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_第1页
《11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_第2页
《11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_第3页
《11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_第4页
《11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醉翁亭记》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琅琊() 环滁() 晦明()伛偻() 觥筹() 林霏()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泉香而酒洌()③负者歌于途()④树林阴翳()3.填空。①《醉翁亭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结尾部分用____________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____________。4.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③环滁皆山也。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⑤而乐亦无穷也。⑥故自号曰醉翁也。⑦庐陵欧阳修也。表示判断语气的:()表示解释语气的:()表示肯定语气的:()表示感叹语气的:()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5.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临溪而渔莅临指导C.宴酣之乐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7.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8.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9.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0.“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11.概括本段大意。12.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3.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14.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三)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今乃⑥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注:①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1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参考答案一、1.lánɡyáchúhuìyǔlǚɡōnɡfēi2.①情趣②清③背负东西④遮盖3.①醉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4.①③②⑥④⑦⑤二、(一)5.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6.B7.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8.B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10.醉翁亭记11.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12.醉能同其乐13.人太守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三)15.①三十里为“一舍”房舍②抬全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三、18.提示:要写出概貌和特点,条理清楚。《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填空本文作者(1007—1072),字,号,晚年又号,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思维训练·课内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饮少辄()醉林霏()开岩穴暝()伛偻()提携山肴()野蔌()觥()筹交错二、解释下面加点词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野芳发而幽香6.临溪而渔⑦非丝非竹⑧树林阴翳⑨觥筹交错⑩已而夕阳在山11.林壑尤美12.泉香而酒冽三、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2.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3.[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而不胜四、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劝君更尽一杯酒。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五、阅读并回答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①名之者谁?()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这个语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命名者是。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其次写,最后写。7.这段文字的中心是。。思维扩展·课后练习一、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亲戚(qì)始龀(chèn)穷匮(kuì)孀妻(shuāng)B.霪雨(yín)野蔌(sù)白芷(zhǐ)船楫(jí)C.觥筹(gōng)城阙(quē)畎亩(quǎn)万仞(rèn)D.箕畚(jī)老叟(shǒu)颓然(tuí)天津(jīn)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1.[名]之者谁?()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3.醉翁之[意]不在酒()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5.野[芳]发而幽香()6.临溪而[渔]()三、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锦鳞游泳。()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五、阅读回答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①意:②寓:③谓:④辄:2.说说划横线句子是使用什么方法来定出“太守之乐”的?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贯穿全文主体的一个词是:。4.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5.第2段没加标点,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在原文停顿的地方用“/”断句阅读感悟(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名之者谁(3)醉翁之意不在酒(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翻译下面的语句。(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7.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9.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10.概括本段的大意。。(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1)山间之四时也(2)佳木秀而繁阴2.翻译下面的语句。云归而岩穴暝。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5.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6.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7.“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三)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语。(1)苍颜白发(2)伛偻提携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是字。4.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5.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的语句。。6.“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四)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1)鸣声上下(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3.“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4.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5.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6.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7.“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五)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两段文字均选自《》,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4.第①段先写之景,再写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5.第②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参考答案思维训练一、二(略)三、秀丽,优美;称,是;围绕,包围四、D五、1.①茂盛的样子②情趣2.①亭③山水之乐3.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意不在此而在彼。4.这里指醉翁亭5.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6.远、近7.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思维扩展:四、1.比喻2比喻3对比4借代5设问6夸张,对比五、1.①情趣②寄托③称④就2.比兴,纵情山水以寄寓苦闷,更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3.乐4.醉能同其乐(一)1-2答案略3.环滁皆山也。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醉翁之意不在酒8.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向9.醉翁10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二)1-2答案略3.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4.野芳发而幽香5.风霜高洁6.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7.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三)1-2题答案略3.(1)滁州人、宾客、太守(2)乐4.众宾欢也5.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6.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7.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四)1.略2.滁州人、宾客3.《醉翁亭记》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5.醉能同其乐6.衬托太守之乐7.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五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译:容颜苍老,头发斑白,歪歪倒倒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判断句式,“者…也”是这一句式的标志之一。3.醉翁之意不在酒4.朝暮四时5.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6.A7.《11醉翁亭记》基础训练课内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饮少辄()醉林霏()开岩穴暝()伛偻()提携()山肴()野蔌()觥()筹交错二、解释下面红色词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野芳发而幽香6.临溪而渔⑦非丝非竹⑧树林阴翳⑨觥筹交错⑩已而夕阳在山11.林壑尤美12.泉香而酒冽三、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2.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3.[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而不胜四、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劝君更尽一杯酒。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五、阅读并回答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①名之者谁?()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这个语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命名者是。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其次写,最后写。7.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课后练习一、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亲戚(qì)始龀(chèn)穷匮(kuì)孀妻(shuānɡ)B.霪雨(yín)野蔌(sù)白芷(zhǐ)船楫(jí)C.觥筹(gōnɡ)城阙(quē)畎亩(quǎn)万仞(rèn)D.箕畚(jì)老叟(shǒu)颓然(tuí)天津(jīn)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1.[名]之者谁?()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3.醉翁之[意]不在酒()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5.野[芳]发而幽香()6.临溪而[渔]()三、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锦鳞游泳。()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五、阅读回答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①意:②寓:③谓:④辄:2.说说划横线句子是使用什么方法来定出“太守之乐”的?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贯穿全文主体的一个词是:。4.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5.第2段没加标点,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在原文停顿的地方用“/”断句阅读感悟(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名之者谁(3)醉翁之意不在酒(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翻译下面的语句。(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7.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9.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10.概括本段的大意。。(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1)山间之四时也(2)佳木秀而繁阴2.翻译下面的语句。云归而岩穴暝。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5.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6.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7.“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三)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语。(1)苍颜白发(2)伛偻提携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是字。4.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5.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的语句。。6.“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四)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1)鸣声上下(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3.“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4.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5.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6.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7.“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五)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两段文字均选自《》,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4.第①段先写之景,再写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5.第②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参考答案课内练习一、二(略)三、秀丽,优美;称,是;围绕,包围四、D五、1.①茂盛的样子②情趣2.①亭③山水之乐3.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意不在此而在彼。4.这里指醉翁亭5.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6.远、近7.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课后练习四、1.比喻2比喻3对比4借代5设问6夸张,对比五、1.①情趣②寄托③称④就2.比兴,纵情山水以寄寓苦闷,更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3.乐4.醉能同其乐(一)1-2答案略3.环滁皆山也。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醉翁之意不在酒8.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向9.醉翁10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二)1-2答案略3.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4.野芳发而幽香5.风霜高洁6.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7.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三)1-2题答案略3.(1)滁州人、宾客、太守(2)乐4.众宾欢也5.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6.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7.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四)1.略2.滁州人、宾客3.《醉翁亭记》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5.醉能同其乐6.衬托太守之乐7.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五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译:容颜苍老,头发斑白,歪歪倒倒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判断句式,“者…也”是这一句式的标志之一。3.醉翁之意不在酒4.朝暮四时5.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6.A7.B《11醉翁亭记》习题精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二)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

___,__

___,___

__,___

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3.两段文字均选自《醉翁亭记》,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4.第①段先写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5.第②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参考答案(一)1.C。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B项是《陈涉世家》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D项是《桃花源记》中的选句,这里“之”是代词。C项是《愚公移山》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例句“宴酣之乐”的“之”用法相同。2.B。太守虽被贬谪,但并未消沉不振,而是旷达乐观,与民同乐。B项理解错误。3.禽鸟

太守4.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5.A、B、C。D项句意翻译有误。这句话的意思应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呀。”这里的“谓”不是“说”的意思,而是“叫做,称为”的意思,可译成“是”。(二)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2.译:容颜苍老,头发斑白,歪歪倒倒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判断句式,“者……也”是这一句式的标志之一。3.醉翁之意不在酒4.朝暮

四时5.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6.A7.B《11醉翁亭记》自测练习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开()岩穴暝()晦明()伛偻提携()()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弈者胜()觥筹交错()树林阴翳()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3)日出而林霏开霏:(4)云归而岩穴暝暝:(5)野芳发而幽香芳:(6)伛偻提携伛偻:(7)泉香而酒洌洌:(8)山肴野蔌蔌:(9)杂然而前陈者陈:(10)宴酣之乐酣:(11)弈者胜弈:(12)觥筹交错觥: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秀佳木秀而繁阴()云归而岩穴暝()(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山水之乐()(3)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自谓也()(4)谓太守谓谁()山之僧曰智仙也()(5)之名之者谁()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山行六七里()(2)翼然临于泉上()(3)名之者谁()(4)自号曰醉翁也()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临溪而渔()(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至于负者歌于途7.填空。(1)《醉翁亭记》的作者,字,号醉翁,晚年又号,(朝代)文学家,和、苏洵、苏辙、韩愈、、、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作者用“,”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9.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阅读课文第1段和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的顺序的。11.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完成题目。(1)本段具体描写了、太守宴、和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B.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14.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03拓展阅读【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5.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峰回路转回:(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斯:(4)掇幽芳而荫乔木荫: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18.【乙】文中和(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现出作者(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19.“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甲】【乙】两篇选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文言文句式——判断句【典型例题】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这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莲,花之君子者也【参考答案】B(解析:A.“则”是副词,表示肯定判断;B.“也”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以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即“……者,……也”式;D.主语前面不用“者”停顿,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技法点睛】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为:句中用“者”,句末用“也”(“……者,……也”)。它的变化形式有:①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也”);②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者,……”);③句末用“者也”(“……,……者也”)等。(2)用“乃”“即”“则”“皆”“必”“本”“系”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用“是”作判断动词,比较少见(古汉语中,“是”一般用作指示代词,一般不用来表示判断)。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外,还有不使用任何判断词的情况,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了。自测练习参考答案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chú)琅琊(lánɡ)(yá)饮少辄醉(zhé)林霏开(fēi)岩穴暝(míng)晦明(huì)伛偻提携(yǔ)(lǚ)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yáo)(sù)弈者胜(yì)觥筹交错(gōng)树林阴翳(yì)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6)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7)泉香而酒洌洌:清(8)山肴野蔌蔌:菜蔬(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1)弈者胜弈:下棋(12)觥筹交错觥:酒杯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1)秀佳木秀而繁阴(茂盛)云归而岩穴暝(聚拢)(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微斯人,吾谁与归(投靠,依附)山水之乐(乐趣)(3)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太守自谓也(命名)(4)谓太守谓谁(为,是)山之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5)之名之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4)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顺承)(3)临溪而渔(连词,表修饰)(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至于/负者歌于途7.填空。(1)《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9.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阅读课文第1段和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的顺序的。第1段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作者先从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第2段采用时间顺序:利用时间的推移,抓住朝暮(“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及四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特点描写山中景色,最后用“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11.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完成题目。(1)本段具体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现这个地方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醉翁之意不只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B.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解析:B.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愤懑”言之过重。)14.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示例一】我更欣赏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因为他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示例二】我更欣赏柳宗元的人生态度。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03拓展阅读【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5.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斯:这(4)掇幽芳而荫乔木荫:遮阴纳凉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18.【乙】文中乐其岁物之丰成和安此丰年之乐者(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19.“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甲】【乙】两篇选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甲】文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表现了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附【乙】文参考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文言文句式——判断句【典型例题】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这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莲,花之君子者也【参考答案】B(解析:A.“则”是副词,表示肯定判断;B.“也”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以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即“……者,……也”式;D.主语前面不用“者”停顿,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技法点睛】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为:句中用“者”,句末用“也”(“……者,……也”)。它的变化形式有:①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也”);②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者,……”);③句末用“者也”(“……,……者也”)等。(2)用“乃”“即”“则”“皆”“必”“本”“系”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用“是”作判断动词,比较少见(古汉语中,“是”一般用作指示代词,一般不用来表示判断)。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外,还有不使用任何判断词的情况,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了。《11醉翁亭记》中考汇编南京市(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9.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答:[甲]二(45分)6.(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7.(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8.(3分)B9.(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温州市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第18题至第25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8.“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1分)1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山之僧智仙也B.名之者谁吾欲之南海,何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C.朝而往,暮而归D.晦明变化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0.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2分)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上句子。(4分)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译文: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22.“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长沙市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A.负者歌于途()B.杂然而前陈者()C去国还乡()D长烟一空()8.翻译下列句子。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译: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9.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小要求加标点符号)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7A负(背着)B.陈(摆放)C去(离开)D一(全)8.(1)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2)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0.D永州四、文言诗文阅读。(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5.①“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日出而林霖开朝而往,暮而归②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26.本段的主要内容是写山间——的景色,结合全文理解,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表现25.①表承接表修饰②昏暗香花26.①朝暮和四时②乐无穷(答“乐”也对)江苏省淮安市(四)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19—23题。(18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饮少辄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宴酣之乐④射者中,弈者胜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行者休于树[]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3分)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19.①就②情趣③尽兴地喝酒④下棋20.C21.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爱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2.水落而石出。23.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哈尔滨(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时_________陈_________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2.“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2分)13.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分)(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10.时:季节陈:陈列,摆开(各1分,共2分)1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分)12.朝暮四时游玩之乐(2分)13.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2分)福建龙岩市(一)阅读下面选自《醉翁亭记》中的文段,完成文后6—9题。(15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6.解释句中加点词。(3分)(1)日出而林霏开。霏:___________(2)觥筹交错。觥:_____________(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____________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往来而不绝者中轩敞者为舱A.B.以为妙绝射者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C.D.无丝竹之乱耳至于负者歌于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6分)①野芳发而幽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选文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3分)5.(8分)(每小题2分,答案超过4题的,按前4题评分,每小题错一字或漏一字扣1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2)落红不是无情物(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人比黄花瘦(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6)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二、(65分)(一)(15分)6.(3分)(每小题1分)①霏:雾气②觥:酒杯③酣:尽兴地喝酒7.C(3分)8.(6分)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发”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②杂七杂八摆放(陈列)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啊。(“杂然”、“前陈”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9.(3分)(每项1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广西(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