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走进初中语文课本,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和感染,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总是被白求恩“极端的负责"和“极端的热忱”所折服;读莫怀戚的《散步》,总是被他们在分qí①路口依然可以祥和地去解决问题的欢乐模样所感动;读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总是被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②的实验方法所惊叹……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chéng歧B.chén其C.chéng岐D.chén歧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荒唐无稽B.怪诞不经C.莫名其妙D.奇奇怪怪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收到家里了,灵巧的姑娘媳妇们就忙着把枣往墙壁上挂。

②白露一过,打枣的季节到了,满村里枣味飘香,到处响起一片啪啪的声音。

③红红的枣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④滚圆滚圆的枣儿在她们手里成了上等的工艺品。

⑤在竹竿、木棍没头盖脑的暴打下,枣儿劈里劈啦纷纷落地,像下起了一场暴雨。

A.②③⑤④①B.⑤③④①②C.②⑤③①④D.⑤④③②①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端午节,秀江河龙舟赛开始了,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龙舟如箭般划过,像一条条巨龙在水面穿梭,河水被激起层层浪花,留下串串波澜,那场景真是骇人听闻。(句中“骇人听闻”一词使用恰当)

C.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与“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中的“意识"词性相同。

5.下列交际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回到小学看望老师,恰逢她们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小学时光。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陈动情地说:“家父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

C.某外地游客在宜春温汤美食街品尝了网红小吃温汤发糕,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宜春温汤,一定还会光临贵店的。”

D.小冕同学获得江西省书香校园征文比赛一等奖,很多人都向他表示祝贺。小冕说:“谬赞了,谢谢大家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霁雪①

唐.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注】①此诗又题《韩舍人书窗残雪》。霁:本指雨止。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点明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铺垫。

B.第二句写出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柳条轻盈婀娜。

C.第三句由远及近,景象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

D.“无人扫”三字突出居住地的偏僻,显出韩舍人的孤独寂寞。

7.此诗表达对残雪充满_____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8分)

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尝于月下见一老人,谓方曰:“孺子喜弈乎?诚①喜,明当俟②我唐昌观中。"明日方往,则老人已在。老人怒曰:“曾谓与长者期,而迟迟若此乎?当于诘朝③更期于此。”方念之曰:“圯(yí)上老人④意也。"方明日五鼓而往,观门未启,斜月犹在。老人俄⑤翩然曳杖而来,曰:“孺子可与言弈矣。”因布局于地,与对四十八变,每变不过十余着耳。由是海内遂无敌手。

(选自胡应麟《甲乙剩言》,有删改)

【注】:①诚:如果。②俟:等待。③诘朝:清晨,也指明日。④圯上老人:传说是神仙所化,比喻受到人们仰慕的长者。⑤俄:不久。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尝()(2)期()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

(2)方明日五鼓而往,观门未启,斜月犹在。

10.在这场特殊的面试考核中,方子振表现如何?请简要概括其人物形象。(2分)

(三)默写(6分)

1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我们只有告别旧事物,才能迎来新事物。人生亦如此,只有告别“旧"我,才能迎接“新”生。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所说“___,___。"

(2)对比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之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___,___”的壮志忠心越发令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

(3)他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从不独立思考,结果成绩并没进步。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来告诫他,让他引以为戒。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含2个文本,7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冬天

关刀

(1)冬天没有春天那样阳光和煦,夏天那样烈日炎炎,秋天那样萧索静美,冬天却厚重充实。

(2)雪花静静地飘下,和着冷风,飘在山顶,飘在树梢,飘在大地,给大地装饰了银装素裹。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若是在北方的寒夜里,也听得见寒风在两耳边凛冽。似乎要撕裂了整个的雪夜。

(3)寒风刺骨,刺骨而凛冽的寒风肆意妄为地在秃枝四周呼啸。秃枝被呼啸得四处横飞。

(4)渐渐,寒风停止下来。

(5)冬天不仅是个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季节,还是一个有趣的季节。

(6)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有动物的脚印,也有人类的脚印。脚印都是凌乱的,凌乱的脚印足以证明人们有多么快乐,就连动物也感觉多么开心。

(7)人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好像早已经忘记冻得冰冷的手,红彤彤的脸蛋。吹着飘雪呼啸的寒风。只记得还有那份好玩的热情。热情似火,似火的热情好像温暖了玩雪的手,也温暖了玩雪的心。人们似乎也把热爱的火全给了这个冬天。在陶醉,在留连,也在狂欢。陶醉,留连,狂欢在这个有雪的冬天里。

(8)南方的冬天却太阴冷、潮湿。即便也会下雪,却总是十年或二十年下一次雪。气候从来都是阴冷得紧,时常也下几场雨。连雨也是冷的,冰冷。而且也伴着风无神一样飘着,飘着。

(9)那风,吹过人的脸,也是冰冷的冷,冷得刺骨,同样时常在耳边呼啸。

(10)虽然北方的冬天和南方的冬天截然不同,但是冬天,它就像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慈祥地沉默着,给人以厚重之感,不像其它季节一样活泼跳跃。冬天也像一个历经沧桑,沟壑皱纹,花白头发,却充满生活故事的老者。有时候也难免情绪波动。

(11)南方的冬天像一个固执又倔强,充满犟脾气的老人。

(12)虽然有飘雪的时候,却来得特别的迟。虽然热烈的吹着风,每一丝风都是那么冰冷的阴冷!

(13)北方的冬天虽然像一个花白头发,沟壑皱纹的老者,但是却是一个历经沧桑,相当睿智的老者,是那么慈祥,那么厚重,给人以充实之感。

(14)飘着雪花,北风呼啸,没有给人以冰冻的冷感,只有无限的狂欢。

(15)我爱冬天,更爱北方的冬天。

(《人民日报》2023年11月)

12.同学们想要更好地朗读这篇文章,商量了一些朗读意见,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你觉得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雪花静静地飘下,和着冷风,飘在山顶,飘在树梢,飘在大地,给大地装饰了银装素裹”一句中,“飘在山顶,飘在树梢,飘在大地"要连读,这样能读出冬天雪花笼罩大地,给人银装素裹的美感和喜悦感。

B.“凌乱的脚印足以证明人们有多么快乐,就连动物也感觉多么开心”一句,要用欣喜、欢快的语气读,这样雪后的有趣和开心就读出来了。

C.“人们似乎也把热爱的火全给了这个冬天"一句中,“全”字重读,更能突出人们对冬雪的热爱。

D.“更爱北方的冬天"一句中,“冬天”重读,强调北方的冬天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北方冬天的赞美。

13.作者所写的北方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从哪些方面呈现这些特点的?请你简要概括。(4分)

14.小宜在阅读本文时勾画下了一些词句。请你结合语境,一起完成赏析。(4分)

(1)寒风刺骨,刺骨而凛冽的寒风肆意妄为地在秃枝四周呼啸。秃枝被呼啸得四处横飞。(句中加点词有何妙处?)(2分)

(2)北方的冬天虽然像一个花白头发,沟壑皱纹的老者,但是却是一个历经沧桑,相当睿智的老者,是那么慈祥,那么厚重,给人以充实之感。(从修辞角度赏析)(2分)

15.有同学认为作者主要是写北方的冬天,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南方的冬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12分)

一只不抓耗子的猫

张洁

(1)我常对人说,我们家的猫出身于书香门第。只要书橱上的玻璃门没有拉严,它肯定会跳进去,挨着个儿把每本书嗅一遍,好像它能把书里写的事,嗅个一清二楚。

(2)每当我付案写作的时候,它不是在我的稿纸上走来走去,便是安静地蹲在我的稿纸旁,看我写作,两个眼珠子随着我的笔尖移来移去,好像能看懂那些字……

(3)它是一只记性和悟性都不差的猫。第一次接来我家时,一进家门,我就把它在一个装了煤灰的纸盒子里放了放,它便领悟那是给它准备的厕所,当即举行了开幕典礼。它的下巴齐着纸盒的边沿,只露出小脑袋和竖着的尾巴,然后神色庄重地撒了第一泡尿。我们被它那专注、严肃而又认真的神情逗得哈哈大笑,它却不为所动,眼睛眨也不眨,依旧瞧着正前方。之后,只要纸盒里换了新的煤灰,它准跳进去撒尿,哪怕刚刚上过厕所。

(4)它听得出家里每个人的脚步声,尽管我们走路很轻,每次我们还在门外楼梯上踏步的时候,它便早早守在门旁。它会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蹲在窗台上,看窗外的飞鸟、风中抖动的树叶、院子里嬉戏的孩子、邻家的一只猫……那时,它甚至显得忧郁和凄迷……

(5)逢到我写作累了,或是心绪不好的时候,就和它玩上一阵,那是我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休息。

(6)但是它长大了,越来越淘气,过去我们认为万无一失的地方,现在都不安全了。你前脚出门,它后脚就干坏事:咬断毛线,踹碎瓷器,把眼镜、笔、手表、钥匙,不知叼到什么地方去,害得你一通好找,或是在我那唯恐别人乱动的书桌上驰骋一番……然而,只要一听见我们的脚步声,它便立刻回到窝里,没事人似的假寐起来。

(7)我们就说:“这猫太闹了,非把它给人不可。"不过说说而已,并不当真。最后促使我下决心的原因,是它终于咬碎了一份我没留底稿的文章。于是我们决定把它送给邻居。

(8)它像有第六感,知道大难临头,不知躲进哪个旮旯儿,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是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它引了出来,因为它平时最听我的招呼。

(9)它走了,连同它的窝、它的厕所,一起搬走了。

(10)屋里安静了,所有怕碰、怕磕、怕撕的东西,全都安全地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然而我们都感到缺了点什么。

(11)那一整天,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老在想它,我感到自己“出卖”了它。

(12)第二天一早,母亲终于耐不住了,去领养它的邻居家看看情况如何。邻居抱怨说,一进他们家,它就不见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已经二十四小时没吃、没喝了。

(13)可它听见母亲说话的声音,立刻从遁身之处钻了出来。母亲抱住了它,心疼地说:“我们不给了。"

(14)邻居大概也看出来这是一只难对付的猫,巴不得快点卸下这个包袱。

(15)母亲抱着它和它的窝、它的厕所又回来了。一进家门,它先拉了一泡屎,又撒了一泡尿,依旧神色庄重,依旧在我们众目睽睽之下。

(16)然后在沙发上、床上、书桌上、柜橱上,跳上跳下,猛一通疯跑,显出久别重逢后的兴奋和喜悦。母亲一面给它煮猫鱼,一面叨叨说:“他们连人都喂不好,还能喂好猫?以后就是送人,也得找一家疼猫的。”

1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猫被送走后,“屋里安静了",然而我们都感到“缺了点什么”,可见猫送走后作者家人反而觉得失落的复杂情感。

B.当猫再次被抱回来后,在家里各处跳跃疯跑,显示出久别重逢后的兴奋和喜悦。

C.母亲认为邻居连人都喂不好,更别说喂好猫。从文章最后一段母亲的言语中透出了一丝对邻居的责备与自责,对猫四处乱跑的埋怨。

D.文章题为“一只不抓耗子的猫",突出作者一家和猫的情感并不是建立在所求所获上。

17.文中作者说“它是一只记性和悟性都不差的猫”,你认为这一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8.本文与郑振铎的《猫》都叙述了养猫的经历,请说说它们表现的主题有何不同?(4分)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6分)

19.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狗猫鼠》叙述了狗和猫结仇的故事:猫嘲笑弓起脊背的狗是在装“象"。

C.《西游记》善于讲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这是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D.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20.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读一书,有一得,寻一策。大家尝试这种方法阅读后,感觉效果很好。在阅读成果展示课上,老师要求大家任选其中一本名著,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分享你的阅读方法与体验。(100字左右)(4分)

五、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感人的细节……在你多彩的生活中,在你的心灵深处,总会留有最深刻的记忆,让你感动、快乐,或是后悔、失落……

请以“那时候,我真_________”为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宜春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

试卷答案

一、(每题2分,10分)

1.D

2.B

A“荒唐无稽"的意思是十分荒唐,不可凭信;C“莫名其妙”的意思是形容事物或道理很奇怪,难以理解,不明白是怎么回事;D“奇奇怪怪"指事物或行为稀奇特异。B“怪诞不经”是指离奇古怪,不合常理。在句中形容科学家的实验方法,褒义,所以恰当的一项是B。

3.C

此文段是记叙段,按事情先后顺序,先说“打枣季节到了",可以确定首句②,排除B、D;⑤句写打枣,③句写打下来的枣儿堆成小山,接着①句写将枣儿“收到家里”,“挂枣",最后④句写姑娘们将枣儿做成了工艺品。因此选C。

4.C

A不是比喻句,只是用“像”形容浓云来时的状态;B“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前一个“意识”是名词,后一个“意识"是动词。

5.B

A“失陪”是谦辞,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话,此句中不能用于老师失陪学生;C“光临"是敬辞,用于商家欢迎顾客,不用于自己;D“谬赞”是指错误的赞美,常用于自谦,一般表“过奖"的意思,用在这不合语境;B“家父”是老陈对人谦称自己父亲的称呼,是正确的。

二、(18分)

(一)(每题2分,4分)

6.D。“无人扫"是说檐前还有点洁白的残雪没有融尽,想象着雪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并没有看出居住地的偏僻,也没有显出韩舍人的孤独寂寞。

7.表达对残雪充满喜悦留恋之情。

(二)(8分)

8.(2分)(1)曾经(2)约定(每空1分)

9.(4分)

(1)人们常说方子振小时候喜欢下棋。(2分)(采分点“言”“嗜"“弈”等关键词的解释。)

(2)方子振第二天五鼓时分前往,观门还未开,月亮还在天上。(2分)(采分点“明日"“启”“犹"等关键词的解释)

10.(2分)诚实守信、尊老谦恭、知错能改、聪明有悟性。(答对两点可给满分)

【参考译文】

人们常说方子振小时候喜欢下棋,曾经在晚上见到一位老人,对方说:“小子你喜欢下棋么?如果你真的喜欢,明天在唐昌观中等我。”第二天方子振到观中时,老人已经在了,老人愤怒地说:“你曾和长辈约定了时间,怎么来得这么迟?应当于明日重来这里。"方子振说:“我记得老人家的意思了。”方子振第二天五鼓时分前往,观门还未开,月亮还在天上。老人拖着拐杖翩然到来,说道:“小子是可以与其谈论下棋的人啊。"于是在地上布开棋局,和方下了四十八种变化,每种变化仅仅十多手棋。于是方子振在天下没有对手。

(三)(6分)

11.(每空1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26分)

(一)(14分)

12.D。(2分)如果为了强调北方的冬天与众不同,突出作者对北方冬天的赞美,就需要重读“北方”一词。

13.(4分)写出北方冬天的慈祥厚重、充实有趣的特点。(2分)从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冬雪狂欢等三方面(2分)

14.(4分)

(1)(2分)“肆意妄为"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呼啸”的意思是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把寒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方冬天凛冽的寒风肆虐的情景。(1分)

(2)(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北方的冬天比喻成历经沧桑、睿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