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广东专用)
生物黄金卷06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题每小
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玉米和大豆间行种植,既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又有利于CCh的供应
B.移栽花卉或树苗时保留部分幼叶,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又可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C.多雨季节农田及时排涝,可以减少或避免无氧呼吸产物对植物根的伤害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晒干,使小麦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以延长其储藏时间
1.【答案】D
【解析】
A、玉米植株较高,大豆植株较矮,二者间行种植,既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又有利于CCh的供应,A正确。
B、移栽花卉或树苗时保留部分幼叶,可进行部分光合作用,去掉了大的叶片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又可以提
高树苗成活率,B正确:
C、多雨季节农田及时排涝,可以减少或避免无氧呼吸产物对植物根的伤害,C正确: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晒干,使小麦呼吸作用大大降低,以延长其储藏时间,D错误。
2.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
余下部分为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第送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升高
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于维持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答案】C
【解析】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等任何形式的能,A正确;磷酸肌
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剧烈运动时,消
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
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错误;由题意可知,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
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3.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被丙酮酸脱氢酶(PDH)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PDH的
活性受代谢物和可逆磷酸化的双重调节。丙酮酸可抑制PDH激酶活性,而NADH则可抑制PDH磷酸酯酶
活性,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o∏-<g)
失活形式
激酶
活性形式
IPDHl,
A.丙酮酸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
B.丙酮酸可促进ATP末端的磷酸基团移至PDH
C.PDH去磷酸化可导至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D.丙酮酸与其产物可形成反馈调节来调控有氧呼吸过程
3.【答案】D
【解析】
A、丙酮酸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膜中,A错误;
B、丙酮酸可抑制PDH激酶活性,而ArP水解过程需要PDH激酶的催化,同时伴随着ATP末端的磷酸基
团移至PDH,可见丙酮酸可抑制ATP末端的磷酸基团移至PDH,B错误;
C、PDH去磷酸化会恢复活性,即PDH去磷酸化过程引起的其空间结构发生的改变会导致其活性恢复,C
错误;
D、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PDH)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而NADH则可抑制PDH磷酸酯酶活性,
可见其产物可形成反馈调节来调控有氧呼吸过程,D正确。
4.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表归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I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梨汁中的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③活细胞台盼蓝活细胞呈蓝色
④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A.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①②
B.实验③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实验④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D.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4.【答案】C
【解析】A、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龙胆紫是染染色体(质)的染料,间期染色质也能着色,故只有①②
正确,A正确:
B、台盼蓝染色依据的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染色剂能进入,B正确;
C、15%盐酸和95%酒精混合是解离液,使组织中细胞分离开,C错误;
D、50%酒精洗去浮色,避免影响观察,D正确。
5.某二倍体雌雄同株的植物,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分别由基因D和d控制),现用纯合高秆和矮杆杂交,子
代中出现了甲、乙两株基因型为DDd的可育高杆植株。研究人员让甲与矮杆植株杂交,让乙自交,后代高
杆与矮杆的分离比均为3:1。甲、乙两植株产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A.染色体片段易位,染色体片段重复
B.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易位
C.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重复
D.染色体片段易位,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
5.【答案】A
【解析】如果是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导致的,则DDd产生D、Dd、DD、d四种配子的比例为2:2:1:1,若与
矮杆植株杂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5:1,若自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35: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
重复,则DDd产生DD、d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若与矮杆植株杂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1:1,若
自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3: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易位,则DDd产生D、Dd、DD、d四种配子的比
例为1:1:1:1,若与矮杆植株杂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3:1,若自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为15:1。
甲与矮杆dd植株杂交,币代高杆与矮杆的分离比为3:1,甲植株产生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片段易
位;乙自交后代高杆与矮杆的分离比为3:1,乙植株产生过程中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片段重复,A正确。
6.几个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的情况,称为基因重叠。基因重叠现象在病毒、细菌和果蝇中均有发现。以
A.重叠基因能更有效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
B.重叠基因的喋吟碱基数与喀咤碱基数相等
C.基因A、B的转录是各自独立进行的
D.重叠基因在基因A、B中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6.【答案】D
【解析】A、基因是一段有遗传功能的DNA片段,重叠基因能更有效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A正确;
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重叠基因的喋吟碱基(A+G)数与喘咤碱基(T+C)数相等,B
正确;
C、转录是以基因的•条链(模板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基因A、B的模板链不同,转录是各自独
立进行的,C正确;
D、重叠基因在基因A、B中可能模板链不同,因此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完全相同,D错误。
7.进化起点相似时,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
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
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甲~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相对性状表现程度相对性状表现程度相对性状表现程度
I
A.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可能是①
C.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
D.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7.【答案】C
【解析】
A、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
B、①为稳定选择,若①与进化起点最相似,则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①,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错误;
D、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
8.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IOOmg/dL60〜110
甘油三酯247mg/dL50〜200
总胆固醇280mg/dL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5.9pIU/®L1.4〜4.4
癌胚抗原685.03ng/mL0-5.0
A.该男子癌胚抗原含量偏高,要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变细胞
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少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若该男子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持续偏高,可能伴随有甲状腺肿大
D.血液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否则可能引起代谢紊乱
8.【答案】B
【解析】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该男子癌胚抗
原含量偏高,要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变细胞,A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男子甘油
三酯含量偏高,可能患有高血脂,因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故不应多吃糖类食物,B错误;该男子的促甲
状腺激素(TSH)含量偏高,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分泌不足,甲状腺可能代偿性增生肿大,C正确;内环
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液的生化指标应是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否则会
导致代谢紊乱等,D正确。
9.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等为临床症状。
AR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病,近年随着空气及环境质量下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高发趋势,其中多见于儿童
及青壮年人群,该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控制,但无法有效根治,该疾病受易感因素影响可反复发作,
继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列相关叙错误的是()
A.预防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明确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
B.对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检测需提取分析患者血清中的各种抗体
C.一般的过敏原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D.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9.【答案】
【解析】A、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引起人体的相关反应,明确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可达到有效预防,A正确;
B、对过敏原的检测需要分析患者血清中的各种抗体,B正确;
C、过敏介质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相关抗体结合产生过敏反应,C正确;
D、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D错误。
10.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I)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l能作用于脱落酸(ABA)
而影响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和CRYI突变体(无法合
成CRYI)的种子,分别放在含OmOl/L、0.5mol∕L,0.8mol∕L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野生型相比,CRYl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B.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C.置于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l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D.CRYl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10.【答案】D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无ABA作用时•,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拟南芥种子发芽率无差别,但使用ABA
处理后,突变型的发芽率下降较野生型更为明显,说明与野生型相比,CRYl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
抑制作用更显著,A正确;B、据图分析,无论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的拟南芥,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
种子的发芽率均降低,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BA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下降更多,故说明在一定范围
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B正确;C、由于隐花色素(CRYI)是一种能够感
受光的受体,为保持无关变量一致且适宜,要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C正确;D、根据
实验结果分析:在添加相同浓度的ABA的培养基中,野生型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CRYI突变体
的发芽率要高,说明CRYl能够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D错误。
IL泡菜,古称“范”,《齐民要术》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泡渍蔬菜的加工方法:“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
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范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
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的盐水需要煮沸,目的是减少盐水中溶氧量和除去盐水中的部分杂菌
B.在道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亚硝酸盐,其含量先上升再下降
C.殖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白膜可能是由于乳酸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D.疽在发酵早期会出现一些气体,需要定期打开坛盖排气
11.【答案】A
【解析】
A、盐水煮沸的目的一是排出氧气,降低溶氧量;二是除去盐水中部分杂菌,A正确;
B、乳酸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乳酸,而不是亚硝酸盐,B错误;
C、泡菜在发酹过程中出现的白膜可能是由于氧气进入发酵罐内,导致酹母菌在发酵液面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而乳酸菌是厌氧呼吸,不会在发酵液表面出现该情况,C错误:
D、泡菜在发酵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不能打开坛盖排气,D错误。
12.据报道,世界上仅剩下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实验室只留有冷冻的北方白犀牛的精子。若通过胚胎工程
技术尝试拯救该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外受精时若观察到雌雄原核核膜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可作为受精标志
B.这样人工繁育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C.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注意将桑甚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可用雌性北方白犀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克隆,得到多头子代后,让其自行繁衍
12.【答案】B
【解析】受精时,雌雄原核彼此靠近时,核膜会消失,不会出现膜融合成一个细胞核,这也并非受精的标
志,受精的标志是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A选项错误;这样人工繁育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遗传
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B选项正确;内细胞团是囊胚阶段出现,C选项错误;用雌性北方白犀牛
体细胞克隆出多头子代后,由于后代均为雌性,因此不能自行繁衍,D选项错误。
13.低温诱导促使某些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低温会使拟南芥FLC基因(开花抑制基因)启动子所
在区域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同时使FLC基因所在染色质H3组蛋白27号赖氨酸发生甲基化,两者对FLC
基因表达影响效果相同。低温处理后植物就保持“春化记忆”直到温度适宜开花,但子代种子在胚胎发育时该
春化记忆又被擦除。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春化作用会促进FLC基因表达
B.组蛋白甲基化和去乙酰化会通过影响DNA聚合酶的结合而影响基因表达
C.组蛋白的甲基化和去乙酰化不能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子代
D.种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FLC基因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程度分别变高、变低
13.【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春化作用促进植物开花,拟南芥FLC基因为开花抑制基因,故春化作用会抑制FLC基
因表达,A选项错误;组蛋白甲基化和去乙酰化会通过影响RNA聚合酶的结合而影响基因表达,B选项错
误;子代种子在胚胎发育时该春化记忆又被擦除,说明组蛋白的甲基化和去乙酰化能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子
代,只是胚胎发育时被擦除,C选项错误;春化过程发生FLC基因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甲基化,故种子在胚
胎发育春化记忆被擦除时,FLe基因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程度分别变高、变低,D选项正确。
14.科学家发现细菌体内存在与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类似的机制以抵御噬菌体的感染。具体过程
如图所示,Cas2核酸内切酶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DNA双链,并将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lSPR位
点,形成“免疫记忆”,当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细菌则会将其“免疫杀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QDNA片段
噬菌体DNAcrRNA
细菌基因组
CRISPR
免疫记忆免疫杀灭
A.细菌在“免疫记忆”过程中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B.图中①②过程均发生了碱基的互补配对
C.“免疫杀灭”过程中,crRNA作用于噬菌体的DNA分子以“杀灭”噬菌体
D.细菌利用“免疫杀灭”噬菌体的过程具有特异性
14.【答案】C
【解析】
A、免疫记忆过程中将噬菌体DNA整合到了细菌DNA上,需要断裂和形成磷酸:酯键,A正确;
B、①过程为基因的表达,②过程CrRNA与Cas9结合形成复合体与噬菌体的DNA分子结合,其中CrRNA
与噬菌体DNA分子发生了互补配对,B正确;
C、CrRNA充当“向导”作用与噬菌体DNA结合,降解噬菌体DNA分子的是Cas9,C错误;
D、“免疫杀灭”过程只有能与CrRNA互补配对的噬菌体DNA会被降解,具有特异性,D正确。
15.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某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处理(温度
适宜),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法
W、
潮
卷
⅛
≡
O153045607590105时间/d
A.秸秆焚烧还田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时间段的温度提高,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
D.根据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对小麦秸秆的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的
15.【答案】B
【解析】
A、秸秆焚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也不能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秸秆焚烧不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A
错误;
B、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需要一定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故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
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B正确;
C、据题干可知,本来3种方式处理是处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如果处理时间段内提高温度,微生物的分解作
用减弱,秸秆腐解残留量增多,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C错误;
D、据题图可看出,堆放处理(有氧)的秸秆残留量比水泡处理(缺氧)的秸秆残留量多,说明好氧性微生
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的,D错误。
16.果蝇棒眼和圆眼、正常翅和翅外展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
色体上未知。现用一只棒眼正常翅雌果蝇与一只圆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中棒眼正常翅:棒眼翅外展:
圆眼正常翅:圆眼翅外展=3:1:3:1。对亲本果蝇进行基因检测,检测过程用限制酶MStn仅处理果蝇眼
形(棒眼和圆眼)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亲本本果蝇亲本本果蝇
1050bp
65ObP
40ObP
A.可判断出棒眼对圆眼为隐性
B.可判断出正常翅和翅外展位于常染色体上
C.棒眼基因可能比圆眼基因多1个MStll识别位点
D.Fl随机交配两代后,F3中棒眼的基因频率是1/3
16.【答案】D
【解析】假设棒眼和圆眼由A/a基因控制,正常翅和翅外展山B/b基因控制。仅看眼形,亲本棒眼雌果蝇和
圆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棒眼:圆眼=1:1,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aa,a×Aa,XAXaXX/,XaXa
和XΛY,由限制酶MStlI仅处理果蝇眼形(棒眼和圆眼)相关基因的电泳图结果可知,亲本雌果蝇和雄果
蝇没有跑出同一高度的条带,说明二者没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亲本组合只能是XaXaXXAY。故棒眼为隐性,
圆眼为显性,A选项正确;仅看翅形,正常翅与正常翅杂交,后代正常翅:翅外展=3:1,两个性状同时考
虑为(1:1)(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已经知道眼形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故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选项正确;由电泳图可推断,棒眼(a)有两种DNA片
段,且加起来刚好是圆眼(A)基因的1050bp,故棒眼基因可能比圆眼基因多一个MStn识别位点,C选项
正确;F,随机交配两代,F3中棒眼的基因频率可以逐代去算,也可以直接算亲本棒眼的基因频率,因为在
没有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哪种交配方式下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亲本组合为XaXaXXAγ,棒眼(a)
基因频率=2/3,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共12分)多花黄精是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药材黄精的一种
基源植物,其肥厚的根状茎是主要食用和药用部位,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在新药研制
和保健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满足市场对药材黄精的需求,研究人员以田间无遮阴(A,透
光率100%)为对照,比较了广泛遍布南方的透光率适中的杉木林下(B,透光率40%)及透光率极低的楠
竹林下(C,透光率10%)栽培的多花黄精的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θ2浓度呼吸速率光补偿点
处理项目
[μmol∕(m2∙s)][mol∕(m2∙s)](molCO2∕mol)[μmol∕(m2∙s)][μmol∕(m2∙s)]
A1.740.072375.21.81622.31
B8.630.169328.70.79818.48
C5.790.153283.30.87112.39
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光饱和点
处理项目叶绿素a/b
(mg/gFW)(mg/gFW)(mg/gFW)[μmol∕(m2∙s)]
A0.8870.3780.4502.346221.3
B1.9420.8170.2142.377680.2
C2.1500.9010.3912.386516.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直接为C3还原成糖提供能量的物质有o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以形式运
输提供给各器官。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黄精叶肉细胞中RuBP(C5)的含量会(填“减少”“不变”
或“增多
(2)从实验结果可知,在遮阴条件下,黄精通过(答出2点),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在B处理中,
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Ch浓度,黄精的光饱和点会(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田间种植黄精(株高约50~90cm)时,若与下列作物中的(填序号)进
行合理间作有助于获得理想的黄精产量,选择的理由是。
①萝卜(株高约30~50cm)②辣椒(株高约50~80cm)③玉米(株高约180~240cm)
(4)某兴趣小组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作出适度遮阴可提高黄精产量的推测,为探究提高黄精产量的最适遮
光条件,设计的实验方案为O
17.【答案】(1)ATP、NADPH(2分)蔗糖(1分)减少(1分)
(2)增加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呼吸速率、增大气孔导度(2分)增大(1分)
(3)③(1分)玉米株高更高,能提供较为适宜的遮阴条件(2分)
(4)选择长势和生理条件一致的黄精平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置于不遮光、一系列不同遮光程度的条件下,
测定黄精根状茎产量,筛选出适宜的遮光程度(2分)
【解析】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2、ATP、NADPH,其中ArP和NADPH
直接为C?还原成糖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将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
定的化学能,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提供给各器官。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NADPH减少,C3还原为Cs的过程受阻,而Cs与COz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短时间内黄精叶肉细
胞中RuBP(C5)的含量会减少。
(2)从实验结果可知,C组(透光率10%)的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气孔导度等大于A组(透光率100%),
可知在遮阴条件下,黄精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呼吸速率、增大气孔导度等措施,提高净光合速率;
B组为透光率40%的环境,光饱和点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是对应的光照强度,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浓
度,则黄精的暗反应速率会适当增加,其光饱和点也会增大。
(3)黄精的株高约50~90cm,若与其他作物进行合理间作有助于获得理想的黄精产量,应选择高于黄精的
植株,①萝卜株高约30~50cm,比黄精矮,②辣椒株高约50~80cm,也不符合高于黄精,③玉米株高约
180~240cm,其植株高更高,能为黄精提供较为适宜的遮阴条件,故应选择③玉米与黄精间作。
(4)为探究提高黄精产量的最适遮光条件,应选择长势和生理条件一致的黄精平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置于•
不遮光、一系列不同遮光程度的条件下,测定黄精根状茎产量,筛选出适宜的遮光程度。
18.(共12分)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高,易造成新生儿脑性瘫痪、智力低
下等后遗症。M型K+通道开放剂是一类特异性增强细胞膜对K*通透性的化合物,常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
病。科研人员选取若干只健康新生大鼠进行分组处理,一段时间后抽血检测。处理及检测结果见下表。
组NSE含量MBP含量
处理
别(pg∕mL)(ng∕mL)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静脉注射生
A1.750.48
理盐水ImL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
B8.622.34
病模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ImL
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方法同B组);静脉注射M型K+通
C4.811.56
道开放剂ImL
注:NSE(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与MBP(髓鞘碱性蛋白)的含量可分别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和中枢神经
系统髓鞘受损程度的指标
(I)A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血液中MBP含量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指标的
原因是。由实验结果初步判断,M型K+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是o
(2)人类的长时记忆可能与有关,患病新生儿由于脑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记忆能力下
降,从而出现智力低下症状。
(3)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膜电位的变化是,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中,该过程可促使兴
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突触后膜接受信号后不会长时间兴奋,原因可能是o在缺氧缺
血性脑损伤后,谷氨酸积累在神经元外,过度激活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进而活化后膜的Ca?+通道,引
起Ca?+大量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凋亡或坏死。M型K+通道开放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的K+通道,据以上
信息解释其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18.【答案】(1)排除手术创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分)若受损,MBP可释放出来进入血液(1分)
部分缓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分)
(2)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2分)
(3)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2分)谷氨酸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2分)引起K+外流,降低
膜电位变化,使谷氨酸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过度激活状态得到缓解,Ca?+通道活性降低,Ca2+
内流减少,神经元坏死与凋亡减弱(2分)
【解析】
(I)A组作为对照,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是为了排除手术创口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MBP(髓鞘碱性蛋白)位于细胞内,当脑损伤发生后,大量神经细胞受损,MBP可释放出来进入血液,
因此其释放程度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与B组相比,C组静脉注射M型K+通道开放剂后,
NSE含量和MBP含量均下降,可以判断,M型K+通道开放剂能部分缓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神经元及中
枢神经系统损伤。
(2)人类的记忆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
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静息时膜电位外正内负,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兴奋),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
谷氨酸释放。谷氨酸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因此突触后膜接受信号后不会长
时间兴奋。由题意可知,K+通道开放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的K+通道,引起K+通道开放,K+外流,降低「
膜电位变化,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使谷氨酸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过度激活状态得到缓解,
Ca?*通道活性降低,Ca?+内流减少,神经元坏死与凋亡减弱。
19.(共10分)曾经是“黑灰煤城的准北市,如今华丽转身为“生态美城”,淮北市约3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
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
质
净
化
人工湿地
(1)图中丙所代表的组成成分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人工湿地公园初建成时,水中主要有绿藻等浮游植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轮虫等浮
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繁殖,该人工湿地公园(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增
强,该群落发生了演替。
(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据图分析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包括。
(5)若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从食物链角度分析,可能产生什么负面影
响?»
19.【答案】⑴消费者(1分)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2分)
(2)抵抗力(1分)次生(1分)
(3)间接(1分)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2分)
(5)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2分)
【解析】
(1)从双箭头处可判断乙是生产者,丙取食乙,丙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有利
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2)根据题意可知,一段时间后,湿地公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湿地公园的演替为次生演
替。
(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为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被分解者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也流经
该生态系统。
(5)由于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同时,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
20.(共14分)下图1表示某品系果蝇眼色形成的生化途径,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基因
与b基因无具体功能。图2为进一步研究果蝇眼色遗传规律的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A基因B基因P粉眼雌蝇X白眼雄蝇
IIF1紫眼雌蝇'粉眼雄蝇
酶A酶B1:1
白色物质f粉色物质f紫色物质
F2雌(雄)紫眼粉眼白眼
66-4
图1图2
(1)图1反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果蝇紫色眼性状的形成反映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
不是的。
(2)由图2推测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图2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F2中,紫眼果蝇的基因型有种。
(3)欲判断F2中一只白眼雄蝇的基因型,让该白眼雄蝇与F2中的多只粉眼雌蝇交配。
①若子代中出现紫眼个体,则该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②若子代中,则该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20.【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2分)一一对应(1分)
(2)B、b(1分)AAXbXb、aaχBγ(2分)4(2分)
(3)aaX≡Y(2分)不出现紫眼个体(2分)aaXbY(2分)
【解析】
(1)图1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果蝇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2)据图2可知,FI眼色与性别相关联,且F2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比例,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
同源染色体上,且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H中出现紫眼果蝇且均为雌性,说明亲本中白眼雄蝇的X
染色体上含显性基因,若A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均为紫眼,由此可知,亲本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
亲本粉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即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B、b°F2中,紫眼果蝇的基因型有AAXBX∖
AaXβXb,AAXBY,AaXfiY,共4种。
(3)F2中的白眼雄蝇的基因型可能是aaχBγ或aaχbγ,粉眼雌蝇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晨AaXbX1一只
白眼雄蝇与多只粉眼雌蝇交配,若子代中出现紫眼个体(有A和B基因),说明亲本白眼果蝇中没有B基
因),则该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5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产品购销合同书
- 股东内部股权转让合同书
- 农业机具采购合同范本
- 服装漂染加工合同范本
- 童话风创意幼儿教育趣味模板
- 购买磁性磨料合同范本
- 2025餐厅装修合同模板2
- 2025废料交易合同模板
- 第21讲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 2025合伙经营合同协议范本
- 本科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二章 教学课件
- 空运提单格式
- 商务楼写字楼商业楼宇租赁技巧培训
- 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技术服务合同模版
- (完整)康复医学考试题(含答案)
- 个 人 简 历 及 亲 属 关 系 表
- 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范文)
- 自密实混凝土课件(PPT 72页)
- 旅游投资简要概述PPT通用课件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综合测评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