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狼》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原卷版+解析版)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___(2)恐前后受其敌敌:

(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2.用“/"划分句子停顿。(每句限划一处)

(1)骨已尽矣。(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选段中的狼的最大特点是(填一个二字词);其结尾部分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5.请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开头划线句改写成白话文,至少有两处细节描写。

【答案】1.仅,只名词用作动词,攻击凶狠注视的样子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2.(1)骨/已尽矣。(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1)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

(2)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4.特点:贪婪(狡诈、阴险、凶残);表达方式:议论。5.示例:一个屠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走在阴森森的野外。他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白花花的骨头。走着,走着,他仿佛听见后面传来窸窸的脚步声。猛一回头,两只狼正对着他龇着牙齿。

这里的细节有: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阴森的野外、白花花的骨头、窸窸窄的脚步声、狼正龇着牙……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担子里的肉已经吃完了,只剩下骨头了;止:仅,只。

(2)句意: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敌:名词用作动词,攻击。

(3)句意:狼不敢上前,只能凶狠瞪着眼睛对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4)句意:狼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1)句意:只有剩下的骨头。“骨”是一个独立的名词,指的是担子里的肉骨头。“已尽矣"是一个完整的谓语部分,描述了“骨”的状态。正确断句为:骨/已尽矣。

(2)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禽兽之变诈"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意思是“禽兽的欺骗手段”。“几何哉"是另一个短语,意思是“有多少呢”。正确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1)止:停止;至:跟上来。

(2)乃:才;寐:睡觉;盖:大概,原来是。

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

在选段中,狼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它们为了得到食物,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包括欺骗、围攻、攻击等。这些行为都表明了它们的贪婪和狡诈。同时,狼还表现出了阴险和凶残的特点,它们不择手段地攻击屠户,甚至不惜牺牲同伴来达成目的。

在结尾部分,作者通过议论的方式,对狼的行为进行了评价和批判。作者认为,狼的行为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即禽兽的欺诈手段有多少呢?这表明了作者对狼的行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可以说结尾部分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5.本题考查开放性回答。题干要求将一段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并且要求至少有两处细节描写。原文描述了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只剩下骨头,而途中有两只狼一直跟着他的情景。

示例:那天傍晚,一个身材魁梧的屠夫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准备回家。他的担子里空空如也,那些新鲜的肉都已经卖给了路人,只剩下一些啃得七零八落的骨头。当他踏上回家的小路时,不经意间发现,身后有两只灰色的狼,它们眼露凶光,一直不远不近地跟在他的身后,仿佛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缀:紧跟

B.顾野有麦场顾:照顾

C.弛担持刀弛:卸下

D.意暇甚意:神情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学而时习之

B.而顷刻两毙___四十而不惑

C.以刀劈狼首___可以为师矣

D.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两狼的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B.全文可分两部分:一为前四段,是叙事;二为第五段,是议论,表明作者观点。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屠户对狼抱有幻想,正面写出了狼的贪婪。

D.本文刻画了屠户由最初妥协退让走向果断、勇敢、机智斗争的丰满形象。

【答案】6.B7.D8.C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B.句意: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顾:回头看;

故选B。

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助词,主谓间取独/代词,代指学习的知识;

B.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顺接;

C.介词,用/动词,凭借;

D.都为连词,才;

故选D。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C.有误,“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屠户对狼抱有幻想,侧面写出了狼的贪婪。并非“正面";

故选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缀:___②屠大窘窘:

③屠暴起暴:___④狼亦黠矣黠: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从屠户“投以骨”“复投之"的行为可以看出屠户在刚遭遇狼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答案】9.连接、紧跟处境困迫,为难突然狡猾10.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11.对狼抱有幻想,妄想狼在得到骨头后会主动离开,所以一再妥协退让。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②句意:屠户感到处境危急。窘:处境困迫,为难。

③句意:屠户突然跳起来。暴:突然。

④句意:狼也是狡猾的动物。黠:狡猾。

1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①重点字词: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径去:径直离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于:在。

②重点字词:洞,名词作动词,挖洞。意:意图、打算;隧,从通道。以,连词,来。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从屠户“投以骨”“复投之"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在刚遭遇狼时,屠户的心态是尝试通过妥协和退让来避免冲突。他把骨头投给狼,希望狼在得到食物后会主动离开。当第一只狼停下而第二只狼继续跟随时,他又再次投骨,这进一步显示了他对狼抱有幻想,认为只要满足狼的需求,就能避免危险。根据“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可知,这里生动地描绘了屠户的这一系列行为和心态。尽管他最终意识到狼的贪婪和狡猾,但在初始阶段,他显然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目似瞑,意暇甚___暇:神情,态度

C.恐前后受其敌___敌:攻击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狡猾

1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

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得一人之使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句分析作者是怎样体现狼的这些特点的?

16.“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请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B13.D14.(1)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2)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15.贪婪、狡猾、阴险。“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词语,刻画出狼的贪婪、凶残、得寸进尺的吃人本性;用“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将隧入"等词语,描绘出狼的狡猾、阴险。16.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恶势力)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一定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有误,句意: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暇”这里指神情悠闲;

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含义理解辨析,

A.名词,神情/动词,打算;

B.动词,上前/名词,前面;

C.动词,攻击/名词,敌人、敌方;

D.相同。助词,的;

故选D。

1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字词:

(1)乃:于是,就。奔倚:跑过去靠。其:代词,指柴草堆。弛:放下。担:担子,这里指挑着肉的担子。持:拿起。刀:屠刀。

(2)禽兽:泛指动物。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哉:语气词,表示反问或感叹。止:只,仅仅。增:增加。笑:笑料。耳:罢了。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文中用“缀行甚远"来形容狼紧跟在屠夫后面的情景,说明狼为了得到食物不惜长途追踪。而“并驱如故”则进一步强调了狼在屠夫投骨后仍不放弃,继续并肩追赶的贪婪本性。此外,“眈眈相向"一词则生动地描绘了狼盯着屠夫时那种凶狠、贪婪的眼神。文中用“径去”一词来形容其中一只狼的突然离开,这显然是为了制造假象,引诱屠夫放松警惕。而“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词语则描绘了另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的情景。这些描述都充分展示了狼的狡猾和善于欺骗的特点。此外,“洞其中"“将隧入”等词语则揭示了狼企图通过挖洞来偷袭屠夫的阴险计划,进一步突显了狼的狡诈和阴险。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和刻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贪婪、狡猾、阴险的狼的形象,使读者对狼的本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启示。

作者嘲讽的也不仅仅是恶狼,而是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和恶势力。通过对狼的刻画和描述,作者实际上是在批判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恶势力,揭露他们的丑陋面目和卑劣行径。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一定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因为恶势力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只有通过坚决的斗争和有效的手段,才能够战胜它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斗争,运用智慧和策略来应对恶势力的挑战,最终取得胜利。文中屠夫在面对两只狼的围攻时,一开始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但结果却是越来越被动。直到后来他拿起屠刀勇敢地与狼搏斗,才最终战胜了恶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够战胜恶势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9.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答案】17.聊斋志异蒲松龄18.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19.D

【解析】17.考查作家作品。《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本文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前:上前。眈眈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少时: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19.考查内容理解。

D.第二段意为: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狼在文中象征着恶势力。两只狼最后都被杀死,这一结局告诉读者,无论多么狡诈凶残的恶势力,最终总会难逃灭亡的命运,沦为人们的笑料。故选D。

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C.屠暴起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寐:睡醒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狼洞其中

A.狼不敢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20.D21.A22.D

【解析】2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D.句意: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寐:睡觉;

故选D。

21.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句意: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A.句意:两只狼不敢上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向前;

B.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C.句意: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D.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断:动词,砍断;

故选A。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有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故选D。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投之:指示代词,此指代狼

B.一狼洞其中:挖洞。

C.又何间焉:参与

D.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2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时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D.既克,公问其故——打败齐军之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齐军失败的原因。

2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紧扣题目行文: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狼的胆怯、狡黠、贪婪和无能可笑;乙文重在写曹刿之“论",战前之论、战时之论和战后之论。

B.两文都涉及危急关头的抉择:甲文屠户在个人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丢掉幻想,勇敢地选择了战斗;乙文曹刿在国家遭到强敌入侵的危急关头,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参与保家卫国的谋划与战斗。

C.两文都表达对敌斗争的取胜之策:甲文告诉人们,狼来了,怎么办?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表明战争取胜之道的前提是取信于民,还要善于把握有利的战机。

D.两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不同:甲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乙文则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曹刿的形象。

【答案】23.A24.D25.A

【分析】23.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A.句意为:(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之:代词,代狼。不是“指示代词”;

故选A。

24.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

D.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其:代词,代鲁国取胜;故:缘故,原因。正确翻译应为: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鲁国取胜的原因。

故选D。

2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了狼的贪婪(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笑(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没有表现出狼的胆怯、无能。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鲁国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似甚恨怒,然望不敢前。蛇果腹②,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③便捷,欻然④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⑤,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瞪目如椒:眼睛睁大,像花椒的果实。②果腹:满腹,即吃饱的意思。③故:同“固”,本来。④欻(xū)然:忽然。⑤啾啾(jiū)如悼息:叫声凄厉好像在悼念哭泣。

26.参考图表中的释义方法,解释【甲】【乙】文中加点词。

释义方法释义

查阅字典法:尽:①竭尽,全部用出。②完,没有了。③达到顶点。④都,全部。①担中肉尽

字源释义法:“驱"字甲骨文,左边为马,右边为手持械击打。本义为策马前进,泛指驱赶人畜。②并驱如故

课内迁移法:“狼不敢前”③然遥望不敢前

语境释义法:联系上下文。④衔之而去

27.结合所学和注释,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

28.【乙】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曾为此事作《义鼠行》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甲】【乙】两文都提到“黠”,【甲】文是指狼的特点,【乙】文是指老鼠的特点。

【答案】26.①选②,完,没有了。②追随,追赶③上前④离开27.(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其中另外一只眼睛瞪得象花椒的果实般大。28.狡猾,狡诈机智(聪明)

【解析】2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担中肉尽"句意: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尽:完,没有了。故选②。

“并驱如故”句意: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驱:追赶。

“狼不敢前"句意:狼不敢上前。“然遥望不敢前”句意:但远远望着不敢上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走上前。

“衔之而去"句意:用口衔着死鼠而离去了。去:离开。

2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1)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止:只是。耳:罢了。

(2)为:被。椒:花椒的果实。

28.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塑造的形象的能力。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意思是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背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意思是“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最后一段总结“狼亦黠矣”意思是“狼也太狡猾了":可以看出狼的狡猾或狡诈。

②乙文“蛇追不及而返。及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意思是蛇追不到就返回。到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如以前那样去咬嚼。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出洞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老鼠的“机智"或“聪明”。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投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没有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处境困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在那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好像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想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其中另外一只眼睛瞪得象花椒的果实般大,好像十分愤怒,但远远望着不敢上前。蛇吃饱肚子,蜿蜒曲折地进洞;刚刚将蛇身经过了一半,另一只老鼠跑来,用力咬嚼蛇的尾巴。蛇发了怒,退回身子出了洞。老鼠素来就机灵敏捷,很快就跑掉。蛇追不到就返回。到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如以前那样去咬嚼。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出洞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蛇只好出来,在地上吐出死鼠。另一只鼠马上过来嗅嗅死鼠,啾啾地悲鸣着好像在哀悼叹息,用口衔着死鼠而离去了。友人张历友为这事作了一篇《义鼠行》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2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1)缀行甚远()(2)顾野有麦场()(3)其一犬坐于前()

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⑥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⑦死矣。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⑥窒:堵住。⑦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3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虎必欲搏樵者(但是)B.遂蛇行而入(像蛇一样)

C.不意蜿蜒数步(神情、神态)D.两穴并聚柴以焚之(一起)

3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33.【甲】文中的狼与【乙】文中的虎有什么共同特点?【乙】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29.紧跟、连接看,视像狗一样30.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31.C32.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33.共同点:贪婪或凶狠。

示例:①告诫人们不能贪婪,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该停止时就要停止,不能坚持的事情,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止则止")。②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利欲,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为之所害。

【分析】29.本题考查词语意思。

(1)句意:紧跟着走了很远。缀:紧跟、连接。

(2)句意: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顾:看,视。

(3)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

30.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黠,狡猾;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C.句意: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意:想到;

故选C。

32.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先梳理句子的大意,结合语法,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句意是:有个打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根据句意可知,本句包括四个分句:“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因此可断句为: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3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甲】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乙】文“穴……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可知,狼与虎的共同特点是:贪婪、凶狠。

乙文中,樵夫往石穴深处走,老虎也跟着往里钻。石穴已经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樵夫,只顾拼力强行向里挤。结果被爬出洞外的樵夫堵在洞中熏烧而死。“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意思是: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作者从老虎的角度分析:做事不能一味冒进,不能过于贪婪,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止则止。还可以理解为:要控制自己的利欲,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利益,否则会适得其反。

【点睛】参考译文:

【甲】

有个屠户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道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

有个打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打柴人辗转向里走,洞渐渐地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打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打柴人十分为难,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反而走出山洞。打柴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

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①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②,亦黠而可笑也。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龁(hé):咬。②脔(luán):文中指成块的肉。

34.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场主积薪其中(2)屠暴起

(3)则狼已龁片肉而去(4)欲释手

35.下列加点词语与“忍痛推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B.夫君子之行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两狼之并驱如故

3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

37.甲、乙两文中的“狼”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8.两文均选自《聊斋志异》,“志异"就是“记录奇异的故事”。可见,作者把故事当成奇事逸闻来写,主要突出故事之“奇"。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分别说说“奇”在哪里。

【答案】34.堆积突然离开放35.C36.(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正当最吃力的时候,一只狼窜来咬住了他的屁股。37.狡猾38.甲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机与人无异,令人称奇。乙文中写一只狼趁车夫无能为力时,偷咬车夫一片肉,它知道在对方没有力气时才“出手”,会“察言观色",令人称奇。(意思对即可)

【解析】34.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中;积:堆积。

(2)句意:屠夫突然跳起;暴:突然。

(3)句意:没想到狼却已经吃了他的几片肉离开了;去:离开。

(4)句意:想要放下手;释:放下。

35.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

“忍痛推之”的意思是:忍着疼痛继续推车;之:代词,代指车。

A.之:音节助词,不译;

B.之:助词,的;

C.之:代词,代指狼;

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

3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1)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坐:像狗一样蹲坐。

(2)方:当……的时候;啮:咬;臀:屁股。

37.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人物形象。

甲、乙两文中的“狼"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狡猾。在甲文中,狼通过巧妙的计策,企图欺骗屠夫,但最终被屠夫识破并杀死。在乙文中,狼也展现了狡猾的特点,它利用车夫在爬坡时无法全力应对的机会,偷偷咬下一块肉,然后离开。因此,两文中的狼都展现了狡猾的特点。

3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

在甲文中,故事的“奇”主要体现在狼的行为上。狼是野生动物,通常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的计谋和策略。但在甲文中,一只狼通过假装睡觉来引诱屠夫靠近,另一只狼则从后面挖洞企图攻击屠夫。这种巧妙的配合和心机,让人不禁感叹狼的行为与人类无异,非常奇特。

而在乙文中,故事的“奇"则体现在狼对时机的把握上。一只狼趁着车夫在爬坡时无法全力应对,偷偷咬下车夫的一片肉。狼知道在车夫无力反抗的时候“出手”,这种对时机的敏锐把握和“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是令人称奇的。

因此,甲文和乙文中的“奇”,都体现在狼的行为和心智上,它们展现了狼不同于一般野生动物的聪明和狡猾,这也是作者蒲松龄把这些故事当成奇事逸闻来写的原因。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文:

有一个车夫推着一车重物登坡,正在竭尽全力的时候,一只狼来咬他的屁股。车夫想要撒手,货物就会损坏,自己也可能被压到,只有忍着疼痛继续推车。上了坡之后,狼已经咬了一片肉离开了。趁车夫不能用力的时候,偷吃他一块肉,这只狼也算是既狡猾又可笑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眼甚。居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居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益以诱敌。

【乙】

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①,患之,而不能遣②。扉③后有瓶,每闻妇翁④来,狐辄遁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⑤中。燂汤⑥而沸之。瓶热,狐呼:“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祟于狐:被狐所扰害。②遣:驱除。③扉:门。④妇翁:女性称呼丈夫的父亲。⑤釜:锅。⑥燂(tán)汤:烧热水。

3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意暇甚___(2)一狼洞其中

(3)狐辄遁匿其中___(4)妇不语

4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划分两处停顿。

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41.下面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暗计而不言D.燂汤而沸之

4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妇急以絮塞其口。

43.【甲】【乙】两文中,狼和狐的共同特点是;【乙】文通过对妇人的描写,表现妇人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答案】39.悠闲打洞隐藏说话40.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41.D42.(1)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2)妇人急忙用棉絮塞住瓶口。43.都以狡猾的手段和人较量,结果落了身死的下场。动作沉着冷静机智坚强

【解析】3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1)句意:神情十分悠闲。暇:悠闲;

(2)句意: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3)句意:狐狸就藏在其中。匿:隐藏;

(4)句意:妇人不说话。语:说话。

4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分析,“拔塞而验之"省略了主语,“拔”“验"是谓语,“塞”“之"是宾语,故在“之”后断句;“毛一堆"“血数点”是“验"的结果,故在“堆”后断句;再结合句意“拔出塞瓶口的棉絮检查瓶子,里面只有一堆毛,几星血点罢了"可断句为: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4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A.表转折的连词;

B.表转折的连词;

C.表转折的连词;

D.表承接的连词。

故选D。

4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注意重点词语“乃(才),悟(明白),寐(睡觉),盖(原来)”要正确理解;

(2)句注意重点词语“急(急忙),以(用)"要正确理解。

43.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与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甲】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眼甚。居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居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乙】文“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患之,而不能遣。扉后有瓶,每闻妇翁来,狐辄遁匿其中”“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燂汤而沸之"“号益急,久之无声”可知,两篇选文中的“狼"和“狐”都在用自己的狡猾手段来跟人较量,并且自以为是,主动挑衅人,但最终的下场都是被人识破其手段,并被杀掉。两文中狼和狐的共同特点是都以狡猾的手段和人较量,结果落了身死的下场;

结合【乙】文“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燂汤而沸之”“拔塞而验之"可知,文中通过对妇人的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妇人沉着冷静,机智坚强的人物形象。

【点睛】参考译文:

【甲】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对手。

【乙】万村一户姓石人家的妇人,受到狐狸的扰害,(她)担忧这件事,却不能驱除狐害。(妇人家的)门后面有个瓶子,每当听到妇人和丈夫过来,狐狸就逃到那里面躲起来。妇人仔细地观察了那个瓶子,暗中想出了计谋但不说出来。一天,狐狸窜进了瓶子。妇人赶快用棉絮塞住了瓶口,放到大锅中,把水烧热,直至沸腾。瓶子里很热,狐狸大叫:“实在太热了!别再恶作剧了!”妇人不说话。(狐狸)叫得更紧迫了,过了很久没有声音了。拔出塞瓶口的棉絮检查瓶子,里面只有一堆毛,几星血点罢了。专题05:《狼》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关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___(2)恐前后受其敌敌:

(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2.用“/"划分句子停顿。(每句限划一处)

(1)骨已尽矣。(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选段中的狼的最大特点是(填一个二字词);其结尾部分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5.请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开头划线句改写成白话文,至少有两处细节描写。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缀:紧跟

B.顾野有麦场顾:照顾

C.弛担持刀弛:卸下

D.意暇甚意:神情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学而时习之

B.而顷刻两毙___四十而不惑

C.以刀劈狼首___可以为师矣

D.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两狼的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B.全文可分两部分:一为前四段,是叙事;二为第五段,是议论,表明作者观点。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屠户对狼抱有幻想,正面写出了狼的贪婪。

D.本文刻画了屠户由最初妥协退让走向果断、勇敢、机智斗争的丰满形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缀:___②屠大窘窘:

③屠暴起暴:___④狼亦黠矣黠: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从屠户“投以骨"“复投之”的行为可以看出屠户在刚遭遇狼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目似瞑,意暇甚___暇:神情,态度

C.恐前后受其敌___敌:攻击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狡猾

1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

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得一人之使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句分析作者是怎样体现狼的这些特点的?

16.“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请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9.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C.屠暴起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寐:睡醒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狼洞其中

A.狼不敢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投之:指示代词,此指代狼

B.一狼洞其中:挖洞。

C.又何间焉:参与

D.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2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时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D.既克,公问其故——打败齐军之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齐军失败的原因。

2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紧扣题目行文: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狼的胆怯、狡黠、贪婪和无能可笑;乙文重在写曹刿之“论”,战前之论、战时之论和战后之论。

B.两文都涉及危急关头的抉择:甲文屠户在个人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丢掉幻想,勇敢地选择了战斗;乙文曹刿在国家遭到强敌入侵的危急关头,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参与保家卫国的谋划与战斗。

C.两文都表达对敌斗争的取胜之策:甲文告诉人们,狼来了,怎么办?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表明战争取胜之道的前提是取信于民,还要善于把握有利的战机。

D.两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