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讲中国近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导图一、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二、官员的选拔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①,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2)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②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政党政治的尝试: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913年,国民党发动了“③”,后被袁世凯镇压。

4.国民党的“训政”“宪政”(见第八单元)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见第八单元)1.土地革命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解放战争时期4.新中国成立前夕三、晚清选官制度的变迁(见第五单元)1.废除科举制度2.改革传统选官制度四、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2.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见第七单元)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建立。(见第八单元)五、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变法(1898年6~9月)(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2)措施: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④;提倡西学;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提倡新学,主张⑤。

(3)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4)败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和封建守旧势力强大,力量对比悬殊;脱离群众,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依靠有名无实的光绪皇帝;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侵略中国。(5)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⑥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见第七单元)(1)目的(2)内容(3)评价3.中华民国政府(1912~1949年)(1)内容: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教育等各个方面。(2)局限: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3)结果:以失败告终。六、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进程1.银元(1)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⑦为法定货币。

2.法币(1)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⑧,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基础判断]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政体与其说类似于美国政体,不如说类似于近代法国政体。()正确【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分权并制约总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实行的是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实行的是总统制。2.辛亥革命后,政党林立,先后以不同名称出现的政党有300多个,政党政治空前活跃,但也乱象百出,伴随着袁世凯主政最终走向了失败。这说明,政党政治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正确【详解】民主政治的发展取决于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得不到充分发展。政党政治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当然,当时的中国也缺乏实行政党政治所必需的思想文化基础和制度保障等。3.北洋时代制宪活动和宪法文本层出不穷,宪法及宪法草案有十余部之多。但宪政进程极其缓慢,并最终走向国民党一党训政的党国体制。宪法与宪政的严重脱节,折射出近代中国政局动荡、宪政缺乏群众基础的社会状况。()正确【详解】宪法与宪政的严重脱节,体现出民国宪法的工具性,近代中国宪法性文本往往沦为打击对手、扩大自身权力的工具。由于政局始终动荡,政治权力周转过快,武力主导了民国政治的发展,宪政施行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而长期的社会动荡,使群众对于社会稳定和生存保障的诉求超过了对民主的诉求,宪政缺乏群众基础。4.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批判继承了古代文官制兼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详解】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以西方的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合理成分,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但是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和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较,开放性更小。5.近代文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的现象无法禁绝。民国用人弊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废除。()错误【详解】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未能完全发挥选贤任能的作用,是因为受到近代政权性质和社会环境的制约。6.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称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而进行的社会动员。()错误【详解】中共中央给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团结其他阶级,是为了顺应民族矛盾上升的社会形势,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2)废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3.金圆券、银圆券: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开始发行⑨,其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行⑩,仍以失败告终。

4.人民币的发行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解放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种类庞杂,折算不便产生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七、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与城市化1.商业经营方式:近代银行的建立。A.洋行: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B.自办银行: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

2.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的进程

基础设施建设特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表现1864年,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八、近代中国的交通1.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1)代表成就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2)局限: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2.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1)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3)1872年,官督商办的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九、近代关税主权的丧失和争取关税主权的斗争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答案】①责任内阁制②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③二次革命④维新思想⑤兴民权⑥思想启蒙⑦银元⑧法币改革⑨金圆券⑩银圆券人民币盛宣怀城市化上海煤气公司京张铁路人黄鹄号轮船招商局7.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在根据地先后创造了“豆选”“香选”等基层普选方式,直接选出乡代表、区议员、县议员、特区议员。这表明中共开始进行民主制度的探索。()错误【详解】中共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进行民主制度的探索。“豆选”“香选”的方式表明中共对基层民众民主权利的重视,此举夯实了中共局部执政的民意基础,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壮大。8.“共和国”一直是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追求,其名称经历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体现了中共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错误【详解】“共和国”名称的演变,实际上是革命环境、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变化而产生的多重政治意蕴表达。“共和国”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革命策略上的调整与成熟,在不同时期指导和引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解放的历史轨迹。[概念阐释]交通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主要指人和物的转运输送,以及语言、文字、符号和图像等的传递。[视野拓展]1.辩证认识戊戌变法(1)进步性: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形成了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2)局限性: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但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学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及意义(1)变化:从传统关税体系向近代关税体系转变;从受列强控制到逐渐关税自主;从海关、常关并存走向统一的海关。(2)意义:实现了关税体系的近代化;维护了国家主权,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3.京张铁路的修建与意义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修建的。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设并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以及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永远的骄傲。【培优磨尖课】主观题突破层级一信息提取:中共“做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的意义材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百年探索,百年成长,百年辉煌。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①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将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中共要做②“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全民族的代表者”付诸实践,也实践了《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宣称的“彻底的民主制度”。中共此举意图明确,如毛泽东所言:③“做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分析中共“做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的意义。【教你提取】①→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来看;②→从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影响来看;③→从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影响来看。试答: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层级二历史解析:孙中山的现代文官制度材料孙中山提出“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而“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①官吏既为人民之公仆,其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公开竞争、②择优录用的考试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官员。政府官员掌握公共权力资源,应该遵从人民的意志行使职权。为防止官员贪污腐化、滥用职权,孙中山主张应当③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只有人民拥有监督的权力,才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官员。——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探究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并分析其积极影响。【教你探究】围绕孙中山的思想主张,调动相关知识予以解释。试答:构想:国家官员应该是国民公仆;为提高官员素质,国家需通过考试选拔录用官员;对官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思想体系;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层级三开放写作:中国近代史的“沉沦”与“上升”材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直到北洋军阀时期,从“深渊”跌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个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上升”因素,但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往后,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逐渐走出“谷底”。此时,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和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虽然“沉沦”的因素仍然存在,但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历史发展呈现出“上升”态势。——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写作题目】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中国近代史“沉沦”与“上升”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时段,围绕“沉沦”与“上升”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教你写作】先审题,明要求选取时段,拟定论题,进行论证再读材料,定时段时空定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时段关系定位特定时期社会的“沉沦”与“上升”后拟题并论证拟定论题依托材料蕴含的提示信息,明确论证的角度进行论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试答:示例时段:1840~1864年。论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论证: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外国侵略者将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为代表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也作出初步的反应。部分士大夫开始突破传统“天朝上国”的束缚,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为了挽救国家颓势,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付诸实践,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总之,两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沉沦”“屈辱”的开端,中华民族的“奋斗”与“探索”也就此发端,但由于时代与阶级局限,并未改变此时“沉沦”的趋势。其他论题时段:1895~1900年(19世纪末)。论题: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时段:民国初年。论题: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思想的新气象。时段: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论题: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选择题突破】【样题透析】(2022·全国甲卷·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情境设置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聚焦考点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对政治制度的探索素养立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问题要求“这说明”:解读信息,思维主题易错排查B项与史实不符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C项说法绝对边区政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但并不代表社会全体意志D项概念混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形式是基于中国实际,不是仿行苏联合理推论根据题干材料边区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和“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可以看出其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所以选A项【类题精练】1.(2021·河北·9)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就人民军队的纪律、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开展地方工作、抗日救国、游击战争、土地政策和青年工作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专门发布指示和公告,集中反映出我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故选B项;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等不符,排除A项;“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材料还提到了其他方面的工作文件,排除C项;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22·山东模拟预测)1946年7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员会在“对于目前哈市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选举方针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反映出()。A.根据地革命政权基础的扩大 B.解放区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C.解放区民主政治实践的创新 D.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成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共哈尔滨市委提出“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选举方针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种选举方式有别于之前的选举方式,是解放区民主政治的一种实践创新,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权基础的变化,排除A项;中共哈尔滨市委只是提出新的选举方式,不等于民众参政意识高涨,排除B项;D项中的“成熟”夸大了新选举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创新衍练】[新情境]历史图表1.(2023·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上摸底测试)下表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建立的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三级系统汇总表。这一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等级党员干部教育苏维埃干部教育各种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初级党员训练班苏维埃干部训练班短期职业学校小学教员训练班短期师范学校中级党员干部训练班政治学校职业学校初级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高级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A.提高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服务于革命时期经济、政治的需要D.加强了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党员训练班”“职业学校”“中央农业学校”“苏维埃大学”可知,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党的基层干部,强化党员干部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这能为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故选C项;材料中的教育培训系统主要面向的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党员干部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无法体现出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排除A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阶级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课程内容中“中央农业学校”“师范教育”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排除D项。[新视角]聚焦变化2.(2022·山东模拟预测)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梁启超一直支持袁世凯,反对革命党人的主张,还曾先后担任新内阁的司法总长和币制局总裁。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风声传出后,梁启超于1915年8月20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表示与袁世凯决裂。梁启超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