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_第1页
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_第2页
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_第3页
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_第4页
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标准规定了萝卜(Raphanussativus.L)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GB/T23416.1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GB/T23416.8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绿色防控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green2最后一次施用农药的时间到农产品收获时相隔的天数,可保采取种子处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使用优先选用包衣种子,对未包衣种子进行温汤浸种、药剂拌种中的将种子放入瓦盆内,缓缓倒入45℃~50℃清水中第一次间苗后,采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植物免疫增产蛋白3土地耕整前施用微生物菌肥40kg/667m2萝卜的遗株、枯枝、落叶、等残余物中,往往潜藏着很盆里,保持3cm~5cm深,每亩放一盆,在地老虎成虫发生期诱杀成虫,连续进行15d。使用食蚜瘿蚊(Aphidoletesaphidimyza)对蚜虫进行防治。蚜虫在害虫发生初期,阴天无),从开孔处飞出。注意:在害虫发生初期释放;4虫用白僵菌进行土壤处理,整地后播种前直接撒施于沟素类、苦参碱、苏云金杆菌、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叶5777777577777病757病76777777777777777777病77病77根8幼虫:幼虫共4龄,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绿色,合拢时呈3个连续的菱形斑纹。雄蛾体略小,菱幼虫、蛹、成虫各种虫态均可越冬、越夏,无滞育现象。全面积栽培季节)。一般年份秋害重于春害。小菜蛾的发育适温为20℃~30℃,在两个盛发并引起腐烂,降低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由于幼虫危9地点而异,在叶上的多为绿色或黄绿色,土墙或篱笆上的多为褐色,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灰黑色,顶角有三角形黑斑,在翅的中室外个黑色圆斑。后翅基部灰黑色,在翅的前缘近外方处有一黑斑,展一直线上。雄蝶翅色较白,基部黑色部分较小,前翅近后缘的圆斑成虫短距离迁飞,温度20℃~25℃,相对湿度76%以上有利其发生。被害处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第2龄食叶成孔洞和缺刻。地。幼虫活动缓慢,但老熟幼虫能爬行很远,寻找化蛹场所。多化蛹无翅孤雄蚜℃,超过25℃和相对湿度75%以上对繁殖不利。春秋季10余天完成1代,夏季4天~5天一代。每雌产若蚜60头~70头,数量增长快。病毒。萝卜蚜有趋嫩绿习性,多群集在蔬菜心叶及花序,寡食性,喜不规则网纹;体灰褐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分布大小不一而彼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达第4腹节后缘。腹部第4节~7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第5节~7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刻点;腹末端具短臀棘1对。不规则锯齿形亚外缘线灰色、其内缘在中脉有小黑点,外缘线黑色,外横线与亚外缘线间淡褐色,亚外缘线象。(4)环境因素。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蝇蛆以蛀食菜株根部及周围菜帮。受害轻的菜株发育不良,孵化,发生较重。萝卜地种蝇的成虫羽化后产卵于菜苗周围地面幼虫咬食种子刚发出的芽,或出土幼苗的根和嫩茎。为害特金针虫随着土壤温度季节性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春、秋两动,上升到表土层危害,形成两个危害高峰。夏季、冬季则向下合适,危害时间延长。当表土层温度达到6℃~20℃是金针虫适合的温度范围,此时金针虫因素。春季雨水适宜,土壤墒情好,危害加重,春季少雨干早危害幼虫将植物根部咬伤或咬断,为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呈刀光薄层粉,前胸背板侧缘中间呈锐角状外突,前缘密生黄褐色体毛。腹部圆成虫:蛴螬是金龟子幼虫,成虫触角为鳃叶状,前足呈半色,前胸盾板淡褐色。胸腹部各节上疏生黑色短刚毛,末节臀成虫:成虫体长1.8mm~2.4m成虫在田间、沟边的落叶、杂草,黄曲条跳甲幼虫在杂℃~30℃;喜潮湿土壤。),病原为十字花科霜霉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属鞭孢子囊生于孢囊梗上,由气孔伸出寄主表面,无色、无隔,作重复二病原为大孢白锈菌(Albugomacrospora(To-gashi)I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至球形,无色,萌发时产生5个~18个具双鞭毛的游高25℃,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18℃。期均易发病,尤以包心期发病较重。初发病时病株在烈日下表现情发展,病株整株萎蔫,早晚不能恢复并脱帮,病部由叶基向根嫩多汁组织及茎或根部。初呈水浸状或水浸半透明,后变褐软化腐烂,病原为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2根~8根逐渐整叶变黄干枯。发病严重时病菌沿叶脉和维管束向短缩茎和根根染病:萝卜肉质根受侵染后,透过日光可看出暗灰色病变,横病原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革兰氏阴性。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20℃~39℃;最适环境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萝卜根肿病仅危害根部。主要发生在侧根上,也有发生成肿瘤,肿瘤表皮光滑,圆球形或近球形,后表面粗糙,出现龟层中蔓延,使被直接侵染的细胞增大,并刺激周围的组织细胞不正大,形成形状和大小不同的肿瘤。肉质根受害多发生于根尖部病原为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大的细胞内长出大量鱼卵状排列的圆形或近实的团,休眠孢子囊团淡黄色,单个休眠孢子囊无色μm,平均2.9μm。休眠孢子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双鞭毛,能在水中短距离游动。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9℃~30℃;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19℃~25℃,相对湿度70%~98%,土壤pH5.4~6.4;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至成株期,发病潜萝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部或果荚。从苗病,发病初始出现针尖大小的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成褐色小斑,小稍凹陷。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能产生淡红色黏质物,即为病菌),菌纲、盘菌目、盘菌科。该病菌只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短杆状,(个~3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偶稍弯曲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5℃~38℃;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期为苗期至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天~5天。上,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萝卜根线虫危害萝卜根部后,直根上散),部与维管束组织接触,固着取食,周围被取食的细胞被诱导形成萝卜病毒病从苗期至成株后期均能发病。苗期染病,发沿脉失绿,进而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最后在叶点或条斑,重病株还会出现心叶扭曲、皱缩畸形,植株生长严重矮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花叶。重病株出现皱缩、矮化或半边皱缩,叶芜菁花叶病毒:病毒粒体为线状,长约680nm,病毒的钝化温度为55℃~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