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学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
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倾倒液体
收集氧气
3.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钱”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铉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猷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现象,验证碳酸氢倍发生了分解
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铉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4.氯气(Ck)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ClOC.HClD.ClO2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7.工业上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A经多步反应制取硫酸,其中第一步反应为4FeS2+IlO2⅛⅛2X+8SO2,则X
的化学式为()
A.FeB.FeOC.Fe2O3D.Fe3O4
8.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
A.①②B.Φ(3)C.②④D.③④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10.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0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Ch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50年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如图是九年级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P+
D铭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2)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
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R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填序号)。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与氧气是否反应
(2)实验室用高铸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
集装置是«
(3)氮气在很多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Fh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
法是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品。
(1)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可以用下面的流程:
病产吗生石灰I少骤②>|熟石灰I舞⅜k氢氧化钠
①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填序号)。
A硼酸溶液
B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稀硫酸
D石灰水
(2)室温下,小雪同学将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IOOg硫酸铜溶液中。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80g时,恰好
完全反应。
①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明显现象o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至40g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③求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
1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三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做的有关实验。
(1)小明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他通过仪器测定溶液的PH并绘制了如图所
示的PH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图中横坐标的“加入的溶液”是指(填溶质化学式,下同),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②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由此推测,M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写离子符号).
(2)小华同学为探究石蕊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石蕊溶液
BCDE
①实验中小华发现D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硫酸锌溶液显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或“不确定”)。
②小华同学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的有(填字母序号)。
③小华同学将适量的C中的液体加入到B中,会发现溶液变为紫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o
(3)彬彬同学按下图实验过程来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计算出
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O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工业上高温燃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小明同学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纯
度,在实验室中取此样品44g,充分燃烧后剩余固体26.4g(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⑴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该样品中石灰石的纯度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加人50g稀盐酸,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析】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
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锌不会与硝酸镁反应。
【详解】A、若滤液为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A不正确;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B不正
确;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所以加入的锌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只含有硝酸
镁和硝酸锌,故C正确;
D、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
质量相等,滤渣中一定不含镁,可能含有锌,故D不正确。故选C。
2、C
【详解】A、加热时,不能用手移走烧杯,会造成烫伤,应用珀烟钳等,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内液体,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
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aɪb
D、该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因为装置内空气无法排出,应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密度大于
空气,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酬试液、澄清石灰水吸
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钱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钱升华导致的消失,故选
项说法错误;
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猷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钱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C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
子,反应后有1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
为HeL故选C。
5、B
【解析】A、针筒应该连接右侧玻璃导管,挤压针筒活塞,观察到水中玻璃导管内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选项错误;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应该平时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故选项错误;
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该左物右码;故选项错误;
故选:B0
6、D
【解析】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B正确;C.
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C正确;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没
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由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信息①元素种类②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③元素名称④相对原子质量。
7、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llθ2翼2X+8SO2,
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贝II,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o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
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8,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变化的实质
【详解】①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元素种类不会变,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③分
子种类改变,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④物质种类改变,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9、C
【解析】试题分析: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在口中咀嚼
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
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0、A
【解析】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贝!|:
A、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错误,故A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则C2O3在0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B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则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可求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BE31R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4R+3O2=2R2O3
【解析】如图所示,图中有铝、硅、错三种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图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1)A、表中铝、错元素名称都是“车”字旁,是金属元素,硅元素名称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
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t",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则质子数为3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3-32=41,质子数与中子数不相等,D选
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E、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层的分布与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有关,离核由近及远,电子的能量由低到高,铝原
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E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E。
(2)由图可知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比楮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少1,即为32-1=31,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
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R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铝元素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铝,铝元素显+3价,则R在空气中被氧化,其氧化
物中R显+3价,化学式为R?C>3,则R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R+3θ2=2Rq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Δ
12、A2KMnO4=K2MnO4+MnO2+O2↑CEA用气囊收集
【解析】(1)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与氧气是否反应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颜色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
故填:A;
(2)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气体;氧气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
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高锌酸钾加热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方程式是
ΔΔ
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T;C;E;
(3)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该选取固-液混合加热型装置,故填:A;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还可以用气囊收
集。故填:用气囊收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CaCHH2O=Ca(OH),A产生蓝色沉淀CuSO4,Na2SO416%«
【详解】(1)①步骤②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CaO+HzO=Ca(OH)2;
②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酸性物质,将残留的氢氧化钠
中和掉:
A、硼酸溶液能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且硼酸没有腐蚀性,将残留氢氧化钠反应掉;
B、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且溶液也呈碱性,会加重腐蚀性;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硫酸本身也有较强的腐蚀性:
D、石灰水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本身也有较强的腐蚀性;故选A;
(2)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至40g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剩余的硫酸铜和生成的硫酸钠;
③设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2NaOH+CuSO4=Na2SO4+2H2O
80160
80g?0%lX
80160
80gX10%-X
x=16g
16口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77*X1OO%=16%。
IOOg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
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
14,HCl;.Ca(OH)2和CaCI2H,Ca酸性C、EHCl+NaOH=NaCl+H2O21.2%
【详解】(I)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溶液最终PH小于7,则图中横坐标的“加入的溶液”是指稀盐酸(HCD,a点时,
溶液PH值大于7,少量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I=CaCl2+2H2O,氢氧化
钙有剩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Ca(OH)2和CaCL;
②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M中含有稀盐酸,稀盐
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两者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与氯化钙,继续滴加碳酸
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所以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推测,M溶液中含有的
阳离子有:H+和Ca2+;
(2)①实验中小华发现D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则说明硫酸锌溶液显酸性。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小华同学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的有:C
和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篮球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美术学院《俄语II(第二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工种劳务承包合同
- 建施工合同知识点
-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书
- 劳务分包合同内容包括
- 人工费劳务分包合同
- 岗位聘用合同书
- 药理练习试卷附答案
- 房地产案例:商业街-铁像寺水街
- 火电厂锅炉燃烧器结构图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
- YY/T 1610-2018麻醉和呼吸设备医用氧气湿化器
- GB/T 32788.6-2016预浸料性能试验方法第6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地球概论第四章
- 食品防护、食品欺诈、过敏原管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长输管道施工技术(完整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游艇理论训练考试题库600题(单选、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