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双文本:《战国策》《史记》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战国策》《史记》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战国策》《史记》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战国策》《史记》_第4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战国策》《史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双文本专练…《战国策》+《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威王问于英敖子华日:“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育之身,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

稷者乎?”

莫敖子华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

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毂结斗于宫唐之上,

舍斗奔郢,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蒙毂献典,五官得法,

而百姓大治。此蒙毂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蹉,田六百畛。蒙毅怒目:'毂非人臣,

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虑无君①千?’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冒②。”

王乃大息日:“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口:“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若君王诚好

贤,此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摘编自《战国策・楚策一》)

材料二:

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

怀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陈轸季

为秦使齐,目:“王勿忧,请令罢之''即往见昭阳军中,目:“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

以贵之?"昭阳日:“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蹉。"陈轸日:“其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日:“令

尹。''陈轸日:“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臣请得譬之。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

相谓日:'数人饮此,不足以遍,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一人日:'吾蛇先成。'

举酒而起,目:'吾能为之尺。'及其为之足,而后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曰:'蛇鸟无足,

今为之足,是非蛇也。,仝芨担堂更攻邈感受数鳏漠.大遹星之上丕卫必安爰葭又移兵欲攻

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

后归,犹为蛇足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昭阳日:“善。”引兵而去。

(摘编自《史记•楚世家》)

[注]①无君:指不得仕。②无冒:指子孙不在显位。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00

o

今君相楚A而攻魏B破军杀将C功D莫大焉E冠之上F不可G以H加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谷,本意是不结果实,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所以绝后;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

谦。

B.“以忧社稷者乎”与“余岂虑无君乎”都使用了疑问语气词“乎”,但用法并不相同。

C.适,文中是恰好的意思。与成语“适当其冲”“适逢其会”中的“适”字含义都相同。

D.“蛇固无足”与“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敖子华推崇令尹子文,是因为令尹子文勤于政事,廉洁守法,安于贫困,是为国

家安危而忧虑的臣子。

B.楚都沦陷,君王公卿逃难,蒙毂潜回楚宫,背上楚国的离次大典逃亡,为楚昭王保

留了治国的法律依据。

C.莫敖子华追叙楚灵王的故事,指出君王的行为对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并劝谏楚威

王应“好贤”而“致之”。

D.为楚国冲锋陷阵的将士,按楚国军功法,最高可以得到上柱国将军官职,封上等爵

位,手执蛙玉的赏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

(2)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

5.昭阳将军是否符合楚威王所问求的“忧社稷者”?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日:“燕地方二千馀里,民虽不但作而足于枣

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

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

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

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

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日秦之攻

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

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小宇,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文侯日:“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目:“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

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

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仝隹为旦下傻劲有危趣是下丕听里着人必有直匡丕焦,_傕昆士

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

王日:"可。”目:“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日:“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

港等,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

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

且夫信行者,毋?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

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

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

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臣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听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佃作,是指从事农业、从事耕作。古文中与之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耕耘、稼稿、拽

耙扶犁等。

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楚

从亲”相同。

C.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D.“所以自为也”中“所以”一词的理解与《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

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番言辞成功说服燕文侯与赵国结盟。

B.苏秦指出赵国是燕国的地理屏障,燕国得益于赵国而免除了战乱,秦国不会明计攻

燕但难免暗中用计,联赵抗秦才是燕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

C.文本二中苏秦通过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参三个人物,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

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做“进取之臣”,不断自我完善。

D.苏秦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

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

(2)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10.有人说,大凡有成就的纵横家,绝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辩,定还有其他过人之处。请结合

材料,概括苏秦的“其他过人之处”。

参考答案:

1.BCE2.D3.D4.(1)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使自己的腰都

细起来),以致要倚着、扶着东西才能起立。

(2)齐国很畏惧您,您凭这些立威名身处高位也就够了,官爵也不可能再增加了。5.威王

所问求的“忧社稷者”是“为爵劝,不以禄勉”的大臣;昭阳将军被陈轸以“持满之术”劝说而放

弃征战,忧虑的是个人的生死、爵位、俸禄等,所以不符合威王所问求的“忧社稷者”。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今天您身为楚相来攻打魏国,己打败魏军杀死魏将,没有比这再大的功劳了,官职爵

禄不可能再增加。

“破军杀将”前省略主语“君”,句子结构完整,前后BC处断开;

“焉”是兼词,是“大”的后置状语,“焉”后E处断开。

故选BCEo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表疑问;表反问。句意: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吗?/我难道会去忧虑个人有无官

做吗?

C.正确。句意:陈轸恰好替秦国出使齐国。/正好对着冲要。/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

D.错误。都是“本来”的意思。句意:蛇本来没有脚。/我本来就觉得好笑,并不相信。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最高可以得到上柱国将军官职,封上等爵位,手执珪玉的赏赐”错误,由原文"陈轸曰:'其

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可知,最高可以到令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约食”,节食;“冯”,同“凭”,倚着,靠着;“冯而能立,式而能起”,互文手法,倚着、

扶着东西才能起立。

⑵“是”,这,这些;“居”,身处高位;“重”,增加。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今君相楚而

攻魏,破军杀将,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

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不若引兵

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可知,威王所问求的“忧社稷者”是“为爵劝,不以禄勉”的大臣;

昭阳将军被陈轸以“持满之术,,劝说而放弃征战,忧虑的是个人的生死、爵位、俸禄等,所以

不符合威王所问求的“忧社稷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直到我这一辈,真的有不贪求爵位,不贪求俸禄,

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吗?”

莫敖子华回答说:“过去有个令尹子文,他上朝的时候身穿简朴的黑丝绸衣服,在家的

时候身穿简朴的鹿皮衣服;天还没有亮他就起来等在了朝堂上,太阳落山了才回家去吃饭;

吃完早饭而顾不上晚饭,连一个月的粮食都没有储存。

“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关,攻入楚都。楚国国君逃亡,大夫跟随其后,

百姓流离失所。楚臣蒙毂在宫唐与吴军遭遇,蒙毂撇开吴军跑到楚都,来到楚宫,背上楚国

法律离次大典,乘船浮游于江上,逃到云、梦地区。后来楚昭王返回楚都,蒙毂献出了离次

大典,朝中官员便有法可依,因此百姓才得以治理。蒙毂立了大功,等于使楚国得以保全,

于是楚王封他为执珪,给他封地六百畛。蒙毂生气地说:‘我并不是一般贪图爵禄的大臣,

我是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个人有无官做吗?'于是他隐居

到磨山之中,直至现在仍然没有爵禄。”

楚王叹息道:“这些都是古人,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

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使自己的腰都细

起来),以致要倚着、扶着东西才能起立。如果大王真是喜好贤臣,上述这些贤臣,都是可

以被大王罗致来的。”

材料二:

十一年(前329),威王逝世,儿子怀王熊槐即位。

怀王六年(前323),楚国派柱国将军昭阳率军攻打魏国,在襄陵打败魏国。楚国又调军

攻打齐国,齐王十分担心。陈轸恰好替秦国出使齐国,(对齐王)说:“君王不要担忧,请您

允许我让他撤军。”于是陈轸立即到楚军中去会见昭阳,说:“我想听听楚国的军功法,打

败敌军杀死敌将的有功之臣将赏赐什么?”昭阳说:“授予上柱国将军的官职,封给上等爵

位,让他手执珪玉。”陈轸说:“楚国还有比这个更尊贵的赏赐吗?”昭阳说:“令尹。”

陈轸说:“今天您已经做了令尹,这是楚国最高的官位。我请您允许我打个比方。有人赠给

自己的舍人们一杯酒,舍人们说:'几个人喝这杯酒,不够喝的,请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

谁先画成就赏给谁这杯酒。'一个人说:'我先画好了。'举起酒杯站起身又说:“我能给

蛇添上尺。'等到他为蛇画好足时,后于他画好蛇的人夺过他的酒一饮而尽,说:'蛇本无

足,今天你替它添上足,这就不是蛇了。'今天您身为楚相来攻打魏国,已打败魏军杀死魏

将,没有比这再大的功劳了,官职爵禄不可能再增加。您又调动军队想要攻打齐国。齐国很

畏惧你,您凭这些立威名身处高位也就够了,官爵也不可能再增加了。每次都打胜仗却不知

适可而止的人,将会死于战事,死后爵位也要归还国君,这就像画蛇添足一样啊。您不如率

军返楚对齐施恩施德,这就是永处高位的策略啊。”昭阳说:“好吧。”于是率军离开齐国。

6.BDG7.D8.A9.(1)秦赵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

力,在后边牵制着他们,这就是燕国不受敌人侵犯的原因。

(2)大王以万乘之尊却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人显示自己与小人为

伍啊。10.①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②务实积极: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积极进取,

不拘于小节小信。③机智灵敏:拥有高识远谋,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对自身处境触觉敏锐。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在功劳方面使处在危亡之中的燕国存活了下来,可是您却不再

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

“今臣为足下使”,“臣”为主语,“为足下”作状语修饰谓语“使”,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

成句,B处断开;

“足下不听臣者”,判断句的主语部分,单独成句,前后断开,DG两处断开。

故BDG三处需要断句。

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相亲。/齐国与楚国合纵相亲。

C.正确。句意:不吃白食。/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

D.错误。两处“所以”都是“用来”的意思。句意:都是用来自我完善。/用来纵目四望,开阔心

胸。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错误,原文为“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秦国不能侵害

燕的道理很明显了,选项曲解文意。

C.“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错误,苏秦举三人的例子是为了

表明“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选项无中生有。

D.“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错,文中只强调他们讲策略、

知变通,不拘小信,恪守日常道德没有提及。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相毙”,相互杀伤;“全”,整个;“制”,牵制;“所以”,的原因;“犯寇”,受敌人侵犯。

(2)“下”,谦恭;“尊”,推崇;“示”,显示;“与……群”,与……为伍。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

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

'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

可知,苏秦直接指出燕王疏远自己的原因,并说明自己和燕王不同的地方,态度平和,据此

概括出,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

结合“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臣之趣固

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可概括出,务实积极:重功利而不重清

名,积极进取,不拘于小节小信。

结合“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外”“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

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可概括出,

机智灵敏:拥有高识远谋,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对自身处境触觉敏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苏秦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道:“燕国国土纵横两千

多里,即使人民不耕种田地,单是枣栗的收入也就够富了。这真是天然的府库啊!能够安居

乐业,没有战事,看不到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情景,没有谁比得上燕国。大王知道原因吗?

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面遮蔽着。秦国和赵国发动五次战争,秦

国胜了两次而赵国胜了三次。秦赵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

力,在后边牵制着他们,这就是燕国不受敌人侵犯的原因。况且秦国要攻打燕国,就要穿越

云中和九原,穿过代郡和上谷,远离几千里,即使攻克了燕国的城池,秦国也考虑到没法守

住它。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如今赵国要攻打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

几十万大军就会挺进到东垣驻扎了,再渡过薄沱,涉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