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想象桥梁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_第1页
搭建想象桥梁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_第2页
搭建想象桥梁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_第3页
搭建想象桥梁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_第4页
搭建想象桥梁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略谈“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的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者罗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用于何处,将来学习者的美感经验若能获得更高的创造,并将之用于生活或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想象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子。“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产生重大影响。小学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载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契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通过不断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避免直接让学生临摹作画,促使他们展开想象,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美术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美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双重发展。一、创设情景,拓展想象空间学生的创新品质发展需要一个与之适应的氛围,唯有在这种和谐轻松而又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热情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才会天马行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合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各种不同的主题,并让学生尝试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想象。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主题,并将想象融入其中,创造出更具有特点的作品[1]。在尝试创作“三百六十行”的时候,教师创设了情境,促使学生激发想象力。教师首先展现了多媒体课件,体现各个不同职业的工作状况,让大家猜一下这属于哪一种职业。若学生感兴趣,教师还让大家展开角色扮演,表现各个行业具有典型性的工作场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唤醒了生活经验,对各种职业有了充分了解。此后,教师又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想象:“大家思考一下自己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职业,然后想象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景,最后将相关的工作场景用美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得到了教师的启迪后,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被激发,展开创作。例如,有学生画的是建筑师,手中拿着建筑图纸,戴着安全帽,抬头看着高耸入云的脚手架,进行现场指挥;还有的学生画的是医生,画了医生穿着隔离服,手中拿着针头,正在给患者打针的场景。在进入特定的情境后,学生的想象力也变得更为丰富,他们才会真正把握人物的细节,体验人物工作的点滴,这样创作的作品才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质,从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雪莱曾经提出:“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在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后,学生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他们宛如置身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唤醒了生活经历,同时,他们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独创想法融入进去,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思绪展开翅膀,尽情飞扬。培养学生良好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营造出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这样才会让创新的火苗不断迸发出来。二、个性操作,开发想象潜能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双减”政策的出台,学生的学习生活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他们享有了更多自我发展的时空,也具有了更多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升华认知的机会。教师更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呵护学生的个性,从而让课堂因多元而变得更加精彩。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总是在意学生是不是画得“像”,常常会让学生展开临摹创作。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作品变得缺乏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想象欲望,让他们敢于冒险,敢于个性创造。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某个创作主题,让他们展开互动交流,进行个性化创作,又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发想象潜能,进行创作。在创作“蔬菜”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创作,首先,给学生展现各种蔬菜的图片或实物,其次,让他们思考:“如果只是简单地展现蔬菜的造型,是否太过于普通了呢,大家能否展开想象,思考如何能将‘蔬菜’画出新意。”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思考,他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搭配法,如有学生提出可以将不同的蔬菜组合在一起形成拼盘。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想象:“除了组合以外,如果能采用一些夸大的方式,是否能让作品更有创意呢?”有学生提出了看法:“我想展现的是丰收的场景,画一个很大的南瓜,在南瓜上开开一扇门,让小狗住在南瓜里面,这样不仅有趣,也能体现出南瓜真的很大。”还有学生提出:“我想画的是农民种蔬菜、采集蔬菜的场景,我觉得这样才能让‘蔬菜’变得更有生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让他们在创作中巧妙融入各自的想法,画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人的想象思维火苗是稍纵即逝的,“异想天开”才会“茅塞顿开”,才会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教师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当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想象潜能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适时给予关注,并将其凸显出来,并引导他们展开深入探讨,围绕自己的想象进行个性化操作,从而促使他们在创作中独辟蹊径,进而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妙作品[2]。三、自主探究,调动想象内驱“双减”给学生减轻了学业的负担,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而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调配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能力与素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艺术教育中离不开灵感,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内驱,引导学生利用点滴时间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教师要促使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想象,同时还要调动他们的对立思路,让他们展开辩论活动,在辩论中学会借鉴。这样学生的想象内驱得到了调动,他们能选择更具有创意的创作方法,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富有生命的活力。在尝试创作“梦中的远航”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活动,思考如何才能体现出“梦、远航”这样两个关键词。例如,有学生提出:“要体现出远航,我觉得就要展现出一些异域风情,这样才能体现出‘远’。”但是,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但是欣赏画的人并不知道你住在哪里,他怎能看出‘远’呢?”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辩论,并加以启发:“大家不要忘记‘梦’,在梦的世界里,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教师的话激发了学生新的想象,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索性画一些所有人都认为‘远’的地方,例如画一下外太空,这样也更加符合‘梦’这个主题。”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画一下仙境,也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在外太空或者仙境旅行的时候,我们的交通工具是不是也应该与众不同呢?”这又一次触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展开深度探究,促使其分析如何才能画出更有想象力的作品。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更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满兴趣。在美术交流和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利用点滴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收集各种材料,交换各种创造思路,整理与综合各种信息,从而得出新结论。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在不断想象中完善自己的作品,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设计游戏,强化想象实践美术创作是一个将物体从现实中转化到纸张上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想象、创造的过程,将学生大脑中的创造成果展示出来的过程。创作实践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创造性把握,创作的内容都是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美的形象。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想象转化为实践创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绘画、想象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让他们以更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创作活动中[3]。当学生创作“有表情的面具”的时候,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实践活动。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展开“表情变变变”活动,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的变化展现某个主题,如在表现“孙悟空”的时候,则可以控制表情,做出“尖嘴猴腮”的样子,并加上挥舞金箍棒的动作。在表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实,挥舞棒子的人物有很多,但是,配上这个表情之后,就能确认是孙悟空了,可见表情的重要性。在创作有表情的面具时,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该表情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故事,这是什么人物的典型表情。”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有学生在创作中画了一个痛苦的表情,并且表示:“这样的表情体现了我在考试时的样子,一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我的表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学生发现,将想象融入到创作中之后,画出的面具更具有人性化,创作效果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双减”的初衷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寓教于乐,可以极大地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释放学生的天性。在上述课堂中,借助游戏,学生用黏贴、剪刻、泥塑等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创作,尝试运用重组、拆分、变形等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将想象付诸现实,从而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五、学科整合,生成想象成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是某一学科的孤立行为,它需要我们各学科老师共同努力,将创新能力融入到教学日常之中。学科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提升创作能力,教师就要让他们拓展视野,将目光投到更远的地方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学科整合类的活动,将语文、政治、历史等相关的学科和美术创作融合在一起,促使他们展现想象成果。学习“水墨山水画”的时候,教师将语文学科融入进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中国古代的名人雅士,然后展开“古诗词配画”的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在古诗词中有不少展现景物的词句,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大家想象一下这些诗词中展现的景物具体是怎样的,然后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尝试通过水墨画和诗人进行情感沟通,他们各自呈现出了自己的想象成果。如有学生提出:“陶渊明喜欢田园生活,所以我画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他采下菊花,制作菊花茶的过程,这样能展现田园生活的美好,也比较符合陶渊明的形象。”学生没有完全照抄诗词的场景,而是将自己的想象和对诗人生活态度的理解融入了进去,这样创作的画作更有想象力,学科融合的效果也更好。将知识融会贯通地进行运用是个体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却应丝毫不能懈怠,反而要求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科融合,知识间的巧妙联通,无疑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进行科学整合,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