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_第1页
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_第2页
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_第3页
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_第4页
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一、本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对于个体工商户这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个体工商户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的法律保障和规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包括其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合同关系、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以期为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指导。通过深入解读《民法典》的相关条款,本文旨在帮助个体工商户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依法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二、《民法典》对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民事法律汇编,对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所有民事主体的权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保护。对于个体工商户这一特殊的市场经济主体,《民法典》不仅赋予了其平等的法律地位,更通过一系列规定,确保了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民法典》在总则编中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它规定了个体工商户作为民事主体,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个体工商户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可以享受到与其他类型企业相同的法律保护。《民法典》在合同编中对个体工商户的合同权益进行了保障。它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在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平衡保护。同时,对于个体工商户因合同产生的纠纷,《民法典》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民法典》还在物权编、侵权责任编等部分,对个体工商户的财产权益、知识产权等进行了全面保护。它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对其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同时对于侵犯个体工商户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赔偿标准。《民法典》通过一系列规定,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护。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个体工商户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三、《民法典》对个体工商户的特殊保护《民法典》不仅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保障,还针对其特殊地位和所面临的特殊挑战,提供了一系列特殊保护措施。《民法典》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主体地位。在民法典中,个体工商户被明确认定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同等的法律地位。这意味着个体工商户在参与民事活动、签订合同时,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受歧视。《民法典》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合同保护。在合同中,个体工商户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谈判地位不平等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民法典》规定了一系列保护个体工商户合同权益的条款,如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旨在确保个体工商户在合同交易中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民法典》还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识产权成为个体工商户的重要资产。《民法典》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转让等规则,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防止其知识产权被非法侵犯。《民法典》还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民法典》通过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费用等方式,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有助于减轻其诉讼负担,维护其合法权益。《民法典》对个体工商户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和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个体工商户也应积极学习和运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四、《民法典》实施后个体工商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民法典》的实施,无疑为我国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法典,不仅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保障,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挑战方面,个体工商户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法律规定,确保经营行为的合法性。例如,《民法典》对于合同、物权、人格权等方面的规定更加细致和严格,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法律风险的防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个体工商户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机遇方面,《民法典》的实施也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法典》更加注重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如合同权益、知识产权等,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民法典》的实施也促进了市场环境的公平和透明,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民法典》的实施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因此,面对《民法典》的实施,个体工商户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和帮助,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五、结论《民法典》对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无疑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这部法典不仅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也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明确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加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个体工商户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民法典》对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并非尽善尽美。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案例,不断完善和补充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自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民法典》对于个体工商户的对待体现了公平、公正、平等、诚信等法治精神,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未来,我们期待在法治的轨道上,个体工商户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参考资料:个体工商户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零售个体工商户,它们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个体工商户在税收负担方面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本文以零售个体工商户为例,探讨其税负问题,旨在为优化税收政策,减轻个体工商户负担提供参考。直接税收负担:零售个体工商户的直接税收负担包括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税收的缴纳直接影响到个体工商户的盈利水平。间接税收负担:间接税收负担主要包括各种附加税费、社保费用等。这些负担虽然不是由个体工商户直接缴纳,但最终会以各种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影响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效果。税负结构的影响:不同的税负结构会对零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决策和利润产生影响。例如,增值税税率的高低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销售和市场份额。对个体工商户自身的影响:过重的税收负担可能挤压零售个体工商户的利润空间,降低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个体工商户的倒闭。对消费者的影响:过高的税收负担可能推动商品价格上升,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影响消费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内需的效果。对社会就业的影响:零售个体工商户通常是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税收负担可能导致小微企业的生存困难,从而影响社会就业市场的稳定。优化税收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根据零售行业的特性制定更为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例如,可以考虑适当降低零售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以减轻零售商的税负压力。简化税收征管:简化税收征管程序和流程,降低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成本,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对于那些在促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零售个体工商户,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发展。完善社保体系:通过完善社保体系,减轻零售个体工商户在社保方面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经营和发展中去。总体来说,过重的税收负担可能会对零售个体工商户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税收政策,简化税收征管,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完善社保体系等,以减轻零售个体工商户的税负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如何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又能促进零售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个体工商户条例》是由国务院于2011年4月16日发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法规。2022年10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体工商户条例》同时废止。《个体工商户条例》已经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现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一)第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第十四条修改为:“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五条:“登记机关将未按照规定履行年度报告义务的个体工商户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六条:“登记机关接收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和抽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已经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价格改革和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6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根据2014年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条为了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第三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登记机关按照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下属工商行政管理所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登记。第五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监督和管理。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经营场所、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创新、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持、便利和信息咨询等服务。第七条依法成立的个体劳动者协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维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引导个体工商户诚信自律。第八条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应当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申请人应当提交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和经营场所证明。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包括经营者姓名和住所、组成形式、经营范围、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使用名称的,名称作为登记事项。(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登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二)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性内容进行核实的,依法进行核查,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三)不符合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国家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条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第十一条申请注册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登记事项属于依法须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许可证明。第十二条个体工商户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第十三条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第十四条登记机关将未按照规定履行年度报告义务的个体工商户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第十五条登记机关接收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和抽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十六条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办公场所,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和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收费标准等事项。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为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和办理登记提供指导和查询服务。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第十八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个体工商户集资、摊派,不得强行要求个体工商户提供赞助或者接受有偿服务。第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个体工商户所需生产经营场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第二十条个体工商户可以凭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明,依法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申请贷款。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与招用的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得侵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二条个体工商户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注册登记,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4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第二十三条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二十四条在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有效期内,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吊销、撤销个体工商户的行政许可,或者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的,应当自吊销、撤销行政许可或者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登记机关,由登记机关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第二十五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个体工商户管理工作的信息交流,逐步建立个体工商户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十六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或者侵害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七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台湾地区居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第二十八条个体工商户申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为其提供便利。第二十九条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第三十条本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87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从中国政府网获悉,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工商总局负责人就《个体工商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是取消了暂行条例规定的一些不适当限制,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人数的限制。暂行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根据经营情况请二个帮手;有技术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带五个学徒。条例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的人数限制;同时增加规定:个体工商户申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为其提供便利。取消了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身份限制。暂行条例规定的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人员范围为“有经营能力的城镇待业人员、农村村民以及国家政策允许的其他人员”,条例扩大为“有经营能力的公民”。放宽了经营范围。暂行条例规定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的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条例根据国务院已有的政策规定,明确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市场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的,登记机关应依法予以登记。取消了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暂行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管理费。根据国务院2008年批准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精神,条例取消了征收管理费的规定。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服务措施,主要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经营场所、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创新、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持、便利和信息咨询等服务。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办公场所,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和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收费标准等事项,并为申请人提供指导和查询服务;同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对登记机关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凭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明,依法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应当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为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提供便利。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监督和管理。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二是为维护个体工商户所招用从业人员的权益,规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与招用的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得侵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工商总局负责人就《个体工商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答:国务院1987年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对个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户数达389万户,登记从业人员767万人,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需要对暂行条例进行全面修改,为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法制保障。一是取消了暂行条例规定的一些不适当限制,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人数的限制。暂行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根据经营情况请二个帮手;有技术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带五个学徒。条例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的人数限制;同时增加规定:个体工商户申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为其提供便利。取消了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身份限制。暂行条例规定的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人员范围为“有经营能力的城镇待业人员、农村村民以及国家政策允许的其他人员”,条例扩大为“有经营能力的公民”。放宽了经营范围。暂行条例规定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的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条例根据国务院已有的政策规定,明确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市场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的,登记机关应依法予以登记。取消了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暂行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管理费。根据国务院2008年批准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精神,条例取消了征收管理费的规定。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服务措施,主要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经营场所、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创新、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持、便利和信息咨询等服务。登记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办公场所,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和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收费标准等事项,并为申请人提供指导和查询服务;同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对登记机关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凭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明,依法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应当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为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提供便利。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监督和管理。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二是为维护个体工商户所招用从业人员的权益,规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与招用的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得侵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单个自然人申请个体经营,应当是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家庭申请个体经营,作为户主的个人应该有经营能力,其他家庭成员不一定都有经营能力。个体工商户享有合法财产权,包括对自己所有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据法律和合同享有各种债权。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24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4%,支撑了近3亿人就业。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22万户,同比增长4%。作为产业链和消费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个体工商户的稳定发展守住了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气,维持了亿万家庭的生计,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单个自然人申请个体经营,应当是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家庭申请个体经营,作为户主的个人应该有经营能力,其他家庭成员不一定都有经营能力。个体工商户享有合法财产权,包括对自己所有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据法律和合同享有各种债权。第五十四条【个体工商户的定义】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第五十六条【债务承担规则】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第三百九十六条【浮动抵押】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确定时的动产优先受偿。个体工商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个体工商户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个体工商户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持续增长的个体工商户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重要支撑;个体工商户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2022年1至8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新设个体工商户增幅分别达到5%、4%。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进行核准登记。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家庭,凡是要进行个体经营的,都须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且经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核准登记,颁发个人经营的营业执照,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个体工商户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包括手工业、加工业、零售行业以及修理业、服务业等。对此,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依法在法律规定和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充分享有自主经营权利,并经批准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以便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享有名称权,其他任何人不得侵犯。在经营活动中,没有起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经营者的姓名作为经营者的名义,这种经营者使用的姓名实际上已经与自然人本身的姓名有所区别,具有字号的含义。(一)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进行经营的,其所负债务就是个人债务,应当以其个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与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没有关系。(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的,无论是其收益还是负债,都是家庭共有财产,对在个体经营中负担的债务,应当以家庭的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三)个体工商户在经营中无法区分是个人经营还是家庭经营的,应当按照有利于债务人的原则确认,认定为家庭经营,以家庭财产承担。案例:林某等诉胡某股权转让纠纷案——台商投资内地个体医疗诊所的法律效力【裁判要旨】2006年以来,大陆在医疗领域的惠台措施不断出台,台商纷纷投资大陆医疗机构。但投资医院的门槛较高,许多台商大多以隐名投资者身份进入个体诊所或门诊部。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加,纠纷接踵而至。本案是关于转让医疗门诊部的纠纷,转让合同是否因违反投资导向而无效就成为本案争议焦点。从投资导向角度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签署后,某市的地方法规规定台商可以投资医疗机构。从工商变更登记角度看,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以变更,医疗门诊部的法定代表人也可以变更,投资权益理应可以转让。从隐名投资角度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外商投资所签订的隐名投资协议是有效的,除非违反投资导向、违反效力性强制规范。福建省某市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5月24日,原告林某、王某与被告胡某就被告将其持有的某市思明瑞安诊部及其内部资产的股份转让给原告事宜,签订了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2010年5月26日、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被告收到原告购买瑞安诊部款项分别为5万元、15万元、15万元、15万元,合计50万元整。2010年6月1日,原告的代表郭大祺与被告的代表叶春梅办理了交接手续,移交了门诊部公章、票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开户资料、心电图机及B超机的检定合格证书、六本医师执业证书等。某市思明瑞安诊部系私人开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原为胡某。2010年7月15日,胡某辞去该门诊部法定代表人职务,由唐舒静担任法定代表人。变更申请资料中,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记载申请变更事项是法定代表人,申请变更登记理由是“便于管理,聘用唐舒静为法人代表”,由被告胡某在申请书上签字。变更登记资料还包括一份存款证明,内容是以唐舒静名义于2010年7月5日13:40在平安银行某市分行存款100万元。唐舒静担任该门诊部法定代表人系原告指定;上述存款证明系原告安排办理,资金由原告提供。2011年3月14日,该门诊部的法定代表人又变更为原告指定的李芳宏。另查明,2010年5月20日,某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做出厦劳社监行决字第057号处罚决定书,对某市思明瑞安诊部作出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资格等处罚决定。原、被告在签署本案讼争转让协议之前,原告已经知道前述行政处罚决定。原告接管该门诊部的经营管理后,还提出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原告林某、王某诉称,2010年5月24日,原告与被告胡某签订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双方约定:被告将其持有的某市思明瑞安诊部及其内部资产的股份转让给原告。该转让协议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合同。由于被告的过错,造成了原告经济上的损失,所以,被告应赔偿原告的全部经济损失。故原告诉请:确认原被告之间签订的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无效;被告返还给原告股权转让款50万元并支付利息损失(自支付之日起至被告返还之日止,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06%计算,暂计03万元);被告赔偿造成原告的损失(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装修费/购置办公设备),暂计97万元;被告支付全部诉讼费用。福建省某市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认定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的效力问题,第一,某市思明瑞安诊部登记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经济性质属于个体工商户,其投资者本应依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97217)'>关于个体诊所和个人行医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个字123号)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变更应符合《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或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的有关规定。第二,《个体工商户条例》及《某市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规定台湾同胞可以在大陆/某市投资设立个体工商户。第三,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单独转让、出卖等行为,而并未涉及医疗机构的投资权益是否可以整体或部分转让的事宜。投资权益转让中涉及许可证登记事项的变更,不是该条例禁止范围。第四,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中,大陆方面承诺医院服务向台湾服务提供者开放。大陆允许台湾同胞投资于医疗卫生行业,并未禁止或限制台湾同胞投资于个体诊所或门诊部。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第七条规定台湾同胞投资,可以采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投资形式。《某市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第三条规定:“台湾同胞在本市投资,享受居民待遇,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享受优惠待遇。”大陆居民可以申请开办个体诊所或门诊部,那么,台湾同胞享受居民待遇也应有此权利。该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设立医疗机构。”此处使用“医疗机构”而非“医院”的概念,医疗机构当然包括个体诊所或医疗门诊部。第五,本案许可证多次变更登记的事实证明,原告所指定的大陆人员顺利担任了某市思明瑞安诊部法定代表人,因此,医疗机构投资权益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可以以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方式转让。第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15条规定:“合同约定一方实际投资、另一方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一方当事人仅以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者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参照该规定,台湾同胞以隐名投资的方式投资于个体诊所亦与法不悖。至于原告以何人名义进行投资,与被告无关;两原告之一若欲以自己名义担任法定代表人,可报请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因此,本案中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有效。虽然该院如此认定,但该院并不鼓励台湾服务提供者以隐名投资方式投资个体诊所或医疗门诊部。隐名投资不利于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易引发纠纷。综上,原告向被告支付了转让门诊部的款项,被告已向原告指定人员移交了经营门诊部所需证照、印章、资产等,门诊部的法定代表人亦按照原告的指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故双方已诚信地履行了本案某市思明瑞安诊部股权转让协议书。原告诉请确认本案协议无效,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相应地,原告基于合同无效而提出的返还转让款及赔偿损失的请求既失去了诉讼基础,应予驳回。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林某、王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服从判决,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当下,台商是否获准投资内地个体诊所或门诊部,能否以受让全部或部分投资份额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以及台商隐名投资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这些问题不仅我国各地卫生主管部门有不同意见,而且审判实践中对此处理不一。因此,探讨台资隐名进入个体诊所的合法性问题,对指导台商投资于这个行业具有现实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此类合同无效。此观点认为,台资准入个体诊所或门诊部事宜尚无直接可适用之法律规范;国家政策对于是否向台湾投资者开放投资个体诊所或门诊部这个具体领域尚不明确。即使台资准入个体诊所、门诊部,依照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也禁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转让或买卖。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一中民终字第412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转让许可证的合同无效;某市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厦民初字第25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未经卫生和外资审批的合同无效。我国对于外商投资设立医院的门槛较高,除对香港和澳门的投资者外,{1}未向其它境外投资者开放个体诊所、门诊部。根据商务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2章的设置条件,外资准入医院的条件如下:投资总额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外方投资者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此准入门槛,上述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案例中台湾居民作为个人,仅投资了人民币几十万元,不管是从投资主体还是投资总额的条件出发,都不符合准入条件。对台优惠政策是在海峡两岸协商的基础上逐步赋予的。在ECFA附件四中,大陆方面只承诺开放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合资、合作医院;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独资医院,{2}大陆方面没有承诺台商可以投资个体诊所、门诊部。到2010年12月30日,卫生部公布《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独资设立医院管理暂行办法》,没有关于允许台资进入个体诊所、门诊部的规定。优惠政策、开放程度,是海峡两岸协商的结果,不可以由基层具体行政部门决定给予或由司法机关推定。再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一中民终字第4125号民事判决书便援引该规定判决关于诊所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合同无效。该院审理本案认为:案涉协议内容应认定天人信和诊所与王慧英之间实质是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是规避我国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天人信和诊所的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双方签订的聘任协议书应认定无效。某市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厦民初字第243号民事判决书中判决认定台资进入医疗应满足法定条件,该案由于双方合作的主体、投资总额两个方面均不符合《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2章的设置条件,故合同无效。{3}合同有效说认为,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合同无效的情形限缩在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范这样狭窄的范围内,更何况大陆没有禁止台商投资这个领域,故台商可以成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以进入医疗行业,两者相结合,可以推断台商可以开办个体诊所、门诊部。某市的地方法规还明确规定台商可以投资于医疗机构,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规定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包括个体诊所。当然,台商也可以以受让投资份额的方式投资于这个行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表明外商可以隐名投资,本判决亦采纳此观点。在合同法颁布前,人民法院判决合同无效的自由裁量权可谓太大,一般性的违法,例如普通的超越经营范围,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法颁布后,人民法院判决合同无效的情况大量减少。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过了大约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14条指出:“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2009年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人民法院应当注意区分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不得委托他人经营的规定就属于行政管理性规章,仅作为行政执法依据,而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有关合同效力的依据。相应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隐名投资合同效力问题也不再坚守须经行政审批方有效的古板立场,而在《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15条中认可了此类合同的效力。因此,某市中院在2004年针对合伙开办个体诊所案件的裁判理念已经严重过时了。合同法理论及司法解释的更新,已不允许再这样过度干预合同效力。台资可以在大陆创办个体工商户。大陆部分城市试点开放港澳台居民开办个体工商户,经过五六年的试验,某市于2006年1月18日开始试点。国务院即废除《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颁布了《个体工商户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11月1日生效。该条例第27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台湾地区居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因此,台商投资创办个体工商户已没有法律障碍。虽然上位法仅规定台资准入医院,未明确规定台资是否准入个体诊所,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明文规定台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包括个体诊所;某市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台湾同胞可以投资医疗机构。即将生效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7条所指国家有关规定,专家理解应该主要是指符合投资导向的规定。依照《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2章的设置条件,外资可以进入医疗行业,但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外资主体必须是法人,外商个人、内地个人均不能作为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主体;二是投资数额也必须达到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三是应以合资或合作方式成立医疗机构,办理卫生和外资两项审批。在ECFA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中,大陆方面承诺开放医院服务,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合资、合作医院;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独资医院。{4}因此,大陆允许台湾同胞投资于医疗卫生行业,并未禁止或限制台湾同胞投资于个体诊所。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第七条规定:“台湾同胞投资,可以采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投资形式。”这里的“其它投资形式”为地方立法允许台资进入个体诊所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在内地与香港、澳门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发布后,广东省卫生厅于2008年12月31日发布通知,取得内地医师资格的港澳居民自2009年1月1日起可以独资设置门诊部。{5}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9年12月10日发文更明确规定台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包括个体诊所。{6}在ECFA颁布的背景下,某市市人大修订《某市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其中有两个修订条文与台湾同胞投资与个体诊所直接相关。第3条规定:“台湾同胞在本市投资,享受居民待遇,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享受优惠待遇。”大陆居民可以申请开办个体诊所,那么,台湾同胞享受居民待遇亦有此等权利。该条例第13条明确规定:“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设立医疗机构。”此处使用“医疗机构”,而非“医院”的概念,医疗机构当然包括个体诊所、门诊部。至于大陆方面其它地区,某市以外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根据先行先试的政策,依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7}为台商办理个体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信大陆方面将逐步乃至于全面开放台湾同胞投资于个体诊所。再次,正确解释相关概念,《某市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规定允许台商投资于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进行文意解释,该概念包括医院、个体诊所和门诊部,就可以得出台商可以投资门诊部。假设该概念不明确,依照类推适用法律的方法,也很容易解决台商是否可以在某市投资门诊部的问题。既然CEPA已经明文承诺港澳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内地开办个体诊所,且台商与港澳商人都属于我国不同行政区域内的投资者,那么,可以类推得出如下国务院及有关行政部门明文准许台资进入个体诊所应该指日可待。广东省有关行政法规规定台商可以投资于个体诊所,那么,福建省应该也明文规定台商可以投资个体诊所。如果某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类推适用CEPA及参考广东的做法向台商颁发个体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营业执照亦不违法。事实上,某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6年1月发布的《台湾居民在某市市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就规定台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参照港澳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的营业范围,而港澳居民开办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包含个体诊所在内的25类,这样,在某市申办台资个体诊所是合理合法的。以合伙投资的方式投资于个体诊所也合理合法。我国现有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都具有合伙的性质,{8}既然台资个体诊所可以获准,那么,以台资私营企业、台湾同胞之间合伙或者台湾同胞与大陆居民之间的合伙等方式投资于医疗门诊部都可以获准。本案中,台湾居民持有全部投资份额且不担任法定代表人应该符合投资政策。个体诊所作为个体工商户类型之一,依照有关规定,可以办理包括经营者变更(即投资权益转让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机构的转让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转让既有包容关系,也有本质区别。《个体工商户条例》及《某市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规定,台湾同胞可以在大陆/某市投资设立个体工商户。思明门诊部登记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经济性质属于个体工商户,其投资者本应依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97217)'>关于个体诊所和个人行医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个字[2007]123号)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变更符合《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或《个体工商户条例》第10条和第11条的有关规定。应该正确理解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该规定禁止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单独转让、出卖等行为,而并未涉及医疗机构的投资权益是否可以整体或部分转让的事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变更个体诊所的法定代表人方面所执行的审查标准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个体工商户负经营者、企业法人的股东变更所掌握的标准是类似的,例如,要审查新的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资信状况。思明门诊部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事实证明,台商所指定的大陆人员顺利担任了思明门诊部法定代表人,证明经过审批,个体诊所是可以转让的。推敲上文合同无效说所援引北京天人诊所无效承包合同案,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说理可推演出裁判的精神是禁止无资金、财产而仅仅就《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转让,并不是禁止医疗机构的转让。司法实践中也有支持合议庭观点的裁判。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浙杭商终字第643号民事判决书,在郑武与俞振伟等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中认为:“案涉方埠卫生院20%的股权系经郑武、俞振伟和汪学增三方协商达成意思一致后以协议方式进行转让,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定,该院认定郑武、俞振伟和汪学增之间就案涉方埠卫生院20%的股权转让事宜达成意思一致后即存在合同关系,对各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该案一审法院判决股权转让合同无效,二审法院明确判决股权转让合同有效,并且当事人解除合同的通知有效。这个案件对本案的处理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由于上位法及国家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台商可以在大陆设立个体诊所,某市的地方性规章似乎也有争议,故部分台商采取隐名投资的方法进入个体诊所。即便如此,有关投资合同仍然有效,因为,大陆法律也没有禁止台湾居民投资于个体诊所。法律没有禁止的,公民就可以作为。自2010年5月起,外商隐名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司法认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15条规定:“合同约定一方实际投资、另一方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一方当事人仅以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者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投资者请求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依据双方约定履行相应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双方未约定利益分配,实际投资者请求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向其交付从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收益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向实际投资者请求支付必要报酬的,人民法院应酌情予以支持。”虽然隐名投资已有司法解释作为合同有效的依据,但专家并不鼓励台商隐名投资,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工商管理规定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不得委托他人经营的规定,属于行政管理规章,不足以认定合资、股权转让等合同无效,却是行政处罚的依据。综上,大陆方面的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台资可以申办个体工商户,并承诺向台湾服务提供者开放医院服务,且广东明文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包括个体诊所,某市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台商可以投资医疗机构,某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规章规定某市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参照港澳投资个体工商户,而CEPA早就开放个体诊所给港澳居民,那么,台资进入个体诊所这个小小的投资领域的合法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专家建议,台湾服务提供者直接向大陆/某市的卫生主管部门申办个体诊所;对于过去因误解而采取隐名方式进行的投资,应尽快办理变更登记,改为显名投资,以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处罚。同时,行政主管部门也尽量不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的处罚方式。(文/曹发贵(一审主审法官);作者单位:福建省某市市中级人民法院)与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时中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不到1万户,占市场主体比重不足1%。个体工商户规模的不断壮大,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03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3。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迈上了1亿户。调查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