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册9月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册9月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册9月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册9月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册9月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郎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测试

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玉石礼器与夏商时期的中原礼器有相似之处,以青铜尊为主要祭祀礼器的特征

又与长江中游青铜文化习俗相似。有学者说:“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

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这表明()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且多元一体B.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C.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互鉴D.历史解释基于文献和实物互证

2.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

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则负责颁布诏令和管理奏章,

监察文武百官,太尉负责军事。这反映了此制度()

A.使各部门独立行使职权B.容易造成皇权旁落局面

C.分割了皇帝的部分权力D.蕴含了分权制约的理念

4.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

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王国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5.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民众向官府申请注册成盐户,煮盐费用全部由盐户负担,官府提供煮盐的铁

锅“牢盆”,煮成之盐完全由官府收购,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三升(古制)左右,“其利居天下岁

入之半这一措施()

A.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B.开创了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完成了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6.东汉和帝时规定,“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万以上三人。不满二十万,

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至于边远州郡,则略有优待。这表明察举制的意义在于()

A.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B.为封建政权选拔大批人才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削弱地方士族的政治势力

7.魏晋时,史传赞人多“风神夷简”“雅有远韵”之词。而十六国北朝的勋贵传记,多“性雄豪,工骑射”“明

解律令,议断平允”等语,北朝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之途。这反映了当时()

A.南北文化冲突导致国家分裂B.南方成为了全国文化中心

C.民族融合促使多元文化交融D.北方制度远远落后于南方

8.公元6世纪初期,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

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

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

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

9.唐代,谏官本为宰相两府之属官,职在谏阻皇帝。宋代,谏官则由皇帝任命并且宰相不得推荐人选。仁

宗时期,谏官的职责更加扩大,不断论奏官员,并且经常出现谏官论奏宰执的现象。这主要体现了()

A.官员监察制度不断完备B.谏官地位进一步提高

C.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加强D.宋代以文抑武的国策

10.唐代,门下省的职责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即便是皇帝的命

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这一设置意在()

A.平衡三省权力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D.防范君主专制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规范、统一,

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书法审美功能的大发展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12.三国至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贾思勰一一《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B.孙思邈一一《千金方》一一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C.唐高宗一一《唐本草》一一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D∙僧一行一一《金刚经》一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3.如表是现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儒学的评论,这些评论最适合用于研究()

学者评论

传统儒学存在固有的缺陷:它主要使用于在封建社会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下

刘振东

维护和协调的运转,它倡导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未能探

葛兆光

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问题的伦理与政治。

儒学家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轮回转世,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

马克卖

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A.汉初尊奉黄老思想的依据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的影响

C.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的原因D,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的背景

14.《宋刑统》与《唐律》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事律条,对女子继承、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倚当、负

债出举、不当得利等均有详尽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环境比唐代混乱B.法律比唐代严酷全面

C.商品经济比唐代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15.宋以后,福建北部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在洞庭湖等地

区还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B.宋代农村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D.新航路开辟加快了物种交流

16.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

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变化趋势反映()

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17.元朝统一完成后,忽必烈下令:“除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衡纳还旧俸,诏别以新俸给之。命设国

子学,增置司业、博士、助教各一员,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充生徒。”这一命令()

A.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趋势的增强B.证明统治者放弃了游牧传统

C.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认同D.提升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

18.明代嘉靖年间,太湖地区的“桑基鱼塘”逐渐成熟起来。乡尺在搪基上种桑,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

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A.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B.活跃了江南的商品经济

C.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D.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

19.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

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

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20.《龙氏族谱》记载嘉靖十四年顺德县大商人龙翠云“以贩棉为业”,资本充足后,便“以其余蓄分置

产业”,其中“置田产拟拾余顷”。往往商人在需要资本周转或投资其他经营项目利润更为可观时,会将

土地出卖来筹集资金。如:厦门商人见出海经营可以“获利数倍,数十倍”,便有“倾产造船者”。由此

可见()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B.商业资本较为活跃

C.对外贸易交往较为频繁D.土地资源价值高昂

2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

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的出现()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B.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追逐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表明政府放松思想控制

22.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各设巡抚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

相当于大军区长官。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这反映了清朝()

A.民族矛盾难以解决B.边疆危机较为严重

C.疆域治理策略灵活D.疆域辽阔分而治之

23.清人顾禄《清嘉录》中记载,苏州一带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

遣子弟代贺”。节日里邻里间经堂互赠食品,如腊八粥、饺子、粽子、月饼等。这反映出传统社会()

A.主张敦亲睦邻B.倡导与人为善

C.重视姻亲关系D.崇尚以人为本

24.据《乐府传声》记载:“元曲为曲之一变……若其体则全于诗词各取,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

取显而不取隐,盖此乃述古人之言语,使愚夫愚妇共见共闻,非文人学士自吟自咏之作也。”据此可知,

元曲的特点是()

A.化雅为俗B.对仗工整C.针硬时弊D.情真意切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帝(宋太祖)尝语近臣口:“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

——摘编自《宋史》

材料二周进监管广东院试的时候,连试卷都还没有全部收齐,就把魏好古定为了秀才第20名。范进监

管山东院试时,有人冒认为周进的学生,虽然其成绩很差,但范进也因周进是自己的恩师,而徇私放过了。

——摘自《儒林外史》

材料三宋朝在320余年的统治中,科举取士达10万人,约为唐朝的五倍有余,录取数量与质量前所未

有,宋代官员中,进士出身所占比重较唐代明显增加,逐渐形成了“文官治国”的政治格局。

——摘编自马俊《科举制与唐宋士人内部结构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科举制的价值。(9分)

(2)综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10分)

(3)除了上述材料之外,研究科举制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产量的增长来看,宋代全国耕地约亿亩,明代约亿亩,清代达到亿亩。

宋代年平均粮食产量为464亿斤,明代则上升为696亿斤,清代剧增至2320亿斤。毫无疑问,这些农业

上的成就与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沈定平《从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看明清之际的生产发展水平》

材料二16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赣商、鲁商等聚集着众多商

人的商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

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

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

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成就取得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