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3/18/wKhkGWX9Te-AGSA9AALETByo-lI317.jpg)
![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3/18/wKhkGWX9Te-AGSA9AALETByo-lI3172.jpg)
![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3/18/wKhkGWX9Te-AGSA9AALETByo-lI3173.jpg)
![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3/18/wKhkGWX9Te-AGSA9AALETByo-lI3174.jpg)
![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3/18/wKhkGWX9Te-AGSA9AALETByo-lI3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滑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班级拟召开“寻找生活中的美"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滑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汉字之美】下面是一则关于赞美汉字的材料,其中有些字词小滑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6分)
汉字以其造型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创造。在信息化的今天,其意义更加深远绵长。当身处世界大街小巷奔波忙碌之时,方块字的出现片刻①(即既)给人安慰、温暖,仿佛置身于家中般的亲切;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之时,又能给人心灵的慰藉,教人去除浮②(燥躁),提升素养。信息化时代,加快了生活的步伐,给汉字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甲】让国人再次感受到汉字文化带来的魅力,【乙】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更多的文字,【丙】为文字的保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2分)
A.hàngpōjì___B.xiàngbōjì
C.hàngpōjiè___D.xiàngbōjiè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选择。(2分)
A.即躁B.即燥C.既躁D.既燥
(3)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关联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不但而且所以___B.不仅也也
C.虽然但是所以___D.因为所以也
2.【诗词之美】默写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上阕,用楷书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上。(10分)
3.【明月之美】小滑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
“月”是古代迁客骚人笔下的常客,借以抒发情感。范仲淹的“浮光跃金,①"(《岳阳楼记》)巧用比喻,深切地表达了对月光和月影的喜爱之情;苏轼的“②,③,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出一个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④"(《商山早行》)通过“月”等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苏轼的“⑤,⑥"(《水调歌头》)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借“月”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李商隐的“⑦,⑧"(《无题》)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月光凄清,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4.【研学之美】小滑想为下面幻灯片中的文字配一幅插图,A、B两幅图片,你觉得哪一幅比较合理请简述理由。(4分)
大运河滑县段自隋朝炀帝时期(公元608年)利用曹魏旧渠引沁水开凿以来,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千余年来文化积淀的大运河,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更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大运河滑县段河道本体全长8240米,宽约33-50米,面积271920平方米。
5.【科技之美】下面是小滑准备的“我的中国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10分)
【材料一】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也是“神十四”乘组3名航天员首次担任“太空教师"。在天地互动中,3名航天员当起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导游”,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太空授课让广大青少年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材料二】“在太空中种植,植物能接受充足的光照吗这个照明是舱内提供的灯具的照明,还是太空的自然光呢”“地球上的机械时钟和电子钟在太空中还能正常使用吗引力、辐射、重力等会不会对它们产生影响"河南分课堂上,来自河南省实验小学的毛圆圆和来自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傅瑞鑫接连向航天员发问。
(1)请为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2)根据两则材料,在天宫课堂互动交流环节,你会向航天员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2分)
(3)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科学研究的热情,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词,结合自身感受,围绕“如何实现我的中国梦”的议题阐述观点。(5分)
科技创新立志自强逐梦传承
二、名著阅读(共10分)
6《水浒传》的作者是,《艾青诗选》的作者艾青的成名作是《》,对抚养他的保姆抒发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2分)
7.《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的故事,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4分)
①鲁智深②林冲
8.《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两个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及蕴含的感情。(4分)
①《我爱这土地》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6分)
大雁快飞
①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草原捡牛粪。
②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着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说:“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儿在家干活儿呢!"
③翻过山冈,就到了草原。风更猛烈了,人哈出的热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
④天渐渐亮了,路两侧已经枯黄的草地上,开始出现了一堆堆、一溜溜黑乎乎的牛粪。爷儿俩各自走到路的一侧,开始捡拾那些湿的和半湿不干的牛粪。捡满一篓,就找个岗地倒出摊开,接着再捡。
⑤捡了几筐牛粪,身上已经开始发热了。李进忽然发现,在一处低洼的地方,卧着一片灰白色的东西,好像是一群羊。走近了才看清,这哪里是羊,分明是一群大雁,一只只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咦,这群大雁是咋了见人来怎么不飞呢李进走过去,喊叫了几声,又用粪叉去碰,这些大雁依然不动。李进忽然明白了,这些大雁是被突如其来的寒潮冻死了。
⑥李进立即放下背篓,跑上岗地,挥手喊叫他爹。他爹快步走过来,看到一地死雁,立即高兴地叫起来:“啊呀,发财了,发财了!”他过去挨个儿踢了一下大雁,扔下背篓,对李进说:“你在这看着,别让人抢去。我回去赶车,拉回去,卖钱花!"
⑦看着爹连跑带颠儿地走了,李进的目光又落在那些大雁身上。大雁有的是两只靠在一起,有的是单独趴着;有的脑袋插在翅膀里,有的耷拉在地上。他弯下腰,用手摸着它们,嘴里小声地说:“哎呀,你们怎么会冻死呢真是太可惜了。”
⑧李进从小就崇拜大雁。听说这种鸟生活在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当秋天来临,就可以看见它们一群群从头顶上空飞过。奇妙的是,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有时候,它们也会在草原上歇歇脚,以前有猎人乘机猎杀它们,但这些年提倡保护动物,已经没人敢捕杀它们了。望着这群大雁,李进心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想到大家在操场上边走边唱的画面。一场高考下来,他们有的展翅高飞了,有的也遭遇了严寒,比如自己……李进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
⑨他开始把大雁往一起堆。每捡起一只,都会仔细观察。它们尽管死了,仍然那么美丽、迷人。一共35只大雁,李进把它们一只只抱到土坎下,挤挤挨挨地摆了一大堆。望着这堆大雁,李进想着它们很快就会变成爹手里的钞票,成为人类的口中食、盘中餐,竟然有点儿心疼。不过他又想到,反正它们已经死了,这也许是个机会,可以趁着爹高兴,和他商量一下自己去复读的事情。
⑩忽然,他发现一只大雁似乎动了一下。他急忙扑过去,伸手去摸它,透过羽毛,他感觉到它的身体还有温度。再摸别的,好像也在回暖。哦,大雁并没有死,它们是冻僵了呀!现在它们被集中到背风的土坎下,缓了过来。李进心中一喜,但是心马上又是一沉:如果大雁跑了的话……
这时候,李进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上前去扭大雁的脖子,只要抓住用力一扭——家里杀鹅、杀鸭就是这么干的。他提起一只大雁,比画了一下,却下不了手。这么美丽的鸟儿……且不说国家提倡保护动物,就是没提倡,也不能杀生害命啊!想到这里,李进把心一横,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盖在了雁群上面,他瑟缩着身子跺脚大喊:“大雁大雁,快快醒来,快快醒来!"
大雁真的开始一只只动起来。先醒来的大雁看见李进,显得惊慌失措,开始四散逃跑,但是它们行动笨拙,一时无法起飞。这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野狗,扑过去追咬大雁,李进急忙拿起粪叉,喊叫着过去打狗,又扔石头把它们撵得远远的。
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大雁已经全部苏醒了。它们聚在一起鸣叫,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看见他来,忽然一起扇动着翅膀奔跑,接着就一只只腾空而起。但是它们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在李进的头顶上绕了两圈,嘎嘎地叫着,似乎在向他表示感谢。
李进从地上捡起羽绒服,也开始在草地上奔跑起来。他挥舞着衣服,喊叫着:“大雁大雁,快点儿飞吧,高高地飞吧,飞到南方去吧!”跑着跑着,李进突然停住了,他看见爹赶着一辆毛驴车,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他立刻蔫儿了,什么也没说,穿上衣服继续捡牛粪。他知道,今天的一场打骂是避免不了了,复读的事也别提了。
奇怪的是,这天爹什么也没说。晚上娘告诉他:“你爹同意你去复读了。"看着惊讶的李进,娘又说:“你爹说你早上放飞大雁,在草地上奔跑喊叫的样子挺招人稀罕的,他觉得你很有爱心,也应该让你像大雁一样高高地飞。”
啊,李进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作者:申平,有删改)
9.请按小说三要素梳理文章内容。(4分)
人物李进、爹、娘
环境寒潮过后的草原
情节起因:李进高考失利,他爹不让他复读,在寒潮突袭草原后随他爹去草原捡牛粪,偶遇冻僵的群雁。经过: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结果:李进追着大雁又喊又叫,他爹被感动了,同意让李进复读。
10.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结合句子内容阐述理由。(4分)
11.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12.《滑州时报》设有“人与自然"“青春底色”“人生感悟"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共12分)
【文本一】
文明传承断档了吗
①近年来,一系列失“礼”少“德"的行为和现象,不时冲击着人们对于国民素质的认知。
②作为古文明发祥地的中国,“礼”的基因世代相承。日本“遣唐使"的脚步、丝绸之路的驼铃、郑和宝船的风帆……刻录了中华礼仪流淌和播散的轨迹。“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说。但是到了晚清,随着国家多难几经波折,“礼仪之邦"成色蒙尘,以至梁启超痛感“以今日论之,中国与欧洲之文明,相去不啻霄壤。”
③世风日下了吗人心不古了吗我们的文明传承真的断档了面对这些问题,照照素质的镜子,不少人觉得少了几分底气。
④毋庸讳言,我们搭乘着发展的高速列车,一直在急急忙忙追赶时代的脚步,却常常无暇顾及在奔跑过程中,散落了多少历史的馈赠和传统的留存。视古道热肠为迂腐,把谦逊礼让当傻瓜,就是这种“遗失"的真实写照。部分国人的素质提升没有与时代进步同频,导致不文明行为或者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⑤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富足、法治的进步,为彰显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社会成员并没有摆好权利和义务的天平,把对个人权利的维护扭曲成不管不顾的以自我为中心。高铁吸烟、抢夺方向盘、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等消息仍屡见不鲜,无不体现出这种权利与义务错配的自私与任性。正如网友批评“高铁霸座”者时所言:“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
⑥同时也要看到,与物质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媲美,我们的精神文明同样“水涨船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强调人的素质本位,提高国民素质也被定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推动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不断荡涤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
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古老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之路上,中国人上下求索自我提升的脚步不曾有一刻停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一风俗而成治功,其本莫重于谨庠序之教"——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
⑧一段段古训仍在被琅琅传诵,一句句箴言仍在被默默服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然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催化公共文明成为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舆论场对国民素质的讨论日趋频繁热烈,恰恰说明国人对有悖文明礼仪的行为容忍度在逐渐降低,文明、理性终将是时代不变的底色。
⑨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推崇文明礼仪的国家,在大步向前迈进的时候,文明礼仪绝不应成为我们随手抛下时代列车的果皮和纸屑。我们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图景不可或缺的一个标识就是“礼仪之邦”。这个标识,充满了历史厚重感,也是我们未来不会偏离的方向。
(人民网)
【文本二】
①百家学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虽然精华与糟粕并存,但其中许多学说和认知所达到的高度,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让人望尘莫及,所以具有极高的传承和研究价值。
②同时,传统文化也是维系民族文明最强的纽带,复苏、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需要吸取其文化精髓,认知其历史,弘扬其精神,传承其智慧。
③经济(物质)是世界之基础,而文化却是经济的基础,传承、发扬并输出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助于民族复兴,意义非凡。
④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使其资本主义先于欧洲各国萌芽,进而促使欧洲各国率先进入工业时代,引领世界数百年。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苏联,受到西方世界的文化侵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走向解体。
⑤传承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解读、研究,应当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影响力。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细雨润物,但它对人的影响又是最深沉、最彻底的,超过其他任何人为力量与手段(如战争、金钱等),所以,想要重回世界之巅,文化复兴势在必行!
13.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论述了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B.国人的素质提升没有与时代进步同时进行,导致不文明行为发生。
C.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民族文明最强的纽带,因此我们要传承和弘扬。
D.文本一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在内容上指出党和政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
E.文本一和文本二均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本二还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文本一却没有用比喻论证。
14.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5.文本一第⑦段和文本二第②段的语言风格相似,都运用了排比句式,请从内容和句式的效果这两方面分析其作用。(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生而颖悟,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博览群书,号牧堂老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①荠②读书。
闻朱熹名,往师③之。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四方来学者,熹必俾先从元定质正焉。
(选自《蔡元定传》)
【注释】①啖:吃。②荠:荠菜。③师:拜师。④扣:探问。
16.下列对两个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是细节描写,表现抄书的艰苦,表现作者学习的刻苦。
B.“俯身倾耳”写出了作者向老师虚心求教的情态,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
C.作者极力渲染同舍生衣着的华丽,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表现。
D.乙文中朱熹对蔡元定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表现蔡元定的才华出众。
17.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他没有板起面孔说教却达到了劝学的目的,为什么(2分)
19.两文中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结核病防治知识课件
- 第2节 密度(备课讲义)-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讲义和课后训练(人教版)
- 《C运算符与表达式》课件
- (高清版)JJF(皖) 205-2025 土工击实仪校准规范
- 《发愤进取》课件
- 《黄达金融学》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2025至2031年中国打印机机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手机签名移动版》课件
-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佳能EOS700D使用说明书
- 圆圈正义读书分享课件
- 医院门诊楼装修改造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L∕T 1910-2018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耐久跑教案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医学史完整教学课件
- 双眼视异常处理方法-双眼视异常的棱镜处方(双眼视检查)
- 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 我国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