解资本主义共和国制度在中国行不通。2.了解中共依据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独特性。4.知道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树立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懈努力的理想一、民国时期(1912——1949)的政治制度1.民国初期——资产阶级共和制度(1912.1--1912.3)(1)诞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国旗: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3)纪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_年为民国元年。(4)法律: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②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③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7)(1)政党政治①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②尝试: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③结果: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下去。(2)复辟帝制①背景: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以及筹安会,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②过程: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③结果: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3)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1)国民党的训政时期①开始: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②《训政纲领》: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思考点】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特点?①政党林立,党派斗争激烈;②不成熟,体现新旧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③受北洋军阀打压未进入权力核心;【拓展补充】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①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盲目学习照搬英美模式。②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③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④政党仓促成立,党争不休。⑤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参考答案: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参考答案: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而非建立苏维埃政权,主要是由政党的性质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团结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性质,有利于调动一切抗日阶层共同联合抗日,对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参考答案:“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在抗日根据地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中国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党外人士占其余三分之二名额。这一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共产党人愿与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民主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概念阐释】“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①“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政府的重大国务。③评价:国民党的所谓“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2)国民党的宪政时期①概况: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②评价: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角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背景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初期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日益扩大政权建设(1)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起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制度探索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2)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②“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③“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制度类型苏维埃代表制度抗日民主制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大行政区制度历史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这些措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概况:(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确立:1954年9月,一届人大制定《宪法》,保障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②挫折: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坏。③完善: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优越性:体现了真正的、广泛的民主,便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历程: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确立。②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转变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④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特点:①政党地位: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政党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二者是政治【拓展补充】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特点。1.从模仿别的国家到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共和制。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但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政权的尝试,一开始也一定程度收到苏联影响,但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共和国。2.政党先于共和制出现,并创造了共和制。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后创建中华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胜利,后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民主共和制具有中国基本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没有采用“三权分立”体制,而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采用多党制或一党制,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合作的关系。③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④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4.基层民众自治制度(1)概念:依据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2)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从城市开始,再推广到农村。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特点:坚持三个有机结合。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②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2)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归纳】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历史意义(1)在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了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在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在外交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局限性(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2)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3)没有履行妇女参政的承诺,删除了同盟会政纲中的男女平权条文。2.军政、训政、宪政孙中山把建立中华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军政就是军政府,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构建设之类的工作。训政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训政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将中华民国最终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