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土地资源及其特性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分类第三节土地资源评价第四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章土地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及其特性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三、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土地资源的特性:①自然特性②经济特性③生产能力土地资源的功能:负载的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
①
有限性②
地域性③
永久性(承受性)④
差异性海拔高度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500m500-1000m1000-3000m>3000m241.7万km2162.5万km2307.5万km2248.3万km225.2%16.9%32%25.9%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
①稀有性③可改良性②利用方式的分散性④报酬递减性3、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特性
①自然生产能力②劳动生产能力三、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又是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的重要环境内涵。
2.土地资源是人类获取主要生活资料和物质财富的源泉
3.土地资源是构成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客体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分类一、土地资源分类的意义和依据二、土地分类体系一、土地资源分类的意义和依据各种利用土地资源的部门对土地资源都有不同的利用要求。对于农林牧业生产面乞土地的质量与其生产结果直接相关。其它用地部门可能对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工程地质、地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更高的要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是要使利用部门的要求与土地资源属性之间得到最为良好的匹配。然而由于土地不仅受到各种自然规律的约束,而且也受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而充分认识土地资源,拿捏它的质量状况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前捻也是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目的。土地资源的划分包括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两个内容。土地分级系统,目前无统一认识,一般都采用三级分级制。如按土地自然属性为标志的土地分级体系中,从高到低有土地系统(LandSystem)——土地单元(LandUnit)——土地点(LandSite):原苏联采用地方——限区——相三级;我国l:l00万土地类型图中采用土地类——土地型——土地相三级分级系统。建立土地分级系统是土地分类的前提。在土地分类之前,先要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划分一定级别的具体地段,并逐级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土地单位。然后采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类型。土地分类是依据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研究各地块之间千差万别的土地特征,通过建立相应的分类标准,把基本性状相近的归并在一个类内,从而把有明显差异的相互分开。二、土地分类体系国外许多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依据分类用途的差异,区分出若干种主要的分类体系。如美国分出五种土地分类体系:(1)根据土地自然性状进行的土地分类,(2)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的土地分类,(3)为土地潜力评价服务的土地分类;(4)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服务的土地分类,(5)供实施计划应用的土地分类。如日本按土地规划利用的需要存在着三种分类体系:(1)根据土地性状分类,(2)根据土地利用分类;(3)为土地质量评价进行的分类。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在农业资源综合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耕地调查和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较多的有两种分类体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状为主要标志,划分土地类型2.按土地利用现状划分土地类型
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状为主要标志,划分的土地类型。地类型是地表的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境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现已完成的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中土地类型的分级是在大尺度水热组合类型(土地纲)基础上进行的。其下共分两级,其划分指标是:第一统类型主要根据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山区以垂直地带为主要指标)。第二级类型主要依据引起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1)1984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将全国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地方可根据需要设置三级类。
2、按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土地分类一级类二级类
编码大类名称编码二类名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1城镇
52农村居民点53独立工矿用地54盐田55特殊用地6交通用地61铁路62公路63农村道路64民用机场65港口、码头7水域71河流水面72湖泊水面73水库水面74坑塘水面75苇地76滩涂77沟渠78水工建筑物79冰川及永久积雪8未利用地81荒草地82盐碱地83沼泽地84沙地
85裸土地86裸岩、石砾地87田坎88其它一级类二级类编码大类名称编码二类名称1耕地11灌溉水田12望天田13水浇地14旱地15菜地2园地21果园22桑园23茶园24橡胶园25其它园地3林地31有林地32灌木林33疏林地34未成林造林地35迹地36苗圃4牧草地41天然草地42改良草地43人工草地(2)1993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一级类型二级类型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0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1213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20工业、仓储用地2122工业仓储30市政用地3132市政公有设施
绿化40公共建筑用地4142434445文、体、娱机关、宣传科研、设计教育医卫50住宅用地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编号名称编号名称60交通用地61626364铁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其他交通70
特殊用地
71727374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狱80水域用地
90农用地
91929394水田菜地旱地园地00其他用地
(3)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发出了新的《土地分类》的通知,颁布了《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原有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及我国土地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行了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将全国的土地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2001年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一级三级
3个: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15个:A.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B.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71个二级农用地11耕地:
111灌溉水田112望天田113水浇地
114旱地115菜地12园地:121果园122桑园123茶园
124橡胶园125其他园地13
林地:131有林地132灌木林地133疏林地
134未成林造林地135迹地136苗圃14牧草地:141天然草地142改良草地143人工草地15其他农用地:151畜禽饲养地152设施农业用地
153农村道路154坑塘水面155养殖水面
156农田水利用地157田坎158晒谷场等用地建设用地20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201城市202建制镇203农村居民点
204独立工矿用地
205盐田206特殊用地26交通运输用地:
261铁路用地262公路用地263民用机场
264港口码头用地265管道运输用地
27水利设施用地:
271水库水面272水工建筑用地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312盐碱地313沼泽地
314沙地315裸土地
316裸岩石砾地317其他未利用土地32其他土地:
321河流水面322湖泊水面323苇地
324滩涂325冰川及永久积雪2007年8月5日,《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开始颁布执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直接采用《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第三节土地资源评价一、土地评价的目的和类型二、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四、土地质量评价1、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土地用于规定目的时对土地性能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确定所要考虑的土地用途及其对土地的要求。(2)对土地的各种性状进行基础调查,并按照所考虑的土地用途的要求进行分析说明,绘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如各种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等。土地评价分析土地的现状,根据土地当前的性状,对现有的土地用途作出评价,同时,土地评价更注意分析土地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土地的变化包括土地用途的变化、土地自身的变化。由此可见,土地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评价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各种可能的土地用途、各种土地性状等;土地评价也是一个多目标的评价系统,要同时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一、土地评价的目的和类型2、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刚产生时,是为土地税收服务的。公元前2100年,夏禹将我国划分九州,每一州,根据颜色、质地、只被和水文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中又分为上、中、下三级,然后依据土地级别征收贡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与管理,不再局限于农业,而是形成了一个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复杂系统,这就迫使人们对土地有一个更加清楚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这一系统得以协调发展,也就是土地评价的目的所在。
土地评价的目的:1、为土地税收提供科学依据;2、为环境保护服务;3、为土地估价服务;4、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5、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6、为土地管理服务。3、土地评价的类型(1)按照评价的目的不同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经济评价。1、土地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生产力的评价,是一种一般目的的、定性的和综合的大农业评价,并不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类型而进行,而是从气候、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来评价,反映了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力。又分为两种: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价土地对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土地的适宜性程度和限制性程度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主要为单目标评价。3、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源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土地适宜性在时间方向的延伸趋势进行的一种判断和评估,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土地评价领域的体现。可以理解为:获得最高的产量,并保护土壤等生产赖以进行的资源,从而维护其永久的生产力。包括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等内容。4、土地生态评价是在一般土地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对环境最有意义的生态性进行补偿评价,尤其是着重土地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它直接服务于土地生态设计和土地生态规划。5、土地经济评价是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利用经济的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或对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潜力评价结果进行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2)按评价途径分类1、直接评价通过试验去了解土地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2、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3)按评价的方法分类1、定性评价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生产力进行评价,评价时只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作为背景,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土地的质量特征,确定土地适宜性或潜力的高低。2、定量评价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再根据评价指标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一般通过土地组成要素的质量指标与特定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性状要求的比较来确定土地的质量等级,用数理方法计算出某块土地的能够反映土地质量高低的综合指标值和对研究土地分等定级。(4)按服务目标分类1、单目标评价针对某一特定利用目标进行的土地评价,如针对单一作物或树种的土地评价。2、多目标评价也称综合评价,是指服务目标的范围较宽、适用面较广的土地评价。二、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土地评价的实质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它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内的适宜性程度。必须灵活应用以下原理:1、多样性原理2、综合性原理3、限制性原理4、系统分析原理;5、相对性原理;6、可比性原理。2、土地评价的原则(1)要针对特定的用途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级和分类;(2)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在可能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行比较;(3)需要多学科的研究;(4)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5)适宜性是指持续的利用而言;(6)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3、土地评价的方法(1)两阶段法第一阶段,依据基础调查而进行定性的土地分类;这一阶段中社会经济分析的作用仅限于核实土地利用种类是否得当。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的成果,进行社会经济分析,作出定量的土地分类,为决策提供基础服务。(2)平行法是指土地和土地利用种类的社会经济分析与自然因素的调查和评价是同时进行的。所评价的土地利用种类在研究的过程中常常会更改。
初步商讨基础调查基础调查定性的土地分类定性的和定量的土地分类社会经济分析定量的土地分类规划决策两阶段法平行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社会经济分析土地评价的两阶段法和平行法三、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
立项与初步商讨
确定目标
收集数据和论据
制定工作计划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的要求和限制性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质量土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
对比经济及社会分析环境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评价成果:图件报告1、准备阶段(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评价目标;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区范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采用方法(两阶段法还是平行法);调查深度与比例尺;评价成果的要求;工作阶段的划分。(2)评价目标的确定一般根据生产要求而定,同时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评价人员的技术水平。(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研究地区的基本状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包括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4)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确定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分工作阶段2、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1)土地利用种类及其要求和限制性的确定(2)土地评价单元和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在一定的方面影响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土地质量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而选定的,亦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或针对不同的目标,选用不同的土地质量。(3)土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大致分为: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3、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和成果汇报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是对土地评价过程中使用过的资料进行分类,建档并保存的过程。土地评价的呈汇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土地评价报告书;土地评价成果图。(通常是在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以及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分析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过程。大多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分析土地的限制性进行的。所谓土地的限制性是指土地类型对作为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程度,是由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造成的。FAO的《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系统:纲、级、亚级、单元四个等级。(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S)、有条件适宜(Sc)或不适宜(N)。适宜纲——是指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的用途进行持久利用能产生足以抵偿收入的收益。不适宜纲——是指土地质量显示土地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持久利用。有条件适宜——是指小块土地对某种指定用途在既定的管理条件下是不适宜或适宜性很差的,但如果实现了某些条件后又可能是适宜的,这种情况称为有条件的适应性。(2)土地适宜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可按照纲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级的数目不作规定,最多可分为五级。一般考虑分为三级:S1、S2、S3。分别表示:高度适宜、中等适宜、临界(勉强)适宜。在不适宜纲内通常分为两级:当前不适宜类(N1)、永久不适宜类(N2)(3)土地适宜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如水分亏缺、侵蚀危害等。用S2m、S2n等表示。(4)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级的续分。亚级内所有的单元具有同样的适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要求的细节方面有差别。用S2e-1、S2e-2等表示。马拉维戴德赞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表评价单元土地利用大类一年生作物多年生作物畜牧业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旅游及保持利隆圭SN2S2无关S2无关麦克温达SN2S2无关S2无关西威S3N2S2S3S2无关林西佩S2N2S2无关S2无关奇法奇S2N1S2无关S1无关贝姆贝凯S2/S3S3S3S2S1无关戴德赞山N2N1/N2S2S3S1S2宽谷底草地N2N2S1无关N2无关河谷N2N2S2无关N2无关丘N2N2S3S2N1S3岩N2N2S2N2N2S2四、土地质量评价
(一)土地质量评价概述1、土地特性土地评价的直接依据是土地的性质,将构成土地性质的各种可以测量或估测的土地属性称为土地特性。一般来说,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土地特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这是我们认识土地的最直接,最原始的信息。根据土地的不同构成要素,土地特性可以分为土地的气候特性、土地的地学特性、土地的土壤特性、土地的生物特性、土地的社会特性等。2、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它在一定的方面影响某类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土地质量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定的,亦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或针对不同的目标,选用不同的土地质量。某种土地质量不一定只对一种土地用途发生影响。3、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的关系土地特性是土地的属性在各方面的直观反映,而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种综合属性,亦即几种土地特性综合反映的土地性质,因此土地质量和土地特性的关系:一种或几种特性决定某种土地质量。有些土地特性在不同的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因而影响几种土地质量。编号土地质量LQ1辐射状况、总辐射、昼长LQ2温度状况LQ3水分有效性LQ4根的氧气有效性(排水)LQ5养分有效性LQ6保肥力……生根条件……降雨量及全年分布土壤有效水含量地下水位渗漏水……(二)土地质量的特点1、土地质量的时间变异性2、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性3、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1、土地质量的时间变异性大部分土地特性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土地质量是由土地特性决定的,因此土地质量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研究土地质量时间变异具有很大意义:确定作物的种植制度指导田间管理2、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性所谓的土地特性都是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因此,所有的土地质量也是随空间而变化的,可以通过土地资源调查清楚地获得,这种变化是土地质量评价乃至土地评价的主要对象。(1)客观规律性与微观的随机性土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地带性的宏观规律性。土地质量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在三方面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2)区域特色性所谓区域特色性,是指不同的区域其土地质量的状况分布都具有各自特色。不可能找到土地质量完全相同的区域,区域特色性是土地质量的宏观规律性和微观随机性的必然结果。3、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土地质量是在一定的方面影响某类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的土地综合属性,即每一种土地质量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要求,因此,土地质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目前的土地评价中是将土地质量当做独立的因素进行考虑的。土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构成要素即土地特性总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因此,根据土地特性抽象得到土地质量也应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另外,没有一种土地质量能单独对作物生长进行影响,以这一点来看,土地质量间也是互相影响的。(三)土地利用要求所谓土地利用要求,是指土地用于一定的方式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说,对于每种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确定的是:对其作业最好的条件;比最适宜差但仍可以接受的条件范围;不能令人满意的条件。与土地利用方式有效地起作用的三组土地利用要求是:作物要求:作物的生态、生理要求;管理要求:与管理系统的技术有关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要求:避免土地侵蚀或退化的必要条件。1、作物要求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一般要求先完成一个作物要求清单,作物要求清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考虑作物的种类以及品质;需要考虑那些作物要求;应采用哪些测量参数;如何评价因素等级之间的界限。作物要求因素分级土地质量诊断因素单位非常适宜S1比较适宜S2勉强适宜S3不适宜n氧有效性土壤排水分类等级能很好排出过多的水排水较好排水不完善排水不良、非常不良根区条件有效土壤深度厘米>12050-12030-50<30养分有效性土壤反应PH5.5-7.54.8-5.5和7.5-8.04.5-4.8和8.0-8.5<4.5和>8.5作物要求的鉴别和表示方法(作物:高粱)2、管理要求管理是土地利用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管理系统可能不同,对土地的要求也可能不同。土地适耕性或耕作容易性是所有农田耕作制的必要条件。机械化的潜力常包括在评价中,以此区分与非机械化管理系统的差异,以及土地对机械化的不同适宜性。对土地的管理要求是由土地利用方式的描述得出的,某些管理要求还与特定的作物有关3、水土保持要求根据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利用方式必须能够持续经营,这就是说特定的土地单元上,需要建立一种可以保持土地资源再生性的平衡,这种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土壤侵蚀量小于或等于土壤的允许侵蚀量2、土壤结构性、孔隙度、养分状况等,不会变坏(四)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土地质量评价是根据土地特性以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质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估算土地质量的适宜性程度(或等级)并以一定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一整套方法和过程。一般来说土地质量评价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性质和影响:评价土地质量的含义,以及影响土地质量的土地环境,分析土地质量对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评价土地质量的重要性;估价与表示:采用一定的方法估算其适宜性大小,并表示为表格图件等资料形式为土地评价等目的服务。在评价时直接采用土地特性都必须慎重考虑,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土地质量。采用土地质量有如下优点: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具体要求直接相关,有利于解释土地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土地质量是几种土地特性的综合反映,在计算土地质量时考虑了这几种土地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土地质量总条数大大少于土地特性条数。1、土地质量的选择选用的土地质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土地质量对作物或考虑中土地利用种类具有已知的影响;土地质量的临界值,主要指可能对相应的作物或土地利用具有有利或不利影响的临界值发生在研究地区。能够收集或获取到用来计算或估测土地质量的相应资料。土地质量是根据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需要和研究地区土地单元的性质选择的。选择土地质量时,首先将所有的土地质量排列起来,并与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对照。然后根据以下三方面的考虑对每种质量进行评价。(1)对利用的影响(2)研究地区内临界值的发生(3)获得资料的可行性(1)对利用的影响影响大:作物或土地利用对质量特别敏感或受质量的影响;中等:质量对利用具有显著影响;轻微的不适或不适用的:质量对利用没有显著影响或者是不适用的。(2)研究地区内临界值的发生经常发生:临界值,对利用的适宜性具有现状影响的临界值,至少在5%的地区发生;不经常发生:认为临界值的发生面积不到5%;很少或从未发生:临界值从未在一个地区内发生,或在小面积上发生,从实际目的出发可以忽略不计。(3)获得资料的可行性能获得的:质量评价所需要的资料或者可以从现有的地图和记录获得,或者可以通过调查表获得;不能获得的:无法获得资料。对于一种特殊用途和在一个特殊地区,土地质量的重要性包括三个层次:1.非常重要:在评价期间应对土地质量给予特别注意;2.比较重要:应考虑到的土地质量。3.不太重要:
3A利用不受土地质量影响
3B在研究地区内很少或从不发生临界值
3C没有实际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教育合同纠纷仲裁收费标准
- 金鹰颁奖礼仪培训方案
- 灭火与应急疏散培训
- 重庆市第九十四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 19 C光的干涉 提升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肝功能评定及肝功能储备课件
- 规划设计类答辩
- 碘缺乏病诊治指南
- 跨境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苏泊尔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13000字(案例论文)】
- 网店运营与推广
- 计算机新技术学术讲座
- GB/T 17799.2-202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选煤厂安全规程》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相》课件整理
- 《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评价》习题库 (项目三) 0 ~ 3 岁婴幼儿语言发展观察、记录与评价
- 英语漫谈胶东海洋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 环保产品管理规范
- 工程伦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