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单元内容概述】
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
鹅》三篇作品。每一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一一对动物真正
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使笔下的动物特点生动鲜明,形象呼之欲出,进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
相处的美好意境,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课文编排
《猫》一课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母鸡》则描
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对母爱的赞颂之
情。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写出了白鹅的特点一一高傲。
在作家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可亲可爱。
此外,《猫》和《白鹅》课后的“阅读链接”,还安排了其他中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或片
段,意在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
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强调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
感,还要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教材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巧妙地渗透了对
表达方法的指导。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和以往描写
动物的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法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
据需要进行表达。这一独特的编排方式,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和表达需要,明确习作
的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有强烈的对象意识。
【单元核心目标】
1.在活动体验中,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
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在阅读观察的引领下,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其外形、喜好及趣事。
【单元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
认识个生字,读准个多音字,会写个字,正确读写个词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3854536
语。
2.了解形声字的形旁与汉字字义的联系,学习用换偏旁的方式识记12
个生字。
3.书写时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4.朗读并背诵古诗《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动物的特点。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
2.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感受语言的趣味。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观察动物的兴趣。
4.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写作文时,用这种方式表
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推荐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张抗抗的《天鹅》。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L
2.实践活动:
(1)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动物,能发现他们各方面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写出动物的特点并与同学相互评价习作。
【单元任务群设计】
理清课文的层次。
/古怪淘气何而来。
感受形形色色的猫
体会明褒实贬.
不同作家摹小猫.
冬度巧妙就变化.
理解老舍笔下动物
讨厌与喜欢学鸡.
体会名家情
猫与母呜成对比"
感表达方法
一只高傲的白购.
既叫又走还会吃。
比较妈老爷鹅将军
巧妙利用会反语.
对比国读我异同.
根理总结袤达法。
创设情境思特点。
写身边动物朋友
提炼素材开写作.
评价指导提水平.
13猫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理解: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语言运用: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来写的。
思维能力:能理清课文的层次。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解析】
关注作家及作品特点: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描述人们的日常,让人从轻快幽默的语言中品味生活的
味道。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猫》,描写小猫的温柔可亲一一“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
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蹭”
表现了猫的撒娇之态,“几朵小梅花”形容猫的小爪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再如,“说它
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的三个语气词,关爱之情就
在这看似平常的语气里自然而然。这样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不着痕迹的修辞在《猫》和接下
来的《母鸡》中俯拾即是。
关注本文的写作方法:《猫》的写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文章布局清楚明了,二是以具体
的事表现猫的特点。与常见的“形”散神聚的散文布局不同,本文脉络清晰可寻,总起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到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将文章一分
为二,关注这样的关键句,理清文意,值得师生关注学习。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将笔触落于
细微之处,通过点滴小事表现猫的特点。写“猫的性格实在是古怪”,以事佐证“它决定要
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和“它屏息凝视,一连几个
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的''贪玩与尽职”尽在猫身上矛盾的“行事风格”。
关注课后“阅读链接”比较阅读:老舍先生通过具体的事表现猫的性格,言语间透露着
喜爱,夏尊先生借四邻、路人、妻与孩子对猫的态度表达喜爱,周而复先生描写猫的外貌神
情、动作,直接表达对猫喜爱。三篇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然而,作者们都把猫当作孩
童般看待,猫的形象被描绘得丰满可爱。
【教学目标】
1.认识“忧、虑”等7个会认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
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的层次,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
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第二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感受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并尝试练笔。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楚课文的层次,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
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7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
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层次。
3.能感受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体会总分结构在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同学们,这里有几张猫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可爱
的小猫咪吧。(出示课件3)你喜欢猫吗?你印象中的猫有什么特点?(师生交流印象中猫
的特点。)
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老舍先生的
《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大作家一一老舍。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猫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配上小猫可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印象中对猫的特点,
而猫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谈话切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5)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是他最
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
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老舍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党”。他的一生中养过很多猫咪,对猫咪的喜爱之情常常溢于
言表。1950年,老舍和夫人及子女搬进了北京的一所小院,他在院子里栽种了许多花花草
草。每当有朋友来访,老舍都会请他们来看花、看猫。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
(1)教师播放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并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
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范读感受句子的魅力,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猫的古怪
性格,再通过自身阅读感受猫的特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无忧无虑尽职屏息凝视蹭上稿子腔调瓜秧枝折
花落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词语“屏息凝视”“枝折花落”中的多音字“屏”“折”,理解字在词中的
意思。
(出示课件8)屏在句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读“bing”,字义为“抑止(呼吸)”。“长城是古代中原大地的一道屏障”中读“ping”,
字义为“遮挡,遮挡物”。
(出示课件9)折在句中“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
落。"读"she”,组词为“折本”,字义为“断”和“亏损”。“这个故事的情节很曲
折。"读uZhew,组词为“折叠”,字义为“弯转,屈曲;用纸折叠起来的本子;断、弄
断”。“这太折腾人了。"中读"Zhe",字义为“翻转,倒腾”。
(3)(出示课件10、1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指导,教会学生会用形声字和组词识
字的方法进行认字,读准字音,知道“职”、“蹭”、“稿”、“殃”用形声字的方法认字,
“腔”可以用组词识字的方法,组词为“丰富多腔”,而“丰富多腔”在文中是指“猫的叫
声丰富,嗓子能发出很多不同声音”,推断出“腔”是声音、腔调的意思,。
(4)(出示课件12-15)出示生字: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
指名认读,纠正不正确的字音。重点讲解“虑”、“贪”、“遭”易错难点字书写指导,
知道“虑”是半包围结构,在书写时注意“虎”的写法,其中的“七”不能写得太大,要给
“心”留出位置,“心”写得比“七”稍大;“贪”的上半部分的“今”撇捺要舒展,下半
部分的“贝”不宜太窄,最后两笔撇和点要托住整个字;“遭”也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笔
顺,其中横和竖较多,要写得紧凑,"曰"稍扁。
(5)(出示课件1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无忧无虑、生机勃勃、任凭、屏息凝视”的意思,随机点拨,领悟方法。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任凭:不论,
无论;屏息凝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写作顺序
1.(出示课件17)教师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老舍写了哪些猫?分别有什么特
点?给课文进行分段。
预设:
课文描写了两种猫:大猫和小猫,从开头第1段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作为第
2、3、4、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一一古怪的总体概括;第6自然段中开头“满月的小
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就已经学会淘气”作为这段的中心句,表明下文中小猫淘气
的特点进行描写。
2.(出示课件18)再次细读第1-5自然段,说说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组
之间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圈画文中关键词句。教师板书:古怪
预设:
从中心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出发,①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②猫高
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③猫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
3.教师提出问题:从文中找出猫的性格古怪的具体的事例,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全班交
流,引导提升。
(出示课件19)预设一:
①老实体现在猫“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②贪玩体现在“一天一夜不回家”。
③尽职体现在捉老鼠时,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教师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出示课件20)预设二:
①猫高兴时是极其温柔可亲的,体现在“蹭你的腿”“伸脖子让你抓痒”“在稿纸上踩
印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不叫时自己解闷”。
②猫不高兴时是极其冷漠的,体现在“说多少好话都不出声,也不在稿纸上踩印小梅
花”。教师板书:温柔冷漠
(出示课件21)预设三:
①猫有时又无比胆小体现在它“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②猫有时又那么勇猛体现在“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教师板书:勇猛胆小
4.(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第一部分的内容:第1-5自然段理解在内容上的
关系。
预设:总分总结构(总分总关系)。用总分总结构来写文章,能清楚明白地呈现文章内
容,使读的人一目了然。教师板书:总分总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以及自主
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3、2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扩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4.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出示课件25)
1.课件出示生词“尽职贪玩忧虑腔调解闷稿件遭受屏息凝视”。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描写了大猫性格的古怪,而小猫却是更可爱淘
气。我们今天来细细品读课文,再次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教师板书:古怪淘气
二、精读细研,感悟特点
(一)研读第一部分(出示课件26)
1.教师提出问题:朗读第1-5自然段,思考: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讨厌猫吗?
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有关于对猫的性格特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预设一:(出示课件27)
①(好的表现)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
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教师提出问题1:从这里你感受到了猫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体现出来的?
预设:从“屏息凝视”中可以看出猫在工作时的认真负责,“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中
的“非……不可”可以看出看的决心和耐心,以及它的尽职尽责。
教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
教师提出问题2:(出示课件28)想一想,如果猫只是老实,成天睡觉,讨人喜欢吗?
如果猫只是贪玩,一直不回家,讨人喜欢吗?
预设:不会,虽然猫老实又贪玩,但是却尽职尽责,这些矛盾的特点集于一身,猫越是
古怪,越是讨人喜爱。
预设二:(出示课件29)
(好的表现)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
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教师提出问题1:从“踩印几朵小梅花”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脏脚印比作小梅花。
教师提出问题2:“小梅花”可以换成“脏脚印”吗?
预设:作者把猫的脚印写得像梅花一样美丽、可爱,而不是像脏脚印一样让人反感,可
见作者是非常喜欢猫,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深入体会。
预设三:(出示课件30)
(好的表现)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教室提出问题1:猫高兴时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预设:丰富多腔。
教师提出问题2:从哪体会到猫的叫声“丰富多腔”?从文中圈画出来。
预设: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教师引导:我们来听听这“丰富多腔”的叫声:粗声的猫叫,柔和的猫叫,细声的猫叫。
师总结:这哪还是简单的叫声啊,这简直就是在欣赏什么?(生:乐曲。)表达了作者
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不好表现”中融入的喜爱之情,随机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三句看似不好的表现,引导讨论:你从哪里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出示课件31)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教师提出问题1:都有谁会呼唤猫呢?猫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有作者以及作者的家人,把猫当作了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教师提出问题2(出示课件32):这里连用三个语气词“吧”、“啊”、“呢”,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名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三个语气词“吧”、“啊”、
“呢”,读来亲切,对比去掉后感情发生的改变。体会语气词中传达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
情。
预设:通过三个语气词体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着急、疼爱以及关心,表达了作者对猫的
喜爱之情。
(2)(出示课件33)它要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
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教师提出问题1:从“它要是不高兴啊”中的“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疼爱和关心,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师提出问题2: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预设:从“连半朵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个“印”字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出示课件34)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教师提出问题: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预设:一个“藏”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猫当作人来写,体现了作者对猫的
喜爱之情。
4.体会明褒实贬的写法。(出示课件35)
(1)过渡:有些句子表面是在写猫的不好,实际上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种写法就是“明贬实褒”。老舍先生用这种写法,说明他真的喜爱猫,把猫当成了家里的
重要一员。
(2)(出示课件36)教师提出问题:模仿例句,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
再照样子写一写。重点标记“说……吧”、“的确”、“可是”。
出示例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
它也不肯回来。
预设:这些词语写出了猫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特点,独具匠心。
学生自由表达。
(3)(出示课件37)仿写提示:回忆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有没有像猫这
样看似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尝试将这一特点概括出来,然后通过具体事例来进行描述,表
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教师引导如I:乌龟既迟钝又敏捷、妈妈既严厉又慈爱……
(二)研读第二部分(出示课件38)
1.读第六自然段,第一句作为这一段的中心句,运用总分的写法,思考:老舍先生又用
了哪些事例来表现小猫的淘气?反复自由地朗读。
2.交流讨论
预设一:(出示课件39)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
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
撞疼了也不哭。
教师提出问题1:这句主要是写了小猫的什么具体事例?
预设:玩妈妈的尾巴、玩鸡毛。
教师提出问题2:从文中哪些词体会到了小猫的淘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从“耍了个没完没了”体现了小猫的淘气;从“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撞疼了也不哭”写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猫,将猫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
出了作者对猫的怜爱之心。
预设二:(出示课件40)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
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教师提出问题1:这句主要是写了小猫的什么具体事例?
预设:小猫在院子里玩。
教师提出问题2:从文中哪些词体会到了小猫的淘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通过“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等词语体现了小猫的顽皮,
但作者认为“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说明作者对小猫的淘气和顽皮并不讨厌,
而是充满了赞赏、喜爱。教师板书:淘气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出示课件4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满月的小猫还可能有哪些淘气的表现?
(出示图片)
(≡)总结收获(出示课件42)
思考: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文对猫的描述具体生动、栩栩如生。这是作者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也与作者热爱身
边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热爱生活,仔细观察、感受生活
中的事物,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1.(出示课件43)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体会不同作家是如
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学生根据要求浏览课文,并勾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44)
预设L老舍:用总分总结构、用具体事例、用明贬实褒的写法。
预设2:夏可尊通过描写猫的外形以及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表达了自身对猫的喜爱之
情。
预设3:周而复是直接描写,写出了猫的外貌、动作及神态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的同时,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猫,以及
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四、主题概括(出示课件46)
这是一篇描写猫的文章,作者老舍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
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概括,使学生又一次回顾了课文中对猫的描写,体会作者对猫的
喜爱之情。)
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7、4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9)
教师布置作业:还有哪些作家写过猫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相关文章,读一读,品
一品。
【板书设计】
猫
猫
小猫
【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
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先从三个方面
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
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
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突出体现本单元阅读方面语文素养一一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
的喜爱之情。我们应关注作家通过长期细致地观察,抓住具体事中猫的性格特点的句子,引
导学生回归文本,品词析句,逐层了解作者写法及情感。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对本文的感知,我采取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结构和层次。本篇散文
结构严谨,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一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
可爱”,这样关键的句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清结构和层次。
2.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地读,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一边解读猫的“古怪”性格,重点词句
的品味,一边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重在品读,并相机指导揣摩朗读
语气。在此之后,方法迁移,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学习余下的部分。
3.类文链接,自主交流。
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把不同作者的选文交由学生自主探究。名家名篇,体裁均为散
文,语言晓畅,“平淡中见真味”,适合学生自读并交流阅读体会。四年级学生已具备比较
阅读的基础,可以给予交流阅读体验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
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
14母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理解:体会母亲的伟大,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
语言运用:通过字理行间态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思维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了解写作方法;比较《猫》和《母鸡》
在写法上的特点。
审美创造: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语言特点:《母鸡》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一贯的语言严谨、善用口语,读起
来倍感亲切。老舍先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细致生动地描绘生活场景,母鸡的形象便跃
然其中像文中写到母鸡如何保护小鸡雏们的安全、耐心地教小鸡雏学习“啄食、掘地、洗澡”
的生活本领等,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表现母鸡慈爱与责任。本课语言平白晓畅,富有浓浓的
生活气息。看似作者的语言表达散淡随意,其实都经过了作者的斟字酌句,只有反复品读才
会体味到几经锤炼的文字所呈现的表现力。
关注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变化:本文共10个自然段,结构清晰。可引导学生学会摘
句梳理文章脉络。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
鸡的母鸡”起过渡作用,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发生转折,由此,课文分为前后两部分。
课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第一句在第1自然段开篇
“我一向讨厌母鸡”。另一句在最后一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中间部分就是缘由
一作者把这前后变化的所观所感娓娓道来,细致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在探
究原因的相关段落处,可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批注,读思结合。
关注《猫》与《母鸡》的比较阅读:本课和《猫》的作者均是老舍先生。从两篇课文的
结构、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可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再汇总。
在结构方面,两篇课文的条理清晰,都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在语言方面,相同之处,都
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都通过小事体现动物特点,不同之处,《猫》明贬实褒,《母鸡》欲
扬先抑。在情感表达方面,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不同之处,《猫》通篇
表达对猫的喜爱,视猫为“孩童”,语带宠爱;《母鸡》则写出了由“讨厌”到“不敢再讨
厌”的态度变化,前后强烈对比,转化为敬意之后,更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还要结合
具体的语句来体会作者老舍用词的严谨性。
3.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对母爱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感受母鸡的特点,感悟母爱的
伟大。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第一部分,感受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情境导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动物,说说你印象中的母鸡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来听
听鸡的叫声。
预设:下蛋后会发出咯咯哒的叫声,会啄人……
2.回忆旧知:作家老舍先生家里养了很多小动物,不仅养了猫、狗,还在院子里养了母
鸡,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那样地可爱,那么他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母鸡,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从前一课的学习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关注前后课文之
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母鸡,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L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教师播放范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
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5)出示第一组认字词语:疙瘩欺侮可恶聋子啄食伏地哼着歌
啼叫凄惨
(1)教师指名读、齐读词语。
(2)师生共同指正:注意读准翘舌音“啄”,后鼻音“聋”、“哼”。
(3)(出示课件6)用学形声字的方法进行识字:聋哼啼凄
(4)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海一5+彳=侮
(5)(出示课件7)着重读多音字“恶”,先明确字的读音,通过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再理解字在词中的意思。
恶在句中''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他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
咬下一撮儿毛来。”中读“wii”,是“讨厌,憎恨”的意思。在句中“他面对凶恶的敌人
毫无惧色”中读“©”,有“恶劣,不好;凶狠;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跟‘善'相对"。
在词语“恶心”中读飞”,是“要呕吐”的意思。
(6)(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数小鸡,指名读、开火车读并随机正音:疙瘩啄食
欺侮可恶啼叫凄惨
(出示课件9)出示第二组写字:讨厌坝忠毒绩孵警戒歪咕汤掘伏啼
(4)进行听读,纠正字词读音。
(5)学生观察字形,交流生字书写要领,重点指导“戒”。
(6)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
(7)重难点字、易错字进行书写指导(出示课件IOT2):“孵”左右结构,左右等
宽,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左半部分注意笔顺,其中两点左右对齐。右半部分的“子”
不宜太低,横画要短。“警”上半部分的“敬”写得宽扁,下半部分的“言”第一横最长,
在横中线上,把“敬”稳稳托住,剩余两横较短。“戒”半包围结构,“戈”右上包围
“升”,“升”的第二笔为撇,不要写成竖,“戈”的斜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
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开”下侧。
(出示课件13)出示第三组词语解释:紧叫忠厚警戒如怨如诉
(1)齐声朗读,读完后交流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进行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预设:
紧叫:叫声紧凑;
忠厚:诚实,老实,善良;
警戒:部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敌方侦察员的潜入等而高度警备;
如怨如诉: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悲切忧伤。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4):快速、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有两句
话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请你画出来。(学生读书,做批注,圈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
(1)第1自然段:我一向讨厌母鸡。
(2)第10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教师指名学生读后,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并尝试给“不敢再讨厌”换一
个说法,引导出“喜欢”。教师板书:讨厌喜欢
2.教师引导:课文分为两部分:第1-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第4T0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3.感知母鸡特点,明白讨厌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5)老舍先生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请快速默读课文1-3
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看一看你找到了几点。
(1)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预设原因一:(出示课件16)叫声难听。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
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并进行引导: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预设:感受到了母鸡的叫声实在让人太讨厌了,通过母鸡在“嘎嘎乱叫”“没完没了”
“细声细语”“如怨如诉”等叫声的描写,说明母鸡的叫声难听。教师板书:叫声难听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词,我们了解了母鸡的特点,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是呀,同
学们,如果有人一直在你旁边没完没了的抱怨、一刻不停地诉说,你们会有什么感觉?我们
会觉得很烦、很不舒服对不对,就像文中说的“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让我们再
来齐读一遍,读出我们对它的讨厌。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让作者讨厌。还有原因吗?
预设原因二:(出示课件17)欺软怕硬。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
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教师提出问题并进行引导:从这段话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预设:从母鸡对待公鸡、鸭子和其他母鸡的态度上,以及通过“不反抗”“欺侮”“下
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咬下一口”等词,反映出了母鸡的欺软怕硬、心狠手辣。
教师板书:欺软怕硬
教师小结: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些我们进一步体会母鸡的特点,也体会了作家老舍先生
用词的严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
的欺负忠厚老实的鸭子,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更加印证了母鸡的欺软怕硬。
预设原因三:(出示课件18)居功炫耀。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
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教师提出问题1:同学们,母鸡因为什么而发狂?不就是下个蛋吗,可是这只母鸡却恨
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从这里你读出了母鸡的什么?
预设:居功炫耀。
教师板书:居功炫耀
教师提出问题2:同学们,母鸡炫耀的声音可大了,就连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聋子
听得见声音吗?既然聋子听不到声音,那么这里为什么说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这里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见这只母鸡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预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个母鸡真是让人太讨厌了。
教师小结:作者将讨厌母鸡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里有一段母鸡炫耀下蛋的
叫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是不是也像作者一样很讨厌母鸡了,那就让我们带着讨厌
的情绪,再次读一下这句,读出母鸡的令人讨厌。
四、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回顾课文内容。(出示课件19)
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概括。
教师总结:总结先说讨厌母鸡,再具体写讨厌的三个方面,这是什么结构?(总分结构)
从第一部分“我一向讨厌母鸡”作为总起句,分别列举出“我”讨厌母鸡的原因:叫声难听、
欺软怕硬、居功炫耀作为分句。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出示课件20)
(如A如B式词语)
如怨如诉如泣如诉如火如荼
如痴如醉如影如幻如烟如雾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1-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5.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
2.结合具体的语句来体会,感受作家用词的严谨,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
畏、日夜操劳的母亲。
3.通过阅读同一个作家在写不同的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体会作者对母爱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感受母鸡的特点,感悟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出示课件24)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炫耀
的母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了解一下第二部分。他又介绍了母鸡的什么特点呢?
教师板书:母鸡
二,自主探究,深入学文
体会作者对母鸡尊敬之情。
1.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25):第一部分是讨厌母鸡,第二部分是喜欢母鸡,思考:
后来“我”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把讨厌母
鸡和喜爱母鸡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呢?
(1)预设:出示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是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的时候。
(2)指名读体会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过渡作用。
2.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母鸡的特点,明白不讨厌母鸡的直接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26):浏览第4-10自然段: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为什
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原因。比比看谁先找到。
(1)指名说。
(2)(出示课件27)第九自然段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
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指导学生再读第9自然段。看作者用了哪些词来评价母亲的,把这些词语圈圈读
读。指明说。教师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教师小结:是啊,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
(4)(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
子具体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对感受深刻的句子作批注,并说说“我”的
态度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
指名学生交流,你选择的是哪个自然段出示段落:
第五自然段:保护鸡雏
①(出示课件29)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
有可怕的东西。
教师提出问题1: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预设:勇敢的母鸡。
教师提出问题2:从文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呢?
预设:从“挺着脖儿”这个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勇敢的鸡妈妈。
②(出示课件30)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
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教师提出问题1: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预设:负责、勇敢的母鸡。
教师提出问题2:从文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呢?
预设:从“立刻警戒起来”“挺着身儿”这个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勇敢,负责的鸡妈妈。
教师提出问题3(出示课件31):教师出示警戒的母鸡图片,观看图片,随机引导学生
想象母鸡还有哪些情况需要它立刻警戒起来。(教师口述情境,学生试着说这些词语。)
教师提出问题4(出示课件32):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当母鸡听到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它会对鸡雏们说什么呢?(学生自由
发挥)
教师小结:这只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保护着它的鸡雏们,它
多么的负责,勇敢啊,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一下。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母爱的伟大,并且利用说话练习进行
想象补白,丰富文章内容。)
还有选择别的自然段吗?再请一个同学来交流:第六自然段:寻找食物(出示课件33)
①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
女吃。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教师提出问题1:这是讲了什么事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中
体会到了?
预设:正在寻找食物的母鸡,是一个负责、辛苦的母鸡。从鸡妈妈一啄到那个东西,
“马上便放下,让他的儿女吃”,从这里感受到了它是一个慈爱的母鸡。
②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
了许多。
教师提出问题1: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而它自己却
消瘦了许多。将鸡雏的肚子和自己进行比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这是一只负责、辛苦的母鸡。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鸡雏的肚子和自己进行
对比,体现了母鸡对鸡雏的爱以及母鸡的辛苦。
观看让儿女吃食的母鸡图片,感受母爱的伟大(出示课件34)
教师提出问题3(出示课件35):现在让我们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当母鸡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母鸡咕咕地紧叫,它会对鸡雏们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预设:孩子们,妈妈发现美味了,快来吃!
教师提出问题4(出示课件36):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连大公鸡也怕母鸡三分。与
前文说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矛盾吗?
预设:不矛盾,表现了母鸡在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
教师小结:是啊!多么善良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好好
感受这位善良、负责的鸡妈妈。(齐读)
还有选择别的自然段吗?第七自然段:勤教本领
①(出示课件37)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
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教师提出问题: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母鸡的什么?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预设:从''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体会到了母鸡的辛苦。
从“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还体会到了母鸡的慈爱。
②(出示课件38)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
它一声也不哼。
教师提出问题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母鸡的什么?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预设:从“伏在地上”,“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这
些词,体会到了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还有别的自然段的吗?第八自然段:半夜警觉
①(出示课件39)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
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教师提出问题1:首先“顶”是什么意思?
预设:很、非常、十分
教师提出问题2:对,没错,“顶”是“很、非常、十分”,所以“顶好”就是“很
好”,这是北京的方言,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生活化,口语化,那从两个“顶”体会到什
么?
预设:很悲惨。
教师提出问题3:为什么要叫得这么悲惨呢?
预设:因为要吓走危险,惊醒主人。
教师提出问题4:所以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母鸡的什么?
预设:体会到母鸡在夜间很警惕。用叫声报警十分的负责和辛苦。
教师小结:是呀,引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
因为它是鸡母亲。”
3.情感升华,感受母鸡就是母亲,明白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真正原因。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表达对母鸡的赞美之情。
(2)提问(出示课件40):老舍先生仅仅是在赞美母鸡吗?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预设:母亲。
提示:老舍的母亲整天给人家洗衣裳,手起了层鳞还咬着牙给人家当女仆,挣了钱供儿
子念书。母亲教会了他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齐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老舍不仅仅是在赞美母鸡,更重要的是
要赞美母爱,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老舍的情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3)提问(出示课件41):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亥U,
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预设:喜欢、敬佩、赞赏……教师板书: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师小结: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
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4)让我们带着对母爱的崇敬再读一遍第9自然段吧。
三、对比阅读,体会写法
1.小组讨论(出示课件42):《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一
说:两篇课文在结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默读《猫》。
2.个性交流,随机引导,重点体会。
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相同之处。(出示课件43)
情感表达
结构方面语言表达
口语化表达了对动物
条理清晰
善用细节小事突真诚的喜爱和
总分构段
出动物形象赞美
(2)不同之处。(出示课件44)
结构方面语言表达情感表达
前面部分通篇写猫的可
明贬实褒
《猫》笔墨较多爱,表达由衷的
喜爱
态度变化
着重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高一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测试(二)试题
- 年会领导讲话稿(集合15篇)
- 小学生处处防患时时安全
-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练习(B卷)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277
-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基于动态物体先验的物体级SLAM算法研究
- 基于SCR结构的抗闩锁ESD保护器件优化设计
- 应急预案的指挥中心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温州市城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临床见习教案COPD地诊疗教案
- 中考数学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 猪的信号:母猪奶课件
- 红色喜庆公司年会客户答谢模板
- 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数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铁未来商业模拟挑战赛规则与流程
- 对账单标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