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原因:eq\o(□,\s\up2(01))新航路的开辟。2.开始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3.概况:原产于美洲的eq\o(□,\s\up2(02))玉米、马铃薯、eq\o(□,\s\up2(03))甘薯、eq\o(□,\s\up2(04))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eq\o(□,\s\up2(05))欧洲,后来传播到eq\o(□,\s\up2(06))亚洲、eq\o(□,\s\up2(07))非洲等其他洲。4.主要物种传播情况区域物种传播情况欧洲玉米从16世纪中叶起,在eq\o(□,\s\up2(08))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eq\o(□,\s\up2(09))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eq\o(□,\s\up2(10))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eq\o(□,\s\up2(11))缓慢番茄eq\o(□,\s\up2(12))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eq\o(□,\s\up2(13))改良培育,番茄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eq\o(□,\s\up2(14))美洲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中国玉米传入途径:eq\o(□,\s\up2(15))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eq\o(□,\s\up2(16))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eq\o(□,\s\up2(17))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eq\o(□,\s\up2(18))东南沿海地区种植区域:由丘陵山地扩展到eq\o(□,\s\up2(19))平原地区推广历程:逐步推广,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马铃薯和eq\o(□,\s\up2(20))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在明朝eq\o(□,\s\up2(21))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eq\o(□,\s\up2(22))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eq\o(□,\s\up2(23))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eq\o(□,\s\up2(24))番椒”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概况: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eq\o(□,\s\up2(01))小麦、大麦、eq\o(□,\s\up2(02))水稻,水果类的eq\o(□,\s\up2(03))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eq\o(□,\s\up2(04))黄瓜、豌豆,经济类的eq\o(□,\s\up2(05))甘蔗等。其中,eq\o(□,\s\up2(06))小麦和eq\o(□,\s\up2(07))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主要物种传播情况(1)小麦由eq\o(□,\s\up2(08))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eq\o(□,\s\up2(09))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eq\o(□,\s\up2(10))产业也随之兴盛。(2)水稻由eq\o(□,\s\up2(11))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3)畜禽欧洲移民还把eq\o(□,\s\up2(12))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eq\o(□,\s\up2(13))农业的发展。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eq\o(□,\s\up2(01))人口激增。2.改变了人们的eq\o(□,\s\up2(02))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eq\o(□,\s\up2(03))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用作eq\o(□,\s\up2(04))饲料,促进了eq\o(□,\s\up2(05))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在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eq\o(□,\s\up2(06))对外贸易的发展。(2)在中国,粮食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eq\o(□,\s\up2(07))商品经济的发展。4.对当地eq\o(□,\s\up2(08))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影响(1)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来到美洲后,繁殖数量超过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eq\o(□,\s\up2(09))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耐旱高产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eq\o(□,\s\up2(10))荒山、eq\o(□,\s\up2(11))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但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eq\o(□,\s\up2(12))水土流失。[思考探究1]为什么马铃薯明代传入中国,清代中叶才迎来种植高峰?点拨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自给自足和封闭性阻碍了马铃薯的快速推广。[知识拓展]乾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乾隆鼓励人民种植甘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压力。[知识拓展]殖民者的生活方式对旧大陆物种在美洲传播的影响西班牙殖民者最初并不喜欢吃玉米,比如16世纪初,美洲的蔗糖、黄金等就被西班牙换回面粉等。经过试验,殖民者认识到高山上印第安人原来种植玉米的地区可以种小麦。到16世纪中叶,墨西哥的面包就和西班牙的一样好,一样便宜了。最终还是旧大陆的农作物如小麦和燕麦征服了美洲的农业,替代美洲的作物成为人们的主食。[思考探究2]美洲物种的传播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点拨改变传统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饥荒,促进人口增长;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缓解农民地租负担;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畜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思考探究3]“新航路开辟后,跨洲物种交流开始”的说法对吗?点拨不对。新航路开辟前,亚欧大陆之间就已开始了物种交流,如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等进入欧洲,通过丝绸之路,葡萄等传入中国。主题一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一表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二《凤冈陈氏族谱》载:“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客,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嗣是种播天南,佐粒食,人无阻饥。”《维基百科·番薯》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携带甘薯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eq\a\vs4\al()史料一介绍了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从中可以归纳出它们传入中国的特点。如从三种粮食作物的原产地可总结特点是: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史料二通过三则文献介绍了甘薯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eq\a\vs4\al()(1)根据史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试答:(2)根据史料二,分析当时甘薯大规模引入对中国所产生的作用。试答:参考:(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2)作用:有利于解决粮食饥荒问题;延长了中国人的寿命;促进了人口增长;扩大了土地的开垦利用。eq\a\vs4\al()深化对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理解(1)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性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2)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粮食产量,有利于解决粮食饥荒问题;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扩大了土地的开垦利用,生态环境遭破坏;生态破坏和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主题二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及影响传播的因素一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在欧洲,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魔鬼的苹果”的苏联,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二“玉黍(玉米)……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其嵌石罅尤耐旱,宜勤锄,不须厚粪,旱甚亦宜溉……收成至盛,工本轻,为旱种之最。”——包世臣《齐民四术》“……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已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eq\a\vs4\al()史料一叙述了欧洲文化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即由不友好到接受,该史料还概述了上述态度转变的原因。史料二展示了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境遇,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eq\a\vs4\al()(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文化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答:(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玉米种植的两种态度及各自理由。试答:参考:(1)变化:从不友好到接受。原因:思想观念变化;科学进步;工业革命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后,对食品的需求;战争影响。(2)态度:包世臣支持、汪元方反对。包的理由:易于种植;拓展耕地面积;工本轻;收成多。汪的理由: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破坏;影响正常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eq\a\vs4\al()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及影响传播的因素(1)传播的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③以食物为主:粮食类、果蔬类、经济类、水果类、畜禽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2)影响传播的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玉米对于近代欧洲经济发展的作用阿图洛·瓦尔曼在《玉米与资本主义》中认为,传统的欧洲作物,无论是小麦、大麦、燕麦都是冬季或春季作物。仲夏后通常是饥荒的季节,而玉米恰好在这个时段成熟,利用夏季闲置的土地,而且产量大大超过了它们,玉米得到了一个“灾难时期的生命线”的称号。传统的休耕轮作制度演化为常年的复合作物栽培形式,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欧洲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以抵消不断上涨的地租,创造剩余产品。他们把玉米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而把市场价值较高的稻米、小麦出售到发达地区和工商业城市这些集中消费稻米、小麦的地方。十八世纪之后,玉米逐渐成为肉、奶食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饲料资源,成为商品生产转化的中间消耗物,为欧洲的城市化、商业化提供基础保障。课堂跟踪训练1.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A.玉米和马铃薯B.小麦和番茄C.马铃薯和小麦D.水稻和玉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A项正确。小麦和水稻在中国古代已经种植,不是引进的新物种,番茄属于引进的新物种,但不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故排除B、C、D三项。2.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B.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答案B解析17世纪英国尚未出现工业革命,更没有在全欧开展,故A项错误;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美建立了直接的商贸关系,欧美两洲的物种得以普遍地交换,所以出现了17世纪马铃薯取代小麦,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的情况,故B项正确;马铃薯不是欧洲的物种,因此“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所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欧洲民众生活改善不是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和此现象同属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益处,故D项错误。3.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这说明()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B.美洲比欧洲更适宜种植小麦C.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必要性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等,可得出在美洲的欧洲人出于饮食习惯,需求小麦,而交通条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说明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必要性,故选C项。“决定”说法错误,材料还强调交通的因素,故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比较美洲与欧洲种植小麦的条件,故排除B项;小麦是旧大陆的物种,故排除D项。4.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于1804年引入美国。玉米、马铃薯于明代引入中国。这主要是得益于()A.黑奴贸易 B.世界市场的出现C.商业革命 D.资本的原始积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大豆在1804年引入美国,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于明代引入中国。这些物种的交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出现,故选B项。5.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等级观念不是日益淡化,故A项错误;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清朝时期人口增长,粮食短缺,故政府推广种植马铃薯,导致材料这一变化,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与西方往来很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课后课时作业[基础达标]1.在中原地区大量种植的以下作物中,其栽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以后()A.秦始皇统一河套地区以后B.昭君出塞以后C.郑和下西洋以后D.张骞通西域以后答案D2.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A.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材料中“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说明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美洲的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大力引进”,故C项错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3.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地区台湾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河南湖南陕西山东河北安徽时间(年)17171733173517361740174317461749175217581768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B.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从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看出,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4.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应隶属于()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西班牙答案D解析麦哲伦代表西班牙开辟了环球航线,途径菲律宾,并建立了殖民地,故选D项。5.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A.小麦、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答案A解析小麦、水稻、牛、马都不是美洲原有产物,故A项正确。玉米、马铃薯原产地都是美洲,故B、C、D三项错误。6.新航路开辟后,一些美洲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许多旧大陆的物种,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B.殖民活动客观推动文明交流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的影响答案B解析当时西班牙人、欧洲移民属于殖民者,而美洲作物传入欧洲,其他地区的物种传入美洲属于物种交流,是文明交流的一个方面,故选B项。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故A项错误;C项“繁荣”说法错误,排除;D项“不受地域的影响”说法错误,排除。7.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有所变化答案B解析1500年左右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人种和物种的交流,材料中1700年之后人口的增长主要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的物种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是17-18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也与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物种交流有关,但不是人口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显然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B.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答案B解析材料意思是说,种了甘薯之后,当地人就有了半年的口粮,渐渐在民间推广。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生产的商品化,也没有说到专业化生产,甘薯主要是口粮,不能算是经济作物,故排除A、C、D三项。9.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影响是()A.使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C.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D.扩大耕地面积植被遭破坏答案D解析中央集权与引进推广高产作物无关,排除A项;高产作物与是否丰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并未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故排除C项;推广高产作物,过度的垦荒造田,会造成环境破坏,故选D项。10.“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A.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D.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灾荒只是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属于偶然性的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统治。故材料的观点是错误的,夸大了偶然因素的影响,故选C项。[等级提升]11.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A.改变了欧洲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C.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答案D解析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可见促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欧洲饮食结构,排除A项;“奴隶贸易”只是派生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能说明糖的全部历史作用,排除B项;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变化的不仅是文化的交流,更是西方对东方的掠夺,排除C项。12.玉米很久以前就在美洲种植,15世纪末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随后在意大利、法国等地较早地被引种,进入18世纪以后,在欧洲得以大片种植。玉米不仅可以作为人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玉米得以在欧洲大片种植主要得益于()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B.欧洲人的生活需要C.玉米的价值与功用D.欧洲人开放的理念答案A解析材料“15世纪末”“进入18世纪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各地之间的联络不断加强,导致玉米从美洲引入欧洲并广泛种植,故A项正确。13.17世纪,秘鲁所产小麦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到了17世纪末,稻、麦等谷物已经成为北美弗吉尼亚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在1697年谈道:“小麦、稻、玉米、燕麦在此长势良好,收割后,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里沃德岛、新英格兰等地。”这说明()A.市场潜力推动了小麦在美洲的传播B.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美洲得到推广C.小麦依靠工业革命获得了快速推广D.美洲的物种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里沃德岛、新英格兰等地”等可知,市场潜力推动小麦种植,故选A项。材料没有讨论小麦的特性,故排除B项;当时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生活方式的改变,故排除D项。14.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抑商观念发生改变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答案C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坚守抑商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对传统的农业结构有所突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区域经济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15.18世纪,在亚、欧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的土地上疯长。这一现象()A.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影响B.得益于世界市场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工程机械加盟合同
- 服装行业合伙协议范本
- 政府专项贷款合同模板
- 共同经营电子产品商店协议书范本
- 账户监管协议书范例
- 标准范本:2024年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商品买卖合同范例
- 现代室内装潢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住房装修合同2024年
-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联盟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电力电缆试验
- 压疮与失禁性皮炎鉴别
- 思想意识形态渗透就在你我身边
- 2023跨界联名营销趋势报告-SocialBeta
-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
- 做好车险续保工作探讨课件
-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
- 食品营养学(暨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坚定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
- 国际法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
- dzz4四、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