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秦州杂诗(其十五)①杜甫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②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③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④毛斑。[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因安史之乱,杜甫辞去朝廷官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此诗即他到达秦州暂住东柯谷期间所作。②塞门:边关。③庞公:东汉末年隐士。④镊鬓:拔掉鬓角上的白发。古人为出仕而常有此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还没来得及泛舟大海,就已经陷身于无尽的战火之间。B.“悠悠”本指时间长久,此处为反语,指诗人四处奔走躲避战乱的仓促窘态。C.颔联明写风吹叶落、秋雨不止的自然景象,实则抒无奈漂泊的凄凉悲切之情。D.颈联用典,借用阮籍的任性不羁和庞公的隐居选择,为尾联表白心志张本。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看待诗人的这一行为?(6分)15.B(悠悠,突出经历的战乱时间之长,并非反语;“仓促”于诗也无据)16.①尾联表达了诗人不愿做官的出世的想法。②但这只是杜甫一时的念头,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想入世,也不妨碍他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题弟侄书堂【唐】杜苟鹤①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①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指出弟侄虽身处世道纷乱之时,却仍能静守其心,谨守礼道。B.颔联紧承首联,运用借代的手法,既点明家乡饱经战乱,又突出弟侄的高洁品格。C.尾联含蓄劝勉弟侄要珍惜光阴,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D.本诗颇有现实主义特色,寄意深远,炼字精到,语言力求平淡/质朴无华。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妙处。(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含蓄劝勉”错误。并非含蓄,而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点明弟侄要珍惜光阴。故选C。16.【答案】①用词精妙,富有画面感。“摇”,摇晃、摇曳,写窗外竹子的影子在书桌上摇曳。“入”,传入、融入,写泉水发出汩汩之声,仿佛融入砚台中。②视听结合,富有意境美。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表现了书房环境的清幽高雅,侧面烘托弟侄谨守礼道,勤奋修业的形象特点。③承上启下(或过渡),富有结构美。清幽高雅的书房环境是弟侄心境的体现,既紧承前两联诗人对弟侄谨守礼道的高洁品格的赞美,又引出尾联对弟侄的劝勉。(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是说“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响”。从用词的角度看,“摇”,描绘出窗外的竹影在书桌上摇曳;“入”,想象泉水叮咚仿佛融入眼前的砚台中。描写了书堂清幽静谧的环境,可使读者感受到弟侄伏案苦读的形象,用词精妙,富有画面感。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看,“竹影”“书案”“砚池”,是视觉感知;“野泉声”,是听觉感知。此处视听结合,再现了侄子伏案苦读、砚池笔耕的修学情景,富有意境美,表现了书房环境的清幽高雅,从侧面烘托了弟侄谨守礼道,勤奋修业的形象特点。从诗歌结构的角度看,此联上承颔联“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表达了作者对弟侄勤勉好学、卓然高洁品格的赞美;并由此转入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表达了作者对弟侄的劝勉,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可见颈联承上启下(或过渡),富有结构美。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发萧萧卧泽中”与“镜中衰鬓已先斑”都表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感伤。B.“嚼齿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都是“徒然、白白地”意思。C.“细雨春芜”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营造了不同的氛围。D.“死去犹能作鬼雄”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相似的内涵。16.本诗是如何“书愤”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5.B16.①用典抒情。借苏武牧羊、张巡嚼齿的典故,使内心之“愤”表现得更为含蓄、复杂;②寓情于景。写春雨飘洒在上林苑,清冷的夜月照见洛阳宫的凄清之景,渲染烘托诗人内心之“愤”;③直抒胸臆。结尾两句,诗人内心之“愤”喷薄而出,情感充沛而强烈。【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B.“都是‘徒然、白白地’意思”错误,“嚼齿空”对应诗句意思是“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此处“空”指内无所有。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时,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手法:首先,作者用典抒情。“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一联,连用两个典故,分别是苏武牧羊、张巡嚼齿的典故,作者在此以苏武和张巡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痛恨。用典抒情让作者内心之“愤”表现得更为含蓄、复杂。其次,作者在诗中寓情于景。“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表面是写景,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上林苑”“洛阳宫”是西汉的皇家园林和宫殿,此处代指开封的北宋皇城,此时开封在金人的占领之下,作者借写上林苑和洛阳宫的凄清之景,渲染烘托诗人内心之“愤”。最后,作者在情感强烈到无以复加之时,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诗的结尾两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是说诗人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诗人内心之“愤”喷薄而出,情感充沛而强烈,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的决心。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①作者晚年因主和派力阻而被罢官,此词作于此时。②扬雄讽谏汉成帝之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托物起兴,实写秋叶飘零、蟋蟀低鸣的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B.“黯黯长安路”写通往京城之路暗淡无光,含蓄表达了对朝廷抗金决策的失望。C.词人突然想起战斗过的大散关和渭水之滨,此刻两地“如故”的状态让他欣慰。D.“轻舟”三句写词人欲归隐,而抗敌兵策无人托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隐忧。16.词的最后两句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和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词作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1)情感:年事已高哀叹,壮志难酬的愤懑。词人此刻被罢官,但年事已高,功业未就,不免生出“悔当年”和“衰鬓先斑”的悲叹。词人借扬雄讽谏之作,指自己也曾上北伐兴国之策,曾经自比“塞上长城”,如今却报国无门,内心顿生悲愤之情。(2)方式:①用典。《书愤》运用檀道济的典故,自比塞上长城,到头来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才能。本词使用扬雄上书讽谏典故,后悔立下报国志,“悔”中尽显愤。②直抒胸臆。《书愤》中的“空”“衰鬓”直接传递出年华空老、大业未就的遗憾。本词中“早信”“悔”也直接抒发年龄大、事无成的愤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此刻两地‘如故’的状态让他欣慰”错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中“忽记”,乃油然想起,猛上心头,“应”字是悬想,但愿“如故”,更担心能否“如故”,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选项曲解了词意。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文本的情感和抒情方式的比较和分析概括能力。从情感方面表达看:本词最后两句“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从“早信”“悔”等词看出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和《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抒发的情感别无二致,都是慨叹自己年岁已高,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抑郁愤懑之情。从抒情方式来看:这两处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本词中的“早信”“悔”两个字几乎是脱口而出,表达自己苦苦进谏,但不被采纳的悔恨之情,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和“衰鬓”都是直接表达自己年事已高,却功业未就的惆怅之情。另外,二者都引用了典故。本词运用扬雄讽谏汉成帝,而作《长杨赋》,表达自己忠耿进谏却不被采纳的抑郁悲愤;而《书愤》中运用檀道济的典故,表达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河南省许济洛平四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得古梅两枝戴复古老干百年久,从教花事迟。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谁能知我意,相对岁寒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绘了古梅的形象:历经百年,看似枯萎却不死,反而因病展现出奇异之美。B.颈联特写古梅稀疏的花朵和怪枝上的苔藓,凸显了梅树在岁月沉淀下的自然变化。C.尾联传递了诗人的孤独和感慨:在岁寒时节,只有凌寒开放的古梅了解自己。D.全诗以议论为主,辅以叙事和抒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16.诗歌蕴含哲理,能给人以启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古梅历经百年,看似衰老和凋零,却仍能开花。启示人们:老有所为,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②古梅在百年“岁寒”中展示出独特的美。启示人们: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坚韧不屈,展现生命之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以议论为主,辅以叙事和抒情”有误,全诗前三联都是在描绘百年古梅的形象,讲述这古梅老而不朽,似枯不死,因病成奇、苔封怪枝之事。以叙事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前三联意思是:梅花那苍老的枝干,看起来简直有百年之久;从而使梅花开放的事一拖再拖。这两枝梅花,似乎已经干枯,其实并未死去;因为多病,反而成就了梅枝不同寻常的情态。那稀稀落落的花蕊,仿佛是美玉绽放;而苔藓早已封盖了梅花不同凡俗的枝干。这三联诗人描绘了百年古梅的形象:老而不朽,似枯不死,因病成奇、苔封怪枝。尾联意思是:有谁能知道我的心意呢?我只有在一年严寒时节里,和古梅两枝无语相对。诗人描绘古梅,目的是在抒发胸臆,“谁能知我意,相对岁寒时”两句是诗眼所在。梅花香自苦寒来,隆冬腊月,冰天雪地,前花凋谢,唯独梅花傲霜斗雪,独吐芳香,这已非常难能可贵,然而老干百年、花事又迟的古梅,似枯不死、因病成奇,待到岁寒时,犹有“雪点”古怪枝,更是世上仅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曲靖师范学院《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木门项目安装合同范例
- 项目合作分红合同范例
- 饭店餐饮租赁合同范例
- 村会计聘用合同范例
- 酒店酒水代销合同范例
- 通风劳务施工合同范例
- 律师拟定正式员工合同范例
- 购买公司个人股合同范例
- 社会责任运行风险评估表
- SCL90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ppt课件
- 母线搭接螺栓及拧紧力矩施工记录
- 《写意菊花》PPT课件.ppt
-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29页)
-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PPT
- 商品-次品处理流程
- 湖南高考历年英语作文汇总
- 水电站压力钢管防腐施工方案
- 加油站罩棚拆除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