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财经类) 课件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_第1页
高等数学(财经类) 课件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_第2页
高等数学(财经类) 课件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_第3页
高等数学(财经类) 课件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_第4页
高等数学(财经类) 课件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

CONTENT1

数列的极限2收敛数列的性质目录3函数的极限4函数极限的性质引言

祖冲之(429年-500年),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简化为3.1415926,被默认为是中国的“圆周率鼻祖”.引言

祖冲之(429年-500年),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简化为3.1415926,被默认为是中国的“圆周率鼻祖”.引言

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将每年的3月14日设定为“圆周率日”,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引言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山东省滨州邹平市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精确计算圆周率的数学家,他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来推算圆面积的方法:割圆术,就是极限思想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引言

刘徽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为《九章算术》做注解,创立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含有极限观念,他正确地计算出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算出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6,等于现在通常计算中所规定的π值.引言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日裔前谷歌工程师爱玛(EmmaHarukaIwao)在谷歌云平台的帮助下,计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1.4万亿位,即3.1415926535897,打破世界纪录!以往人们都是用超级计算机计算π,爱玛是第一个运用云计算进行计算的人.引言

2021年8月17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瑞士研究人员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历时108天,将著名数学常数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创下该常数迄今最精确值记录.引言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播放引言正六边形面积正十二边形面积……正边形面积数列的极限Chapter1数列:第一部分:数列的概念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其函数值按自变量n由小到大排列成的一列数称为数列,简记为其中称为数列的通项或一般项.

由于一个数列完全由其一般项所确定,故也把数列简称为数列例11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1)(2)(3)(4)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1)的一般项无限接近于0;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2)的一般项无限接近于1;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3)的一般项

不是1,就是-1,

不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4)的一般项无限增大,也不

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观察数列当时的变化趋势.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播放观察数列当时的变化趋势.实验表明:当n无限增大时,上述数列无限接近于1.思考:“无限接近”意味着什么?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定义10如果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an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那么A就叫做数列an的极限或说数列an收敛于A,记为

如果数列an没有极限,就称数列an发散.

读作“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n的极限等于A或an趋于A”.例11或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数列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定义11*

设有数列{xn}与常数a,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对于n>N时的一切xn,不等式都成立,则称常数a为数列{xn}的极限,或称数列{xn}收敛于a,记为说明:(1)正数

是任意给定的(既是任意的,又是给定的).用来刻画“xn无限趋近于a”的程度,越小,xn越接近于a;

(2)正整数N是随

而定的,即N与

有关,用来刻画“n无限增大”的程度.数列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几何意义:若,则对于任给的>0,无论它多么小,都存在正整数N,在{xn}中,从第N+1项开始以后所有各项全部落在a的

邻域中,在这个邻域之外,最多只有{xn}的有限项.第二部分:数列的极限例12证明证

对任意给定的,要使不等式

成立,只需.因此,若取

时,有,从而有

由定义可知,收敛数列的性质Chapter2*第一部分:收敛数列的性质定理1*(唯一性)

若数列{xn}收敛,则其极限是唯一的.定理2*(有界性)

收敛数列是有界的.注:

定理2的逆命题不成立,即有界数列未必收敛.如

是有界数列,但它没有极限.第一部分:收敛数列的性质定理3*(保号性)

若,且

a>0(或a<0),则必存在正整数N,当n>N时,恒有xn>0(或xn<0).推论*若数列{xn}从某项起有xn>0(或xn<0),且若,则

定理4*(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间的关系)

若数列{xn}收敛于a,

则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函数的极限Chapter3第一部分:时函数的极限定义12如果当x的绝对值无限增大(即

时),函数f(x)的值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那么A就叫做函数f(x)当

时的极限,记为注:

自变量x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指的是:x既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但其绝对值无限增大.第一部分:时函数的极限定义13’

当(或)时,函数

f(x)趋近于常数A,则称常数A为(或)时的极限,记为注:第二部分:时函数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定义4*设函数f(x)在(M为正的常数)时有定义,A为常数,若对任意给定的正数(不论多么小),总存在正数X,使当

时,恒有则称常数A为

时函数f(x)的极限,记为第二部分:时函数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几何意义:

表示作直线

和,则总存在一个正数X,使得当

时,函数

y=f(x)的图形位于这两条直线之间

练习例13用定义证明

对任意给定的,要使

只需,因此,取,则当

时,必有

于是由定义4知,

练习例14讨论极限

是否存在.

由函数

的图形可知,

由于故

不存在.

第三部分:水平渐近线水平渐近线:若,则称直线

y=C为函数

y=f(x)图形的水平渐近线.例如,例13中直线

y=0为

的水平渐近线;例14中直线

均为

的水平渐近线.第四部分:时函数的极限考察函数当x分别从左侧和右侧趋于0.5时的变化趋势见下表.x00.10.30.40.49…0.5…0.510.60.91f(x)11.21.61.81.98…2…2.022.22.83由表可知,当x无限接近于0.5时,f(x)趋于常数2.我们称当时,函数f(x)的极限为2.则当时,函数f(x)的极限为2.令第四部分:时函数的极限定义14如果当x无限接近于定值

x0,即当

时(在

x0处可以无定义),函数

f(x)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那么A就叫做函数

f(x)当

时的极限,记为

特例:

第五部分:时函数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定义15*设函数

f(x)在

x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A为常数.若对任意给定的(无论

多么小),总存在,使当

时,恒有则称常数A为函数

f(x)当

时的极限,记为说明:

(1)函数极限与

f(x)在点

x0处是否有定义无关;(2)与任意给定的正数

有关;第五部分:时函数极限的严格数学定义说明:(3)的几何解释:任意给定一正数,作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

和.根据定义,对于给定的,存在点

x0的一个

去心邻域,当

y=f(x)的图形上的点的横坐标

x落在该邻域内时,这些点对应的纵坐标落在带形区域

内.第六部分:左、右极限左极限:当

时,函数

f(x)趋于常数A,则称A为

f(x)在点

x0处的左极限,记为,简记为右极限:当

时,函数

f(x)趋于常数A,则称A为

f(x)在点

x0处的右极限,记为,简记为注:

练习例15用定义证明.

时,任意给定,要使只要取,则当

故由定义6知

练习例16设,讨论

是否存在.

因为所以

不存在.

练习例17设,求.

因为所以

练习例18设,求.

因为所以

不存在.函数极限的性质Chapter4第一部分:函数极限的性质定理5*

(1)(唯一性)若

存在,则其极限值唯一;

(2)(局部有界性)若

存在,则函数

f(x)在

x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界;

(3)(局部保号性)若,且

A>0(或

A<0),则在

x0的某去心邻域内恒有(4)若,且在

x0的某去心邻域内

f(x)>0(或

f(x)<0),则有小结1.

数列极限的概念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收敛:

数列没有极限.

发散:小结3.

函数极限的概念4.

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5.

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时函数的极限:时函数的极限:或或或谢谢!

引言1.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引言1.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引言1.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引言1.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