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论5400字(论文)】_第1页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论5400字(论文)】_第2页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论5400字(论文)】_第3页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论5400字(论文)】_第4页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论54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及发展浅析TOC\o"1-3"\h\u论文摘要 11引言 42建筑抗震坚定加固的历史 43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 53.1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 63.2建筑抗震鉴定的方法 63.3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 73.4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实践 84建筑抗震坚定加固的展望 94.1鉴定加固对象展望 94.2加固技术的展望 9参考文献 10

1引言自1949年来,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如表1所示,给我国人民物质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威胁生命安全,需要加强建筑抗震鉴定加固方面的研究,强化建筑抗震效果。表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1]时间地点震级灾害形式人数(人)1950年察隅地震M=8.0死亡40001966年邢台地震M=6.8,7.2死亡80641970年通海地震M=7.7死亡156211974年大关地震M=7.1死亡16411975年海城地震M=7.3死亡13781976年唐山地震M=7.8死亡2420001988年澜沧耿马M=7.6死亡7481996年丽江地震M=7.0死亡3092004年伽师地震M=6.8死亡2682008年汶川地震M=8.0死亡+失踪871492010年玉树地震M=7.1死亡+失踪2290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地震区内,存在相当一部分建筑未考虑抗震设防,有些虽然考虑了抗震,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并不能满足抗震要求。同时有些建筑因设计或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情况变更,建筑物增层或附加设施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构抗侧力不足,不能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对不满足设防要求的建筑采取抗震加固措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2建筑抗震坚定加固的历史第一阶段,大致由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试点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探索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实践中证明了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第二阶段,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至1989年基于概率可靠度理论的国家标准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正式发布是抗震鉴定及加固蓬勃发展阶段[2]。这个阶段的这种主要特点是:建立了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基本管理体制,制定了主要着眼于安全的TJ23-77《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在国家计划的统一安排下,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完成了一批现有建筑的鉴定和加固,使我国城市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3]。在这个阶段,抗震加固提出了提高强度、提高变形能力和加强整体性的三种目标,以外加圈梁、构造柱、夹板墙和钢构套为基本手段,形成了增强自身法、外加构件法和替换法等基本加固方法。这期间,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抗震加固,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三阶段,大致由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开始执行起,是抗震鉴定及加固综合发展阶段[4]。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要求扩大到6度设防区,制定了与GBJ11-89设计规范配套的鉴定及加固的技术标准,强调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分析开发,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抗震鉴定、加固与建筑功能改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抗震加固,不仅要考虑安全,还要考虑扩大使用面积,改善使用功能,并保持建筑造型的美观。此阶段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结构抗震加固中,如碳纤维片加固技术、钢筋化学锚固技术、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等。3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包括考虑结构形式,建筑物高度以及结构重要性等级等。其次要根据结构的抗震等级进行结构设计,包括截面尺寸,材料强度以及配筋设计,并且需要根据抗震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之初,还需要在结构概念设计中,对整体结构提出一定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设计形式合理,受力分布均匀,传力途径明确,减小附加地震效应,并考虑多道抗震防线等等。基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在进行抗震鉴定时,也同样需要考虑上述多个方面的因素。图1现有建筑进行鉴定的程序[5]3.1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检查建筑结构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布置以及建筑结构的形式;建筑抗侧力系统的布置情况;结构的支撑与连接构造情况;细部尺寸等相关参数。2)调查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作用;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建筑的历史使用情况等。3)检查建筑的地基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建筑的场地种类与地基土情况;建筑地基的稳定情况;对地基进行原位测试与力学性质测试;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其反映在上部结构中的表现;地基基础与桩的情况等[6]。4)分析检测建筑的材料性能。主要包括结构构件、结构连接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性能。5)检查建筑的承重结构情况。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构件与连接情况;建筑结构的支撑情况;建筑的裂缝数量与分布情况;建筑结构的整体情况;建筑结构的位移与变形情况;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等。6)检查建筑的维护系统情况。3.2建筑抗震鉴定的方法建筑的抗震鉴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级别:1)主要以构造鉴定与宏观控制为主;2)主要以抗震验算为主[7]。其中,对A类建筑进行抗震鉴定的过程中,如果被鉴定建筑满足一级鉴定中的所有要求,建筑便可以被定义为鉴定合格,不需要进行二级鉴定;如果被鉴定建筑不满足一级鉴定的某些要求,就需要进行二级鉴定。图2为A类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二级鉴定。图2A类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二级鉴定对B类建筑进行抗震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抗震措施进行检查,并判断建筑的抗震承载力。如果前者较低而后者较高时,可以运用构造影响系数判定建筑的抗震性能;如果前者较高而后者较低,但不低于95%时,可以不进行加固。3.3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3.3.1木结构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一般来说,木结构的建筑是比较常见的,在农村或者是集镇上应用范围较广,对这种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这种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严重不足,在构造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的现象。对于这种建筑结构来说,在进行抗震鉴定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增加少量造价的原则为基础,努力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升建筑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具体的抗震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部分。对于建筑结构的主体部位来说,抗震工作要对结构布置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底部的标高,进深,开间以及门洞位置的尺寸都应该符合建筑的抗震标准。另外,墙顶,配筋以及屋架和木桩等构造都应该符合标准。另外,房屋的横向和纵向稳定性都应该符合建筑标准。由于木结构建筑的主体部位比较重要,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重视。第二,基础部位。如果地基的土质相对比较密实,地下水位也相对较低,这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的要求来对基槽进行开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结构的基础形式进行砌筑。其中,毛石结构的强度以及砖体的强度都应该符合施工的要求。另外,砖基础埋入土层的部位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水泥砂浆的配置比例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如果地基的土质为软土,在进行换土处理的过程中就应该采用垫层的形式[8]。同时还应该对换土垫层进行夯实。如果建筑基础的含碱量相对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拒绝使用砖砌结构为基础。3.3.2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分析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实质是通过改善结构的构件结构受力的途径,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结构的地震破坏。其抗震加固原则如下: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要以结构的抗震鉴定结果为基础抗震鉴定是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设防要求,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可选择整体加固!区段加固和构件加固。2)在确定加固方案时,要对结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特别应查明结构是否存在局部损伤,对已有的损伤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在抗震加固时加以考虑。3)在确定抗震加固方案时,如果是抗震鉴定不合格,要重点考虑结构总体功能的恢复,而不要求每个构件都恢复功能;如果是静载下出现的破坏,以各种承重墙(柱)等的加固为主。4)在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协调中,首先以承载力为主,侧重于利用承载力的提高来弥补变形的不足;但抗震鉴定结果仅为整体性不足时,仍以改善整体性的加固方案为主。5)加固后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不应超过规定值的3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的20%,超过时,应同时增强下一层的综合抗震能力[9]。6)同一楼层内,非承重墙体和自承重墙体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不宜超过未加固的承重墙体的综合抗震能力,否则应加固承重墙体。7)加固方案的选择要避免发生内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导致薄弱部位转移,如果发生转移,应对新的薄弱部位进行处理。8)增设砖墙等改变砖房受力体系和传力途径时,应对结构计算简图作相应改变使受力体系和传力途径符合实际,并力求减少原房屋的地震作用。9)抗震加固是以结构的安全性为重点,也应考虑到结构适用和美观,达到科学合理以及安全美观的有机统一。3.4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实践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只有配合现有旧城区进行改造和统一规划之后,在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的情况下,才能增加使用的整体面积,达到加固的目的,从而优化建筑外部结构的美化性,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369-2006的标准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抗震加固的具体操作措施:1)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过程中,既需要提高建筑的刚性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其承载能力,主要是以扩大建筑构件的截面为主要方式[10]。如:九江市老中级法院改造,就是在原单跨框架内加一排柱,改造为二跨框架,提高承载力与延性,降低了层高。对于仅仅要提高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从而使用连接构建和包钢结构两种方法;2)一旦发现建筑结构系统中存在明显的缺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断开结构或者增设结构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就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使建筑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达到规定的要求。如:九江市保安公司金库办公楼的改造,是将L型结构断开成2个规则的矩形结构,原单跨框架通过加砼剪力墙形成框剪构造;3)利用提高建筑结构的变形能力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4)对于建筑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抗震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只有先处理较为薄弱的环节,才能保护局部的构件。如梁柱箍筋不足,一般加粘高强碳纤维,既符合整体建筑结构的实际要求,同时还需要达到美观的效果;5)对于非建筑结构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需要对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段进行重点的排查和整顿。4建筑抗震坚定加固的展望4.1鉴定加固对象展望首先,随着我们国家在解放初期建造的一批建筑相继进入老年期甚至达到其使用寿命,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加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11]。其次,由于人们投资观念、建筑物使用用途的变化,原来满足原使用要求的建筑物,可能在新的用途下其抗震能力满足不了要求,也必须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再次,由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筑遭受灾害也使部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下降,需进行鉴定加固处理。第四,由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中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要求相对于原规范有了提高,使得原来一些满足原规范的建筑物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这一部分建筑也面临鉴定加固的任务。所以的颁布实施《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势必推动新一轮建筑物抗震鉴定加固工作的开展[12]。4.2加固技术的展望4.2.1注重整体抗震概念抗震鉴定加固应该从注重某些构件的抗震能力的加强,转变为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加强,避免出现加固了某些构件或部位,却使其他构件或部位成为薄弱环节的情况;从单纯注重抗震验算、构造加强,到从抗震概念的角度出发,对已有建筑物进行鉴定加固。4.2.2发展新材料材料科学的发展使许多新型材料出现的同时,使得原来价格昂贵的材料变得价廉物美,能够引入土木工程领域[13]。譬如近几碳纤维材料引入加固补强领域。将来会有更多的高强、轻质、高塑性性能、对周围环境和施工人员无任何危害的材料出现和引入抗震加固领域。4.2.3开发新工艺抗震加固应该从工艺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出简单易行、对周围环境(包括噪音、粉尘、湿作业、对施工人员和使用者)无不利影响的工艺,并附注实施、广泛推广。4.2.4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现阶段,有许多国家的抗震鉴定加固理念和技术比我国先进,对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我们应该针对我们国家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第引进、吸收,应用到我国抗震鉴定加固领域,提升我过在该领域的科研和设计、施工水平。5结束语回顾我国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关注其现状,展望未来,在抗震鉴定加固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该领域领先的国家相比,我们还处于落后阶段。因此从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到科研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都应该进行不懈的努力,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王凯.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7):64-65.[2]丁林.既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防范探讨[J].低碳世界,2016,(11):114-115.[3]苏小溢.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J].福建建材,2015,(08):31-32.[4]赵丹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