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014-02_第1页
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014-02_第2页
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014-02_第3页
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014-02_第4页
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014-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2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2劳动合同9.3劳动争议处理9.4员工沟通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1.1劳动关系的含义9.1.2劳动关系的性质9.1.3劳动关系的运行39.1.1劳动关系的含义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联系。49.1.1劳动关系的含义在现代社会,员工进入用人单位工作,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就建立了劳动关系。59.1.2劳动关系的性质1.具有平等性用人单位与员工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69.1.2劳动关系的性质2.具有不平等性(隶属性)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就有义务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付出劳动,它是一种人身自由权利的让渡。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双方实力的差异,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和主动地位。79.1.2劳动关系的性质3.具有经济利益与财产关系性质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员工的劳动都可以获得各自的利益。一方面,用人单位一方获得财产的增值或其他利益;另一方面,员工获得劳动报酬和福利。这种经济利益是导致双方合作和冲突的根源。89.1.2劳动关系的性质4.具有经社会关系性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员工除了经济利益的需要,还有成就、归属等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最多还是从工作中获得。99.1.3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关系的运行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冲突和合作。109.1.3劳动关系的运行1.冲突冲突即双方的目标、利益和期望出现的分歧。如员工罢工、旷工、怠工;雇主的“关闭工厂”、“黑名单”等。119.1.3劳动关系的运行1.冲突(1)冲突的根源异化劳动的合法化客观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劳动合同的性质12异化劳动的合法化员工并不为自己工作,他们在法律上不拥有生产资料、生产产品和生产收益,从法律上造成了员工与生产特征的分离。员工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可能会认同工作的安排并尽力工作,但由于生产收益并不归他们所有,所以他们没有努力工作的客观理由。13客观利益差异市场经济根本的原则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或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雇主要追求本单位的利益。雇主与员工的利益是根本冲突的。即雇主对利益的追求和员工对福利工资的要求是劳动关系更深层次冲突的根本原因。14雇佣关系的性质虽然员工拥有退出、罢工和怠工的权利,并能同雇主协商有关管理制度,但却很难认真行使参与者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分布不是考虑员工的利益所得,而是考虑了雇主的利益所在,从而造成员工对雇主的不信任。15劳动合同的性质如果劳动合同订立得不规范,当事人对条款不理解,或理解不同,在劳动合同履行中就会产生冲突。169.1.3劳动关系的运行1.冲突(2)冲突的背景根源造成劳资冲突的原因很多,例如,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失业率的上升;职业危害,男、女平等问题。另外工作本身的特征也会造成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冲突。如雇主对员工的严格控制,员工过度紧张的劳动、高度分工造成工作范围的狭窄,表现出员工附属于机器的特征。179.1.3劳动关系的运行1.冲突(3)冲突的表现罢工怠工抵制18罢工一类是经济罢工二类是政治罢工19怠工在工作中故意怠慢和缓慢地工作,或浪费用人单位的原材料,或破坏用人单位的机器设备和劳动工具,来迫使雇主提高自己的工资或改善劳动条件。20抵制抵制表现为员工不买自己企业的产品,或向人们宣传不买企业的产品。或者不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219.1.3劳动关系的运行1.冲突(4)资方的做法停止员工工作将员工列入黑名单排工22停止员工工作拒绝员工进入单位工作将员工解雇停发其工资停止其职务23将员工列入黑名单雇主将在劳动关系冲突中起带头作用的员工登记下来,并在本行业中扩散,结果造成上了黑名单的员工被解雇后在同行业中很难找到工作。24排工这是指用人单位对某些员工采取排斥的态度或拒绝录用。259.1.3劳动关系的运行2.合作员工兢兢业业工作,用人单位发展顺利,员工的工资、福利、事业发展有保障。如果劳资双方通力合作,双方的利益就可能一致。269.1.3劳动关系的运行2.合作企业劳动关系合作的根源:一是员工为了谋生不得不与雇主合作。二是员工对工作满意感的需要。279.1.3劳动关系的运行2.合作企业劳动关系合作的形式:员工参与管理双方协议制度集体谈判制度28员工参与管理员工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员工直接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员工自我管理29双方协议制度劳资双方遇到重大问题进行充分的协商。如企业不景气,资方要降薪,就需要与员工协商。30集体谈判制度劳动合同的签订、薪酬、福利、重大改革,有些国家,鼓励员工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319.1.3劳动关系管理制度1.劳动合同制度2.集体合同制度3.三方协调机制4.劳动标准体系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6.劳动保障监察制度321.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领导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332.集体合同制度政府鼓励员工组织起来,集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书。343.三方协调机制由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一起,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对有关劳动关系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的调整提出建议。354.劳动标准体系劳动法律对工资时间、休息时间、劳动报酬、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人保护、劳动定额、职业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劳动标准体系,进行了规定和约束。36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用人单位内部调解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法院诉讼(二级审理)376.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专门的劳动监察机构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进行举报劳动监察机构对侵权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38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1.1劳动关系的含义9.1.2劳动关系的性质9.1.3劳动关系的运行3940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2劳动合同9.3劳动争议处理9.4员工沟通419.2劳动合同9.2.1劳动合同的内容9.2.2劳动合同的订立9.2.3劳动合同的解除9.2.4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429.2.1劳动合同的内容1.劳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439.2.1劳动合同的内容2.工作内容什么岗位什么工作或什么职务工作要求449.2.1劳动合同的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需要哪些劳动保护需要哪些劳动条件459.2.1劳动合同的内容4.劳动报酬工资数额工资发放日期工资形式获得奖金条件获得津贴条件469.2.1劳动合同的内容5.劳动纪律479.2.1劳动合同的内容6.劳动合同终止条件489.2.1劳动合同的内容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499.2.2劳动合同的订立1.平等自愿原则2.协商一致原则3.遵守法律、法规原则509.2.3劳动合同的解除1.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4.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51《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52《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53《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54《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55《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56《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57《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58《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59《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60619.2.4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对企业产生很大影响。1.依法办事2.谨慎进人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4.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劳资纠纷621.依法办事新《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长期化合同到期终止补偿63(1)订立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支付员工应得报酬二倍的工资。64(2)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A、解除、终止时的书面化:书面通知(法律上并非全部必需,但实务上应当全部必须。)B、解除终止后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C、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65(3)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员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讨论:试用期如何延长?66试用期工资要求

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67(4)劳动合同期限长期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签订的三种情形:(a)续延劳动合同时,员工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员工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c)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的68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员工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69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签不签的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注意:证据的保存!!

70(5)合同到期终止补偿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一种情形除外: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员工不同意续订而终止。71经济补偿:适用标准有所降低

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72经济补偿上线限制:区分情况A高薪员工:月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B两个上限:a月薪标准: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b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非高薪员工的经济补偿还有上限吗?732.谨慎进人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企业进人容易,出人难了。74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要扎实(程序、手续要完备)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工作经历:裁人与劳动纠纷754、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劳资纠纷(1)要学会换位思考(2)要认真准备应对劳动纠纷(3)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劳动纠纷76表51994-2003年中国争议数量及人数情况年度劳动争议总数量(件)劳动争议总人数(人)

集体争议数量(件)

集体争议人数(人)集体争议数量占劳动争议总数量的比例(%)集体争议人数占劳动争议总人数的比例(%)199419098777941482

526377.7567.661995330301225122588773407.8363.131996479511891203150922036.5648.7519977152422111541091326475.7459.9919989364935853167672512687.2270.08199912019147395790433192417.5267.36200013520642261782472594456.0961.39200115500046700098472870006.3561.462002184000608396110243749565.9961.62003226000

800000110005150004.8661.677几个劳动纠纷的案例(1)东航昆明分公司飞行员集体罢飞事件(2)东北女孩在杭州的受骗上当事件(3)一个农村女孩遭下岗以后的悲剧78东航飞行员罢飞事件2008年3月31日,由于飞行员罢飞,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版纳、芒市、思茅和临沧等六地共14个航班返航,导致昆明机场更多航班延误,2000多人滞留机场。

79劳资纠纷越来越多从2001年到2008年,集体劳动争议(十个人以上)以年均11%的比例递增。80劳资纠纷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09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4万件,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31.9万件,居历年来的高位。2010年上半年,一些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出现井喷趋势。81劳资纠纷越来越多提高工资待遇的突发性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如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广东佛山南海本田停工罢工事件;吉林长春、云南红河州、广东东莞出租车司机、客运司机停运罢运事件等。

824.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劳资纠纷发展趋势:(1)员工维权意识越来越强(2)媒体对员工的维权事件越来越关注(3)全社会对侵权者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839.2劳动合同9.2.1劳动合同的内容9.2.2劳动合同的订立9.2.3劳动合同的解除9.2.4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84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2劳动合同9.3劳动争议处理9.4员工沟通859.3劳动争议处理9.3.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9.3.2劳动争议调解9.3.3劳动争议仲裁9.3.3劳动争议诉讼869.3.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1.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2.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879.3.2劳动争议调解在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889.3.2劳动争议调解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推荐产生;用人单位代表由企业法人指定,其人数不得超过委员会人数的1/3;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899.3.2劳动争议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成人数为单数,一般为5-7人,最少不得少于3人。其组成名单要报送地方总工会和地方劳动仲裁委员会备案。909.3.3劳动争议仲裁1.仲裁的申请受害一方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害之日起60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超过了这一期限,就丧失了请求保护其权利的申诉权。919.3.3劳动争议仲裁2.仲裁的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对收到的申诉书进行审查,决定受理的要填写《链申请表》,并在立案起7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929.3.3劳动争议仲裁2.仲裁的受理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939.3.3劳动争议仲裁3.劳动仲裁的调解劳动仲裁的调解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达成协议时,应制作劳动仲裁调解协议书。没有达成协议或调解协议书送达当事人之前一方反悔的应停止调解。949.3.3劳动争议仲裁4.劳动仲裁的裁决仲裁庭在开庭前4天将仲裁时间、地点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开庭审理程序包括:仲裁申诉与答辩;仲裁调查、仲裁庭调解、仲裁庭合议并宣布仲裁结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60日内做出。959.3.3劳动争议仲裁5.劳动仲裁的效力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看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或者对裁决不服但在超过法定期限后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率。969.3.4劳动争议诉讼1.起诉与受理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该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日之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979.3.4劳动争议诉讼2.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立案起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副本发送到被告,被告在收到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发送原告,并对起诉材料进行研究,收集证据。989.3.4劳动争议诉讼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在开庭前3天通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审理首先告之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然后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法庭调解;调解不成时,合议庭进行合议并作出判决。999.3.4劳动争议诉讼4.二审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二审程序规定外,仍使用第一审程序。1009.3.4劳动争议诉讼4.二审程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案件,应该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当事人应该执行。1019.3劳动争议处理9.3.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9.3.2劳动争议调解9.3.3劳动争议仲裁9.3.3劳动争议诉讼102第9章劳动关系管理9.1劳动关系管理概述9.2劳动合同9.3劳动争议处理9.4员工沟通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