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语言文字运用Ⅰ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睡眠是人生大事,②因此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③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显得尤为至关重要。④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⑤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⑥近几年,褪黑素被都市年轻白领尤其是年轻人士推崇为“助眠神药",⑦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商品销量排行中,⑧褪黑素产品的销量位居保健品类前列。⑨研究表明,适时地给予外源性褪黑素补充可以协助调整睡眠周期,⑩特别是对由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的失眠格外有效。
褪黑素是人体内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制造,通过血液传递到其作用的受体。褪黑素也被称为“暗信号”,这是因为它的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A,褪黑素就会在人体内发挥内源性同步节律作用,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褪黑素B,因为比起其他安眠药,褪黑素虽然副作用要少,但长时间服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白天嗜睡、胃部不适、头昏脑沉等。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
B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给出修改建议,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第句可修改为:
第句可修改为:
第句可修改为: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目标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如果想要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责任和牺牲。特别是从事社会科学,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如托尔斯泰,则非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兴趣只有在注入了目标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
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先得找见自己的基因,是瓜还是豆,然后再说培育之事。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自己是瓜还是豆,或因环境所迫,瓜秧爬上豆架,满拧着长;有的人知道是瓜是豆,春风得意人①,却耐不过夏天的煎熬,等不到秋天的丰收。只有那些像达尔文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一个大瓜的人,②几十年,才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浙江三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的一种,不仅味道不错,长得也很漂亮,吃着还很方便,只需切开后用勺子一挖,便可享受美味。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的植物,因为果皮长的有点像龙的鳞片,所以A_____________,也叫红龙果、仙蜜果、吉祥果。
①火龙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花青素和甜菜红素等,②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钙、铁等。③常吃火龙果还可以预防便秘、控血压、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虽然火龙果有这么多功效,但是我们也不能过量使用,像吃火龙果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似的。④火龙果虽然吃起来口感不是很甜,⑤但含糖量并不算高。⑥需要控血糖的人还是少吃为妙,⑦如果实在喜欢吃,⑧每天别超过100克左右,⑨同时搭配几颗坚果。
经常吃火龙果的人会发现,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红心火龙果,会出现红色尿液或粪便。这主要是因为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的影响,不过B_____________,等身体把它排干净了就会恢复正常颜色。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返校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中国文坛上,陕西文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文学陕军"深耕三秦大地,写出了《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重要文学作品。他们塑造的梁生宝、孙少平、白嘉轩等人物形象①,引发万千读者共鸣。
细细品读这些作品不难发现,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史诗品格、家国情怀的文学特质一脉相承,折射出陕西作家的文学风骨。著名评论家邢小利认为,陕西文学有两个传统。其中,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传统是陕西文学的根脉,在司马迁作《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润泽下,陕西作家始终追求文学的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另一方面,红色延安的革命文学传统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基石,陕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之笔描写普通民众,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书写农村的合作化运动,柳青②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扎根西安市长安县(今为长安区)皇甫村14年。1959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
不难发现,陕西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抹繁星,归根结底是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陕西作家们关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江浙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暨返校测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鲁迅是文学家,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他说自己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A,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尽显文学家的敏感和现代眼光。像《狂人日记》中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写,像《祝福》中对祥林嫂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后的神态的捕捉,像《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像《孔乙己》中对跌入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同情和悲哀,这些文学上的探索都显示出B。
①这种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不仅构成了中国新文学最强大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亮点,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③受鲁迅作品的影响下,④小说不再是“雕虫小技”,⑤人们不再把“小说"当作“闲书”,⑥而是视为人生的教科书,⑦是“为人生"的文学,⑧是“经国之大业”,⑨值得人们花费毕生精力去从事的伟大事业。⑩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竟会横空诞生举世无双、影响深远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巨匠。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调研卷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高铁上有儿童哭闹,似乎是病了,家长尽力在哄但无济于事。同车厢的一位年轻姑娘表示无法忍受,大声要求儿童家长管好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解释,并表示已经尽力在哄,但一句“等你有了孩子也会哭闹的"无意中升级了冲突,年轻姑娘当场表示“我不会有孩子,我不生孩子”,使冲突陷入了僵局。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一种社会责任。“生不生孩子,留不留后代”是生育选择的自由。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即使无幼,①。因为她虽无幼,但她曾是幼,在她幼年时代,也必然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恩惠和宽恕,才能长大成人。而且人人都会变老,她虽无幼,晚年生存却不可能不依靠他人之幼。“无幼"是自由选择的权利,②。
再者,车厢是一个“公共场所”。在这个场所里,个体与个体之间可能随时发生冲突而又必然出现利益紧密相连的状态,而能够化解利益和冲突的,就是将心比心,以已推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③,但没有任何法律、道德和习俗规定在公共场合必须无条件保持静默,面对任何打扰自己的“异常响动"都应当先了解具体情况,再作出判断和应对。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②
③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睡眠是人生大事,②因此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③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显得尤为至关重要。④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⑤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⑥近几年,褪黑素被都市年轻白领尤其是年轻人士推崇为“助眠神药”,⑦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商品销量排行中,⑧褪黑素产品的销量位居保健品类前列。⑨研究表明,适时地给予外源性褪黑素补充可以协助调整睡眠周期,⑩特别是对由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的失眠格外有效。
褪黑素是人体内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制造,通过血液传递到其作用的受体。褪黑素也被称为“暗信号",这是因为它的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A,褪黑素就会在人体内发挥内源性同步节律作用,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褪黑素B,因为比起其他安眠药,褪黑素虽然副作用要少,但长时间服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白天嗜睡、胃部不适、头昏脑沉等。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
B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给出修改建议,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第句可修改为:
第句可修改为:
第句可修改为:
18.参考示例A.一旦环境变暗变黑
参考示例B.不适合长期服用
(评分参考:每句2分,语意符合、逻辑合理即可。共4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第②句可修改为:因为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第③句可修改为: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或至关重要)。
第⑥句可修改为:近几年,褪黑素被年轻人士尤其是都市年轻白领推崇为“助眠神药”。
(评分参考:三处序号准确,各给1分;三处修改正确,各给1分。)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目标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如果想要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责任和牺牲。特别是从事社会科学,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如托尔斯泰,则非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兴趣只有在注入了目标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
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先得找见自己的基因,是瓜还是豆,然后再说培育之事。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自己是瓜还是豆,或因环境所迫,瓜秧爬上豆架,满拧着长;有的人知道是瓜是豆,春风得意人①,却耐不过夏天的煎熬,等不到秋天的丰收。只有那些像达尔文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一个大瓜的人,②几十年,才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8.①意气风发②苦心孤诣(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的兴趣比喻成一粒种子,将成就人生比喻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分)
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兴趣在成就人生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3分)
浙江三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的一种,不仅味道不错,长得也很漂亮,吃着还很方便,只需切开后用勺子一挖,便可享受美味。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的植物,因为果皮长的有点像龙的鳞片,所以A_____________,也叫红龙果、仙蜜果、吉祥果。
①火龙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花青素和甜菜红素等,②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钙、铁等。③常吃火龙果还可以预防便秘、控血压、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虽然火龙果有这么多功效,但是我们也不能过量使用,像吃火龙果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似的。④火龙果虽然吃起来口感不是很甜,⑤但含糖量并不算高。⑥需要控血糖的人还是少吃为妙,⑦如果实在喜欢吃,⑧每天别超过100克左右,⑨同时搭配几颗坚果。
经常吃火龙果的人会发现,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红心火龙果,会出现红色尿液或粪便。这主要是因为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的影响,不过B_____________,等身体把它排干净了就会恢复正常颜色。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8.A被称作“火龙果”B大家不用担心(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语句①(1分)可修改为:火龙果富含膳食纤维、花青素和甜菜素等(1分)
语句⑤(1分)可修改为:但含糖量并不算低(1分)
语句⑧(1分)可修改为;每天别超过100克(1分)
②好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返校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中国文坛上,陕西文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文学陕军"深耕三秦大地,写出了《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重要文学作品。他们塑造的梁生宝、孙少平、白嘉轩等人物形象①,引发万千读者共鸣。
细细品读这些作品不难发现,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史诗品格、家国情怀的文学特质一脉相承,折射出陕西作家的文学风骨。著名评论家邢小利认为,陕西文学有两个传统。其中,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传统是陕西文学的根脉,在司马迁作《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润泽下,陕西作家始终追求文学的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另一方面,红色延安的革命文学传统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基石,陕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之笔描写普通民众,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书写农村的合作化运动,柳青②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扎根西安市长安县(今为长安区)皇甫村14年。1959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
不难发现,陕西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抹繁星,归根结底是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陕西作家们关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18.①深入人心②毅然决然(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①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陕西文学比作一抹繁星,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点明了陕
西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陕西文学所取得成就的赞美之情,而
改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比较平淡。
②原句运用了倒装的句式,将结果放在前面,将原因放在后面,强调了陕西文学能在中国当
代文学中取得不凡成就并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是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
传统,这与整个语段所表述的文艺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的话题一致,而改句采用的
是正常的陈述句式,将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后面,强调的是陕西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
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与整个语段所表述的重心不一致。(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5分。酌
情给分)
江浙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暨返校测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鲁迅是文学家,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他说自己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A,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尽显文学家的敏感和现代眼光。像《狂人日记》中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写,像《祝福》中对祥林嫂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后的神态的捕捉,像《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像《孔乙己》中对跌入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同情和悲哀,这些文学上的探索都显示出B。
①这种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不仅构成了中国新文学最强大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亮点,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③受鲁迅作品的影响下,④小说不再是“雕虫小技”,⑤人们不再把“小说"当作“闲书”,⑥而是视为人生的教科书,⑦是“为人生"的文学,⑧是“经国之大业”,⑨值得人们花费毕生精力去从事的伟大事业。⑩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竟会横空诞生举世无双、影响深远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巨匠。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8.A目的在于揭出病苦B其在文学批判上的自觉意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语句②(1分)可改为:也大大提升了新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1分)
语句③(1分)可改为:在鲁迅作品的影响下(或“受鲁迅作品的影响")(1分)
语句(1分)可改为:竟会横空诞生像鲁迅这样举世无双、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1分)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调研卷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会考试中的知识点整合与早期规划的必要性探讨试题及答案
- 电声器件在智能语音助手平板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注会考生反馈试题及答案
- 粮食大豆生产方案范本
- 2025年会计核算方法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2025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财务知识考题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主动沟通试题及答案
- 石棉水泥制品国际贸易实务考核试卷
- 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形势与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激光雷达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 急诊医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云南中医药大学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全面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广西柳钢集团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 2025年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抗哮喘市场现状调研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