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房宫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6.1阿房宫赋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摽掠/剽悍媵嫱/田塍廊腰缦回/瓜蔓
B.迤逦/骊山槛车/门槛雨霁天晴/侪辈
C.妃嫔/摈弃椒兰/铁锹鼎铛玉石/抵挡
D.呕哑/讴歌横祸/横财朝秦暮楚/朝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A.朝歌夜弦,为秦官人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骊山北构而西折D.燕赵之收藏
3.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相同的一项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
4.下列语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
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既遥承上文“六王毕",又启下文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六国灭亡的可悲。
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既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宫女之多,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
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写了阿房宫里珍宝的由来,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剽掠”一词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里写六国的君王不爱其民,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埋下伏笔。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妃":古代皇帝或太子、王侯的正妻。
B.“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
C.“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D.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6.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下面对课文《阿房宫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一个“毕”字,一个“一"字来表现秦统一天下的过程,这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社会历史条件。
B.一个“兀”字,一个“出"字。表现阿房宫的建造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物质条件,含蓄地说明了阿房宫的出现,取尽了天下的财物。
C.“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面积之大,“隔离天日"说明楼阁密度之紧。
D.“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气势非凡。
二、默写
8.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依山势而修建的句子是“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楼阁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嘈杂的音乐声“___”。
(4)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建筑的长廊、高檐的句子是“,"。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八个字描写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化为灰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将“秦”与“人"并提,强调“人同此心”的道理,对秦统治者的挥霍无度、残民自肥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质问“爱纷奢"的秦统治者“___,”,批判其将掠夺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
(8)《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告诫“今人”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9)《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两句,表达了秦如果爱惜六国的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三、填空题
9.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朝歌夜弦_________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
(3)族秦者秦也___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
(6)骊山北构而西折_________
(7)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_________
(8)辞楼下殿,辇来于秦___
(9)六王毕,四海一___
(1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____________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
10.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文辞上讲究用典和藻饰是赋的突出特征。后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清新流畅的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其中的代表。
(2)妃嫔媵嫱,是古代宫中的女官名。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最高,嫱是陪嫁的人。
(3)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细微的数量。
四、语言表达
11.仿照下面《阿房宫赋》中这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用现代汉语描绘一幅图景。(至少包含4个分句、两种修辞手法)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乙]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①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②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①封建:指三代和以后曾实行过的“封国土、建诸侯"的贵族领主制度。②生人:生民,这里指人类:以“人”代“民",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B.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C.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D.负锻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指崤山以东的地方;战国时韩、赵、魏、齐、楚、燕在太行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B.“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以六合为家"是说秦始皇把天下当成了世袭的私有财产。
C.“社稷”,土地神和山神的总称;土地孕育五谷,山川指代大好江山。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禄邑”:禄,古代官吏的俸给;禄邑犹食邑,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夸张和比较写修建阿房宫的巨大的耗费,把始皇帝的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形象地描绘出来。
B.[乙]文叙中带议,句式整齐又错落有致,借“陈涉之微"表现秦朝的不堪一击,点明秦朝之过在“仁义不施”。
C.[丙]文认为,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控制了地方,但引发老百姓的怨恨的原因,并不在于制度。
D.[丙]文认为,分封制使世袭大夫世世代代统治他们的封地,占尽国土,很难产生贤能之人,圣人也无法立足。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16.结合选文简要说明秦朝灭亡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A项读音分别为piāo/piāo,yìng/chéng,màn/wàn;B项读音分别为lǐ/lí,jiàn/kǎn,jì/chái;C项读音分别为pín/bìn,jiāo/qiāo,chēng/dǎng;D项读音分别为ōu,hèng,zhāo。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出现彩虹,名词活用作动词;A.在早上,在晚上,名词做状语;B.出现龙,名词活用作动词;C.向北,名词做状语;D.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动词用作名词。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3.【答案】C
【解析】【分析】①古义是宫室群参差分布,彼此回环掩抱,飞檐交错连接;今义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②古义是雨雪晴阴的天气;今义是一个地区较长时期内的气象概况。④古义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今义指筹划并管理或泛指计划和组织。⑦古义指可惜;今义是怜悯或值得怜悯或(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4.【答案】A
【解析】【分析】A.“运用了排比"错误,这是四个短句,两两压韵,不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认真分析其手法,答题时逐个分析,判断是否正确。
5.【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6.【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助词,……的样子;语气助词。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代词,指秦始皇;成年男子。D项,介词,比。
7.【答案】C
【解析】【分析】
C.“隔离天日"写楼阁之高。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了解文章叙述的主要人物的事迹,把握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特点,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选项正误。
8.【答案】(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4)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易错字:“骊”、“工女"、“缦”、“炬"、“锱铢”、“鉴"等字。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9.【答案】(1)名词作动词,唱歌/奏乐。
(2)名词作动词,成为焦土。
(3)名词作动词,灭族。
(4)名词作动词,出现龙。
(5)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
(6)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7)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8)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9)数词作动词,统一。
(10)动词作名词,都指金玉珍宝等物。
(11)意动用法,以……为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本题中已经给出了加点词的活用类型,考生在答题时只需认真思考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即可。以“朝歌夜弦”为例:“歌"和“弦”是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奏乐。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10.【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1)正确;(2)错误,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
(3)正确;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11.【答案】(示例1)河曲夏夜图天上擎起神奇的宝境,那是诗国的月宫;地上飘着点点的灯盏,那是赴会的飞萤;河曲舞着袅娜的倩影,那是婆娑的杨柳;草窠传来精彩的合奏,那是蟋蟀的管弦。(示例2)雷电暴雨图墨黑的帷幕铺开了,那是密布的乌云;银白的光剑劈下了,那是耀眼的闪电;愤怒的战鼓擂响了,那是炸裂的惊雷;哀痛的泪水滂沱了,那是无边的暴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内容上,“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焚椒兰也"详细描绘了阿房宫中的美人晨起梳妆的情景,由此表现了阿房宫中美人多的特点。形式上,这是由四组句式相同的句子组成的排比句,并且每组句子都采用了判断句式。修辞上,除排比外,“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题干要求进行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1)河曲夏夜图天上擎起神奇的宝境,那是诗国的月宫;地上飘着点点的灯盏,那是赴会的飞萤;河曲舞着袅娜的倩影,那是婆娑的杨柳;草窠传来精彩的合奏,那是蟋蟀的管弦。(示例2)雷电暴雨图墨黑的帷幕铺开了,那是密布的乌云;银白的光剑劈下了,那是耀眼的闪电;愤怒的战鼓擂响了,那是炸裂的惊雷;哀痛的泪水滂沱了,那是无边的暴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答案】12.C
13.C
14.D
15.①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②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
16.①秦朝的横征暴敛、骄奢淫逸。②秦朝不施行仁政。③秦朝政治方面的失败。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乙]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丙]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至于天下的常理,是治理得好、政局安定,这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使贤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居下位,然后才会清明安定。封建制的君长,是一代继承一代地统治下去的。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金融科技创新与研发合作合同
- 2024砂浆销售合同范本正规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4首期购房款支付及配套设施安装合同3篇
- 2024购物广场饰品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4门诊部心理健康咨询师劳动合同与心理咨询服务合同2篇
- 2024酒店弱电施工合同
- 多彩的植物世界-园林植物识别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2024韩星夫妻解除婚姻关系标准协议样本一
- 智能家居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
- 35KV变电站地质勘察与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招聘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运输公司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行动方案
-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培训课件
- 道具设计安装合同模板
- 体育单杠课件教学课件
- 新版浙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复习专题卷含答案
- 《现代控制理论》全套课件(东北大学)
-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申报表
- 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数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