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2024年1月(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汉堡市位于波德平原北部,易北河下游,距北海入海口约120km,是中欧班列铁路桥头堡城市,常年在此工作的我国工程师记录了当地2023年“二立二分”日出日落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节气日出(北京时间)日落(北京时间)立春14:59:550:07:53春分13:19:521:27:13立秋11:47:183:04:06秋分13:07:281:17:231.汉堡市不在易北河入海口位置建城,主要是因为入海口()A.气候寒冷 B.冰土广布 C.河流冻结 D.地势低洼2.汉堡市所用时间的时区是()A.东一区 B.东二区 C.东三区 D.东四区3.根据工程师的记录,可以推测出汉堡()A.立春日出东北 B.立春日落西北 C.立秋日出东北 D.立冬日落西南【答案】1.D2.A3.C【解析】1题详解】汉堡市位于易北河下游,距离北海入海口120千米,两地距离较近,气候条件相差不大,且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较为温和,一般不会出现冰土广布的情况,且该河流一般不会结冰,ABC错误;汉堡作为河海联运的港口城市,建城选址不在入海口位置,主要考虑入海口地势低洼,受潮汐和海浪威胁较大,建城难度较大,D正确。故选D。【2题详解】二分日时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点,表中汉堡春分日和秋分日为北京时间13点附近日出,与汉堡地方时6点相差约7小时,故汉堡所在时区与东八区相差7个时区,使用的时区为东一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汉堡立春和立秋的昼长分别约为9小时、15小时,立春当日汉堡昼长小于12小时,此时处于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则汉堡立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立秋当日昼长大于12小时,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则汉堡立秋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AB错误,C正确;工程师未记录立冬日的相关数据,D错误。故选C。【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南部(如图),盆地内人口稠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苏联时期,盆地内修建了几条大灌渠形成了复杂的灌溉网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盆地内地理事物表述不确切的是()A.灌溉农业发达 B.灌渠沿等高线修建C.冬季多雨雪天气 D.河流汛期在春夏5.推测盆地中部甲处目前可能是()A.草原 B.湖泊 C.耕地 D.盐滩【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费尔干纳盆地人口稠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费尔干纳盆地内修建了几条大灌渠形成了复杂的灌溉网络,灌渠的水应该由高处流向低处,应当穿过等高线修建,B错误,符合题意;该盆地地处41°N附近,冬季寒冷,且受西风影响较大,西风携带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多雨雪天气,C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区群山环绕,春夏季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对河流补给量大,使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题详解】该盆地由于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总体上降水较少,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同时由于长期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会使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严重,耕地退化,从而最可能形成盐滩,D正确,C错误;由于该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故盆地中部的甲地不会为草原和湖泊,AB错误。故选D。【点睛】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全球风场是由大气各种尺度的运动合成,大尺度的环流系统会影响较小尺度的环流系统的移动方向,读2023年12月3日0时欧洲局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不列颠群岛西部的中纬度气旋未来几天的移动方向可能是()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7.影响欧洲东、西部等压线疏密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距冷空气远近 B.海陆分布 C.地势起伏程度 D.局地环流8.此时()A.甲地阴雨连绵 B.乙地风和日丽 C.丙地阳光明媚 D.丁地晴冷无风【答案】6.A7.D8.D【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全球风场是由大气各种尺度的运动合成,大尺度的环流系统会影响较小尺度的环流系统的移动方向,读图可知,不列颠群岛西部的中纬度气旋地处盛行西风带,故受西风影响中纬度气旋未来几天的移动方向可能是向东,故选A。【7题详解】读图可知,欧洲东部受高压系统控制,西部受低压系统控制,故两地分别在不同的气压系统控制下,使得等压线稀疏存在差异,故受局地环流的影响,D正确;距冷空气远近、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程度并不直接影响等压线疏密,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A错误;乙地与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阴雨天气,BC错误;丁地位于高压脊,天气晴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故为晴冷无风天气,D正确;故选D。【点睛】在等压线图中,可根据气压高低状况,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科罗拉多大峡谷发育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峡谷的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如图是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侧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从寒武纪至今,大峡谷所在地层出露海平面至少()A.1次 B.2次 C.3次 D.4次10.科罗拉多大峡谷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各个时期岩层出露,主要得益于()①地壳反复升降②地壳相对稳定③流水下蚀④风力侵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推测苏泊组地层(图中阴影部分)形成后,到布莱特安吉尔地层形成前的地质过程分别是()A.外力沉积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外力沉积C.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外力沉积D.外力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答案】9.B10.A11.C【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从寒武纪到石炭纪,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鱼骨片、蚌壳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陆生动植物遗迹、爬行类遗迹等陆地生物化石,为陆地环境,二叠纪晚期,地层中含有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现今,为陆地环境。故从寒武纪至今,大峡谷所在地层出露海平面至少2次,故选B。【10题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端分布着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且有化石,说明该峡谷的岩层是沉积岩,沉积岩形成后,经过地壳上升运动,出露地表,后再经流水侵蚀,形成各个时期岩层出露,故地壳反复升降与流水下蚀是岩层出露的主要原因,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11题详解】读图可知,岩浆侵入岩体,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遭受外力侵蚀,然后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水平方向沉积的苏泊组地层,苏泊组地层形成后,地壳运动产生挤压作用,岩层弯曲,地壳抬升后遭受外力侵蚀,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形成布莱特安吉尔地层。故选C。【点睛】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先是内力作用为主,使地壳抬升,地势升高;再以外力作用为主,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海水温度异常现象,其异常强度常用DMI指数来表示,即西印度洋与东印度洋的海洋表面水温异常的差值。将DMI指数的绝对值大于0.5℃的事件称为一次偶极子事件,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印度洋出现一次正偶极子事件,如图为各月份DMI指数强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2019年()A.西印度洋水温在10月份最高 B.西印度洋水温在3月份最低C.西印度洋水温总体高于东印度洋 D.西印度洋水温总体低于东印度洋13.推测2019年6-10月份()A.非洲东部沿海降水减少 B.澳大利亚西部降水偏少C.南赤道暖流强度减弱 D.澳大利亚西部飓风增多【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海水温度异常现象,其异常强度常用DMI指数来表示,即西印度洋与东印度洋的海洋表面水温异常的差值,2019年印度洋出现一次正偶极子事件,说明此时西印度洋的水温高于东印度洋的水温,结合图可知,DMI指数的绝对值大于0.5℃的月份较多,故西印度洋水温总体高于东印度洋,C正确,D错误;DMI指数在3月最低,10月最高,但不能说明西印度洋水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最高值应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应出现在冬季,AB错误;故选C。【13题详解】读图可知,推测2019年6-10月份DMI指数强度大,说明印度洋西侧对流活跃,西部海面温度升高,但印度洋东侧海面温度则会下降,故非洲东部会产生降雨,A错误;澳大利亚西部位于东印度洋,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偏少,B正确;西印度洋与东印度洋温差增大,南赤道暖流强度增强,C错误;澳大利亚西部气温低,飓风减少,D错误;故选B。【点睛】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太平洋,而相邻的印度洋发生一个与厄尔尼诺类似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印度洋偶极子和厄尔尼诺有紧密的联系,因为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通过印度尼西亚群岛连通,发生印度尼西亚贯通流。西太平洋暖池的水体会通过印度尼西亚贯通流输送到印度洋,影响印度洋的海洋过程。厄尔尼诺发生以后,贯通流会发生改变,波及印度洋的海洋过程。美国犹他州西北部的大盐湖是更新世大冰期时邦纳维尔湖的残迹湖。更新世末期,气候转暖冰川逐渐消退,邦纳维尔湖与外流河的水流隔绝形成内流湖。如图示意大盐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更新世末期,邦纳维尔湖的水位变化可能是()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15.更新世末期邦纳维尔湖一度属于淡水湖,是由于()①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有外泄通道③河流注入大量淡水④气温较低蒸发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推测大盐湖附近的犹他湖目前属于()A.内流湖淡水湖 B.外流湖咸水湖 C.内流湖咸水湖 D.外流湖淡水湖【答案】14.A15.B16.A【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更新世末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湖泊水位上升,随着冰川逐渐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逐渐减小至消失,邦纳维尔湖水位下降,逐渐与外流河的水流隔绝形成内流湖,因此更新世末期邦纳维尔湖的水位变化可能是先升后降,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更新世末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可推测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湖盆,湖水外泄,成为淡水湖,②③正确;仅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若无排盐通道,也不能形成淡水湖,当时气候变暖,蒸发旺盛,①④错误;故选B。【1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更新世末期,气候转暖冰川逐渐消退,邦纳维尔湖与外流河的水流隔绝形成内流湖。读图可知,由于犹他湖目前既有河流水的汇入,也有水分外泄,故湖水盐度较低,形成淡水湖,但外泄的水最终没有进入海洋,故属于内流湖。故选A。【点睛】咸水湖是指湖水含盐量较高的湖泊。通常是湖水不排出或排出不畅,蒸发造成湖水盐分富集形成的,故多形成于干燥的内流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末,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新加坡政府开始筹划建设绿道网络。城市绿道网络并没有采用较为常见的大手笔环形绿带,而是将绿道与路网、水道紧密结合构建出网络状结构。绿廊内植被垂直分层明显,有露生层、树冠层、林下层、灌木层,并搭配不同功能的树木。2009年政府推出天顶绿化植物奖励计划,鼓励建筑物建设屋顶花园、垂直绿化。为提高国内淡水供应,新加坡还启动了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计划,将绿地变成淡水集水区。多重目标的叠加,使曾经的绿道网络升级成为城市公园连道系统(如图),现在公园连道系统的绿廊网络长度已超过270公里,串联起城市350多座公园和4个自然保护区。(1)分析新加坡绿道网络沿路网和水道分布的原因。(2)说明绿廊植被种植采用垂直分层结构的目的。(3)简述新加坡城市公园连道系统体现的生态环境功能。【答案】17.绿道网络沿路网分布可将不同的公园和绿地连接起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绿道网络沿水道分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河畔和灌溉系统的空间,同时提升绿地的蓄水能力。18.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保持生物多样性,使道路升级为生态走廊,提升了公众的自然亲近感。19.促进生物的迁徙和移动;提高城市生态的连通性,形成生态网络;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加坡城市绿道网络的建设为背景,设置了新加坡绿道网络沿路网和水道分布的原因、绿廊植被种植采用垂直分层结构的目的、城市公园连道系统体现的生态环境功能三个小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绿化用地有限,绿道网络沿路网布局,可将不同的公园和绿地连接起来,优化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紧张,绿道网络沿水道分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河畔和灌溉系统的空间,同时提升绿地的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小问2详解】绿廊植被种植采用垂直分层结构主要用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保持生物多样性,使道路升级为生态走廊,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提升了公众的自然亲近感。【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新加坡“现在公园连道系统的绿廊网络长度已超过270公里,串联起城市350多座公园和4个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连道系统将各生态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城市绿地为主的生态体系,提高城市各部分不同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形成多样的生态网络;各自然保护区、公园内的生物可以通过城市公园连道系统自由迁徙和移动,扩大了生存空间,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孟加拉是首个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南亚国家(图1),该国能源资源禀赋较差,传统化石能源“富气少煤缺油”,处于“能源净输入国”的地位。目前,孟加拉电力结构严重不合理,过度依赖煤油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图2)。电力产业是孟加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同时也是实现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产业。近年来该国专注于加快发电结构转型调整,并加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光伏发电视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最大优先级。(1)说明孟加拉国积极发展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原因。(2)分析孟加拉国河流众多但水电占比远低于光伏发电的自然原因。【答案】18.传统化石能源占比高,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能源风险大;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需要;可再生能源潜力大。19.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孟加拉国能源结构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自然资源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孟加拉国发电量结构图来看,其使用化石能源占比较高,其能源结构不合理;根据材料可知,该国处于“能源净输入国”的地位,其能源园中依赖进口,使该国面临的能源风险较大;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故该国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需要,使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根据材料可知,该国将光伏发电视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最大优先级,且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晴天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较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加拉国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区,其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流速慢,其水能资源不丰富;由于该国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旱季时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使该国光伏发电的占比高于水能发电。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群岛所在的纳斯卡板块下方存在一个隐藏的地幔柱,岩浆由此处喷涌而出形成高大的海底山脉。随着纳斯卡板块的不断漂移,先后形成了一座座海底大山隆升成岛,群岛中最古老的是东南部的西班牙岛,最年轻的是西北部的费尔南迪纳岛。克伦威尔寒流是赤道附近海域次表层中的海流,从太平洋西部经新几内亚岛(热带雨林气候)向东流动,使加拉帕戈斯群岛与新几内亚岛存在着一定的物质联系。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该地有较为古老的动物弱翅鸬幽,目前翅膀已退化,虽无法飞翔但在水中身手敏捷。如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位置及周边洋流示意图。(1)从地质构造角度,指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屿类型及纳斯卡板块总体移动方向。(2)利用整体性原理,说明新几内亚岛上的土壤养分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过程。(3)解释弱翅鸬鹚翅膀逐渐退化的原因。【答案】19.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岛屿类型是火山岛。纳斯卡板块的总体移动方向是向东南。20.新几内亚岛上的土壤养分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河流将土壤养分带入海洋,使海水富含营养物质;克伦威尔寒流从太平洋西部经新几内亚岛向东流动,将富含营养物质的洋流带到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洋生物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生长繁殖。21.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大陆,生态环境相对封闭,弱翅鸬鹚没有天敌,不需要飞翔能力来躲避天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洋生物丰富,弱翅鸬鹚可以通过游泳和潜水来获取食物,不需要飞翔能力来寻找食物;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候条件稳定,弱翅鸬鹚不需要飞翔能力来适应环境变化。【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群岛所在的纳斯卡板块下方存在一个隐藏的地幔柱,岩浆由此处喷涌而出形成高大的海底山脉”可知,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岛屿类型为火山岛;根据材料“群岛中最古老的是东南部的西班牙岛,最年轻的是西北部的费尔南迪纳岛”并结合该岛属于火山岛可知,最先形成的西班牙岛移动到了东南侧,由此可知纳斯卡板块的总体移动方向为向东南运动。【小问2详解】本小题应从外力搬运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西侧,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岛上土壤中的养分被雨水冲刷和搬运,进入河流中,而河流将土壤养分搬运至海洋,使新几内亚岛附近海域海水养分较为丰富;而根据材料可知,克伦威尔寒流从西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由西向东流动,将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输送到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域;而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吸收了这些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小问3详解】由于该岛位于太平洋中,其远离大陆,使该岛的生态环境相对封闭,大型掠食动物较少,使得弱翅鸬鹚在此处没有天敌,故其不需要飞翔能力来躲避天敌,使其翅膀逐渐退化;由于该岛附近海域有巴拿马暖流、秘鲁寒流和克伦威尔寒流交汇,海水受到的扰动较大,使营养物质上泛,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使弱翅鸬鹚可以通过游泳和潜水来获取食物,而不需要飞翔能力来寻找食物;由于该岛地处赤道附近,并且常年受秘鲁寒流等洋流的影响,使得该岛的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故弱翅鸬鹚不需要飞翔能力来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过去四十年里,南北两极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北极海冰显著减少,在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该现象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海冰范围和海冰厚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多年冰(至少经历一个融化季而未融化的海冰)逐步被季节冰取代;而南极海冰(包括海冰范围、海冰类型和海冰厚度等)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