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2.结合实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并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3.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目标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历史时期内容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人口增长极其缓慢迅速增长急剧增加迅猛增长后速度下降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不断发展,有很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极大提高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主导产业采集、狩猎种植、养殖工业、农业、服务业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人地关系思想崇拜、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①群体采集、狩猎;②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③人类对自然依赖、恐惧,被动适应自然;④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①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②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③人类对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④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不协调,但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①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②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③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①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②在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环境问题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如物种灭绝,但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类靠迁徙逃避自然惩罚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全球范围内大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突出2.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途径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生态文明的内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判断1.人地关系的演变导致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使得新的社会阶段出现。(×)2.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在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历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3.6米、重24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出阿兹特克太阳历:太阳历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4个圆圈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4个时代;内环20个不同的图标代表太阳历每个月的20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1.[区域认知]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答案古印加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既崇拜又敬畏。2.[综合思维]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这个时期有没有环境问题?为什么?答案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此时期为采猎文明时期,也存在环境问题,只不过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小。原因: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采集渔猎时代 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 D.生态文明时代2.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科技的进步C.环境质量的改善 D.资源质量的提高答案1.A2.B解析第1题,采集渔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主要是被动地适应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A对。第2题,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使人们利用资源的潜力变大,原来不能利用的一些资源现在可以利用,故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B对。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环境质量的改善与资源潜力没有直接联系;资源质量的提高,还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排除A、C、D。下图表示收入和环境恶化程度关系。完成3~4题。3.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征服自然阶段的是()A.ⅠB.ⅡC.ⅢD.Ⅳ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开发北大荒,使之变成北大仓,到现在退耕还荒,保护北大荒,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态度的转变是()A.依赖自然—改造自然 B.改造自然—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善待自然 D.依赖自然—善待自然答案3.C4.C解析第3题,征服自然阶段为发展经济,以生态成本为代价,故收入越高,环境恶化程度越高。图中Ⅲ表示征服自然阶段,故选C。第4题,开发北大荒是改造自然,保护北大荒是善待自然。故选C。目标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2)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2.保障措施(1)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2)具体措施:①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②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3.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4.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连线将下列绿色生产方式与其对应的产业部门连线。答案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产品”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下图为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1.[人地协调观]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哪两个环节?答案原材料采集和处理,产品的加工制作。2.[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答案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读“绿色农业流程图”,完成1~2题。1.下列为该生态农业模式直接销往市场的主要农副产品的是()A.玉米油、饲料 B.沼气、饲料C.秸秆、糟液 D.酒精、杂醇油2.以下关于该生态农业模式描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当地植被的保护②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③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④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⑤增加了就业岗位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②⑤ D.②③④答案1.D2.C解析第1题,结合主产品图例可知,直接销往市场的主要农副产品有酒精、杂醇油,D正确;玉米油、饲料、沼气均为废弃物综合利用。第2题,图示生态农业模式可产生沼气,提供生活能源,减少伐木取薪,有利于当地植被的保护,①对;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没有实现零排放,②对,③错;没有增加耕地面积,④错;延长产业链,增加了就业岗位,⑤对。故选C。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4.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A.罐头厂 B.啤酒厂C.纺织厂 D.养猪场答案3.B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处理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第4题,流程图中副产品有动物饲料,所以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养猪场,D项正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①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②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它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③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四段文字中,描述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A.①B.②C.③D.④2.材料②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3.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______描述的文明时期()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第2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3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2022·陕西西安月考)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强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图中乙代表的资源类型及Ⅱ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分别是()A.土地资源农业社会阶段B.土地资源采集渔猎阶段C.矿产资源工业社会阶段D.海洋资源后工业化阶段5.在Ⅰ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A.著名旅游胜地 B.矿产资源富集地C.铁路交会处 D.河流中下游平原6.在Ⅲ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布局集中 B.人地关系紧张C.科学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发展答案4.C5.D6.C解析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图中Ⅰ阶段对气候、生物等资源利用强度大,代表农业社会阶段;Ⅱ阶段对能源利用强度大,代表工业社会阶段,故可推断乙资源为矿产资源;Ⅲ阶段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小,且注重对各种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代表后工业化阶段,故C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农业社会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大,其中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最为重要。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人口数量多,容易发展成为城市,D正确;旅游在Ⅰ阶段并没有出现,A错误;Ⅰ阶段对矿产资源利用程度低,B错误;Ⅰ阶段还没有铁路出现,C错误。第6题,后工业化阶段,即新技术革命以来的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等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C正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下图为“生态文明宣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以下对图中所表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B.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8.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A.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B.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C.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答案7.A8.D解析第7题,图中文字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所表达的含义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A正确。B项内容图示不能体现,B错误。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C错误。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制约经济发展,D错误。第8题,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A合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B合理。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C合理。生态文明建设要合理控制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区域经济水平提高,D不合理,符合题意。读“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9~10题。9.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10.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答案9.A10.D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集渔猎社会,依次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生态文明社会。故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②③,A对。第10题,读图可知,②阶段是工业社会时期,人类渴望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D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是③阶段,A错。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是①阶段,B错。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是④阶段,C错。(2022·吉林白城模拟)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大规模地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采用科学标准的体系全面测量中国绿色GDP,能较好地全面考核中国的资源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据此完成11~13题。11.当前,我国倡导绿色GDP,其内涵是()A.保护环境,放弃经济增长B.大力发展绿色食品C.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D.强调发展无污染的产业12.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②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③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④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3.下列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②砍伐出售林木,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③发展循环经济,获得经济收益④实行清洁生产,获得经济收益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③④答案11.C12.A13.D解析第11题,我国倡导绿色GDP,其内涵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经济发展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C正确。保护环境,不意味着就要放弃经济增长,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协调发展,A错误。发展绿色食品、发展无污染的产业只是绿色GDP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不能体现绿色GDP的内涵,B、D错误。故选C。第12题,绿色GDP强调的是在社会与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它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①②正确。绿色GDP的含义是既要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也要追求环境质量,做到可持续发展,③错误。绿色GDP的提高会使得资源的相对消耗量减少,④错误。所以A正确。第13题,根据上题可知,绿色GDP的内涵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符合绿色GDP的内涵和实质,所以③④正确。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砍伐出售林木,实现和提高经济收入水平,是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不符合绿色GDP的内涵和实质,所以①②错误。D正确。(2022·河北唐山月考)“被动房”是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来的绿色建筑方式之一,指的是仅通过建筑的能源环境机满足室内的通风、空气净化,且不用主动采暖和使用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近年来,中国也开始高度重视建筑业的环境问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14.修建“被动房”建筑的直接目的是()A.节约建筑能源消耗B.降低建筑成本C.提高城市绿化面积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15.下列属于能源环境机的作用是()①过滤室外新风,净化空气②节约空调用电量③燃烧煤炭为建筑物供暖④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14.A15.A解析第14题,由材料可知,“被动房”指的是不用主动采暖和使用空调系统即可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其修建的直接目的是节约建筑能源消耗,故A正确。第15题,由材料可知,能源环境机能满足室内的通风、空气净化,且不用主动采暖和使用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节约空调用电量,故A正确。“被动房”不用主动采暖,无须燃烧煤炭供暖,室内温度可人工调节,并非恒定不变,故B、C、D错。(2022·广西南宁模拟)加强和改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下图为“陕西省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据此完成16~18题。16.下列垃圾适合填埋的是()A.废旧金属 B.废旧电池C.建筑余土 D.厨余垃圾17.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适合用作垃圾专业填埋场的是()A.弃耕地 B.弃矿坑C.山谷 D.山顶18.建阳光堆肥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表现为可以防止()①病虫害②土壤盐碱化③土地肥力下降④水土流失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16.C17.B18.A解析第16题,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A错误;废旧电池污染较大,不适合填埋,B错误;建筑余土适合填埋,C正确;厨余垃圾可用于堆肥,生产有机肥,D错误。第17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弃矿坑可利用垃圾回填,适合用作垃圾专业填埋场,B正确;弃耕地离人类居住地较近,且地形较平坦,不适合用作垃圾专业填埋场,A错误;山谷为集水区域,若作为垃圾填埋场则易造成水污染,C错误;山顶海拔较高,生态脆弱,运输不便,且面积相对较小,不适合用作垃圾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OC】宏观经济学-汕头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饭店管理理论课程设计
- 饭卡射频课程设计
- 飞行器构造课程设计
- 飞机票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 飞机大战课程设计界面布局
- 风筝主题项目课程设计
- 风格吉他课程设计
- 风景园林理论课程设计
- 风力致热课程设计
- 保险业与保险法律风险
- 隧道结构-洞门与明洞(隧道施工课件)
- 安健环管理制度
- 日产轩逸经典说明书
- 2024年山东济南地铁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脑梗死文献综述
- 城市交通与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 标准菌株管理规范
- 2023年工装夹具设计工程师年终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流行病学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信息安全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