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全反射 全折射 (1)_第1页
第6章-3 全反射 全折射 (1)_第2页
第6章-3 全反射 全折射 (1)_第3页
第6章-3 全反射 全折射 (1)_第4页
第6章-3 全反射 全折射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全折射和全反射

TotalRefractionandTotalReflection

一、全折射与布儒斯特角平面波斜入射于理想介质①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②斯奈尔折射定律:何时入射波全部被折射,无反射波?

波的全折射现象:

当入射波以某一角度入射时,入射波在分界面处全部透射于第二种媒质中,不发生反射的现象。

1.对平行极化波的情况:

布儒斯特角或偏振角若或:又,折射定律:…..(1)…..(2)结合(1)(2)得2.对垂直极化波的情况结论:垂直极化波斜入射时,不可能发生全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只有当时,上式成立;但由于讨论的是两种理想介质,因此上式不可能成立,即对于垂直极化波,反射系数不可能为零,不可能发生全折射;。

布儒斯特角θb

:使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等于0的角。例6.3-2

反射系数为零,发生全折射现象,对应的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

全折射现象只有在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时才会发生;

如果电磁波以任意极化方式并以布儒斯特角入射,由于只有平行极化波在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时的反射才等于零,则反射波中只有垂直极化波。这就是极化滤除效应。

一般的平面波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情况如何?请问:一圆极化波布儒斯特角斜入射时,反射波是什么极化方式?小结——全折射和布儒斯特角——平行极化波发生全折射。当θi=θb时,R//=

0

全折射现象:反射系数为0——无反射波。

布儒斯特角(非磁性媒质):

讨论

在理想介质中,垂直极化入射的波不会产生全透射;

任意极化波以θi=θb入射时,反射波中只有垂直极化分量——极化滤波;二、全反射与临界角概念:反射系数的模等于1的电磁现象称为全反射。条件:(非磁性媒质,即)问题:电磁波在理想导体表面会产生全反射,在理想介质表面也会产生全反射吗?1.全反射的条件由折射定律可知:当时,必然有。临界角如果入射角增大到某个角度时,恰好使,则:全反射:当时,介质2中没有透射波的现象。1.全反射的条件何时发生全反射,使?,则若

:----Criticalangle临界角即结论——产生全反射的条件为:当,无论平行极化波或垂直极化波,都将发生全反射()。条件:,要求,电磁波由光密媒质入射到光疏媒质。2.对全反射的进一步讨论θi

<θc时,不产生全反射。

透射波沿分界面方向传播,没有沿z方向传播的功率,并且反射功率密度将等于入射功率密度。θ

i=θc时,θi

>θc时,相应地,媒质2中折射波的z向指数因子化为可见,这里为虚数,代表一个运算因子,不是实空间的透射波传播方向。此时取“-”号,代表z向衰减因子。三、表面波与光纤通信研究垂直极化波全反射时场分布特点媒质1中的场分布

(1)波的幅度沿z向呈驻波分布

(2)波沿x向传播,且沿x向的幅度没有变化。

(3)场强沿z向变化,所以它是非均匀平面波。

(4)等幅面(z=const)与等相面(x=const)相互垂直。图6.4-3全反射时垂直极化波电场的场分布

媒质2中的场分布

透射系数代入及全反射透射波沿着z向按照指数规律衰减,电磁波集中在界面附近,称为表面波。式中衰减系数得到z表面波分界面稠密媒质zxO稀疏媒质由于沿x方向相位常数在全反射时所以沿传播方向x向的相速小于媒质2中的相速,总是小于光速,因此称为慢波。该波沿界面方向传播,是一种“导行电磁波”,光纤通信正是利用这种导波传输的。故相速图6.4-5光纤结构简图

例6.3.3

一平面波从介质1斜入射到介质与空气的分界面,试计算:(1)当介质1分别为水εr

=81、玻璃εr=9和聚苯乙烯εr=1.56时的临界角θc;(2)若入射角θi=

θb,则波全部透射入空气。上述三种介质的θi=?

解:水玻璃聚苯乙烯介质临界角

布儒斯特角例6.4-1

图6.4-6中n1=1.468,n2=1.464,问:入射光波的入射角θ多大,可使入射光波在纤芯界面间来回全反射而形成导波?

图6.4-6光纤中的子午射线

[解]

为在纤芯界面处产生全反射,要求

由折射定律,

临界值,得

例6.4-2※

[解]

(a)(b)一线极化平面波由淡水入射于水-空气分界面上,入射波电场矢量与入射面的夹角为。试求:(a)入射角时反射波只有垂直极化波分量;(b)此时反射波得实功率是入射波的百分之几?(c)若使入射平面波的实功率全部反射回水中,入射角应取多大(d)采用下图坐标系,写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电场强度复矢量表示式。

(设入射波电场强度振幅为,平行极化和垂直极化波反射系数分别为。)(d)作业:6.4-2(c)电磁波的应用在发现电磁波不到6年,利用电磁波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1894年)无线电广播(1906年)无线电导航(1911年)无线电话(1916年)短波通信(1921年)无线电传真(19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