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五)_第1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五)_第2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五)_第3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五)_第4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

语文试卷全国专用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共精神要求个体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公共事务。

公共精神与个体的利益意识并不是矛盾的,公共精神倡导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

心和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并不是要抹去个体利益的独特性,而是要摒弃对个人

利益判断的独占性,主张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要将整体利益视为个体利益得

以满足的前提,重视个体对共同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公共精神的

理念与狭隘的自私自利的观念是相对的,后者关注的仅仅是和自身利益直接相

关的公共事务,如果参与这些事务能够给其带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直接利益,

他们就会对这些事务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一旦公共事务涉及面广、影响人数众

多,人们常常持“搭便车”的心理,企图通过其他人的参与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坐享其他人努力带来的好处。至于那些和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公共事务,则

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缺乏参与的热情和意愿。

个体的理念素养是由模式性的社会化过程灌输而来的,公共精神的教育是克

服狭隘自私心理的有效方法。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首要的策略是通过学校大

力加强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社会化过程贯串于每个个体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

段,但最重要的是前20年。学校是最为系统、最为有力的社会化媒介,面对的

对象也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可以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融

入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将其作为现代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面向。学校阶段公

共精神教育的重点是公共精神基本意识与观念的植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

化为易于接受的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共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学校公共精

神的理论教育应该依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地设计教育的内容

与方法,同时避免单纯空洞的说教。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鲜活的案

例将公共精神具象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社会价值观和政治价值

观的形成阶段就牢牢树立起公共精神的理念。

学校阶段的公共精神教育为民众公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认知方面的基础,但

对个体而言,在学校学习的经历只是整个人生中较小的一部分。对个体而言,

社会化是贯串一生的连续性过程。为此,政府作为民众公共精神培育的主导性

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公共精神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延续和强化学校公共精神教

育的成果。

政府的宣传教育是通过制造一种强烈的情绪感召力来达到对公众的思想进行

有意识引导的活动,实质上是通过引导公共舆论来塑造一种社会氛围,从而达

到影响个体的目的。政府对公共精神的宣传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倡导和推崇公共

精神的社会氛围,能够改变人们对公共精神的看法与评价。政府对公共精神的

宣传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已经生活于复杂社

会中个体的现实,宣传的基调应该避免使用命令式的专断性话语,采用一种平

等交流与劝导的态势,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公共利益

的实现对个体利益满足的意义。

相对于以灌输方式为主的学校理论教育和以感召方式为主的政府宣传教育,

现实的参与实践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公共精神教育形式,也是公共精神的

生长点所在。公民气质的养成最终要在参与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正如亚里士

多德指出的,“政治上的美德实际上就和生活中的技艺一样,都是通过练习和

不断的运用而积累起来的”。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政府的宣传

教育为前提,但通过外界导入的公共精神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只有在民众参与

的自我实践锻炼中才能够得到巩固,也才能够将外在的规范性要求不断内化为

个体的自觉意识。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对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是对民众进

行公共精神教育最有效的形式。

当前,可以将民众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参与作为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公共精神

培育的训练场,不断扩大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范围。基层公共事务和每个公民

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基层公共事务中民众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形成了直

接的交汇点,公共精神倡导公共利益保护的理念在此能得到最直接的检验。基

层公共事务参与中,公共协商与对话的进行使得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和不同利益

间的妥协成为一种必栗。为了整体公共利益的达成,诸多个体必须重新审视自

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并对个体的利益主张做出相

应调整,基层公共事务的参与由此为民众公共精神的历练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

的实践平台。

公共精神是一国民众道德素养的核心部分,民众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教育则是培养一国民众公共精神的有效举措。其中,

学校理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全民众关于公共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理性认知,

政府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尊崇公共精神的浓郁氛围,民众自我实践教

育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将公共精神理念内化与升华。三种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

互配合、协同增益。

(摘编自唐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公共精神的培育》)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实现的前提,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必要提倡摒弃个

人利益。

B.公共精神是指既要重视公共利益,也要重视共同体对个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和义务。

C.对个体而言,学校阶段的公共精神教育比政府对民众的公共精神培育更重

要,作用更大。

D.政府公共精神的教育对象是生活于复杂社会中的个体,因此要尽量采用平

等交流的态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公共事务采取毫不关心的态度或只关心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事

务,这都是公共精神缺乏的表现。

B.学校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易于接受的

知识,避免单纯空洞的说教。

C.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强调公共精神的培育要以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政

府的宣传教育为前提。

D.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有利于使他们重新审视自身利益与他人利

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要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公共事务,摒弃对

个人利益判断的独占性。

B.我们要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公共精神的教育,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从而推

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C.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作为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公共精神培育的训练场,培

养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

D.培养公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民众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必要条件。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学校开展公共精神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张锐锋

这是一只有着不朽的几何造型的中国北方风箱,它肯定来源于某一古代木匠

的精巧设计,其形体之美与合理性得自神的灵感。否则,它为什么在时光里渐

渐隐蔽起来?那一年夏天,我回到老家,以斧头砸开锈锁,当那久弃的房屋敞

开时,风箱带着满身尘土出现在眼前。

我看着这一时光的遗物,那被多少双手磨细的握柄,那经历了无数次重复运

动的拉杆,它们是一种可靠的生活见证,或者就是生活本身。因为在这原始的

风源里凝聚着最简明的生活原理,并使人的生命消耗于其中。厚厚的尘土覆盖

着它的一切,然而那最基本的外形仍是显而易见的。那些尘土是那样细腻,让

你想到有一种有足够力量杀死爱的伟大感情。风箱现在是完全静止的,它的风

已经窒息在喉咙里。窗外的树叶几乎没有任何响动,这是一个无风的日子,平

时那种树叶窸窣的躁动终止于一个离我很远的肃穆时刻,仿佛整个宇宙陷入涅

槃的极乐。风在生活之中如此重栗,在完全无风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死的恐惧。

风是没有形体的,可它赋予他物以形状。比如说,大树被刮得晃动不安,小

草会弯曲,屋顶的盖瓦发出尖锐的啸声——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生命的激情吗?

风止歇的时候,你能说这不是万物所找寻的一个沉思机会吗?

童年时代,我常常坐在以玉米柔软包叶编织的草墩上,帮着祖母烧火做饭。

我以一双小手握紧风箱的握柄,用力抽动拉杆,入风口的活板发出清脆的嘀嗒

之声,宛如一架走时精确的钟表。这大约是我最初接触到的劳动,它有着音乐

的节拍,并与万物的循环往复相暗合。风箱的节奏与风的节奏是一致的,风就

这样像呼吸一样把自己灌输与渗透到土灶里的火焰底部,使那明亮的火焰不断

膨胀和收缩。从灶口射出的火光,把我与我坐着的草墩一齐照彻,我的影子被

放大,一直投射到门槛之外,这或许是童话里的巨人的原型。北方的铁锅里沸

水翻腾,水汽像烟雾一样上升,并在我的头顶盘旋。我从这蒸汽里窥视祖母朦

胧的脸形,那一呈现于白发下的幽暗轮廓使人想到人类最初的祖先,因为一切

混沌中的都似于创世之初。

祖母说,使点劲儿,饭就要熟了。我便愈加拼力地拉动风箱。风箱的节奏变

得短促而粗重,火焰发出呼呼的响声,我为此感到惊讶:一只长方体的风箱竟

然能够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世界的链环如此巧妙,让那有形的出自无形,无

形的又得自有形。我的童年从一开始就坠入了这样奇特的循环:我的手连接着

风箱,风箱以风的形式连接着火,火连接着锅,锅连接着水并以蒸汽连接将熟

的食物,我的生命又必须接纳这些食物。我要凭借食物所提供的力量拉动风箱,

并且成长。

在这循环之中,成长是唯一多余的滋生物。它构成循环真正的意义,这意味

着有意义的东西总是存在于那些看似多余的部分里。生命正是一个圆的光滑边

缘的粗糙凸起。光滑是美的,凸起的事物才是悲壮的与不朽的。我以手中的煤

铲添加着火焰,使火焰一直向我的生命累积光亮,在火焰的胀缩之间我得到了

成长所必需的韵律。

我的生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一只风箱。我如同那风本身,来自一只长方体

构形的密匣。有一次,外面刮着大风,我在屋内帮着祖母拉风箱。土灶里的火

舌呈橘黄色,如同剥开的蜜橘渗透着汁液般的晶亮。它从下向上喷吐着,仿佛

它来自这间旧房子的神秘基础。它随着我拉动风箱的节奏而跳跃,我感到了一

个控制者的欣喜。因为火焰成了我力量的间接证明,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正在增

长中的无形的东西。祖母凑过身子,帮我添一铲煤,欣赏着土灶里耀眼的火苗,

对我说:行,比狗强啦。是啦,我已经长大了,并且仍在成长。祖母说我比狗

强,那就是说我的能力已超过了某些动物,也就是说,我已从原始的动物之愚

里提炼了出来,拥有了人的独特精神!人的自豪竟然从此开始,我的全部基础

竟是那被风扇出的火焰所砌筑。

风通过高贵的或卑下的、强悍的或懦弱的、高尚的或低劣的形状显现自身。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兮易水寒,风沙乔木动悲吟,数骑秋烟,一篙寒汐,

苍涯绿嶂,楼外冥冥,江皋隐隐,东风睡足交枝,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切竟是

风的呈现,它将人世的冷漠、悲苦、虚幻与幸福纠织在自己复杂的锦绣里。它

的骨骸永藏于暗处,让你在狂沙吹尽时拭目窥看血泪枯涸的荒野,又让你感到

大地之下永埋着一个真理,因而草木在野火之后再度萌发,四季的循环只给平

凡的事物以不朽。

(有删改)

文本二:

我想说的是,散文具有与其他文体的一些重要区别。小说是一个被创造的虚

拟的生活时空,散文则是艺术地呈现一个已有的生活图形。其中可能也会出现

虚构,但这虚构被限制在内心生活和实际生活的真实性框架里。因为所写的生

活既然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真实就必须依赖记忆,而记忆并不总是完整的。严

格意义上,没有绝对完整的记忆,记忆更多以碎片方式存在。然而,散文叙述

中,我们需要将这些碎片黏合、拼接起来,需要修补缺失的部分,以便还原本

真,重获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需栗通过基于经验的想象力,以一定的虚构来

推演、衔接、填充和还原记忆中的缺失。散文也有虚构,但它的虚构和小说的

虚构有着本质区别。

(节选自张锐锋《文学大坐标上的新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风箱,赋予它生活的意义,由此引起对风之于生命和

自然等更深层意义的思考。

B.火光放大影子,让“我”想到“童话里的巨人的原型”,这是童年的真切

体验,也充满了飞扬的想象。

C.作者从“风”“火”变奏中思考世界链环“无形”和“有形”的关系,意

在指出人在自然循环中是多余的。

D.文章结尾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呈现人世种种情状,在更为宽阔久远的文

化背景下,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下列对文本一中与祖母相关的童年回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关于祖母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她留给“我”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使

“我”从小就理解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B.蒸汽里祖母“白发下的幽暗轮廓”让“我”想起“人类最初的祖先”,迷

蒙混沌的情景是引发这一联想的原因之一。

C.“祖母说,使点劲儿,饭就要熟了"看似闲笔,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我”拼力拉动风箱以及对成长的思考。

D.“行,比狗强啦。”祖母的肯定和鼓舞,唤醒“我”作为人的自豪,使

“我”获得成长为“人”的独特精神力量。

3.文本二中,作者认为“散文具有与其他文体的一些重要区别”,请分析作者

心目中散文的特点。

4.《风》体现了张锐锋在散文创作方面独特的探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调南安军学教授。先是周敦颐、

程颖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辟福建安抚司干

办公事。会汀、邵寇作,鹿卿赞画备御,动中机会。避寇者入城,多方振济,

全活甚众。会都城火,鹿卿应诏上封事,言积阴之极,其征为火,指言惑矍

宠、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以母丧去。诏服阕赴枢密禀议。故相子以集英

殿修撰食祠禄,又帮司农少卿米麦,鹿卿曰:“奈何为一人坏成法。”持不可。

迁国于窜主簿。入对,陈六事,曰:“洗凡陋以起事功,昭劝惩以收主柄,

清班著以储实才,重申频以蔽都邑,用闽、越舟师以防海,合东南全力以守

江。“上皆嘉纳。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赘画二府通而守法会正字王迈等以

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知建昌军,未上,而崇教与铁

城之民修怨交兵,鹿卿驰书谕之,敛手听命。既至,则宽赋敛,汰赃滥,恤寡

弱,训戍兵,择兵官,治行大孚,田里歌诵。督府横取愁色斛面,建昌为米

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

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召赴行在,将行,

盗发南丰,捕斩渠首二十人,余不问。鹿卿又言当时并相之敝。宰相以甘言诱

鹿卿,退语人曰:“是牢笼也,吾不能为宰相私人。”岁大饥,人相食,遂出

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粢,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所

活数百人。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授宝章阁待制、知宁国府,而引年之疏五

上,不允,提举鸿禧观,遂致仕,进华文阁待制。卒,遗表闻,赠四官。

(节选自《宋史・徐鹿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正字王迈等以言事黜/鹿卿赠

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B.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正字王迈等以言事黜/鹿卿赠

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C.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正字王迈等以言事黜/鹿卿赠

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D.改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通而守法/会正字王迈等以言事黜/鹿卿赠

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嬖宠,原意指宠爱、宠幸,此处特指受君王宠爱的人。

B.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主簿是其主管官。

C.藩辅,封建时代指藩国或比喻辅国重臣,文中指边防重镇。

D.秋苗,古代官府按季节征收的一种用赋名称,指征收秋熟谷物赋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鹿卿重视教化,恢复理学。他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阐明周敦颐、程颍

和程颐的教义,使儒家经义之学在当地得以重新兴盛。

B.徐鹿卿正直敢言,为官守节。他指陈京城起火是因为皇上被宠爱的人迷

惑、沉溺于宴请私亲和任用小人;拒绝宰相的劝诱,不愿成为宰相的家臣。

C.徐鹿卿秉公办事,一心为国。他不赞成因已故宰相之子一人而破坏原先的

法令制度;力主清除朝中陋习,昭明奖惩,储备人才,巩固海防。

D.徐鹿卿据理力争,体恤百姓。督府要征收额外的秋苗税,他以辞官相争;

发生饥荒时拿出官府库存粮食的一半,低价出售给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汀、邵寇作,鹿卿赞画备御,动中机会。

(2)召赴行在,将行,盗发南丰,捕斩渠首二十人,余不问。

5.在建昌军任上,徐鹿卿因哪些方面的政绩得到百姓的歌颂?

四、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溪早春①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选自《退休集》,南溪是诗人故乡村前小溪,诗人筑室于此。

I.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春容”既呼应标题中的“春”,又引发“病翁”的叹老而不服老

之情。

B.颔联承上文以高低、颜色等多角度描摹春景,“下来”“上去”奇语造出

新境。

C.诗人静居亭馆中,光线昏暗加之老病颓唐,于是出门漫游溪山,感受春日

之美。

D.整首诗歌情景交融,尾联既有对今春新雨的描绘,又有对去年景况的感慨

评价。

2.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相比,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概

括。

五、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认为学习比思考更有助于我们进步,如《荀子,劝学》中说:

(2)衬托可以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就借助对鸟、兽困窘的描写,

使蜀道之难更加突出。

(3)往事旧情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有诗词为证,

如","o

六、语言文字运用I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阻止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经过三代人的①.

在沙地南缘“种”出一道绿色长城,51岁的刘军就是“林二代”。他1993年

开始在检查站值守,重要任务是防火。1998年,地处偏远但②的四道

沟梁头检查站成立,刘军主动请缨,身为临时工的王娟和他一起上岗,一直坚

守到2002年。2012年,刘军、王娟夫妇被调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

这里先后打过3口井,出水都不太好,也没能找到稳定水源。他们只能先保障

做饭、喝水,洗菜、拖地就用雪化的水。在望海楼除望、报告,是一份看似简

单的工作。可是,假如没有这个岗位,没有众多普通的胺望员,没有他们的

③.这片林海的安全便难以保证。60年,三代人,百万亩林海,为京

津冀等华北地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