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古代诗歌阅读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李清照
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注]还解辟寒无?
[注]遗犀:亦作“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梳。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髻子伤春懒更梳”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诗词的主旨,“伤春"一词统摄全词。
B.上阕由物及人,由近及远,用晚风、落梅、淡云和疏月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氛围。
C.下阕从室外转到室内,玉鸭、熏炉、瑞脑、朱樱、斗帐等词语写出了室内的华美。
D.结尾一句词人假借向犀角梳的发问,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16.请从词思想情感方面谈谈这首词与其南渡后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有何异同。(6分)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16小题。
《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托物起兴,描绘了“陵上柏”四季常青和“涧中石"累积长存的景象。
B.主人公驱赶“驽马”出行也觉得欢乐,可见他是位不在意贫困的旷达乐观之人。
C.繁华的洛阳城内处处可见王侯贵人们的府第门庭,权贵们趋势逐利,极意享乐。
D.本诗和《涉江采芙蓉》皆为五言古体诗,语言质朴清新,均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社会生活。
16.诗歌以反问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主人公“戚戚"的原因。(6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雨①(宋)杨万里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①这首诗约作于宋孝宗乾道年间,诗人在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旅舍遇雨(唐)杜荀鹤月华星彩坐来①收,岳色②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①坐来:顿时、顷刻;坐,表示无缘无故。②岳色:即山色;岳,山色高大的山为岳。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写旅途中遇雨,杨诗写的是白天的小雨,杜诗写的是夜晚的急雨。
B.杨诗起笔写“雨”,杜诗曲笔写雨,但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山色在雨中迷蒙的景象。
C.杨诗明快清新,活泼自然,体现了“诚斋体"注重表现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风格特征。
D.杜诗由室外写到室内,将“一时”和“十年"对举,构建了一种时空错落的意境。
16.古人论诗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潇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
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批判。
16.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B.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引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C.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D.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李清照
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注]还解辟寒无?
[注]遗犀:亦作“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梳。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髻子伤春懒更梳"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诗词的主旨,“伤春”一词统摄全词。
B.上阕由物及人,由近及远,用晚风、落梅、淡云和疏月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氛围。
C.下阕从室外转到室内,玉鸭、熏炉、瑞脑、朱樱、斗帐等词语写出了室内的华美。
D.结尾一句词人假借向犀角梳的发问,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16.请从词思想情感方面谈谈这首词与其南渡后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有何异同。(6分)
15.B(上阕先写女子懒于梳洗打扮,然后再写各种景象,因此是由人及物,而不是由物及人)
16.同:都刻画了词人内心的孤独。(2分)异:①《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孤独中融入了家国之悲,沦落之苦,情感沉郁忧伤;②本词虽然也刻画内心的孤寂,但只是富贵家女子的伤春情态,情感怨而不怒。(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16小题。
《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托物起兴,描绘了“陵上柏"四季常青和“涧中石”累积长存的景象。
B.主人公驱赶“驽马"出行也觉得欢乐,可见他是位不在意贫困的旷达乐观之人。
C.繁华的洛阳城内处处可见王侯贵人们的府第门庭,权贵们趋势逐利,极意享乐。
D.本诗和《涉江采芙蓉》皆为五言古体诗,语言质朴清新,均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社会生活。
16.诗歌以反问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主人公“戚戚”的原因。(6分)
15.B(“旷达乐观"错。是故作旷达、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16.①感叹人生短暂。人生天地间就如同急于赶回家的过客,只能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②仕途失意却求官无门。权贵们彼此来往自成集团,穷奢极欲尽情享乐,而自己却地位低微,生
活困顿。③担忧社会时局。权贵们只知“极宴娱心”而无忧国忧民之意,尸位素餐,毫无作为,
这让诗人感到愤懑。(每点2分,共6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雨①(宋)杨万里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①这首诗约作于宋孝宗乾道年间,诗人在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旅舍遇雨(唐)杜荀鹤月华星彩坐来①收,岳色②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①坐来:顿时、顷刻;坐,表示无缘无故。②岳色:即山色;岳,山色高大的山为岳。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写旅途中遇雨,杨诗写的是白天的小雨,杜诗写的是夜晚的急雨。
B.杨诗起笔写“雨",杜诗曲笔写雨,但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山色在雨中迷蒙的景象。
C.杨诗明快清新,活泼自然,体现了“诚斋体”注重表现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风格特征。
D.杜诗由室外写到室内,将“一时"和“十年”对举,构建了一种时空错落的意境。
16.古人论诗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15.B【解析】“都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错,杜诗无比喻。
16.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景物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寄寓的情感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既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②杨诗写眼前绵延不绝的小雨似在妒忌“我”,有意化成珠帘遮挡“我"看千峰。清新活泼的景致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③杜诗写夜雨忽至,月隐星藏,山色迷蒙,江流含悲;诗人独对孤灯,无尽往事都随雨涌上心头。黯淡、沉重的雨夜之景,既是诗人孤独悲苦心境的触发点,也是诗人愁苦心境的写照,情景交融,互藏其宅。(每点2分,共6分。)
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潇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
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
15.D【解析】“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错,尾联都是虚写,写想象的季节里南轩竹的形象品格,“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只有“想象"没有“回忆”,“虚实相生"错,手法判断错误,应该是整首诗歌“虚实相生”。
16.相同点:两首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晴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
不同点:①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其潇洒的姿态;②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6分)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批判。
16.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15题答案:C】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误,前两联是“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方式、风格特点的能力。
(1)内容不同:①聚焦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②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
答案解析:
(1)内容不同:①苏辙此诗写的是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之事,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写的是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可见二者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一个写曹操,一个写周瑜。②情感不同:苏辙此诗的尾联“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借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表达了对当时的统治者宋神宗贸然进攻西夏的批判之情。而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则是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此诗前两联为记叙,写曹操新得水军,意气风发地带领千艘战船来攻,结果却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后两联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认为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苏辙是以记叙、议论为主。而苏轼上阕描写古战场的风光,雄奇险峻;下阕通过写少年英雄周瑜建功立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因此,苏轼是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从战争的起因开始分析,不掺杂感彩,保留了研究历史的严谨性。读完苏辙的《赤壁怀古》,相当于了解了赤壁大战的始末,犹如读了一篇小论文。风格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而苏轼的作品更加雄浑豪放。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评分标准:请根据解析酌情给分。每方面3分,意思对即可。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B.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引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C.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D.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D15.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悲望月思归而难归、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满头白发、悲故园池台不知是否已残毁。②悲情中也有乐笔,诗人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院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③乐笔更添悲情,现实与想象形成对比,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解析】14.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
- 基层护理安全管理
- 《复杂结构的计算》课件
- 冠心病药物治疗原则
- 《光辐射探测器》课件2
- 《安全生产法解读》课件
- 3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大班美术活动:奔跑的小马
- 公交职业道德培训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第三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第4节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含答案
- 2023年英语专业四级单选题汇总
- GB/T 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 GB/T 31548-2015电动自行车轮胎系列
- GB/T 21661-2020塑料购物袋
- GB/T 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
- 《 小二黑结婚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FZ/T 21001-2019自梳外毛毛条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综合知识》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 2023年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采购合同采购合同采购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