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种群和群落专练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实验及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要醒目,有利于抓捕B.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个体数量为X1、X2、…、Xn,则种群密度为(X1+X2+ⅆ+Xn)/nC.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数时同种生物无论个体大小都要计数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D.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4.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增长速率0.662.833.692.91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5.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6.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变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均是由光照决定的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捕食会改变水稻的丰富度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9.下表是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稻鱼共生7.213.26417.12372.2水稻单种11.026.96535.26—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B.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D.水稻单种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10.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1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12.如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13.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1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4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5.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16.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4.828205.433.745.0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可能为1.21×107个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17.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C.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18.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19.某人工鱼塘(静水)一次性放养适量的鲢鱼苗(鲢鱼与青鱼、草鱼和鳙鱼合称四大家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另外鲢鱼在流动的水中才能繁殖),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鲢鱼的生长。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该鱼塘内所有鲢鱼和其他动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B.由于环境容纳量的制约,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会呈“S”型增长C.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不仅仅是池塘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D.若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则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20.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区域⑥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2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5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55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22.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下图表示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示种群迁入,其中0月时为蝗虫迁入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3月蝗虫种群呈指数增长B.2月一定迁入了蝗虫的天敌C.M为在该环境中蝗虫种群的平稳密度D.该生态系统在3~7月的稳定性比0~2月高23.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24.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极群落时P/R<1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25.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26.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7.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28.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2也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29.1980年5月18日美国西南的StHelens火山灾难性爆发。火山灰形成了低营养、剧烈干旱、地表运动频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线上选取几个地点分别设立了永久样地,以检测火山爆发后物种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爆发杀死了森林线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1980年到1982年期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1982年以后才出现C.从图中可看出本地区物种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为20D.此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30.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31.某海岛上生活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在上世纪末由于人为破坏环境,导致黑尾鸥的数量下降到95只。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将该岛设为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设立自然保护区后黑尾鸥14年间的9数量变化情况。时间(年)2468数量(只)218230231回答下列问题:(1)14年间,黑尾鸥在(填法如2~4、4~6……12~14)期间增长率最大。14年后,黑尾鸥的数量还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原因是。(2)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黑尾鸥这一措施外,有人认为还可以采取迁地保护,你认为可行吗你的理由是。(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岛的生态系统,有人认为(填“应该”或“不应该”)在14年以后开始捕杀蝮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某学习小组根据“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可以采用法,吸出培养液计数之前,将盛培养液的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便于估算。(2)酵母菌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都是;图中浓度的培养液中种群的K值最大。(3)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当酵母菌数量为时,最适宜分离获得菌种;K值之后,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33.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结构。(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34.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填“加速”或“减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35.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个体数936056516152344139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2)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高”“不变”或“偏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36.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调查某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草原上野兔的天敌从野兔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固定的能量。(2)由荒漠到草原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草原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3)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和。专题12种群和群落高考押题专练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对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采用样方法,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故对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答案】B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实验及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要醒目,有利于抓捕B.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个体数量为X1、X2、…、Xn,则种群密度为(X1+X2+ⅆ+Xn)/nC.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数时同种生物无论个体大小都要计数【解析】标记物醒目时易被天敌发现,影响重捕标记的个体数,标记时标记物要不易被观察到;(X1+X2+ⅆ+Xn)/n是每个样方的种群平均数量,若样方面积不是单位面积,则不能代表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调查种群密度在计算数量时同种个体不论大小都应该计算在内。【答案】D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D.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A正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而“J”型曲线中不存在K/2值,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可能形成森林,但是若环境条件不利,就不会到达森林阶段,C错误;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会影响调查结果,D错误。【答案】A4.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增长速率0.662.833.692.91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种群数量应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比第8年下降,但只要增长速率大于0就仍在增长,属于增长型,B错误;白头鹎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白头鹎在第8年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2,环境容纳量是K,应是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2倍,D正确。【答案】D5.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解析】“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种群数量的稳定是指种群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种群数量有波动,故出生率和死亡率不一定相等,C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是由食物或栖息空间决定的,故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正确。【答案】D6.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变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解析】土壤盐碱度会影响土壤中生物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A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B错误;种群之间往往会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C正确;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D正确。【答案】B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均是由光照决定的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解析】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使其在正常水平波动,A正确;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形成的顶极群落类型取决于当地条件,不一定演替到森林阶段,B错误;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而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C错误;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如果有天敌和空间的限制,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呈“S”型增长,D错误。【答案】A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捕食会改变水稻的丰富度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而水稻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答案】D9.下表是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稻鱼共生7.213.26417.12372.2水稻单种11.026.96535.26—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B.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D.水稻单种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生物群落是一个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B错误;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农药投入少,还有鱼产量,所以达到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C错误;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有竞争关系,D错误。【答案】A10.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解析】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大,C正确;曲线Y为“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D正确。【答案】B1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解析】Nt+1/Nt为1,代表种群的数目趋于稳定,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数量先减少后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因为从t2到t3种群数量仍在减少,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1,且不变,代表呈“J”型增长而不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错误。【答案】B12.如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解析】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种群数量在2000只上下波动,故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A正确;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的加剧和天敌的增多,B正确;分析图乙可知,第10年以前,λ>1,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第10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故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C正确;图乙中,第10~20年间,λ<1,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故图乙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D错误。【答案】D13.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该种鱼的幼体可以捕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也可以捕食浮游植物,所以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幼体可捕食动物和藻类,但成体仅捕食动物,可见该种鱼幼体和成体所处的营养级有区别,B正确;水体中不同物种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该种鱼的成体和幼体属于同一种群,其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D错误。【答案】D1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错误。【答案】D15.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据图分析,图甲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图乙呈“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丙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图甲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图乙是捕食关系图,两种生物能共同进化;图丙中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与X竞争的种群消失,X种内斗争会加剧。【答案】B16.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4.828205.433.745.0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可能为1.21×107个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解析】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可根据培养液pH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因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消耗营养物质,不断产生CO2等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不断下降,因此正确的取样顺序为2、4、1、3。从表中数据分析可见,达到稳定时期时,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1.21×107个。继续培养,随着环境条件的极度恶化,种群生长进入衰退期,出生率会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将不断下降,所以继续取样,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答案】A17.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C.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解析】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后一阶段优势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答案】D18.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解析】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在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故A正确;甲曲线Nt小于a时,即种群密度低时,Nt+1<Nt,种群更容易消亡,因此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数量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故B正确;乙曲线Nt小于a时,Nt+1>Nt,种群数量容易回升,因此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故C正确;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时Nt+1=N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为0,故D错误。【答案】D19.某人工鱼塘(静水)一次性放养适量的鲢鱼苗(鲢鱼与青鱼、草鱼和鳙鱼合称四大家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另外鲢鱼在流动的水中才能繁殖),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鲢鱼的生长。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该鱼塘内所有鲢鱼和其他动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B.由于环境容纳量的制约,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会呈“S”型增长C.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不仅仅是池塘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D.若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则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解析】该鱼塘内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人工鱼塘内水不流动,鲢鱼不能繁殖,故而该池塘内鲢鱼的密度不会自然增长,B错误;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有机饲料的能量,C正确;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主要生活在池塘不同水层,故而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D正确。【答案】B20.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区域⑥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解析】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⑥区域藻类数量最多,呼吸消耗氧气最多,溶解氧可能最少,B正确;区域⑥中,a的数量最多,为优势种,C正确;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不是温度,D错误。【答案】D2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5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55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解析】选A。由于培养液体积不同,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不相同,A错误;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B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C正确;试管Ⅱ、Ⅲ的起始酵母菌数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前者少于后者,所以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D正确。22.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下图表示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示种群迁入,其中0月时为蝗虫迁入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3月蝗虫种群呈指数增长B.2月一定迁入了蝗虫的天敌C.M为在该环境中蝗虫种群的平稳密度D.该生态系统在3~7月的稳定性比0~2月高【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0~3月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A错误;2月迁入某种群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增加速率变慢,迁入的种群可能是蝗虫的天敌,也可能与蝗虫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图中M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而不是种群密度,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3~7月份,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因此3~7月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0~2月份高,D正确。23.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选C。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故选择C选项。24.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极群落时P/R<1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解析】选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达顶极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25.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解析】选B。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不能组成珊瑚礁群落;鱼的种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相似,珊瑚礁体积增加能为鱼类生存提供更复杂的空间,说明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珊瑚礁群落具有生物条件,其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鱼类个体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有关,所以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是不正确的。26.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选D。由图可知,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3周时就达到了K值(3000左右),A项错误;有生物乙时比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减少了,所以生物甲与生物乙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B项错误;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即呈“J”型曲线增长,由图可知,有生物乙和无生物乙,生物甲的数量均为“S”型增长曲线,C项错误;由图知,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所以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项正确。27.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选C。解题时要以曲线反映的种间关系和投放的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这一信息为突破口。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环境因素导致鱼类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28.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2也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解析】选C。从a、b两图分析可知,图a中3个物种共同利用的资源不多,因而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有许多共同利用的资源,它们会因共同利用的资源而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可排除A、B两项;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是不相等的,可排除D项;图a和图b中的物种2所需要的资源条件都与物种1和物种3所需要的存在交集,即物种1和物种3都同时和物种2发生竞争,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物种2存在被排除的危险,C项正确。29.1980年5月18日美国西南的StHelens火山灾难性爆发。火山灰形成了低营养、剧烈干旱、地表运动频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线上选取几个地点分别设立了永久样地,以检测火山爆发后物种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爆发杀死了森林线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1980年到1982年期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1982年以后才出现C.从图中可看出本地区物种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为20D.此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解析】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种间竞争关系一直都存在,只是在1982年以后更加剧烈,B错误;环境容纳量(K值)是针对某一种群数量而言的,不是物种的数量,C错误,火山灰内有营养,是早期植物获取能量的来源,D正确。【答案】D30.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解析】据图可知,随着环境因子由A逐渐变为B,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说明a种群比较适应A环境,而d种群比较适应B环境,但a和d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消失。【答案】A31.某海岛上生活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在上世纪末由于人为破坏环境,导致黑尾鸥的数量下降到95只。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将该岛设为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了科研调查,下表为设立自然保护区后黑尾鸥14年间的数量变化情况。时间(年)2468数量(只)218230231回答下列问题:(1)14年间,黑尾鸥在(填法如2~4、4~6……12~14)期间增长率最大。14年后,黑尾鸥的数量还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原因是。(2)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黑尾鸥这一措施外,有人认为还可以采取迁地保护,你认为可行吗你的理由是。(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岛的生态系统,有人认为(填“应该”或“不应该”)在14年以后开始捕杀蝮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2~4年间增加15只,4~6年间增加24只,6~8年间增加42只,8~10年间增加36只,10~12年间增加12只,12~14年间增加1只,由此可推得黑尾鸥在6~8年期间增长率最大。由表中数据可知12~14年间只增加1只,即种群的增长率接近0,因此14年后,黑尾鸥的数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2)该海岛的自然环境适宜黑尾鸥的生存,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不宜采取迁地保护。(3)黑尾鸥和蝮蛇之间为捕食关系,通过相互调节,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因此不应该在14年以后开始捕杀蝮蛇。【答案】(1)6~8不会由表格提供数据可以看出,12~14年间,种群的增长率接近0,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最大容纳量(2)不可行易地保护是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而该海岛的自然环境适宜黑尾鸥的生存,应该减少人为的干扰(3)不应该蝮蛇和黑尾鸥存在捕食关系,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2.某学习小组根据“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可以采用法,吸出培养液计数之前,将盛培养液的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便于估算。(2)酵母菌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都是;图中浓度的培养液中种群的K值最大。(3)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当酵母菌数量为时,最适宜分离获得菌种;K值之后,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解析】(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2)分析图可知,酵母菌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图中10%葡萄糖溶液中种群的K值最大。(3)读图可知,酵母菌数量在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酿酒和做面包需要以酵母菌做菌种时,最适宜分离获得菌种的条件为酵母菌数量为K/2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培养液中的成分、pH、温度等。【答案】(1)抽样检测酵母菌分布均匀(2)先增大后减小10%(3)K/2代谢产物的积累导致酵母菌繁殖受影响(或答“营养物质的消耗”或“pH改变”)33.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结构。(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解析】(1)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在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③针阔混交林比①草本、灌木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更复杂的分层现象,因此③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2)分析图中曲线,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的物种数即丰富度都是先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乔木更高,在与草本、灌木的竞争中更易获得阳光,即草本与灌木获得的阳光逐渐减少。(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氮磷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就慢。火灾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其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快,能加快氮磷循环。(4)据植被演替过程图可知,该林区物种数为草本>灌木>乔木,据此可知,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用样方法调查群落物种丰富度时,若样方面积过小,统计的物种就不全面,当达到最大物种数的样方面积后,继续增大样方面积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故对于乔木来说,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答案】(1)次生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3)阔叶树(4)S334.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填“加速”或“减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3分式的加减法第1课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5旋转在几何中的应用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专训第9招旋转问题中作辅助线的技巧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年浙江客运考试口诀图片
- 2024年淮安客运从业资格证
- 2024年山西客运资格证考试app下载
- 2024年辽宁客运驾驶员考试试卷题库
- 2024年郑州客运上岗证考什么内容
- 2024年西藏客运从业资格证报考条件是什么
- 2024年白山考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
- 中学英语歌曲大赛方案
-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三级(高级)试题
-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汇总
-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与优势PPT
- 民事起诉状(食品安全)律师拟定版本
- 管路沿程阻力测定实验报告
- 城管占道挖掘施工方案
- 施检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 《GMP实务教程》 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项目1-14 GMP基础知识-药品生产行政检查
- (完整word)绝缘子试验报告
- 房屋租赁交接家私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