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二 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二 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二 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二 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答丁端州①王安石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铜柱②虽然蛮徼接,竹符③还是汉家分。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④。【注】①丁端州:丁宝臣。据记载,其在越州“除弊兴利甚重,再迁太常博士,移知端州”。端州,今广东肇庆。②铜柱:铜制的界桩。③竹符:竹制的地方官的印符。④沈休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因老病身体逐渐消瘦,被用来指人消瘦的病体。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D.诗人以“南望苦”悬想友人思念自己以致心中凄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19.王安石写此诗回复丁宝臣,用以安抚友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答案】18.D19.①“莫嗟”开篇,直接劝导友人不必因荒远之地和离群索居而感伤。②“且喜”领起,以当地的风俗闻名岭北,有汉家官员在此驻守,来劝慰友人。③畅想友人秋天便可乘骑归来,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希望。④尾句以思念之情相呼应,用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来宽慰友人,带给友人心灵的慰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悬想友人思念自己”错,“相见会知南望苦”,那时候相见,你就会知道我每每南望遥思故人,心中也十分凄苦。应是诗人思念友人。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莫嗟荒僻又离群”,不要为在荒远之地离群索居而感伤。直接劝导友人不必因眼前的情况而感伤。“且喜风谣岭北闻”,暂且为它的风俗闻名岭北而高兴吧。“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代表与中原分境的铜柱虽是南方少数民族浇铸的,但还是有汉家的官员在那里驻守的。这是以当地的风俗闻名岭北,有汉家官员在此驻守,来劝慰友人。“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现在你的书信随着衡阳归雁而来,希望到秋天你就可以乘骑北归。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希望。“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那时候相见,你就会知道我每每南望遥思故人,心中也十分凄苦,现在身体就已经孱弱似沈休文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来宽慰友人,带给友人心灵的慰藉。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池口风雨留三日①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注]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春锄,故名,④临渊不羡鱼:临渊羡鱼”原意是面对着深渊,希望得到鱼,出自《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城经过三日风吹雨打,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B.颔联移情于物,描写白鹭“身闲而心苦”,实际暗含了诗人在闲散无权的处境下的苦闷与哀愁。C.尾联化用《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句,表达的情感与之相同。D.纵观全诗,可推知诗人善于从平常景观、生活琐事中展开联想,写景淡雅有致,颇具理趣。16.本诗颈联化用“临渊羡鱼”的典故,请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5.C16.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原比喻不能光有愿望而不去实践。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但一反其意,表明“临渊不羡鱼”的态度。

②委婉含蓄地表达他对荣利既不动心,更不汲汲以求,自甘贫贱、安于淡泊的思想感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及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C.“表达的情感与之相同”理解错误,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句,王羲之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在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黄诗尾联以“俯仰之间已陈迹”则是对失意情绪的自我开解,含有“世事瞬息万变,一切都会过去,不必太挂怀”之意。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和豪迈脱俗的胸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颈联以人起兴,颈联的诗意是: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诗人被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所触动,引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表明“临渊不羡鱼”的淡泊态度。②诗人黄庭坚此联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闪耀出思想的火花,“临渊不羡鱼”的态度委婉含蓄地也表达了自己对荣利既不动心,更不汲汲以求,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此联体现了诗人于寻常事物中获得了妙悟。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蘋洲:长满水草的沙洲。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代贺知章告老还乡,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开篇追忆往事,发表感慨。“谁记”二字转折强烈,充满对年华消逝、世事变迁的无奈。B.“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平和愤懑之情。C.尾句反用典故,用略带嘲讽的口气,打趣贺知章受皇恩得以清闲归乡。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6.陆游在作品中称自己为“渔父”,这和古诗词中传统意象“渔父”有何异同?【答案】15.B16.同:对渔钓生活的喜爱,尽情领略山水之乐。

异:传统意象中“渔父”潇洒悠闲,而陆游却是被迫投闲,骨子里仍是时时不忘“当年豪举”的爱国志士。【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直接抒发”错。这句是叙述,意在言外。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古诗词中传统意象的“渔父”,渔翁,打鱼的老人,以隐士形象为多,他们在自然山水中以垂钓为乐趣,是一个悠然自得的形象。本词中,“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封侯、渔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写出陆游仕途的坎坷失意。此词虽用了一半篇幅描绘渔父生涯,但陆游与张志和一类烟波钓徒全然不同。被迫投闲的渔父即使表面上再潇洒悠闲,骨子里仍是时时不忘“当年豪举”的爱国志士。正是这股内在的豪纵之气,贯注于全词,便在字里行间和转折推进中流露了一种强烈的不平、怨愤、牢骚和孤傲。结合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分析“渔父”意象即可。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②。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③,谁念幽寒坐呜呃④。【注】①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请恩泽:马周因替常何代写政治利弊得失条目而为太宗赏识,因此得到官职。③拏云:犹凌云,指志向高远。④呜呃:悲叹。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分写自己客中饮酒和主人奉觞祝酒,呼应题目,同时“零落栖迟”写出了自己飘零流落、滞留异乡的境遇。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想象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C.“空将”两句中的“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D.本诗运用了主客对话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18.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它们的情感有何相同点?《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7.C18.(1)相同: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2)不同:①《致酒行》结尾,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要求施展抱负的心情。诗人虽然感叹自己有迷失的魂魄,无法召回,但还是相信雄鸡一声则天下大亮,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不必总是唉声叹气。②《将进酒》结尾,表达了诗人在穷愁之境中狂放不羁的心情。诗人大声呼喊,要将手中名贵宝物都换成美酒,与友人一起排遣心中之愁。(慷慨豪迈、纵情享乐之情亦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这一说法错误,这里的“空”是“只是”之意,整句的意思是只凭纸上几行字。作者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是只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1)相同:《致酒行》一诗是劝酒致词之歌,通过对主父偃和马周两个古人故事的叙述,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后的哀愤之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情;《将进酒》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情。(2)《致酒行》结尾几句意思是,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但我深信雄鸡一叫,天下必大亮。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作者直抒胸臆,“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天下白”的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谁念”句,既是自我激励,也是对诗人以前的批判总,体展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将进酒》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口气很大,而且具有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可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表现了诗人在穷愁之境中狂放不羁的心情。福建省三明市优质高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背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壮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景,透露出惬意之情,《宾至》首联别用单向对话体,道出满腹的不乐意。B.《客至》领联从户外景转入院中之景,“开门”与“扫径”互文见义,是规格很高的礼节。C.《宾至》通篇无景,颔联“岂有”与尾联“还来”相呼应,开阖自然,情感表达曲折有致。D.《宾至》“再拜”的礼节,“佳客”的称呼,隐含客人身份的尊贵,显示对客态度的亲近。18.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面对“客至”“宾至”,杜甫的待客之道有哪些不同?从中透露出杜甫怎样的性格?【答案】17.D18.杜甫对“客至”,至真至诚,热情接待;对“宾至”,客套敷衍,敬而远之。

性格:潇洒随性,简傲清高。【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显示对客态度的亲近”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作者仍以表面的尊敬暗示对客人内心不卑不亢的疏远。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客至》与《宾至》虽同为待客诗,但诗中的待客方式和礼节却不尽相同。两首诗的题目均言“至”,但主语不同。许慎《说文解字》云:“宾,所敬也。”“客,寄也。”可见“宾”是表达敬重的称谓,而“客”则更显亲近,可作为心灵的依附和寄托。看来,杜甫在写这两首诗时带着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在写《客至》时不仅一语道明客人身份,还以“喜”字直抒开怀之态。《宾至》一诗则无任何题注,看似并非无意疏忽,而是不愿流露过多感情。《客至》首联写草堂周遭春水溶溶、群鸥做伴的生态环境。一个“春”字,在点明时间外多了一层喜悦之情。第二句借“鸥鹭忘机”的典故诉说开怀畅谈、喜上眉梢的欢乐。颔联写到院中溢满花香的小径未曾有人涉足,蓬草编织的房门亦不曾向人打开,“客”是首位光临寒舍之人,以自己的袍袖遮扫灰尘,为贤士带路,可见“开门”与“扫径”互文见义,是规格很高的礼节。颈联写延客就座时的体己话,言自己家偏远且贫穷,不能兼具各味,酒只是陈年未滤之酒。前句以示愧怍,后句拿出珍藏的旧醅与客共饮,其乐融融。尾联一诗表现为诗人的“野人献曝”。作者就客生情,另来一笔,以征询意见的口吻请出邻翁。前句“肯与”既显尊重,又将“邻翁”与“明府”联系起来,邀其同饮,是一群志趣相投之人的心心相印。诗人问而不答,戛然而止,诗结而意未结,但觉余音袅袅,情意不尽。杜甫对“客至”,至真至诚,热情接待。《宾至》首联则用单向对话体道出满腹的不乐意,“老病”“人扶”更显拜见之“难”。一个“难”字,看似身体无力,实乃心理抗拒,正是态度冷淡、礼数不周的显现。颔联沿用了十分见外的客套话。前句“岂有”反问,以“文章”二字道明来宾意图。造访者有目的而来,诗人疾病缠身却要与其谈文章功业。后句“漫劳”,暗示来访者莫要空费气力,暗示自己的不乐意。颈联依旧承袭颔联的门面话。前句以“竟日”暗含时间之长,厌烦之意闪烁可见。“佳客”这一称呼也以表面的尊敬暗示内心不卑不亢的疏远。后句的“粗粝”“腐儒餐”一方面真实反映了诗人流离与饥寒的境况,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薄待,足见无款待之意,未尽待客之谊。尾联诗人显然意兴阑珊,完全回避对方感兴趣的“文章”话题,提出去后院看药栏的建议,颇有打发之意。杜甫对“宾至”,客套敷衍,敬而远之。两诗中不乏相似景物和情节,杜甫却能同中别异,于细微处凸显区别,寄寓不同情感。二诗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杜甫对宾与客招待的天壤之别。无论从诗题、写景,还是待客之道、语气语调等诸多方面,都可见诗人对“客”的至真至诚与对“宾”的敬而远之。一直以来,杜甫都被视作一位具有远大抱负、广博情怀的诗人。关于他性格的其他方面,如终其一生都保持真纯坦率的天性,如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支撑清高与謇傲,却常常被人忽略。事实上,从《客至》《宾至》两首诗的解读中不难发现杜甫的潇洒随性与清狂傲骨。正是这种清狂,使他的人格得以独立,生命力更加顽强。事实上,杜甫在《客至》《宾至》两诗对比中表现出的清狂与适意是他坚持个性、不愿改变自我的表现。正因如此,才有他对社稷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才成就了杜甫的伟大。福建省宁德市五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三闾祠①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注】①此诗是诗人随军入黔,参与平定“三藩之乱”,途经湖南屈原祠时,凭吊屈原所作。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遥看江流蜿蜒,远山逶迤,然后将目光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