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
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
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镁用于制照明弹
C.用氮气做充气包装保鲜食品
D.铜用于制导线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高锌酸钾D.双氧水
4.下列图象中,A、B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镒酸钾制氧气实验,C、D是用相同质量的
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不能正确反映实验中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0反应时间/s
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压缩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D.过氧化氢分解--分子发生了变化
6.关于02和CC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都含有氧元素,分子构成相同
B.性质:固态时都是淡蓝色,都可以呼吸
C.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生产汽水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
则下列物质属于b范围的是
A.红磷B.二氧化碳C.高镒酸钾D.食盐水
8.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
是()
A.NB.2HC.O2D.Fe
9.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是银白色的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
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0.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含有相同的()
A.硫元素质量B.质量C.氧原子个数D.分子个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5个亚铁离子;(2)+2价钙元素.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
目的是.
(2)写出利用图二中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利用A装置制氧气,
请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3)图二中用盛满水的D装置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的体积,应在____________(填
“a”或"b”)端连接上一个量筒;若利用D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证氧气
已收集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
A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C蜡烛及燃烧的探究
(1)用A图测定的结果是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2)B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②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③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
夹夹紧乳胶管;④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
气的体积.
(3)某同学利用C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他依据的现象是.
1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2,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填“D”或
“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理
由是什么?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如图所示装置,装置
中盛放部分蒸储水,导气管(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
的作用是o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
置收集C0?气体,请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5)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一*定条件
Al2O3+N2+3C——2A1N+3CO,现欲制411氮化铝,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
量是多少O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酒精(C2H5OH)在实验室中常用作燃料,贝II:
(1)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酒精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列式计算多少克酒精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为36g?
16.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化学式为C9H8O4,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司匹林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2)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
(3)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精确到0.1%)。
(4)0∙25molC9H8θ4分子中约含有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0∙5molC9H8O4的氢原子与g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析】
A、氧气抢救危重病人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这一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镁用于制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C、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B
【解析】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正确;
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汞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A
【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正确;
B、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C、高镒酸钾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D、双氧水中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故选:A。
【点睛】
含有氧气的物质则含有氧分子。
4,D
【解析】
A、高镒酸钾加热分解为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生成物镒酸钾和二氧化镒都是固体,
故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少为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热一定量的高镒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B正
确,不符合题意;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时,催化剂能够改变
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时,催化剂能够改变
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分析图像的横坐标、纵坐标及起点、折点、趋势是解题关键。注意:①
用高镒酸钾制氧气,生成物中也有固体,故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也不可能为零;②催化
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故相同质量的反应物,有无催化剂的区别
是反应时间,产物质量相同。
5、A
【解析】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选项解释
错误;
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
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压缩空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
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发生变化生
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o
6、D
【解析】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但分子构成不相同,说法错误;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则不能,说法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可燃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循环的重要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
时,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含碳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1.物质分类如下图: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红磷属于单质;
3∙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属于氧化
物;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高镒酸钾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5.食盐水是混合物。
【详解】
三个椭圆范围依次减小,最大的应该是纯净物、第二应该是化合物、最小的是氧化物;
a是纯净物但不包括化合物,也就是单质;b是化合物但不包括氧化物;C是氧化物;
红磷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对应范围是a;二氧化碳是氧化物,对应范围是c;高镒酸
钾是化合物但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对应范围是b;食盐水是混合物,不在上述
范围之内。
故选:C.
8、D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
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N属于气态非金属
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氧气的化
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
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9、B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
理性质。A.银是银白色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B.银不易与氧气反
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是化学性质;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
性质。故选B。
10、C
【解析】
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因为每个氧原子质量都相同,故SO2与SO3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中氧原子个数就应
该相等,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为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化学中的计算题不要当做数学题进行计
算,应该从化学的角度即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5Fe2+爸
【解析】
(1)离子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加正负号来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
字是1时可以省略不写,若要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离子的关
系,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Fe2+,5个亚铁离子表示为5Fe2+;
(2)化合价要标在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钙元素表示为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MnO2
12、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KC1O3=^2KC1+3O2↑将导管一端伸入水
Δ
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
好a在b导管口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解析】
(1)甲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
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是加热制取气体且没有棉花团,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
氧化镒混合物受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铸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氧气和氯化钾,反
MnO2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1+3O2T;若利用A装置制氧气,检查装置气
Δ
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
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乙中用盛满水的D装置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是将D装置中的水排到量
筒中,排出水的体积等于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应在a端连接上一个量筒;若利用D装
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氧气应从a端通入,当b端有氧气
排出时,则集满。验证氧气已收集满方法是在b导管口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
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4P+5O2卫-2P2θs①③④⑤烧杯内壁
有水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等。
(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
质量之和等于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由于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乙中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h叁=2P2θs;①利用该
装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时为把氧气耗尽,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正确;②红磷
熄灭集气瓶中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容器内的气压较大,为使结果更准确一般是冷却后
再打开弹簧夹,错误;③红磷燃烧放热,为了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逸出,点燃红磷前先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正确;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
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
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为了实验结果准确,装置的气
密性应良好,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根据④中的分析,最终进入瓶中
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正确。故选①③④⑤;
(3)烧杯内壁有水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MnO2
14.2KC1O3=^2KC1+3O2↑E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
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湿润氧气,观察
→
流速14t
【解析】
(DA装置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且试管中没有棉花,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气体,
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二氧化镒做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MnO,
2KC101-2KC1+3O,↑o
.Δ
(2)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氧气纯净,应该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时
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可能是没有等到气
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是
因为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此装置中蒸储水的作用是为了湿润从氧气钢瓶中进入的氧气,同时通过观察气泡
的流速控制氧气的输入量;根据分析此瓶的作用可知,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b
端连接病人的吸氧器。C。?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
图装置收集CO?气体,应该长管进气,空气从短管逸出,装置图为:
(5)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X,
Al2O3+N2+3Cr2≤⅛≤2AlN+3CO
282×41
X41t
28_X
x=14t
2×4Γ41t
答: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14t。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2:6:1;(2)12:3:8;(3)46;(4)52.2%;(5)69克酒精中所含的
碳元素质量为36g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从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1)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治医师考试(外科主治)习题(附答案)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2024年份第4季度装修合同新风管道清洁维护责任归属条款
- 评审助理工程师总结
- 2025年贵州省土地出让合同
- 采购意向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单位物资捐赠合同
- 2025化工原料采购合同
- 个体员工合同标准文本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5篇】
- 高中18岁成人仪式主题活动设计
- 足球准确传球训练技巧:提高准确传球能力掌控比赛节奏
- 《珠穆琅玛峰》课件
- 代码生成器的需求分析报告
- 药学概论(全套课件355P)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范本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115
- 配电室巡查记录表
- LS-MDG-用户操作手册-物料主数据流程-20181103-V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