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的侨俗_第1页
异国风情的侨俗_第2页
异国风情的侨俗_第3页
异国风情的侨俗_第4页
异国风情的侨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异国风情的侨俗作者: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林丽华朗读:惠州市民协诵唱团张春华

——惠州归侨小史之八惠州市潼侨镇的归侨,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种外国语言和地方方言混杂在一起,而今,已通用普通话,生活习俗大都“入乡随俗”,但由于人口构成复杂,风俗、生活习惯依然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一、岁时节令风俗侨民的岁时节令基本入乡随俗,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合家团聚、贴对联、吃年饭、祭拜祖宗、放鞭炮、说好话发利是、扫穷鬼、探亲都同中国一样。越南华侨每家都设一个神龛,年二十五开始至年三十晚每天上贡(烧香拜神)。祭拜时,用“三牲”、甜粄、粽子、水果、糖果。年初一上午要吃糖丸,午后才能吃饭。年三十晚用苏茅叶洗澡。大部分侨民初一至初三都是吃肉,少数初一上午吃斋。年初一吃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劏鸡。也有个别年初一劏鸡杀鸭的。官姓人家初一那天要做小年,在自家厅台宴客。初一是开年,十五是散年。正月二十还有补天穿拜天神习俗,望苍天创造一个好年景。农历二月初二是烧伯公衣的日子。清明,侨民大多扫墓,门上插柳枝,墓上挂红纸。扫墓时,未出花园者(指未满16岁少年)不能参加。农历四月八日做“团仔”,全家吃糯米糖丸。五月节要包粽子,侨民用竹叶包粽子,那粽子大小如男人拇指,有的蒸、有的烤。农历七月十四日被马来西亚侨民视为隆重的日子。这天是鬼节,侨民要在街上备金银财宝、纸衣纸裤、纸汽车、纸电视、纸房子,用米饭、发糕、豆腐、饼干、水果、发菜等祭拜品,一条街都摆得满满的。午后,各家拜祭、敬鬼。拜祭完后关灯,让鬼先出来吃,鬼吃完小孩子出来抢糖果吃,抢了糖果吃不完带回家。抢完就开灯,将纸品化掉。传说这天是鸡的生日,加上水性较旺,鸡不会游泳,鸭会游泳,所以,要杀鸭,致使鸭市非常热闹。农历八月拜月华,农历九月重阳登高、拜山,为逝者立永久墓碑;拜山时,不但拜自己逝去的亲人,连附近的坟也要拜。马来西亚侨民在每个节日都要煮咖喱。冬至时,要做五色汤丸,五色即白色是牛奶,红色是洋红,褐色是可可、巧克力,蓝色和黄色用的是椰汁(椰汁加姜、红糖等),也有用以上五色做多层糕点,吃了保平安。二、婚嫁习俗旧时,侨场侨民讲究两姓婚盟(同姓不准婚盟),富户论门第。子女结婚,经人介绍同意后,要拣日、过礼、回纸单。送礼不能单数,不能送瓜子、香烟之类,以避不祥兆头。拜堂时,新娘披红色头巾垂脸以辟邪。本家有婚姻的,在婚期未满一个月时,一般都不赴亲友的婚嫁庆贺,定要去时,可免贺金。三、丧葬习俗越南侨民归国后,家里有老人逝世,葬礼还是按照在越南的习俗:打斋。家里设祭奠台,仪式时间为:死时当日打一次斋,第二天出殡时又打一次,以后每七日打一次斋,要打七次(谓设奠七七四十九日,也有千僧斋的说法),百日(小祥)、对年(大祥)、忌日各打斋一次,打了大祥斋才能扯三支香放祖公牌永远祭拜。三年以后捡骨要打斋。丧家对来吊丧的亲人都要下跪,办完葬礼回来吃丧家饭时,席间一定要有染红的豆腐。丧家要给每张台的来者下跪。3至6年后捡骨,捡骨时间为三月清明或八月,八月初一为捡骸骨的最佳日,无须请风水先生择日,为逝者永远安葬。实行火葬以后,此俗已淡化,唯打斋还在进行,未去火葬场前会打一次。四、寿诞习俗归难侨民对61、71、81、91岁等以上年纪的老人,称其生日为大寿诞,还有专门的男女寿诞对联,如男61岁的对联是“甲子重新如山如草;春秋不老大年大岁”;71岁对联是“从古称希尊上寿;自今如始乐余年”;81岁对联“卓尔经纶传渭水;飘然风致并山香”;91岁对联“瑶池果然三千岁;海屋寿添九十春”;女寿诞对联“玉树盈阶寿;金萱映日荣”“萱草凌霜翠;灵芝迎露香”“瑶池春不老;寿城日初长”等。做大生日时,还有“男做前、女做后”的习俗,即男人在生日前的日子庆贺,女人在生日后的日子做寿诞。51岁、41岁、31岁为小寿诞,侨民极少做,一般都做大寿诞。做寿诞亲戚都要来庆贺。五、生活习俗侨民要出国时,都用手绢包一把泥土,不忘记祖国,怕在外水土不服,用一点点泥土冲茶喝。印尼华侨逢初一、十五吃斋。部分习俗已经逐步改变,一是改变用手抓饭。如马来西亚、缅甸等侨民以往有手抓饭的习惯,归国后大部分人学会了使用筷子吃饭或者用汤匙吃饭。初回国时正处于困难时期,农场集体劳动,饭都挑到田里吃。每次挑饭的一到,饭立即被抢光,习惯排队慢悠悠吃饭也慢悠悠的侨民拿着空碗干瞪眼,只好挨饿。二是改变洗澡如厕等习惯。侨民以往在外国生活,天气热,每天要洗三次澡:晚上、早上、中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坚持。洗澡时,也不用毛巾,用桶、瓢、浴巾就行。他们用桶装水,用瓢舀水往头上淋至全身,要淋够三桶水,然后浴巾一裹就成。现在慢慢改变,使用花洒、毛巾。以往侨民如厕时不用厕纸,而是拿个装满水的小壶,如厕后,边用左手擦屁股边用小壶往屁股冲水。因此侨民认为左手是最不干净的,特别不能用左手与人握手。现在大部分侨民如厕已使用厕纸。三是保持优良的生活习俗。印尼侨民喜欢做园,即孩子年满16岁谓“出花园”,意思孩子长大了,要为孩子搞一个仪式,请亲戚朋友到场祝贺。侨民在家里习惯跪着抹地板,把地板抹得青光铮亮,喜欢光着脚走路,现在依然。吃饭不发出声音,不在街上边走边吃东西。女孩子不跷二郎腿。作者:林丽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作协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非遗”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终会有缘》,散文集《梨花散文》《民间纪事》,报告文学集《沉重的翅膀奋力飞翔》,中篇小说集《官道》等5部作品。曾获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当代小说奖、广东省第七届民间文艺著作优秀奖等奖项19次。2016年,全家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朗读者:张春华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惠州市艺术摄影学会秘书长,惠州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惠州市体育舞蹈协会教练指导员,惠州市网球协会理事、惠州市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惠州市民协诵唱惠州团团员。曾获2017亚洲声乐大赛声乐成人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