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考物理总复习《信息-能源和社会》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风能2、新型“发电玻璃”利用超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A.内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机械能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A.微波 B.紫外线 C.红外线 D.次声波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 B.石油 C.核能 D.风能5、中考考场内常用的电波钟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来进行自动校正,从而实现所有考场时间显示的精准性和一致性。电波钟接收的信号是()A.红外线 B.超声波 C.电磁波 D.次声波6、“玲龙一号”是中国研发、全球首创的陆上商用小型核能发电装置,核能属于()①可再生能源②不可再生能源③常规能源④新能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熔化。为保护冰川,工程师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进行实验:夏季,将保护毯覆盖在冰川上,发现保护毯之下的冰川熔化明显变缓。保护毯材料的特点是()①白色②黑色③导热性能好④导热性能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酱油和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卢瑟福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9、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核能10、关于粒子、宇宙及信息与能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通信 B.太阳是恒星,它是宇宙的中心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11、2023年4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成功实现了403s稳态运行。下列能源的形成与东方超环相同的是()A.地热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12、消防员戴的5G智能头盔可以把火灾现场的信息及时传回指挥中心,头盔传递信息是通过()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电磁波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说明轻小物体原来一定带负电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 B.核能 C.石油 D.天然气15、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所使用的是()A.电磁波 B.红外线C.超声波 D.次声波16、如图所示,是一款“挪车神器”,交警可以通过手机操控该设备进入违停车辆底部,托举起车辆进行移除,关于该“挪车神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托起车辆上升一段距离,对车辆做功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对车辆做功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D.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17、太空中的温度能达到左右,我国科技人员研制了一种卫星保暖用的特殊材料,将这种材料制成我们可以穿着的衣服,与同款羽绒服相比,质量可以减轻,保暖性可以提高,且机洗后不易变形。关于该材料的特性,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大 B.弹性好C.耐低温 D.隔热性好18、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19、如图所示是气象站释放的一种无动力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因大气压逐渐______,气球会慢慢膨胀;它携带的探空仪会采集各种气象数据,并将数据通过______传回到地面气象站;气球上升至平流层后会随着气流飘向远方,此时它相对于气流是______的;因高空严寒,为防止探空仪内的精密仪器被冻坏,其外壳要用______好的材料制成。20、旅行者一号是美国于1977年发射的无人太空探测器,现已离开太阳系,2023年某日23:00:00(时:分:秒),地球收到旅行者一号于当日发出的_________(超声波/电磁波)信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旅行者一号发出该信号的时刻为_________(时:分:秒),由此可估算出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_________m。(,)莫尔斯电码······--····-数字01234莫尔斯电码·····-····--······数字5678921、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于“天宫”空间站顺利对接,对接完成后,以“天宫”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处于_______状态。随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在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空间站与地面间依靠_________传递信息。22、我国“天宫二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太空,给“天宫二号”加注燃料需要用特制的压气机,它是利用压力差的原理让液体燃料流动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23、在今年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的起点,发令枪响起后,远处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空中直升飞机对赛况进行航拍,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此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市民通过______波将手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参考答案与解析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风能【答案】D【解析】石油、天然气、煤等消耗后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新型“发电玻璃”利用超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A.内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机械能【答案】C【解析】新型“发电玻璃”在工作时超薄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A.微波 B.紫外线 C.红外线 D.次声波【答案】A【解析】微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紫外线主要用消毒,是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主要用于夜视仪,热谱仪。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微波,综上分析知,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 B.石油 C.核能 D.风能【答案】D【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和核能用完后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可再生能源。故选D。5、中考考场内常用的电波钟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来进行自动校正,从而实现所有考场时间显示的精准性和一致性。电波钟接收的信号是()A.红外线 B.超声波 C.电磁波 D.次声波【答案】C【解析】中考考场内常用的电波钟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来进行自动校正,从而实现所有考场时间显示的精准性和一致性。电波钟接收的信号是电磁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玲龙一号”是中国研发、全球首创的陆上商用小型核能发电装置,核能属于()①可再生能源②不可再生能源③常规能源④新能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②.不可再生能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核能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常规能源是人类利用多年且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电能等,所以核能不是常规能源;④.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故④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熔化。为保护冰川,工程师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进行实验:夏季,将保护毯覆盖在冰川上,发现保护毯之下的冰川熔化明显变缓。保护毯材料的特点是()①白色②黑色③导热性能好④导热性能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白色材料能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降低冰面温度;隔热效果好,导热性能差,降低冰面温度,冰川熔化明显变缓,可知保护毯材料特点是白色且导热性能差,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酱油和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卢瑟福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答案】C【解析】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就能闻到味了,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转移的是电子,质子不能转移;带正电的物体失去电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核能【答案】D【解析】水能、风能、潮汐能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10、关于粒子、宇宙及信息与能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通信 B.太阳是恒星,它是宇宙的中心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C【解析】A.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与卫星通信,故A错误;B.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水能和风能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C。11、2023年4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成功实现了403s稳态运行。下列能源的形成与东方超环相同的是()A.地热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答案】B【解析】我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其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消防员戴的5G智能头盔可以把火灾现场的信息及时传回指挥中心,头盔传递信息是通过()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电磁波【答案】D【解析】5G信号的智能头盔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说明轻小物体原来一定带负电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D【解析】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A错误;B.“地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可能定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错误;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通过挤压使铅原子靠近,建立分子间的引力,然后会粘在一起,所以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 B.核能 C.石油 D.天然气【答案】A【解析】核能、石油、天然气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A。15、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所使用的是()A.电磁波 B.红外线C.超声波 D.次声波【答案】A【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天宫二号用电磁波与地面进行通信和交流。故选A。16、如图所示,是一款“挪车神器”,交警可以通过手机操控该设备进入违停车辆底部,托举起车辆进行移除,关于该“挪车神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托起车辆上升一段距离,对车辆做功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对车辆做功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D.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A.挪车神器给车辆向上的力托起车辆,车辆在力的方向上上升一段距离,因此挪车神器对车辆做功,故A正确;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托力竖直向上,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挪车神器对车辆不做功,故B错误;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D.手机能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17、太空中的温度能达到左右,我国科技人员研制了一种卫星保暖用的特殊材料,将这种材料制成我们可以穿着的衣服,与同款羽绒服相比,质量可以减轻,保暖性可以提高,且机洗后不易变形。关于该材料的特性,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大 B.弹性好C.耐低温 D.隔热性好【答案】A【解析】A.由题意可知,质量可以减轻40%,即密度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机洗后不易变形,即弹性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保暖性可以提高30%,能在太空−270℃环境中使用,即隔热性好,能耐低温,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8、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答案】B【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等,因此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因此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能捕捉到远在百亿光年的射电信号,弄清宇宙结构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揭示宇宙诞生演变的奥秘,因此使得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对宇宙的组成常识可知,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9、如图所示是气象站释放的一种无动力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因大气压逐渐______,气球会慢慢膨胀;它携带的探空仪会采集各种气象数据,并将数据通过______传回到地面气象站;气球上升至平流层后会随着气流飘向远方,此时它相对于气流是______的;因高空严寒,为防止探空仪内的精密仪器被冻坏,其外壳要用______好的材料制成。【答案】①.减小②.电磁波③.静止④.隔热性能【解析】[1]因为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无动力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会因大气压逐渐变小,而慢慢膨胀。[2]无动力探空气球距离地面较远,所以携带的探空仪会采集各种气象数据,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到地面气象站。[3]球上升至平流层后会随着气流飘向远方,此时它相对于气流位置不变,是静止的。[4]因高空严寒,而精密仪器受低温影响,可能会损坏,所以为了防止探空仪内的精密仪器被冻坏,其外壳要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20、旅行者一号是美国于1977年发射的无人太空探测器,现已离开太阳系,2023年某日23:00:00(时:分:秒),地球收到旅行者一号于当日发出的_________(超声波/电磁波)信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旅行者一号发出该信号的时刻为_________(时:分:秒),由此可估算出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_________m。(,)莫尔斯电码······--····-数字01234莫尔斯电码·····-····--······数字56789【答案】①.电磁波②.01:00:00③.【解析】[1]太空中是真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故科学探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地球的。[2][3]对照表格信息,根据莫尔斯电码与数字的关系可推断出旅行一号发出信号的时刻是01:00:00,由题知,地球收到信号的时刻是当日23:00:00,则电磁波传播的时间为t=23:00:00-01:00:00=22h由速度公式可得,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的距离为21、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于“天宫”空间站顺利对接,对接完成后,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