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应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细颗粒物(PM5)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附细颗粒物的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研究进展,旨在深入探讨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方面的潜力及其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细颗粒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现状,指出园林植物在减少细颗粒物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文章从园林植物的吸附机制、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吸附机制方面,文章探讨了园林植物叶片表面结构、气孔特性及分泌物等因素对细颗粒物吸附的影响;在影响因素方面,文章分析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和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效果方面,文章介绍了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地、道路绿化等场景中的应用及其吸附细颗粒物的实际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园林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文章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建议。二、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植物叶片表面的微观结构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起着关键作用。植物叶片表面通常具有气孔、表皮毛和角质层等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增加叶片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有利于细颗粒物的附着。植物叶片表面所分泌的黏液物质也是吸附细颗粒物的重要因素。这些黏液物质能够有效地粘附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进一步促进颗粒物的沉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也对细颗粒物的吸附产生影响。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气流,有助于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带至叶片表面。同时,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而降低细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有利于颗粒物的沉降。园林植物还可以通过改变微气候环境来间接影响细颗粒物的分布。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而湿度的增加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沉降。植物冠层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形成局部小气候,这也有助于细颗粒物的扩散和沉降。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涉及叶片表面结构、黏液物质、生理活动以及微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些机理共同构成了园林植物对细颗粒物吸附的综合效应,为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环境条件对细颗粒物吸附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提供科学指导。三、影响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果的因素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植物本身的特性、环境条件和颗粒物特性等。植物本身的特性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品种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一些具有较大叶片和较多绒毛的植物,如榕树、松树等,通常能够更好地吸附细颗粒物。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吸附效果,健康的植物通常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果的重要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会影响细颗粒物的扩散和沉降,从而影响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例如,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细颗粒物容易吸湿增长,增大其粒径,从而更容易被植物吸附。土壤条件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吸附能力产生影响。颗粒物本身的特性也会对植物的吸附效果产生影响。细颗粒物的粒径、化学成分和形态等都会影响其被植物吸附的可能性。例如,较小的颗粒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更容易与植物叶片发生吸附。颗粒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可能会与植物叶片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吸附效果。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提高植物的吸附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品种,优化环境条件,并加强对细颗粒物特性的研究。四、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细颗粒物(PM5)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生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模拟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直接观测法是通过实地观测园林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情况,如采用颗粒物监测仪器在植物叶片表面进行颗粒物浓度的测量。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果,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且难以量化评估。模拟实验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过程,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制。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但需要模拟真实的环境条件,实验条件较为苛刻。数理统计法则是通过对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园林植物与细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估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应,但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支持。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评估方法将更加完善,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和环境改善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五、国内外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应研究进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细颗粒物(PM5)污染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潜力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国内方面,研究者们针对不同园林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通过盆栽实验和野外监测,发现某些常绿阔叶树种具有较强的吸附细颗粒物能力,如樟树、桂花等。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对细颗粒物吸附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配置建议。同时,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国内研究者也开始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对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在国际方面,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研究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外学者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和环境因子对细颗粒物吸附效果的影响。例如,研究发现某些针叶树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细颗粒物吸附能力。国外研究还关注了园林植物与大气中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臭氧等)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颗粒物吸附效果的影响。国内外在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应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由于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为城市绿化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六、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细颗粒物污染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园林植物作为自然的净化器,其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这一功能,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增加绿地面积,构建生态绿地网络。通过种植具有强大吸附能力的园林植物,如某些常绿乔木和灌木,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同时,园林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还能够减少噪音污染,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增强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筛选出更多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植物种类。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更加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在细颗粒物治理中的效果。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七、结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细颗粒物(PM5)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揭示了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机制,还探讨了不同植物种类和配置对细颗粒物吸附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综述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包括叶片表面沉积、气孔吸附和植物体内吸收等途径。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配置方式以及环境因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而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环境调控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附效果。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关于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具体机制仍需深入探究,以便为实践应用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针对不同城市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仍需加强,以便筛选出更具地域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长期效应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关注。园林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具有显著潜力,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环境调控,有望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有效手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地域适应性以及长期生态效应等方面,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参考资料: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颗粒物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全球性问题。其中,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有效控制细颗粒物污染,研究者们开始园林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就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多重生态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园林植物对细颗粒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开展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效应研究对于指导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主要是植物表面产生的静电作用将细颗粒物吸附在植物表面;化学吸附则是植物表面释放的化学物质与细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其固定在植物表面。影响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因素包括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状况、颗粒物性质、环境因素等。不同植物种类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同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也会影响其吸附能力。颗粒物的性质如化学成分、粒径大小等也会影响植物对其的吸附作用。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风速等也会对植物吸附细颗粒物产生影响。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园林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缺乏系统研究:目前针对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研究多以单一植物或单一环境因素为主,缺乏对多种植物和环境因素的综合研究,因此无法准确评估不同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综合效应。机制研究不足:尽管已初步探讨了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理,但对于不同植物吸附机理的研究尚不深入,无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实证研究匮乏:已有研究多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缺乏在真实环境中的实证研究,因此无法准确评估园林植物在真实环境中吸附细颗粒物的效果。加强系统研究:对多种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吸附效果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不同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的差异和规律。深入探讨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机制,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具体作用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作用机制等。加强实证研究:在真实环境中对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实验室研究的结论,并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本文选取了某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果。实验选取了公园内的10种常见植物,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时间段的细颗粒物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细颗粒物的吸附效果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均有关联。同时,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还发现,公园内部的不同区域在细颗粒物浓度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公园内部的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有关。园林植物在吸附细颗粒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园林植物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吸附细颗粒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优化植物生长环境等措施来提高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验证了实验研究结论,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加强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作用机制以及加强实证研究等方面。大气细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5微米(PM5)的颗粒物,它们可以进入肺部并导致多种健康问题。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本文将围绕大气细颗粒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展开讨论。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这些颗粒物在空气中传输,并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等。为了研究大气细颗粒物的毒性效应,科学家们采用了各种实验方法,包括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大气细颗粒物可以刺激肺部细胞、导致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大气细颗粒物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大气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研究显示,即使短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大气细颗粒物也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呼吸道炎症、肺功能下降、心脏病发作等。大气细颗粒物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人体产生全身毒性作用。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大气细颗粒物毒性机制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大气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长期暴露的危害。现有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模拟大气环境中的真实情况。大气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还需要继续努力。细颗粒物PM5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而备受。本文对细颗粒物PM5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来源、危害、监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细颗粒物PM5,来源,危害,监测方法,研究进展细颗粒物PM5是指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中的一种。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PM5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并且能够远距离传输。因此,PM5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备受。本文旨在综述细颗粒物PM5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细颗粒物PM5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研究表明,PM5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空气质量等。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措施来降低PM5的排放,如实施环保法规、推广清洁能源等。同时,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PM5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细颗粒物PM5的研究方法包括来源解析、传输机制研究和健康危害评估等。来源解析是通过分析PM5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推断其来源的过程。传输机制研究是探究PM5在空气中的扩散、聚集和沉降等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健康危害评估则是评价PM5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过程。在来源解析方面,研究者们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元素指纹法等方法,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PM5来源进行解析。例如,研究者们发现,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工业排放是PM5的主要来源;而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交通尾气是PM5的重要来源。在传输机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观测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M5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扩散、聚集和沉降规律。例如,研究者们发现,在稳定气象条件下,PM5容易在城市中积累形成高浓度区域;而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如大风、大雨等,PM5则容易扩散和清除。在健康危害方面,研究者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等方法,评价了PM5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例如,研究者们发现,长期暴露于PM5环境下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同时,PM5还能够进入肺部细胞,影响肺部功能和结构,从而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尽管细颗粒物PM5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PM5的来源解析仍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已经识别出许多PM5的来源,但仍有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来源。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来源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PM5的健康危害还需要深入研究。虽然已经发现PM5与多种疾病有关,但其作用机理和影响途径仍不清楚。不同人群对PM5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的治理措施仍存在局限性。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降低PM5的排放,但其效果和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评估。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PM5问题。细颗粒物PM5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治理措施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以更好地应对全球范围内的PM5问题。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在学术界的分为一次气溶胶(Primaryaerosol)和二次气溶胶(Secondaryaerosol)两种。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PM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但是炒菜5分钟,PM5增加20倍系误读。除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外,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如:其中气态硫酸来自OH自由基氧化二氧化硫SO₂的气态反应。盐的水合物:如xCl·yH₂O、xNO₃·yH₂O、xSO₄·yH₂O,随着湿度的变化,水合物对PM5的影响较大,水不仅与盐化合物生成水合物,由于湿度的改变还形成了盐的微小溶液液滴。细颗粒物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细颗粒物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根据PM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据悉,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也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对颗粒的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当空气中PM5的浓度长期高于10μg/m³,就会带来死亡风险的上升。浓度每增加10μg/m³,总死亡风险上升4%,心肺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6%,肺癌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8%。PM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明显升高。人们一般认为,PM5只是空气污染。其实,PM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PM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PM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PM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条件下,PM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细颗粒物的密度。地图由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细颗粒物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色(即细颗粒物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细颗粒物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细颗粒物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细颗粒物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sEarthObservatory)公布了一幅地图,展示了1850年至2000年之间全球各地区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和致死人数情况。2010年,韦斯特发表了一项基于单一的大气环境计算机模型的研究报告,估算了全球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韦斯特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利用一系列不同的大气环境计算机模型,总共六个,他们可以提高此前估算数据的精确度。2013年,他们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ResearchLetters)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得出如下全世界每年因为室外的有毒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而死亡的人数为210万。这幅地图显示了1850年至2000年全球空气污染水平变化,以及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因空气污染致死人数分布情况。颜色越深,表明该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空气污染致死人数越多。咖啡色地区比浅棕色地区有更多的人过早死亡。蓝色地区的空气质量1850年以来已经改善,早逝人数下降。在中国东部、印度北部和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导致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大大增加,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人口稠密、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深褐色),人为造成的空气污染导致每年每平方公里超过1000人过早死亡。少数地区(蓝色),如美国东南部,细颗粒物浓度相对于工业化前的水平有所下降,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下降。在美国东南部地区,细颗粒物浓度的下降可能与过去160年中当地生物质燃烧水平的下降有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2年5月下发的《PM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与要求(试行)》确定了三种PM5的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β射线方法仪器加装动态加热系统,β射线方法仪器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法,微量振荡天平方法仪器加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显降低PM5的浓度,缺点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5,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PM5不能有效去除。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5,优点是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月亮出来再开窗通风。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升高,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食管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一般常规口罩不会起到作用,因为颗粒物太细小,KN90,KN95,N95级别的防尘口罩才能有效过滤这类细颗粒物,同时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避免不密合导致周围泄漏。另外,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比较好的防PM5的口罩主要是滤片而不是口罩,比如有活性炭滤片的口罩以及医用口罩是无法防PM5的。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加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太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食品。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烟雾中有大量PM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PM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2012年05月24日,环保部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5“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2012年10月11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环保部明确提出了新标准实施的“三步走”目标。按照计划,2012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发布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5个站点完成PM5仪器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有138个站点开始正式PM5监测并发布数据。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第二,就是要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关闭城市内的建筑工地也有助缓解污染。在火炉中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一定要注意避免。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法国于2010年颁布了空气质量法令,其中规定了PM5和PM10的浓度上限。法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案,如减排方案、颗粒物方案、碳排放交易体系、地方空气质量方案和大气保护方案等。在法国,空气质量监测协会负责监测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并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协会提供的数据,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每天会在网站上发布当日与次日空气质量指数图,并就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建议。当污染物指数超标时,地方政府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向公众提供卫生建议。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新的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建议指出,当空气中PM10浓度为50至80微克每立方米时,已表现出症状的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应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文化课程设计
- 特种设备电梯课程设计
- 纽约日式蛋糕课程设计
- 现代诗校本课程设计
- 湘菜烤鱼培训课程设计
- 现在能做课程设计吗
- 环境规划原理课程设计
-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材料
- 想象作文课程设计
- 石棉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与安全性管理考核试卷
- 土木工程CAD-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4年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题)
- 军事理论(上海财经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形势与政策》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附件2.2021年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绩效目标表
- 会计专业工作简历表(中级)
- 金融科技课件(完整版)
- 顶管施工技术全面详解
- 超导材料简介及说明
- 护士工作量统计表
- 中价协[2013]35号造价取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