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地质作用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质作用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太阳辐射、重力能地质作用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辐射、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地质作用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太阳辐射、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缓地质作用1.概念: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辐射、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缓青藏高原每年大约上升一厘米左右,高原抬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缓慢基拉韦厄火山时常喷发,涌出的大量岩浆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内力作用1.地壳运动: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水平运动挤压——褶皱山脉张裂——裂谷或海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内力作用盆地海洋陆地1.地壳运动: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挤压——褶皱山脉张裂——裂谷或海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抬升沉降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如:华山陡崖、庐山、泰山、台湾海峡等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内力作用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这一过程称为岩浆活动。内力作用判断:岩浆活动就是火山喷发?判断:喷出活动就会形成火山喷发?不是,岩浆活动是岩浆向上运动,有侵入活动和喷出活动不是,沿单一通道喷出形成火山喷发,沿裂隙喷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喷出地表时才能塑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根据喷发状况,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种类型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内力作用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山、长白山主峰等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岛火山锥火山湖内力作用科莫多国家公园由科莫多岛、林卡岛等许多岛屿组成。科莫多岛地形比较崎岖,以圆山为主,最高海拔为735m。科莫多国家公园是印度尼西亚较为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为800~1000mm分旱、雨两季。下图示意科莫多国家公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推测科莫多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海面上升 B.泥沙沉积C.珊瑚堆积 D.岩浆活动D对点训练石灰岩岩浆石灰岩岩浆大理岩变质(高温)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变质带)内力作用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花岗岩→片麻岩砂

岩→石英岩页

岩→板

岩变质结晶作用内力作用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下图为“该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岩浆活动的次数至少有()A.1次 B.2次 C.3次 D.4次2.千枚岩属变质岩,该地千枚岩的原岩可能为()A.黏土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CA对点训练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成因。根据题干和地图可知,贝加尔湖湖水深,形状呈条带状,应为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对点训练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湖泊的影响。题中提到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但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湖泊所处地带的地层还在不断地断裂下陷。对点训练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外力作用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物理风化)、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外力作用(1)物理风化概念:指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显著,昼夜温差越大,物理风化作用越强。包括:①温差风化(热力风化);②冰劈作用;③层裂作用;④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①温差风化: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引起岩石破裂的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长期的昼夜、季节性温差变化的影响下,岩体表里受热不均,胀缩交替,反复进行,致使岩石表里间产生裂隙甚至崩解成碎块。若岩石中矿物的热膨胀系数各不相同,温差变化,还会削弱矿物间的结合力,致使部分矿物脱落。(1)物理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②冰劈作用: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1)物理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③层裂作用:上覆岩层被剥蚀后,致密块状岩浆岩(如花岗岩)由于释重减压而产生向上和向外侧的膨胀作用,形成与岩体表面大致平行的“洋葱式”分离薄层,又称层状剥落。(1)物理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④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岩石裂缝中的含盐溶液易于饱和而结晶。结晶时体积增大,对两壁也施加压力。当空气湿度增加时,已结晶的盐类又潮解为溶液,进一步渗入岩石内部。盐类的结晶-潮解反复进行,使岩石破裂。(1)物理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背风面风化强向陆侧风化强思考:背风面和迎风面盐风化强弱关系?

向陆侧和向海侧盐风化强弱关系?

并分析其原因。①受风力和重力影响,盐类向背风面一侧运动聚集;②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盐类易结晶。①向海岸岩石表面更湿润,盐类难以结晶析出;②海水冲刷岩石表面,带走盐类;③干湿交替周期短,含盐溶液渗入和盐分析出时间短,不利于盐分积累。向海侧风化弱迎风面风化弱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球形。典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2)化学风化概念: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和有机体的生物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过程。如含铁矿物在水和空气的作用,氧化成褐色的氧化铁,在丹霞地貌中这种现象常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化学风化的方式可归纳为: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盐化作用;

e.氧化作用。主要发育在潮湿、温暖环境中,作用广泛而强烈,是自然界主要风化作用之一。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2)化学风化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

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地衣分泌地衣酸(3)生物风化1.风化作用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作用的影响a.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保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b.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c.风化产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1.风化作用外力作用2.侵蚀作用:风、流水、波浪、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冰川侵蚀外力作用(1)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雅丹地貌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黄土高原长江三峡侵蚀(物理)溶蚀(化学)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河谷、“V”型谷、坡面破碎、千沟万壑湿润、半湿润地区云贵高原(2)流水侵蚀:主要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常见地貌:挪威峡湾角峰(3)冰川侵蚀:主要发生在高纬、高山地区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常见地貌:冰斗刃脊(3)冰川侵蚀:主要发生在高纬、高山地区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挪威盖朗厄尔峡湾峡湾特点:深入陆地,岸壁陡峭,水深较大,风平浪静峡湾是由于冰川把地面刨蚀成巨大的谷地而形成的,当谷底低于海平面时,海水侵入后就形成了沿海地带幽深的峡湾。冰川侵蚀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3)冰川侵蚀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4)海浪侵蚀:主要发生在沿海岩质海岸地区2.侵蚀作用:外力作用侵蚀作用和风化作用区别1、对象不同:风化的对象是岩石,侵蚀的对象是岩石或风化物。2、时间差异:风化一般比较缓慢,不易察觉

侵蚀一般较剧烈,有时是可见的,如雨水侵蚀地表,有些侵蚀也很漫长。3、顺序不同:一般风化在前,侵蚀在后。4、结果不同:风化使岩石变碎、变小,但留在原地;

侵蚀的结果将被侵蚀的的物质带走。一般情况下判断两者:有没有将碎块带离作案现场,没有则大多为风化作用,有则为侵蚀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风化,有时候碎块也会离开原岩体,但属于重力坠落。因此,如果岩石被发生变化或破碎,但停留在原地,它被称为风化。如果风化岩石的碎片被移走,它被称为侵蚀。风力搬运流水搬运搬运作用为一个过程,不形成地貌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即为搬运作用。外力作用冰川搬运海浪搬运搬运作用为一个过程,不形成地貌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即为搬运作用。外力作用无分选性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外力作用形成沙丘和黄土高原分布: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特征: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分选性好。沙丘黄土高原4.堆积作用:风力堆积外力作用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形成冲积扇(出山口)、河漫滩(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特征: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分选性好。4.堆积作用:流水堆积外力作用4.堆积作用:流水堆积类型形成地貌特点示意图冲积扇河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分散,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地势较平坦、宽广。三角洲河流携带泥沙到达入海口;河口处地形平坦,海水顶托,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加上海浪对河口侵蚀搬运能力弱,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外力作用冰碛湖冰川堆积冰川消融以后,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堆积物不具有分选性,即堆积物颗粒棱角分明、大小混杂分布:高山和高纬地区4.堆积作用:冰川堆积外力作用冰碛(qì)丘陵:冰川消融后,所携带的物质在地面堆积所形成的山丘状地形。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最典型的地区为欧洲的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冰川堆积外力作用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砾滩沙滩泥滩外力作用分析某一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①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②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堆积作用。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掌握外力作用的三大影响因素外力作用[典例]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第1次喷发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山地台地→平顶山→尖顶山流水切割、侵蚀时间最长侵蚀程度最大第2次喷发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山地台地→平顶山流水切割、侵蚀时间较长侵蚀程度较大第3次喷发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台地流水切割、侵蚀时间最短侵蚀程度最小侵蚀程度越严重,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典例]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岩浆喷出冷凝侵蚀作用不同侵蚀程度的产物在同一地区同时存在,说明在第一次侵蚀后又发生了岩浆喷出(旧物质继续侵蚀、新物质侵蚀开始)多次喷发(2022·辽宁高考)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2022·辽宁高考)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A.海岸沙B.河流沙C.洪积物D.冰碛物地质学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进”,反之称为“海退”。海水在向陆地推进或退却的过程中,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会随水深深度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深度越深,沉积物颗粒越小。下图示意海进或海退时形成的沉积序列,图中aa′、bb′表示垂直剖面,1、2、3、4表示海面位置的时间变化顺序。据此完成3~5题。3.根据材料图文信息可判断(

)A.图a表示海进过程,图b表示海退过程B.形成图a沉积序列过程中海平面下降C.图a陆地面积缩小,图b陆地面积扩大D.形成图b沉积序列过程中地壳上升地质学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